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就業問題初步分析
近年來,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得到社會普遍的重視。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普遍增大。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舉辦,共6000多名大學本科畢業生參加的一項對全國近百所高校進行的“200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六成大學生畢業即面臨失業。
而與此同時,人事部的一項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學生需求量下降了22%,供應量則上升了22%。而根據有關部門統計,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僅僅有33.7%。
而在已就業的畢業生中,還包括了大量的無基本勞動保障的小型私營企業就業。而這部分就業,在東南沿海地區,甚至成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大主要組成部分。
這一連串的數字揭示出了一個嚴峻的事實——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正在成為現實。那這個情況是如何產生的?筆者試從幾個方面做一個初步的分析。
對此事實,有幾個流行的觀點。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有認為因為中國人口眾多,而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用人單位需求量和大學生供應量出現相對矛盾,從而出現問題。從大學生自身因素來說,有認為是因為現行教育體制的弊端,培養出的學生知識有結構性缺陷,無法適應現今社會用人的要求,從而出現就業問題。也有認為是大學生的就業觀念造成主動性失業。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有認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對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需求增加,造成了大學生的需求減少,從而出現就業問題。通俗來說,一,因為中國人多,單位少,所以造成“僧多粥少”;二,應試教育造就了只會考試不會做事的人;三,大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四,大學生的學歷也太低而不足以滿足現今的需求。
就筆者自身的觀點,認為以上都只說到了問題的表面,而沒有觸及問題的實質。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實質,是在國家的經濟體制上。大學生就業問題,其實突顯的是國家的經濟體制的問題。就業問題只是經濟體制問題的表現。
先對以上幾個流行觀點分析一下。
第一個,認為僧多粥少造成就業問題。
在分析之前,我們先記住兩組數字吧,一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二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大學生需求量下降了22%。筆者承認,經濟水平相對落后,會造成就業機會的數量不足。但如果從這個角度去分析,那解決就業問題的方法就應該是發展經濟,使經濟水平發展,從而帶動就業的增長。但事實那?事實是——在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長狀況下,大學生需求量卻下降了22%。這明顯于此理論相悖。因此,此理論并沒有揭示出問題的根本。
第二個,應試教育的責任。
我們還是用事實說話。首先,我想大家都公認的一個事實是,現行的教育體制,是和建國后的體制一脈相承的。而且,現行體制比之以前,是更重視了素質教育。那我們再來看教育的效果。從建國后到76年,二十七年時間。中國從一個連火柴都不會造,鐵釘、火柴、機織布被成為“洋釘”,“洋火”,“洋布”的,剛經歷了抗戰和內戰的摧殘,一片廢墟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一個各種工業門類齊全,核武器爆炸、人造衛星上天、國民福利保障體系健全的準現代化國家。這,和教育是脫不開關系的。在新中國取得的無數偉大成就中,我們看到的是無數的建國后培養的大學生們的身影。一樣的教育體制,一樣的中國人,為什么76年之前培養出來的就是能扛起大梁,建立無數功勛的人才,而現在卻成了無法滿足就業要求的“廢柴”了那?而就這個理論來說,所得出的解決辦法,應該是加快和深化教育改革,調整教育結構,以適應“社會需要”。但是,事實卻成了越改革越無能,越“素質”越“廢柴”。看來,這個理論也無法真正的解釋問題的關鍵。
第三個,大學生自身就業觀念不正確,好高騖遠。
就筆者所了解到的情況,以及自身的體會。現在的大學生,在如此巨大的生存壓力(不就業就意味著生存受到嚴峻的挑戰)之下,挑三揀四的已經少之又少。試問,有幾個人會在餓肚子的情況下,還對動作挑三揀四,好高鶩遠那?甚至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已經到了只要有工作,即使刷盤子掃地也去干的地步。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單純的認為大學生們好高騖遠嗎?當然,筆者在這里不是歧視某些工作。但培養一個大學生,國家和家庭要投入多少,畢業出來后,卻只干刷盤子掃地的工作,那是否是一種浪費?中國的人才難道已經豐富到了可以隨意揮霍和浪費的程度了嗎?
