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網絡時政文摘(2010-1-2)

文摘 · 2010-01-0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網絡時政文摘(2010-1-2)  

   

   

千億豪購公車 紓貧助困幾何  

白高敦推遲訪華 不列顛力不從心  

“韜光養晦”還是少提為妙  

世界需要一個均衡發展的中國  

太陽報:大蕭條經濟學終章在2010  

東方日報:二○一○見證貿易糾紛全面升級  

2010年出現首批30歲“80后” 近半無房無車  

揭秘:美國公務員可以收什么樣的禮?  

笑罵由我:官僚世襲潛規則  

   

 ................................................. 

   

千億豪購公車 紓貧助困幾何  

太陽報  

   

內地公款消費驚人,去年中國政府採購公務用車金額已攀升至八百億元,今年的預算將達一千億元。當局豪擲千億元為公僕,但為百姓紓貧助困又有幾何呢?  

   

公車消費作為系統消費,包括車輛購買、人力、維修保養、燃料等多方面的開銷。一年僅車輛購買就耗費八百億元,如果加上油料支出、維修和司機工資,全國公車消費超過三千多億元,這相當于全國教育和醫療開支的總和。這是多麼驚人的浪費,而且至今仍然以每年一百億元的速度不斷上漲,漲幅之驚人,遠遠超過了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幅度。  

   

在很多地方,公車配備幾乎到了人手一輛的地步,陝西有個廳級單位,總共一百多人,但公車便有一百多輛,每年油錢就達六、七百萬元,佔了行政開支的一大半。公車浪費的另一個惡果就是公車腐敗,很多地方購車不是為了公務,而是為了官員出風頭拚場面,有些官員奢侈到一年換一部車,寶馬、平治,應有盡有。有老百姓戲言,官員屁股底下一幢樓,實在是名副其實。  

   

公車腐敗已是千夫所指,當局近年來開展公車改革,有些地方將公車公開拍賣,美其名曰節約開支,但實際上是換湯不換藥,一方面公車繼續買,一方面又給公僕發放高額的補貼,這其實是雙重腐敗。  

   

公僕奢侈 民生艱辛  

   

除了公車浪費之外,全國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也是高得驚人。據不完全統計,這「三公」消費,一年就達上萬億元,這能蓋多少座希望小學,又能建幾個三峽工程和幾艘航空母艦呢?大量民脂民膏被公僕們花光、吃光、用光,難怪民生工程舉步維艱。  

   

當局在購買公車方面出手大方,但在民生支出方面卻相當吝嗇。以與老百姓切身相關的醫療、就業、住房為例,去年中央財政用于醫療衞生方面的支出僅一千一百八十億元,全國十三億人,相當于每人不到一百元。而安排的就業資金僅四百二十億元,只是公車購款的零頭,這區區四百多億元,要支持五百萬大學生就業、上千萬民工的技能培訓,可謂捉襟見肘。至于保障弱勢群體的安居工程,去年中央財政的支出總共四百九十三億元,在房地產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筆錢相當于滄海一粟,根本解決不了實質問題。  

   

一邊是公僕花天酒地、豪車名宅,一邊是百姓度日如年、求財若渴。當局如此花錢方式,到底是偏向民生,還是偏向權貴?金融危機之下,當局口口聲聲與民共度時艱,但如此豪花胡花,慷國民之慨,享公僕之福,到底是為人民服務,還是為權貴服務?  

   

公車浪費是老問題,當局對此幾乎無能為力,這說明當局的改革與自我糾錯能力已大不如前。一個缺乏內省的政府,遲早將陷入政治危機。  

   

   

白高敦推遲訪華 不列顛力不從心  

   

東方日報  

   

英國毒犯謝赫被中國執行死刑事件持續發酵,英國首相白高敦宣布推遲訪華行程,并中斷中英多項交流,中英關係陰云密布,大有倒退之勢。  

中方沒有理會英方的求情,處決因販毒被判死刑的謝赫,英國上下大動肝火。英國BBC等媒體突出宣揚中國處死了一名「被認為患有精神病的英籍犯人」。英國《獨立報》則宣稱「嚴酷的審判表明中國對民主價值的漠視」,處死謝赫將成為「中國名聲可怕的污點」。英國《每日電訊報》則發表評論,稱英國政府必須「對中國野蠻的司法施加影響」,「我們已很久沒有使用過炮艦外交」,「歐盟必須用最強烈言辭譴責中國,并且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只有那樣才對中國有殺傷力」。  

