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牌自行車——追溯缺德腐敗的源頭
辛華
鳳凰牌自行車,在改革初期那咱,可是個好東西。女車,其實就是斜梁的那種,被尊為“坤車”,最靚的是“26”型,青年女工結婚就喜歡要這個。男車中最帥的是“18”型,后來還有“20”型,錳鋼的。都是憑票供應,難買滴很哦。記得車票到了廠里后,便由車間的工會研究分配,然后張榜公布,征求職工意見,很類似現在所創新出來的官場“公示”。那么,鳳凰牌自行車怎么又與道德缺失、腐敗肆虐的源頭扯上了呢?這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葉。當時的中國,出現了一個古今中外從未有過的神奇現象,史稱“全民經商”。
提到當年的“全民經商”,一些人的腦海里便會浮現電影、電視劇里的一些“倒爺”,或是臟兮兮地扛著大包小包跑鐵路,或是“瞧一瞧看一看啦哈”的街頭吆喝。其實,這是誤解,所謂“倒爺”只不過是全民經商大軍中的一個方面軍而已,而且只是一支并非主力的雜牌部隊,按主流媒體略帶夸張的正式提法,當時可是“10億人民7億商”啊,如果這7個億的經商者都是閃客般的“嗖嗖”倒爺的話,還不把全國交通漲得立馬全線癱瘓啊。那么,這7億人當時都在經的什么商呢?說出來會很雷人滴耶,70后和再以后的年輕人可能不信,當時的人們見面時都在重復著同一句話——“我有筆大生意要和你談。”他們都在搞什么大生意呢?今天聽來可能很搞笑的,但這在當時是極其嚴肅的,生死攸關的。這個大生意,其實就是“我可以搞到一張紙條”,不要笑了嘛,這是真的。知道嗎?這張紙條上寫的可能是“100個包裝箱”的“鳳凰牌自行車”(每箱裝有5——6輛),也可能是別的,或如彩電冰箱洗衣機手表縫紉機圓釘鐵線石蠟等等等等,都是計劃供應的緊俏商品。不知道這張100箱鳳凰牌自行車的紙條的商業價值吧?告訴你,它的正式名稱叫“批件”,它將決定你今生的一步登天和后世的造福子孫。據上海輕工業志記載,鳳凰牌自行車的出廠價是115元,當地零售價是151元,而它當時在市場上已經賣到了400元,哇塞!誰得到這張紙條,誰就能坐地賺它15萬哦!那咱的錢還沒毛起來,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收入也不過區區幾百元錢而已。嘖嘖,15萬,太天文啦!
當時真有這等好事?真的竟可如此不勞而獲?當然真的。遍地都是。因為當時推行了雙軌制,并且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所謂雙軌制,想是年輕人不致陌生吧,因為直到20年后的今天,它仍在被實行著,如退休雙軌制啦,醫療雙軌制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誰有權誰受益,誰權大誰受益多。當時那個“雙軌制”,就是官價卡死,私價放開;官私兩價,并駕齊驅。即購進同一種商品,通過官場的批文渠道,其價格要比商業渠道便宜得多,而卻又可以被允許以高得多的價格在市場賣出,聽明白了吧。那是個四處虛火、遍地折騰的狂熱年代,那時人們對金錢的欲望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人們對一夜暴富的成功預期比任何時候都要高漲,似乎遍地都是機會,一切皆有可能。晃晃的7億人都在起早貪黑,都在風塵仆仆,都在拼誰更機智,拼誰更膽肥,拼誰更耐心,拼誰更執著,拼誰更招高,總之,為了一張紙條,種種關系種種管道種種手段攪在了一起。于是,欺騙,被騙,打入,反出,無數的人間鬧劇在每個角落里精彩上演。上禮,請客,回扣,美女,無所不用其極。什么道德、法制、誠信,都被這股浪潮蕩滌到呱呱國去了。這個“全民經商”,開了道德淪喪、腐敗橫行的先河。
全國一盤棋,黨政軍民學,統統來經商。那個陣勢使人想起了早年大躍進中的大煉鋼鐵,但比那時的聲勢要大得多,卷入的人也要多得多,區別僅在于前者確實為國家生產了最急需的產品,而后者則是為個人反復折騰了現有的那點兒商品。不可思議、無法理喻的是,當時人們折騰商品的興趣,居然遠遠大于生產商品。一輛計劃內出廠價格115元的鳳凰牌自行車,最終賣給某個具體人,中間要變換無數張紙條,經歷無數個皮包公司,幸遇無數次被批準的加價,最后才會定格于(如再加價就會爛在手里)這個400元。115變成了400,按金額推算,一輛自行車變成了3輛半,按當時物價管理規定的一次進銷差價14%推算,它最少要被倒手過15次。車還是那輛車,質量沒變,部件沒換,又不具備自我細胞分裂功能,但它經歷了被層層倒賣的繁復過程后,一輛車就被賣成了15輛。不知那時有無類似于現在的GDP統計,不用生產,只憑挪移,就能為GDP增加多少個百分點啊;不知那時的稅收有無現在的這般力度,僅憑層層批發中的道道收稅,就為財政收入增加多少個百分點啊。然而,縱使這輛鳳凰牌自行車被折騰了1000遍,縱使它本身被GDP了1000倍、為財政收入貢獻了1000回,終究不會改變它只是“一輛”自行車而已。其實道理太簡單了,如果10億人民都經商,無人生產,還經個P商!難怪顧曉軍網友后來在[大洋網]的發文中,質問了“要‘雞的屁’、還是要老百姓?”后聲稱:“下次全民經商時:我倒賣地球!”