第四個,經濟發展了,對勞動者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大學生的能力相對降低了,因此造成了就業的問題。
首先,學歷不等于能力,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了。而理論知識是需要到實踐中去檢驗和錘煉的。因此,即使是高學歷者,也不等于他們的能力就一定高人一等。何況,第二點理由的支持者,也會有異議——中國現在教育體制還是應試為主,那既然是應試教育,即使高學歷,也只代表他會考試,而不代表他會做事。其次,大學生什么時候成了無法滿足就業要求的群體了?大學生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和研究生教育同屬高等教育體系。也就是說,大學生也是高等學歷人才。而現在如果說大學生的教育無法滿足就業的需求,那難道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經發展到了要以研究生才能滿足就業需求的高水平了嗎?那似乎第一點理由的支持者又要不同意了吧。而綜觀世界各國,中國現在的研究生群體不論從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數量上,都已經是名列前茅。絕對數量更是穩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國的科技實力,卻已經不容否認的比“改革開放”前還有所下滑。事實又一次的證明了這個觀點的錯誤。而且,另一個事實是,就業難問題現在已經逐漸的由大學生階層擴展到了研究生階層。全國相當一部分的碩士畢業生也開始出現了就業難的問題。難道說,碩士研究生的能力也不足以滿足現今就業的需要了嗎?難道中國已經到了博士時代?那如果將來連博士也出現就業難,那又該怎么辦那?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以上幾個流行觀點,都只揭示了問題的某一個表面,而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本質。
筆者認為,中國目前的大學生就業問題,其實質,是中國現今的經濟體制問題。就業是中國現今經濟體制問題的一個表現。
毋庸諱言,中國現在的經濟體制,是一個高度對外依賴的加工型經濟。去年我國經濟對外貿依存度高達70%,而今年預計將達到80%的新高。這是個什么概念那?通俗的說,就是中國的整個經濟體系:資金、技術和市場等等,高度依賴外國。
那這樣一個經濟體制,對中國大學生就業會造成什么影響那?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經濟體系,都由資金、技術、服務……等等方面的因素來組成。而每一個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務和就業需求。如果是一個自力更生,自主性很高的經濟體系(比如76年時的中國工業體系)。那么在這個體系中,因為資金、技術、服務等等因素以自力更生為主。所以完成這些方面的各種任務的途徑,也是以自身消化為主。那樣的話,就有對內的大量人才需要。而經濟體系發展的首要目標,是建設和發展本國,滿足本國的需要。而因為首要任務是對內的,所以眼光可以放的長遠,更重視的長期的發展和利益,對眼前的利益和實現經濟利益的時效性要求就比較低。這樣,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協調統一的中高層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而這些人才的提供途徑,主要也是這個國家的自身教育體系為主。而任何一個教育體系,我們知道,都有初、中、高級人才的培養梯次。分別對應初中、高中、大學以及研究生教育(小學作為啟蒙掃盲教育,因此筆者未將其歸入)。
在這些梯次中,初中和高中教育培養出的勞動者,因為年齡優勢,因此有相當長的實踐時間,具備實踐經驗上的優勢。但是,因為受系統理論教育時間不足,在理論基礎上,有一定的缺陷。因此,他們的主要發展方向,應該是繼續學習,加強理論基礎,以彌補理論的不足。如果要工作,那適合他們的,主要是普通操作工以及技工的工作。
研究生教育則恰恰相反,受過長時間系統教育的他們,在理論知識上,具備相當的優勢。但是因為長時間在校園中接受系統教育,脫離實踐工作。因此在實踐上的缺陷比較大。適合他們的,主要是高等學校和研究所中的基礎學科和尖端學科的純科學性研究工作——這也是“研究生”這個名詞的由來。(這是由教育的目的決定的根本性區別,不論教育體制如何改革,研究生教育也必然是以理論研究為最主要任務的。不然,就和本科生一致,那就沒必要在教育體系中專門設置研究生教育這一個教育層次了)
而本科生教育,則在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上取得了最佳平衡。受過適當的系統教育的他們,具備適當的理論基礎,足以應付將來各種工作上的具體發展需要。而年輕和富有朝氣的他們,又有足夠的時間和適應度來適應實踐工作的需要。是就業可塑性和適應性最強的一個群體。從理論上來說,在一個自主經濟體系中,大學生應該是一群就業最緊俏的群體。而從世界各發達國家的情況來看,事實也確實如此(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存在大學生失業率,但遠不如中國現在那么高。而且其原因和中國現在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同,將另外討論)。而從歷史經驗上來看,在我國自主經濟時代,一個本科生,只要經過2、3年左右的實踐工作,便能成長為一個在自己工作領域獨當一面的人才。他們,恰恰就是滿足自主經濟體系中需求量最大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協調統一的中高層人才。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
打個比方,本科生,就相當于已經經過初步煅打的毛胚。內部結構已經為將來的發展做好了一切準備,只要經過實踐這臺“機床”的加工,便能成為一個個合格的零件。而研究生,則相當于一個個已經基本成型的精加工原件。只能按照既定方案去加工,可塑性已經大大降低。因此,在教育系統為國家這座大工廠輸送的原件中,應該是以毛胚的大學生為主,適當的輔以研究生精加工件。
因此,在一個自主型的經濟體系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的是一個橄欖型。大頭集中在大學生這一層,而中學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兩個小頭,對大學生起一個補充作用。這,是一個能健康發展的經濟體系。
但是,如果是一個對外依賴型的經濟體系——比如現今的中國——那情況又會如何那?
