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中國經濟的死結
盧麒元
俸祿,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規定給予各級官吏的報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實物、錢幣等。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現代中國,一切都在現代化,唯獨官吏之報酬沒有現代化。中國官吏報酬沒有實行真正意義的現代工資制度。中國官吏復雜的收入形式更接近皇朝的俸祿。
這是一個歷史的遺憾,中國現代政治制度屬于代主制度(非君主亦非民主)。當代主處于弱勢的時候,國家處于近乎無主的狀態。這是一種無主而有政府的狀態。各級政府官員的權力迅速地膨脹。代主制度下,官吏名義上是員工,“員工”實際上是老板,官吏事實上是自己雇傭自己,根本無法建立真實的雇傭關系,更無法在勞資雙方博弈的基礎上產生官吏的現代工資制度。于是,官吏們便以“工資”的名義實行皇朝的俸祿制度。
與中國古代歷代王朝的問題一樣,對于“俸祿”的管理總是會隨著集權的不斷弱化而混亂不堪。各級悍吏并不受限于“政府按規定給予各級官吏的報酬”,他們會將“俸祿”的內容和形式無限擴大。他們會迅速發展成為豪門望族。他們有的時候甚至還可以富可敵國。他們不僅僅是在與民爭利,他們更是在與國爭利。與民爭利,則民間消費疲不能興;與國爭利,則國家實力日漸衰微。中外歷代王朝,敗亡于“俸祿”者不計其數。
中國官場文化歷來虛偽。“公仆”一詞極富欺騙性。明明是老爺,非要發放仆役的“名義工資”。“名義工資”不足以維持老爺的實際生活水平,“老爺們”就去搞花樣翻新的“創收”。“創收”就是使用公權力與國、民爭利,形成事實上的“地下稅收”。為了廣開財源,官吏們可以將萬法皆稅。
“地下稅收”的后果極其嚴重。
第一, 無規則可言。無規則,則會破壞一切道德和法律規范。
第二, 無底線可言。無底線,則會破壞一切社會和經濟秩序。
于是乎,就出現了中國式的經濟悖論:一方面,特殊群體消費驚羨世界;另一方面,普通國民消費嚴重萎縮。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拉動消費”之說是何等的荒謬!消費難道是可以“拉動”的嗎?
或有“智者”倡導“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一種“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典型做法。財政越積極,民眾負擔就越重;貨幣越寬松,百姓的錢袋子就越緊繃。明明是社會分配出現了嚴重問題,不下決心調整社會分配結構,卻天天叫嚷產業結構升級。時下所謂的“產業結構升級”,就是放棄傳統產業,進軍房地產業。這是飲鳩止渴,這是最后的晚餐。中國終于實現了“一業興旺”的奇特景觀。中國官吏的“創收”規模和“創收”速度迭創新高。中國經濟結構失衡卻更加嚴重了。
“俸祿”帶來的問題當然不僅僅是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
地下稅收就本質而言屬于制度成本。當這個無形的制度成本失去控制,將耗盡代主的一切信用。并且,地下稅收一定會侵蝕地上稅收,最終導致政府入不敷出。弱勢政府應對支付危機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貨膨脹。中國外匯結算制度就是一種經典的濫發通貨的制度安排。通貨膨脹必然引發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必然形成政治危機。這從來都是一條衰敗淪亡的不歸路。
這里面有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關系:俸祿不明~資產不清~稅負不公~分配倒置~消費萎縮~經濟失衡。早就應該治理源頭了,不要繼續在細枝末節中做文章了。
“俸祿”問題已經成為了中國經濟的死結。
如何打開這個死結呢?
經濟問題從來無法依靠經濟方法得到徹底解決。我們已經不能回避行政體制改革了。
讓“老爺們”拿老爺該拿的實際工資,并且讓“老爺們”僅僅拿老爺該拿的法定工資。從此以后,不要再搞誰也說不清楚的“俸祿”了。以此為契機,在公民財產透明的基礎上征收個人資產稅和個人所得稅,實現社會財富的水平轉移支付,從而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和真正的和諧社會。
道理就是如此簡單。然而,三十年了,人人裝傻充愣。有幾個人敢建議重新核定總理的實際工資呢?有那個高級領導有勇氣率先公開自己的私有財產呢?
當年,明朝首輔張居正膽氣過人。“萬歷新政”就是一次對于貴族官吏俸祿和資產的正本清源。“萬歷新政”執行短短數年,國家欣欣向榮。可惜的是,明朝的“公仆”們太“高尚”了,他們很快就以“道德”的名義結束了“萬歷新政”。張居正人亡而政息。明朝因為“萬歷新政”失敗而終至滅亡。需要思考的是,明朝的悲劇能夠歷史性的終結嗎?滿口仁義道德的士大夫們謝幕了嗎?
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曾經數度討論官員工資制度改革,也是因為“道德”的壓力始終無法破題。“公仆”們嘴巴上仍然不愿意拿“老爺”的工資。“公仆”們或許很滿意當下的“地下稅收”模式。“公仆”們活在當下,修好了貞節牌坊,同時愜意地做著婊子。一個又一個的腐敗案讓我們隱約感覺到了歷史的輪回。不是嗎?扭曲的俸祿導致扭曲的稅收;扭曲的稅收導致扭曲的分配;扭曲的分配導致扭曲的經濟結構。最終,將國家導入經濟危機的陷阱。
中國曾經經歷過漢唐盛世。那時世界上還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也談不上有專業的經濟學家。但是,那時的中國政治家有自信,他們還沒有失去悲憫的情懷,他們起碼相信自己的常識。今天的中國,學者專家滿街走,思想理論不斷翻新。然而,連最起碼的邏輯關系也梳理不清了。有時候,聽到官員們的經濟政策言說,令人驚詫莫名。比如:積極拉動消費,努力調整產業結構。這是什麼邏輯?積極拉動消費,竟然不是調整社會分配結構?努力調整產業結構能夠拉動消費嗎?胡鬧得有點兒過分了吧!
中國的經濟問題一點兒也不復雜。解決中國經濟問題一點兒也不難。該說的道理,早就已經說得清清楚楚了。
打開中國經濟的死結,根本不是一個技術問題。這是一個經典的道德問題。
我們這個民族生病了。一個男人具有女人的氣質,這不算是問題。但是,當男人女性化成為全民族的集體審美,這就是很大的問題了。小沈陽變成了國粹,讓英雄們如何安身立命?沒有了英雄,這個民族靠什麼崛起呢?輕浮的喜樂背后,往往蘊含著深沉的悲哀。
我喜歡劉伯承元帥的話。請你們摸一摸自己的下面,看看是否還有那個東西,如果有的話,趕緊爬起來,沖鋒吧。
這或許是對代主們最后的考驗了。
就別再扯淡經濟政策了,拿出一點點的道德勇氣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