   

與媒體叫囂重拾「炮艦政策」相反,英國政府顯然沒有那麼激進。英國外交部次官劉易斯在謝赫被處死之后,迅速傳召中國駐英大使傅瑩交涉,但反而被傅瑩教訓了一頓。劉易斯稱中方毫無憐憫之心,他同時承認,現在英國方面除口頭批評外不能對中國做甚麼。他說「我并不準備做無聊的威脅,今天不是需要過激反應的時刻」。  

   

但在英國媒體連篇累牘地鼓動之下,英國政府不作出點姿態是很難過民意關的,因此英國宣布白高敦推遲訪華行程,同時中斷即將舉行的中英人權對話,但英國這兩項舉措實際意義非常有限。  

   

江河日下 此消彼長  

   

根據中方披露,白高敦推遲訪華行程,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確定,也就是說與謝赫事件完全無關,至于中斷中英人權對話,更是毫無意義。因為中英人權對話,本身就是英國主動提出的,中國在這方面一直不是很積極,對不對話,對中國來說根本沒有影響。  

   

如果英國政府真要報復中國,白高敦可以高調接見達賴或者熱比婭,或者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但白高敦未必有這個膽量。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英國國力江河日下,大不列顛日薄西山,面對大國崛起的中國,已是力不從心。那些叫囂英國炮艦政策的言論,既無視國家實力此消彼長的變化,也無視國際正義。這種狂妄自大的言語,實在是淺薄無知。  

   

謝赫事件其實也說明,西方國家在對華政策上已無好牌可打,過去西方國家憑藉船堅炮利,可以肆意恐嚇中國,之后又藉經濟實力與高科技,對中國動輒封鎖制裁,或者站在人權道義的高地,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但時移世易,國際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原本高高在上的西方各國,突然發現原來被他們俯視的中國已跟他們平起平坐,甚至還高他們一截,這使西方各國都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每當中西方發生沖突時,西方各國的精英便會對中國發出蒼白無力的責難。  

   

   

“韜光養晦”還是少提為妙  

   

早報   李因才  

   

  自199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戰略后,近20年間,這個詞不絕于耳。無論高層外交執行人士、理論研究者,還是普羅大眾,都時不時地將之掛在嘴邊,用在任意場合,成了一個概括中國外交的時髦詞匯。不過,時髦詞匯的弊端在于:用得越多,越脫離其本義,涵義越模煳,無所而不包最終只會使其功能紊亂,失去任何指涉意義。“韜光養晦”自然也免不了這樣的宿命,不加區別溷亂使用的結果,不僅傷害到這個詞本身,更傷害到中國外交的準確定位。  

   

“韜光養晦”易致“權力政治”解讀  

   

  從眼下對“韜光養晦”這個詞的頻繁使用中,我們至少可以區分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涵義:一個是不張揚、自我設限;一個是暗藏不露、蓄勢待發。同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前者被視為一種儒家美德,后者因其陰暗心理則被斥為一種邪惡。兩種意義大為不同,卻又都被不恰當地統統塞進“韜光養晦”這個詞的包裝之下。  

   

  第一種涵義可視為目前官方的版本。無論是“和平崛起”,還是“和諧世界”,北京力圖向外界傳達的訊息無非是:中國將奉行長期的和平目標,不尋求地區或全球霸權,更無意顛覆現有秩序,中國將以體系內和平合作的方式,促使權力結構的調整與轉型。以此竭力消除外部對中國所謂未來野心的疑慮和恐慌,以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態看待中國的國力上升。由于“韜光養晦”第一種含義也蘊含著不改變規則和現狀的意思,兩者自然在這一層面上貫通銜接。  

   

