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央企被國際投行撕下了臉國內銀行是幫兇
葉檀
·
2009-12-08
·
來源:烏有之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18dcb0100gp5y.html
央企被國際投行撕下了臉國內銀行是幫兇
2009-12-4 每日經濟新聞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李偉先生公布了央企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調查結果。根據調查統計,目前有68家央企從事金融衍生品業務。截至2008年10月底,央企從事金融衍生品業務合約市值為1250.0億元,形成了114.0億元的浮動凈虧損。相信這個數據是個極端保守的虧損數據。
因為不懂交易內幕,也因為過于貪心,央企注定成為國際交易市場上被耍的猴。這種被耍有稀里糊涂上了當的,但筆者揣測有很大一部分屬于周瑜打黃蓋式的自愿型購買者。原因很簡單,既然投資風險由政府承擔,自己只要一句“不懂行”就能推卸責任,其中說不定還有抽傭等等好處,那又何必在風險防范上大費周章呢?
上世紀80年代,華爾街創造出一種高等級主權債券,就是通過設立在太平洋等小島上的特殊項目公司,將高風險國家的國債撒上些許美國國債利率的蜜糖,包裝成高等級國債向外推銷。是誰買的最多?日本金融機構成為主要的購買者。不僅因為日本當時外匯儲備與存款多,銀行實在有錢,還因為這些國債產品在短期內能夠讓金融機構的報表顯得十分漂亮,兩三年內可以忽悠投資者繼續給銀行投資。這就叫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華爾街與日本銀行都上了幾年好年景,日本金融機構沒落后,華爾街投行開始忽悠其他高儲蓄率國家。反正這些國家有國內存款托底。
金融衍生品的投資鐵律是不懂不簽。央企簽訂的合約十分復雜,從披露的情況看,涉及商品期貨、匯率掉期、利率掉期,以及期權、結構性存款等各個品種。有26家央企是自行在境外從事場外金融衍生產品業務(OTC),且大都與交易對手私下簽訂的是“一對一”的非標準化合約,交易風險大、透明度不夠。為了省卻一些費用、為了繞開監管,不懂金融衍生產品的央企不得不選擇場外交易,游離于交易所的監管之外。
央企半吊子的投資公司顯然難以與國際上“老奸巨滑”的投行相抗衡。以航空公司的燃料油套保為例,東航集團、中航集團和中遠集團在2008年6~8月國際油價達到歷史最高點時,與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境外投行簽訂了高額石油期權合約,在買入看漲期權同時賣出看跌期權,這種燃油套保的特性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風險不封頂,收益有封頂。這哪里是鎖定風險,分明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烤。
在央企購買金融衍生品時,國內無知的金融機構充當了“狗腿子”的角色。據披露,有8家企業集團通過工、農、中、建、交行和國開行6家銀行購買了其推介的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等境外投行設計的結構性利率掉期和互換產品。這些產品設計極其復雜,不但與若干年掉期利率指數掛鉤,而且都借助數學模型進行市值估算。如某集團在航油期權上,竟使用了含有6種模型工具的結構性產品。恐怕國內的金融機構自己都搞不懂,就敢賣給同城兄弟。
鑒于各種原因,國內金融機構一向沒有設計國際產品的能力,他們所能做的最大的國際化的產品,說白了就是給國際金融機構設計的高風險產品充當二傳手。以我國的QDII為例,國內金融機構發行的境外理財產品大多是銷售國外銀行設計的理財產品,最好的不過是加上一點自制的糖漿,收取一些分成費用,大多數產品的終端設計者仍是那幾個國際知名投行。到市場震蕩期,QDII產品的購買者大叫其苦,到現在官司都未了結。為了區區幾個費用,國內金融機構把高風險產品賣給了央企,實在是不智之極。
為了控制金融衍生品風險,我建議央企停止金融衍生品交易,直接變為海外的資產,或者購買最簡單的產品,標準應由國人制訂。
有人為金融衍生品正名,認為央企不是套保是投機,或者說要加強對央企的監管。這些建議都是沒頭沒腦的不靠譜建議,請問根據2001年生效的《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辦法》,由證監會批準的31家企業從事境外期貨交易的公司就沒有虧損嗎?別忘了五礦與國儲銅事件。如果套期交易都要由國資委批準,在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幾個月下來黃花菜都涼了。筆者曾經詢問資深期貨界人士,他們認為國航與東航做套保就是根據保證金數量做正反手,是國內通行的玩法,只能說央企不懂國外市場,而一些央企是想憑借其在國內市場商品的壟斷地位,在國內外期貨市場博取差價,國儲銅事件就有此嫌疑。在此情況下,損國內投資者肥了自己就是共同的選擇。
某些央企與金融機構在這一點并無本質不同,內戰內行,外戰外行,損內肥己。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