原載:大河論壇
路過濮陽市最繁華的街道人民路,在市委、市政府門口經常可以看到封堵大門的人群,機關工作人員和來這里辦事的人員車輛都不能正常出入。7月16日有網友在《大河論壇》發帖,用一組照片報道了群眾封堵市委市政府大門的實景,在大門上掛著的橫幅上寫著:“黨啊,母親!要吃飯、要生活。濮陽市下崗失業志愿軍”。
據了解,濮陽市直國有及控股企業62戶,已進行改革的57戶,占總戶數的92%;市屬工業企業27戶,已進行改革的26戶,占總戶數的92%,國有企業改革在河南省走在最前面。在改革的企業中,都是以“國退民進”的方式進行的,除過市熱電廠、紡織廠、甲醇廠等少數需要技術的企業有部分職工再就業外,其他企業的職工全部遣散回家。
2003年,濮陽市委、市政府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3)96號】文件精神出臺了《濮陽市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施辦法(試行)》【濮發(2003)8號】文件。8號文件的精神符合【國辦發(2003)96號】文件精神。2005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國有產權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的補充意見(試行)【濮發(2005)15號】。該文件十四條第五款以“凡以往我市國有企業改革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意見為準”,全面否定了8號文件對企業職工安置有利的精神。職工利益受損,合理訴求得不到解決,頻頻上訪不斷。
一是改革方案沒有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大會討論通過,程序不合法,國資委在回復職工的上訪訴求時不負責任,以企業上報的文件為依據,還稱廣泛征求了職工意見,激起了職工的不滿。
二是企業都以所謂的“拍賣”,低價給了民營企業,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國有資產流失,職工心疼,國資委回復職工稱“拍賣”公開透明,程序合法,職工不服。
三是企業改革都伴生有腐敗,職工要求查處,但都因上下關系復雜和人們熟知的潛規則,讓職工拿證據而不了了之,職工對政府和相關官員失去了信心和信任。
四是國家的政策到了濮陽,就以“根據本地區實際”而打了折扣,如【國辦發(2003)96號】規定,對86年9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的全民固定工和在之后參加工作的合同工,在經濟補償時要區別對待,濮陽市【濮發(2003)8號】文件也作了同樣的規定,而政府及市國資委對職工上訪訴求的回復以【濮發(2005)15號】文件為依據,不承認【濮發(2003)8號】文件的有效性,職工所得經濟補償金還不足以繳納改革后的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金,職工對政府要求企業改制的初衷存有質疑。
五是企業改革職工安置方案只是以低廉的補償金把職工遣散回家,職工及其家人的生存失去了保障,職工對政府關注民生的承諾失去了信任。
六是改革方案對職工所應享受的國家各項強制性政策社會保險及政策性待遇沒有具體的時間設定和措施保證,職工要求地方政府不得改變國家的基本政策精神。
七是企業改革的政府主管部門及官員蠻不講理,對改革中侵害職工利益的事實全盤否認,對職工的合理合法訴求推諉搪塞、麻木不仁,激起了職工的憤怒。
八是政策制定圖省事,說的是“結合本地區實際”,而事實上遠遠脫離實際,對職工群眾能糊弄的就糊弄,職工群眾有被愚弄的感覺。
九是明知道政策有問題,害怕答應職工群眾訴求企業改革“翻燒餅”,對職工群眾的上訪訴求能拖就拖、能推就推,想慢慢耗掉職工群眾的上訪熱情,反而激化了矛盾;
十是政府及其當事官員沒有有錯必究,在工作中修正錯誤的勇氣,也沒有為職工群眾解決問題的誠意,職工只有繼續上訪,繼而采取過激行為。
網友評論說,職工群眾上訪說明他們還殘存著對目前這個體制的最后一點信任;沒有徹底喪失對國家和政府的信任;沒有徹底失去對官員道德和良心的信任。他們執著地相信,在我們的體制內,一定能找到一位主持公道的政府官員,最終能從我們的政府這里得到說法。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濮陽市職工群眾的頻頻上訪,經常有上訪職工群眾封堵市委市政府大門,而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說明濮陽是一個“沒有羞恥感的城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