  可惜的是,官方這種不懈的外交宣示努力往往被“韜光養晦”更為直接的第二種涵義所損害,以致造成了背道而馳的反向效應。當美國人將其翻譯成“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bide one's time”,并將其視為一種“試圖隱藏自己雄心壯志”的“戰略否認和戰略欺騙”行為時,中國人很難找到充足理由去反駁它,因為這種解讀正是建立在這個詞的中文本義及它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智慧的基礎之上的。  

   

  實際上,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引申出來的和平式外交并非絕無可能,我們不僅可從歷史里獲得佐證——傳統東亞帝國形態即重文化而輕武力,更有當前西方世界贊同國家間合作的主流國際政治理論新自由制度主義、建構主義的有力支持。讓人遺憾的是, “韜光養晦”古時一度被作為帝王權術之學,其中對權力不惜一切代價的執著追求,又不免與西方世界骨子里的現實主義陰冷國際政治哲學相互切合。正因為此,越是北京高調宣示“韜光養晦”,試圖展示自己的和平形象,他們越是容易從這個詞出發,將之視為當前實力不濟情況下的意圖偽裝。以致在全球越來越相互依賴的今天,外部依然將中國的經濟增長及其軍事的轉化能力視為首要的關注對象,對之虎視眈眈,這種偏現實主義的解讀方式對中國是非常不利的。  

   

嘈雜爭論無益形象建構  

   

  這種意義溷亂不僅在外交宣傳中可以看到,國內對“韜光養晦”的探討同樣如此,甚至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中國還需不需要 “韜光養晦”?從報端網絡等各類媒體的反應看,在對這個問題的嘈雜爭論中,給該詞任意附加的涵義可謂五花八門。有的將之視為“主動示弱”,有的將之視為 “隱藏實力”,有的將之視為“低調不顯擺”,有的將之視為“寬容大度”,林林總總,更遠非上述兩種涵義可以概括。同樣一個“韜光養晦”,由于各人抱持不同內涵,結果形同聾子對話,毫無意義。  

   

  值得警惕的是,“韜光養晦”不僅傾向于讓人聯想到國家權力的狡詐使用,還很容易與中國人近現代以來逐步衍生的受害情節相呼應,從而導致一種“暴富心態”,出現類似不受限制地“勇敢追求自我利益”的不理性聲音。這些很顯然與北京極力建構的負責任大國形象不太搭調。   

   

  由這個詞引發的外交困境亟待改變。近些年,中國實力快速崛起,影響力急劇擴散,因此必然導致現有地區和國際體系的內在緊張和權力結構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北京尤其需要連貫、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目標和意圖,避免外部不必要的誤解和誤判。這不僅是對國際社會負責,也是對自己利益的更好保護。  

   

作者任教于延安大學  

   

“韜光養晦”古時一度被作為帝王權術之學,其中對權力不惜一切代價的執著追求,又不免與西方世界骨子里的現實主義陰冷國際政治哲學相互切合  

   

   

世界需要一個均衡發展的中國  

韓方明  

   

  告別了2009年,迎來依然充滿不確定因素的2010年,世界經濟仍然處在重重陰霾之中。在新的一年,世界經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  

   

  2009年,中國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中是唯一仍高速增長的國家,它將毫無懸念地會很快超過日本,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對原材料的需求,使澳洲和巴西等國在過去半年里受益良多。亞洲多國的經濟依賴出口,透過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起死回生。全球渴望走出經濟陰霾,都指望中國能成為強力引擎。2008年,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高達22%。而聯合國經濟報告則指出,如果中國在2009年實現8%的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將達到 50%。  

   

消費市場和制造能力  

   

  世界對中國的需要,體現在消費、制造和投資三個方面。  

   

  首先,歐美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挖掘已基本飽和,而非洲地區等落后國家的市場仍然狹小,所以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市場是目前最關鍵的市場,其中,潛力最大的就是中國。中國的消費市場還沒有完全進入高峰,未來十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場。  

   

  2009年,幾乎所有的大汽車制造商都把大部分資源和精力用在了中國市場。底特律和沃爾夫斯堡的百年老店,從未如此感覺到說漢語的消費者是如斯的親切。至于奢侈品,中國過去幾年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09年奢侈品消費已占全球市場的40%。可以說,沒有中國顧客,世界奢侈品行業就會立即陷入不景氣。  

   