弄到一張100箱鳳凰牌自行車的紙條,就獲暴利15萬,這不發透了嗎?其實,這樣的暴發的機會,對當時7億經商大軍中的絕大部分平頭百姓來說,似乎每天都在涌現,而最終成功的幾率都是近似于或等于0。剛開始時人們還自我鼓勵說“干10次成功1次就是成功百分百”;后來就有人斷言:“干100次成功1次的概率也就在萬分之零點幾”。最后的結局是,7億經商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其中絕大多數,兩手空空或者背著一身債務,從眼花繚亂的黃粱夢幻里,重又回到了百姓的現實生活中來了。這不是白折騰了嗎?是這樣的,對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來說,就是如此。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由于這次“全民經商”,一個嚴峻的現實,正在前方的不遠處等著他們呢,他們還不知道,原本賴以生存的飯碗就要被砸碎了。批條搶占了大量貨源,個體搶占了大量客源,一些國有商業就是那個時候在遭受蒙面搶劫后而敗下陣來,并且從此一蹶不振的。于是便順理成章地出現了后來的國企被私有化、職工身份被買斷,他們最終失業了。
那場7億人民大經商,對少數人來說,并沒有白折騰,他們真的發了橫財,不然,流氓、盲流、文盲身家上億的現象就無法解釋得通了。當時的情況是,誰離權利越近,誰的暴發機會就越大,如果本身就是寫批條的當權者,就不是機會的問題了,即使他不去找錢,錢也會天天去找他。誰的德行缺失得越多、鉆營的手段越無恥,誰就可以大發橫財。其中,最大收益群體就是后來被人們大罵他們8輩祖宗的“官倒”。
天真可愛的年輕人可能會問,“當時這樣子地搞款,不犯法嗎?”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當時國家確實頒布過一個《投機倒把行政處罰暫行條例》,就頒布在“全民經商”最盛的1987年。把計劃內的幾乎所有東東,都拿到計劃外來高價倒賣,雙軌制變成了計劃內進貨、計劃外賣出的“雙軌”制,鐵定是違法的,鐵定是在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但是,我們就打擊投機倒把這件事回顧歷史一眼,竟然什么也沒發現。當時打擊了什么?戰果如何?全都有如泥牛入海杳無消息。估計可能是只要有了蓋有大紅公章的批文,就不可能被認定為投機倒把了。那么,如果沒有那些批條,所謂的投機倒把,還能去投誰的機、倒什么把呢?事實俱在,道理難辨。
寫到這里,我忽然發現,拙文以鳳凰牌自行車為當時所有被折騰的緊俏商品為標本,來追溯道德淪喪、腐敗猖獗的源頭,可能是要被代表暴富階層利益的某些自由人士借去攻擊共產黨的。他們會說,看啊,當年的鳳凰牌自行車多么緊缺啊,這才是缺德腐敗的源頭嘛,只要大力發展GDP,不就可以消除缺德腐敗了嗎?這是他們的一貫伎倆。這種觀點也一直在忽悠著今天的一些青年人,特別是那些標題黨人。但只要略微深究一下,便會發現這個觀點是多么的荒謬無恥。科技每天都在進步,產品每天都在更新,任何時代都存在著某些商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全民經商”之前的中國,怎么就沒有出現全民性的商品大折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