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政府決策青睞網絡民意 |
|
高福生 |
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6-8-10 http://guancha.gmw.cn |
|
“我是一個游走他鄉的邵陽伢子,每天晚上我都會雷打不動地觀看湖南新聞,昨晚看到有這么一個征求活動,我很想說一些話,并希望這不是形式主義,而是真正想為民辦事的一個舉措……”一名自稱“在浙江工作的湖南子民”的網友,昨天這樣評價在“紅網論壇”上新開的“湖南獻策”版。(8月10日《文匯報》)http://wenhui.news365.com.cn/gnsc/200608/t20060810_1058695.htm 據報道,在距中共湖南省委第九次黨代會開幕還有3個月之時,一場“迎接黨代會,共謀新發展”獻計獻策活動8月9日正式展開。“無論您在書齋冥思,在機器旁勞作;還是在田野中奔忙,在異鄉拼搏,我們生息于同一片美好山水,肩負著同樣的神圣使命?!敝鬓k方希望借助便捷、清晰的網絡平臺,將“在湖南的湖南人,在外地的湖南人,在湖南的外地人,以及所有關心湖南發展的人們”,一“網”打盡。這,被稱為是“中共湖南省委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民意征集活動”。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網民已達1.11億,占世界網民總量的11%。1億多網民,包括上至總書記、總理,下至普通百姓,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盡管網上表達對許多群體有許多障礙,但相對于其他表達通道,它更開放、自由、快捷、原汁原味和草根,成了黨和政府了解民情的重要“耳目”。正因為網絡輿論的力量越來越強大,所以中央對網絡輿論越來越重視。前不久,《半月談》雜志以“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網絡輿論”、“民意匯入中南?!睘橹黝},報道了中央領導對網絡輿論的高度關注。 除了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不止一次地對網絡民意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外,地方領導干部青睞網絡民意也頗多佳話。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多次表示,要把網絡民意作為“工作的重要參考”;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不但在網上閱讀了一位青年人發表的對該市工作提出批評的一萬多字的長篇文章,還和這位青年人會面交流看法;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經常上網瀏覽網站的評論欄目,甚至記住了一些評論文章的題目,并坦言自己從這些評論文章中受到了啟發…… 這些事例表明,網絡傳播方式已成為中國公眾表達民意、參與經濟社會及政治生活的輿論平臺。網絡獨有的交互性特點,使得網絡民意不僅有精英階層言論,還有來自其他階層的聲音。縱觀網絡民意,不論是反腐倡廉、尋求社會公正,還是渴求社會和諧,絕大多數網民所表達的恰恰是代表了底層百姓的意見和呼聲,是眾多不上網的“農民、民工們”所想而不能表達的。聽取大多數網民的意見,無疑聽取了廣大民眾的意見。 我們經常說,領導干部要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傾聽百姓的聲音?,F在網絡的興起和發展,為各級領導干部打開了一條新的“傾聽”通道。這些“送”上門的民情民意,沒有裝飾,沒有掩蔽,有的甚至是唇槍舌劍、針砭時弊,但絕大多數是真實的表白,可信度任何匯報都難以比擬。雖然不能代替下基層,代替直接與群眾交流,但也是不可多得的“第一信號”,其效果可說是不是微服私訪而勝似微服私訪。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湖南首開先河,大聲勢、廣范圍征集民意民智,以此來“左右”政府政策走向,實在是令人叫好。這種在虛擬世界有序達成的“民主”,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遞方式,無限拉近了執政者與民間的距離,對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作用不容低估。期待湖南的此舉能在“高調”前行中日臻完善,既聽“精英”建言,也聽“草根”發聲,把好事辦實,實事辦好,用行動證明不會是“虎頭蛇尾”,更不是在“做秀”!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