  至于中國企業,胃口更大。在礦石和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動輒數十億美元出手,成為全球賣家重視的超大客戶。  

   

  我們今天要客觀看待中國制造為世界帶來的貢獻。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一部分是制造業提供的。最近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西方國家老調重彈,指責中國碳排放太高,但請記住,中國制造的產品暢銷全世界,維持了低廉價格,直接造福全世界的中產階級。某種意義上,中國過去三十年忍受了大量碳排放,犧牲了自己的環境,但補貼了各國中產階級的物質生活。  

   

 “中國制造”有助于克服全球范圍內的貧困,為西方企業創造了第二輪發展高潮,也為西方社會創造了無數就業機會。僅以美國為例,過去十年,中國質優價廉產品使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這數據足以提醒世界,要從你死我活的冷戰思維中醒悟。2010年,“中國制造”在向“中國創造”升級的同時,也將為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的增長點和原動力。  

   

外國資本尋求增值的機會  

   

  再次,中國吸引了世界資本,中國的資本輸出也在持續改變游戲規則。 2009年,筆者在世界各地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再不到中國去,我的公司就沒有希望了。”即使是再遲鈍、對中國再有成見的,現在也意識到投資中國就是為自己的未來圈下最肥沃的土壤。沒有人和利益過不去。與其對中國指指點點,不如直接參與到中國經濟的產業鏈條中。  

   

  在商言商,國際資金的流向符合以下偏好:中國是復蘇較快的經濟體,良好的基本面和較快增長意味著更多的投資機會;中國是被低估但相對安全的市場領域,比如礦產資源類的大宗商品市場;中國是貨幣被低估的市場,存在資產升值的可能。套用美國主流刊物上面的一句感慨:“我們今天錯過中國,錯過的可能就是世界的未來”。這個提醒,值得那些對于中國經濟還存有這樣那樣看法的人深思。  

   

  不過,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國作為潛力大國,目前的困擾還是非常突出。中國已不須擔心貧困和發展不足,但發展失衡嚴重制約了中國,例如城鄉差別、貧富分化和地區差別,所帶來的經濟資源、發展機會和人口不均衡的高度集中。  

   

地區發展平衡是關鍵  

   

  由此來看,中國此時此刻并無驕傲自滿的本錢。一些海外友人隔著大洋對所謂“中國模式”的贊譽,也不應該成為感覺良好的理由。以筆者多年來對各個不同窮國和富國的觀察,中國應務實地促進地區發展均衡。  

   

  首先不能要求所有資源在量上平均分配。由于各地人文、地理、交通等情況有別,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發展方式,不能人為地扭曲或拔苗助長,尤其是不能要求人口稀少的西部省份在GDP上與人口多的省份一樣,并為此過度開發,破壞環境。  

   

  在全國范圍內,在十三億人口的基礎上,中國應逐步形成相對平衡的社會發展、相對平均的收入水平、相對公平的資源分配。能夠實現這幾點,那就是中國和人類共同的福祉。  

   

作者是中國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以上為個人觀點  

   

   

太陽報:大蕭條經濟學終章在2010  

   

每逢爆發經濟危機,一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經濟理論要改寫,甚至被新興學說所取代。八十年前大蕭條帶來凱恩斯學說,理論自成一派,現在仍影響著經濟決策。前年全球碰上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亦催生一些新理論,成為救市指導方針,正是由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倡導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令他被《時代》雜志選為風云人物,說不定后世會稱之為「伯南克主義」。不過,伯南克演繹的這套理論,只實踐了一半,有救市而未曾退市,相信要在今年埋尾。二○一○年無疑是經濟實驗的大時代。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出現很多問題和現象,皆難以用當時流行的經濟理論解釋,例如高通脹與高失業率并存,民眾寧可把錢放在枕頭底也不肯花費,市場出現流動性陷阱,這些都是所謂「經濟無形的手」難以解釋。在這個時候,經濟學家凱恩斯以他的理論,倡議政府大幅增加開支,扮演最后貸款人,以「有形的手」填補市場需求不足,經過實踐證明可行,令他成為一代經濟學宗師。  

   

