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師徒:本土CPU家族的理想主義色彩
2009年06月26日 第一財經日報
王如晨
龍芯人,是怎樣一群人?他們有點迂腐,每個人身上都散發著一種理想主義的氣質。
龍芯處理器總設計師胡偉武就是這樣,他的衣服上總少不了一枚毛澤東像章。“胡老師崇拜毛主席,他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發展龍芯產業。” 胡偉武帶的博士生、龍芯產業化基地——龍芯夢蘭總經理張福新對CBN記者說。
張福新,這個出自中科大少年班的33歲中科院計算所博士,似乎也被導師胡偉武徹底同化。
民族情結與理想主義色彩
“他的民族情結非常強烈,有一種理想主義色彩。”張福新說,“胡老師”崇拜毛澤東,不是盲目,而是發自內心。因為在胡看來,帶領工農靠幾把槍打天下,取得民族解放,實在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胡身上也有這種抱負,還滿懷民族復興的責任心。在他看來,中國引領全球科技長達千年,只是在近兩三百年才落后于西方。
“胡老師希望改變這種落后的局面,帶領中國重回世界科技巔峰。”張福新說。
“我剛進所里的時候,他可以說是個翩翩美少年,有君子之風。但是,這幾年壓力非常大,研發、管理、教育,耗去了他的青春,現在蒼老了一些,才41歲,白發都白很多了。”張有點嚴肅地說,胡偉武現在是人大代表,“核高基”(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的簡稱)項目評委,也是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助理。
胡偉武的理想主義色彩,可以從他幾年前的一篇名為《我們的CPU》中看出。這個受到中科院院士李國杰鼓舞而走上“龍芯”研發之路的博士,以一種理想主義的文字敘述了龍芯1號的誕生過程。
他說,當初,李國杰在所里倡導中國CPU研究,他參與了籌備。但讓他感到“深深誘惑”的是一次母校之旅。2000年10月,他回中國科技大學招生,順便到本科實驗室,結果看到他與同學10年前完成的處理器畢業設計。這讓他睹物傷情,想起玩命的日子,他有“一種重操舊業的沖動”。
于是他給師兄、計算所系統結構室主任唐志敏打電話說,一兩年內,如果不把通用操作系統boot起來,“提頭來見”。回所里后,他便開始了龍芯之旅。2001年8月19日,他實現了諾言,龍芯處理器成功啟動了LINUX系統。
“當login提示符出現在屏幕上時,計算所北樓309房間一片歡呼。”他寫道,而背景則是,一年多時間,“沒日沒夜、玩命的”時光。
但是,奉獻與毛主席思想有直接關聯嗎?顯然是。
胡偉武的公開觀點就是,要“用毛主席思想武裝龍芯課題組”,堅持“用毛澤東思想搞龍芯研發”。
他說,學習毛澤東思想,要學三方面:一學精神,不怕困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二學方法,抓主要矛盾,從實踐中學習;三學堅定立場,龍芯根本出路在于為人民服務,讓中國50%~60%的人享受到信息化的好處。
胡偉武顯然實踐了毛澤東思想。2001年至2005年的所有國定大假,他的團隊只休息了兩個春節。他說,他的導師夏培肅院士和李國杰院士是他的榜樣,他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跟國家、跟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
在胡偉武那里,破除處理器產業壟斷,就是數字領域一場民族解放戰爭。他說,毛澤東帶領的共產黨與工農,之所以能打勝仗,就是“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結合得好”。國家對處理器自主創新的重視,是“普遍性”,龍芯的“特殊性”在于,CPU就是芯片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是信息產業發動機。
毛澤東思想還被他用在了龍芯產業化路徑上。他說,如果滿足于做個小軍閥,占個小地盤,龍芯很容易生存,但“龍芯”是在“打江山”,共產黨人從成立到建國28年需要一個過程,龍芯也是,不能滿足于小地盤。
他套用毛澤東《論持久戰》寫了《論龍芯的持久戰》。其中表示,龍芯目標定位是實現中國信息產業的“自主可控”,需要長期“造反”,“把天翻過來”, 是重建世界,而不是在英特爾、微軟控制格局下增磚添瓦。而這,則需要圍繞龍芯處理器,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
有其師必有其徒
就像胡偉武受到李國杰院士鼓舞一樣,33歲的張福新顯然受到了胡的影響。他雖然不大談毛澤東思想,但是談起龍芯及其遭遇的質疑,更有一絲倔強。
張福新確實有著令人艷羨的學生生涯。他與胡偉武同樣出于中國科技大學,不過他可是少年班的高材生,一畢業就被保送到中科院計算所,到胡偉武的門下碩博連讀。
他說,剛一進所,就聽說籌備中的CPU新課題,于是不久他便親身參與了這一重大項目,并且一直是其中最為核心的研發骨干。
“胡老師寫的都是真實的故事,還有更多艱難沒寫出來。”談起胡偉武的那篇文章,張福新有些激動。
而記者獲悉,胡偉武在文章中提到的“很少在凌晨4點前睡覺”、“常常八九點鐘”醒來接著干、讓他感動流淚的學生,就是張福新本人。
胡偉武顯然很欣賞張福新。他說,有次大家聊天,說到生死問題,張福新說他不怕“累死”,最怕“老死”,因為中國技術落后很多,唯有不斷追趕,才有可能成功。
2006年,張福新剛完成博士論文答辯,便被胡偉武任命為龍芯產業化基地的負責人,胡偉武覺得這個學生除了有技術專長,更有他一樣的毅力。
龍芯夢蘭新聞主管王飛透露,張福新剛被派到江蘇常熟沙家浜時,就像樣板戲《沙家浜》里的臺詞,“攏共十幾個人,七八條槍”。那時,張福新剛新婚不久,妻子在北京工作。
“張福新總帶的碩士生,在外企工作,月薪2萬多,如果他出去了會更高。”王飛說。
這與胡偉武文章里敘述的一樣。他說,盡管外企薪水很有誘惑,龍芯核心成員沒有說要走的。張福新透露,胡偉武老師的學生基本上都在龍芯處理器研發團隊里。
張福新不像胡偉武那樣喜歡談論毛澤東思想,不過他的行動跟他的老師一樣。談起wintel聯盟,他總有一種挑戰的口氣;說到火熱的上網本以及中國IT產品的上山(山寨模式)、下鄉,他一臉興奮,他表示,一個開放時代就來了,處理器陣營、lINUX陣營越來越壯大,新的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作為龍薪產業化基地負責人,張福新至今已在常熟呆了三年多。那里原本有龍芯設立的兩個產業化企業,即神州龍夢、神州夢蘭。在他的主持下,前不久,兩家公司改制、重組為一家公司“龍芯夢蘭”。張透露,這更符合市場化需求。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