伯南克是研究大蕭條的權威,怎會不明白當年問題出在哪里,央行減息不及時,任由金融機構自生自滅,造成嚴重骨牌效應。聯儲局今次迅速把利率降至接近零、拯救大得不能倒下的金融機構、透過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印銀紙向市場注資,都是吸取了大蕭條的教訓,但當年沒有及時救市,自然沒有退市可言,退市理論與方法一片空白。  

   

很多人或會以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是金融海嘯爆發后才想出來,其實早在本世紀初科網泡沫爆破后,伯南克還是聯儲局理事的時候,已公開提出「大可從直升機上撒錢」的名言。事實上,聯儲局在格林斯潘主政下不斷減息,加上在「九一一」恐怖襲擊后向市場大舉注資,都有量化寬鬆的影子。由于有樓市接力,經濟很快擺脫衰退,真正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只好備而不用,沒有機會做真人實驗。  

   

目前最不明朗、最缺乏實踐經驗的就是退市,過早退出怕拖垮經濟,太遲退出又怕惡性通脹,均有前車可鑑。格林斯潘被批評太遲加息,催生其后的信貸泡沫,惡性通脹體現在資產價格通脹之上;日本在上世紀末則被指太早收緊銀根,令經濟再次下沉。不過,現在的情況複雜得多,沒有任何先例,唯一肯定的是,一旦出錯,后果比幾年前的信貸泡沫及日本的「迷失十年」嚴重很多。  

   

伯南克要在二○一○年寫完「大蕭條經濟學」的終章,可惜經濟學不像自然科學,有太多變量無法控制,又要顧及市場反應和政治因素,理論與現實可能相差很遠。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要順利全身而退,機會大概是一半半,意味著今年將會是非常極端的一年,大家有幸見證這個大時代,卻不幸地成為經濟實驗的白老鼠。  

   

   

東方日報:二○一○見證貿易糾紛全面升級  

   

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秩序大重整,在金融層面是「去槓桿化」,在外經貿層面是「貿易再平衡」。金融機構及個人為資產減值、為負債減磅已做得七七八八,貿易再平衡則起步不久。歐美頗為流行的說法是,新興市場國家多年來向發達國家大舉出口,然后把賺回來的外匯以債務形式回流,令發達國家債臺高筑,是金融海嘯的遠因,所謂再平衡就是要「反轉」這條貿易與資金鏈,主角自然離不開歐美以及世界工廠中國,預示著二○一○年將會是貿易糾紛不斷擴大的一年。  

   

其實,早在去年底已隱現糾紛升溫的跡象。美國在九月突然宣布對中國製汽車輪胎徵收反傾銷稅,中國隨即報復,向美國進口的雞肉及汽車零件開刀。此后,中國與美歐、特別是美國的貿易制裁與反制裁個桉數目急速增加,針對的產品愈來愈專門及仔細,部分產品名稱「專門」到連普羅大眾也聞所未聞。最新一宗糾紛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批準向中國製造的油井管徵收最多百分之十六的關稅,事態發展顯示這些貿易「伙伴」不斷互挖牆腳,并非吉兆。  

   

在早前召開的中歐峰會上,內地官員曾經這樣教訓歐盟官員,指「一些國家一方面要求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對中國實行名目繁多的貿易保護主義,這是有欠公允的,實際上是要限制中國的發展」。這一番話正好道出國際貿易糾紛的兩種主要形態,即是設置貿易壁壘阻止進出口,以及在匯率上做手腳,可以任擇其一又或兩者并行,是貿易再平衡過程中的常態。  

   

歐美一向批評中國人為地壓低匯率,無異于為內地企業提供出口補貼,以及向進口貨統一徵收關稅,在理論上是站得住腳的。新興市場國家對資本流動普遍有限制,控制匯率相對較容易,也是鼓勵出口的重要手段。相對而言,歐美的資本市場規模龐大,干預匯率的效果僅是曇花一現,否則一早便照辦煮碗,馀下的選擇便是增加貿易壁壘,找藉口實施制裁。兩者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所以貿易再平衡一日未完,歐美還是會繼續針對人民幣匯率說三道四。  

   

說來諷刺,歐美現在正需要增加出口來降低龐大的貿易逆差,而中國同樣需要保住出口來穩定就業,以及消化過剩的產能,大家目標如此一致,正所謂三個和尚無水食,貿易糾紛在所難免。當然,中國說要擴大內需來帶動增長,也不是純屬吹水,但亦深明手上籌碼的價值,市場不會因為壓力而開放,只會為利益而開放。在今年元旦日啟動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有九成商品將逐步實施零關稅,有內地專家形容這是邁向以中國為中心的最終消費市場。  

   

可惜,這個新進自由貿易區,恐怕未必是中國迴避貿易再平衡的出路。去年首三季,中國對東盟國家的貿易逆差只有不到八億美元,今年隨時可能扭轉為順差。中國與東盟的出口產品互補性也不見得特別強,主要市場都在歐美,互相競爭的可能性不容低估,究竟誰依靠誰,現在還未清楚。一場金融海嘯加速美國世紀的沒落,也加速中國崛起,自然不用再像以往以開放市場向歐美送大禮,但貿易畢竟涉及買賣雙方,并非任何一方可以單方面說了算。  

   

   

2010年出現首批30歲“80后” 近半無房無車  

  法制晚報    

   

    【僑報網訊】2010年,“80后”將首次出現30歲群體。北京法制晚報聯合智聯招聘網站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六成30歲“80后”薪酬不高,恐懼家庭責任,生存狀態并不理想。  

   

    本次調查涵蓋薪酬水平、 生活現狀及 工作穩定度三方面,有近萬人參與。  

   

    調查顯示,近六成1980年出生的職場人表示,不能承擔社會和家庭責任,五成以上1980年出生的職場人在工作上力不從心,近五成調查對象無房無車,且處于未婚狀態,該類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  

   

    數據顯示,“80后”并不像人們想象中那樣“瀟灑”和“任性”。在變革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同樣承擔著來自現實和思想上的雙重壓力。  

   

    工作薪酬  

   

    六成人薪酬不高恐懼家庭責任  

   

    調查顯示,將近六成1980年出生的職場人表示,不能承擔社會和家庭責任。薪酬分析師趙立鵬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因是,目前該類人群的薪酬和職位普遍偏低,在物質方面無法支撐家庭和貢獻社會,久而久之便開始喪失信心。  

   

    智聯薪酬數據顯示,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人數占比為31.2%,月收入在1500-3000元的人數占比也接近三成,為28.6%。  

   

    趙立鵬表示,這一薪酬水平想要在京廣滬這樣的一線城市實現“獨立”顯然不切實際。在當前的社會節奏和生活壓力下,做到真正的“獨立”至少還要推遲幾年,三十五歲會是一個更好的標準。  

   

    數據顯示,目前1980年出生的職場人四成依然是普通員工,兩成開始擔任基礎的管理崗位,升任主管。擔任經理職位的比例僅為8.6%,不到一成人。趙立鵬表示,三十五歲這一部分職場人將迎來大范圍的職位晉升,薪酬也會隨之大幅提高。  

   

    生活現狀  

   

    五成人無房無車保持單身  

   

    調查顯示,即將年滿30歲的職場人中將近五成人無房無車,比例為47.9%。此外,有四成以上的該類人群處于未婚狀態。  

   

    職場分析師郝健表示,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有房有車以及是否結婚已經不能作為評判一個人是否“獨立”的參考標準。  

   

    郝健認為,“80后”所面對的社會競爭壓力較之前幾代人高出了不少。以前房價偏低時也可以適當找家里支援,而隨著近幾年房價的高漲,“啃老族”也逐漸澹出人們視野。  

   

    婚姻狀況方面,郝健認為,當下社會各種價值觀沖擊著人們的思想,以致“80后”并不會屈服于年齡而結婚。  

   

    郝健還表示,心理是否成熟,對未來是否有明確規劃,這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獨立”的有效標準。  

   

    工作穩定度  

   

    五成人每年都在換工作  

   

    有數據顯示,1980年出生的職場人工作年限主要分為3-5年和5-10年兩類,那么該類人群的職業發展是否穩定?  

   

    本次調查顯示,將近五成的該類職場人頻繁換工作,頻率達到每年一次甚至更多。調查數據表明,該類職場人的工作缺乏穩定,“換領域跳槽”也不乏其人。  

   

    職場分析師郝健認為,矛盾沖突在這一代人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穩定性在這一群職場人身上略顯不足。  

   

    智聯招聘職業顧問顧紅艷建議,職場新人最好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三年的時間。這樣能讓人熟練地掌握工作技能,并建立成熟的職業認知度,同時對其他工作機會也能做出較為正確的判斷。  

   

   

揭秘:美國公務員可以收什么樣的禮?  

鳳凰網    2010-01-01 14:38:01  

   

    美國人在圣誕節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送禮,同事、朋友、家人、商家往來戶,都會相互間送些圣誕禮物。美國的郵遞員與民眾接觸最多,你要想感謝他們一年來的辛苦送給他們一些送禮不是很好嗎?那么郵遞員可不可以接受這些禮物呢??博主的回答是,恐怕不行,因為郵遞員屬于聯邦政府所雇用的職員,按照聯邦政府雇用人員道德操守所做出的不能收受禮物的規定,郵遞員接受民眾禮物不僅被禁止甚至有可能觸犯法律。所以美國郵政總署告誡民眾,對郵遞員辛苦工作表達感激最好的方式是寫封感謝信,而不是禮物。  

    聯邦政府公務員從受雇那天起就要嚴格遵守公務員道德操守規定,該規定共有9個大的類別,包括公務員職責、接受禮物上的限制、避免利益沖突、不能以權謀私、公正執行公務員職責、防范濫用職權、嚴禁在外撈錢等。  

   

    政府對公務員的道德操守最基本的要求是,公務員是公眾服務人員,每一名公務員要對政府的職權負責,作為公務員要把對憲法、法律和道德操守的忠誠置于個人利益之上。為了保證民眾對政府誠實的完全信任,每一名公務員必須遵守公務員道德操守規定。  

   

    本文專門談談美國聯邦政府對公務員接受禮物上的限制情況。請客吃飯、送些小禮是人之常情,誰都免不了。但若不能防微杜漸,就會演變成受賄、謀私。因此美國政府對公務員在這方面的道德規定和要求很嚴。  

   

    美國聯邦政府嚴格禁止政府公務員因其職位上的原因而從有利益關系的個人、公司等索要和接受任何禮物。這一道德操守規定明確指出公務員不能收禮的兩大因素,一是利益關系、二是所從事的職位關系。如果有著兩種因素中的一種,皆會對公務員所要向憲法和民眾負責的宗旨構成侵害。而對于非法接受禮物的定義則為:第一是公務員接受禮物后會對他所負責的工作產生有利于送禮人的影響,第二是索要禮物。  

   

    美國政府所定下的禮物定義非常廣泛:任何贈物、關照、折扣、款待、請客、貸款、債務償還期延伸或任何有金錢價值的物品。禮物的概念也包含:服務、紀念品、提供的交通運輸工具、車船飛機票、包銷費用、地方旅游、酒店住宿和餐飲。  

   

    要想做到一件禮不收、一點便宜都不占的公務員這世界上還真的很少有,所以美國公務員在一些情況下還是可以接受禮物的,但在這方面的限制卻很嚴。首先,公務員每年接受禮物的市場價值不能超過50美元,每次接受禮物的市場價值不能超過20美元,而且不能是現金、禮券等。如果公務收到20美元以上的禮物怎么辦,公務員有兩種選擇,一是必須將超過的價值部分用現金退還給送禮人,二是將禮物退還。  

   

    那么,美國公務員在接受禮物上除要受到金額的限制外,那些是可以接受而且不犯規的事呢?客商提供的不作為餐飲的食品,如飲料、咖啡和面包圈,公務員可以吃。低價的賀卡,如紀念牌、證書、獎杯,這些物品純用于紀念意義,公務員可以接受。商業機構為所有民眾提供的貸款優惠、折扣,公務員也可以享受等。  

   

    即使按照規定,公務員可以接受20美元沒有利益沖突人送的禮物,但如果一個公務員經常地從他人獲得禮物,這會被視為公務員利用他的職務為自己謀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權謀私。雖然這種私不大,但對公務員個人本身的道德操守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毀了個人前途。  

   

    請客吃飯是中國人最習慣的一種交往方式,美國的公務員接受請吃會怎么樣呢?下面看一個小例子,一位農業部的雇員,她的丈夫是農業部合同商公司的計算機工程師,這家公司年底招待所有員工和其家屬,這名農業部雇員可以參加這一活動,接受招待,但這名雇員從此以后就有可能不符合參與農業部任何與這家公司生意上的工作資格。  

   

    美國軍人部下屬的一家醫院的采購經理經常需要與藥品制造商代表進行采購事宜的接觸,由于這名采購經理議程很多,他提出星期二到星期四這三天中午午餐的時間與藥品制造商代表談事情。這三天藥品制造商代表午餐時間準時來到采購經理辦公室,每次都會給采購經理帶來一個漢堡包和一杯可樂飲料。雖然每一次這些食品的價格不到6美元,三次加起來也未超過一年接受禮物50美元的限額,但政府道德委員會視這位采購經理連續接受食品禮物的做法是不妥當的,會要求采購經理避免這種做法。  

   

    有些禮物表面上看沒有金錢的直接往來,可能是商家提供的一種優惠,這種情形往往也會被視為禮物。如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邀請農業部部長秘書加入俱樂部,提出可以免除他的500美元會員費,雖然高爾夫俱樂部不屬于利益沖突單位,但對政府高官提供的這種優惠已經越格,所以農業部部長秘書如果接受這種優惠,就會被視為違反道德操守。  

   

    再看一例,美國移民局從一供應商購買了50箱公務用紙,這家供應商為每個購買50箱的客戶贈送一個公文包。移民局購買紙張的人員不可將供應商贈送的公文包據為己有,必須要上繳。  

   

    美國政府對公務員道德操守規定的很細,如果公務員違反了怎么辦,原則上輕者申戒、重者可能丟飯碗,再重者觸犯法律,那就是該咋辦就咋辦了。那到底有效沒效呢,美國公務員到底遵守不遵守道德操守規定呢?簡單的說,如果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丟掉年薪7、8萬美元的工作,那準是神經不正常。那要想利用職權為己謀私利賺大錢呢?除非不露餡,露了餡,保證有地方將你養起來,有吃、有喝、有住,但就是沒有自由。  

   

   

笑罵由我:官僚世襲潛規則  

   

內地某鄉鎮最近一次基層公務員選拔中,十二個職位入選者全部為當地干部子女,公眾輿論嘩然,但基層領導振振有辭,說所有招考全部符合程序,更說:「難道干部子女就沒有資格做干部?」  

   

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干部子女當然有資格做干部,但如果選拔黑箱作業,以權貴背景作取捨,看誰的后臺硬,那就大有問題。以符合程序為理由,在關鍵地方做手腳,官僚互相勾結互給便利,將自己的子女異地安置,互相照料,長期提拔,如此官場潛規則,恐怕已成社會普遍現象。  

   

照此趨勢,未來中國將有一個近乎世襲制的官僚體系,父母做官,子女繼續做官,層層疊疊,來來去去都是自己人,那樣互相照顧掩護更方便,而官僚們結成的攻守同盟,也更加穩固了。  

   

地方官僚與商家勾結,互相輸送利益,互相保護,結成利益集團,現在再加上官僚的世襲,這種利益集團更牢不可破。干部子女走后門做干部,只能說是違規,因為找門路送禮行方便,未必足以賄賂入罪,因此更為官員們安置自己子女入官場提供方便。  

   

要杜絕這種情況,只要在選拔中引入民主監督,公開考核成績,媒體跟進報道就能做到,贏的光明正大,輸的口服心服,而官場避免近親繁殖,不斷輸入新鮮血液,對提高執政能力也大有幫助。但這種事說易行難,始終私利是最大誘因。  

黎民觀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2. 日本女優橫宮七海自殺身亡——畸形的社會還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馬南:公開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窮”,為什么大家還懷念從前?
  5.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6. 《鄧選》學習 (十)
  7. 對菲律賓斗爭的關鍵是,讓它的挑釁得不償失
  8. 星話大白|越南
  9. 影評:電影《熔爐》看資本主義特權
  10.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這是一股妖風
  7.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快人心,知名“電子寵物”在美落網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