首先,作為一個經濟體系,自主型經濟體系的組成因素,對外依賴型經濟也都具備。而規模相當的話,那對外依賴型經濟體系理論上提供的就業機會也應該和自主型經濟相當。其次,作為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初、中、高級的人才培養梯次,也是同樣的具備和完善。一樣的為體系輸送梯次完備的人才。那事實又是如何那?
作為一個對外依賴程度極高的經濟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資金、技術、服務等等因素將主要以對外依賴為主。資金主要由外部投入,技術服務由外部提供。本國所提供的,主要是資源、加工用勞動力以及空間等等基礎層面。而對人才的需要,則將主要集中在初級的普通勞動者以及高級少數尖端實用型的管理“精英”。而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協調統一的中高層人才的需求量,則將因為這方面需求主要由外部輸入解決,而大大的縮減。同時,因為對外依存度極高,經濟體系的首要任務由發展本國,滿足本國需要變成了滿足外貿需要。所以對實現經濟效益的時效性也變的極高。因為國際市場瞬息萬變,一旦錯失一個機會,就可能萬劫不復。而如果是以滿足本國為主,因為有長遠的宏觀調控計劃在控制,因此更看重的長遠利益,對時效性的要求就遠不如對外依賴型的了。而這樣的情況,其外在的表現就是,對勞動者需求由主要需要未經過實踐錘煉,可塑性和適應性很高的“毛胚”變成了上來就能做,立刻就能創造經濟效益的“已成型零件”。因為對外依賴的經濟體系,承擔不起加工“毛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即使這個成本對于整個體系的長遠發展更有利。
因此,在一個高度對外依賴型的經濟體系中,因為主要是做對外加工業,所以大量的需求是初級的操作勞動者。以及少數的高層管理“精英”(買辦)。初級勞動者主要從本國人民中征收,而買辦,則基本由一個特殊的買辦階層內部消化。這個階層,主要由本國特權階層、少數的高學歷“精英”、以及有留洋背景的“精英”組成。而且,有洋背景的比本土非特權階層的“精英”更走俏。(這也是當今中國海歸比本土同學歷的人更容易找工作的原因。因為是買辦,所以首先要的是滿足對外的需要,而需要的人才,首要的要求也不是其能力對本國發展有利,而是其能力更適合于對外“交流”。而且,越是“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就越嚴重。)而中間大學生這一層次,因為他們做的事情基本由外界輸入解決,做的事少了,因此需要的崗位就少了。而國家的教育體系,如前所述,仍舊在源源不斷的輸送出大量的人才“毛胚”。但沒有了這么多的崗位來消化這些“毛胚”,因此就出現了人才的相對過剩。具體的表現,就是現在中國大學生的就業難問題。而那少數的高層“精英”,所需崗位很少,同時為了要能管理和統治基層勞動者,因此必須要能表面上比基層勞動者高出一等。而研究生教育正好能滿足這個需求——人數既少,所謂的“層次”又更高。所以研究生工作也不難找。不過隨著現在研究生的擴招,以及大批的大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不得不繼續進入研究生教育,造成碩士研究生的人數有超出買辦階層需求的趨勢,因此現在就業難問題開始擴展到了碩士研究生階層。而依據筆者的分析,如果經濟體制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這個問題終有一天將擴展到博士生階層。因為買辦階層的崗位需求畢竟是少數,為了維持其買辦階層的優越生活,也不可能擴展其崗位需求。因此當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往“高層”發展的時候,必定會使博士階層也過飽和(按照現在的速度,這一天不遠了)。而盲目擴招的研究生教育,又將使研究生的水平下降。而這又會惡化大學生至研究生的整個高等教育的就業狀況。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這個沙漏模型,也正好解釋了中國現在的就業怪現象。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但初中生、高中生卻能輕松的找到工作。就是因為對外依賴型的經濟體系,對基層的勞動者有著巨大的甚至是幾乎無限的需求。
所以,筆者認為目前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實質,是中國對外依賴型經濟體系的必然結果。而大學生的就業難,并不是什么中國人才過剩,也并不僅僅是什么就業觀念或者知識結構的問題,最根本的原因,是對外依賴型經濟體系造成的沙漏型人才需求,使得大學生成了相對過剩的一群。大學生畢業就等于失業,這個失業,是相對失業。而非絕對失業。
解決辦法無非兩條路。一,改革教育體系,使其適應這個對外依賴型的經濟體系。增加初級和中級教育的比重。大輻縮減大學教育比重,嚴格控制研究生教育的準入門檻。大量的提供初級勞動者,適當的提供高層管理“精英”,基本不提供中層人才。就是類似印度那樣的情況——號稱世界第二的軟件產業,卻沒有什么自主研發的軟件產品,國民電腦普及率遠遠不如我國。以普通程序編寫員為絕大多數,軟件工程師鳳毛麟角,且大部有外國背景。連搞個導彈,也要和俄羅斯“合作”才能搞成功。
二,改革經濟體系。將中國的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降下來。重新恢復自主型的經濟體系。使經濟體系適應中國的教育體系——主要需要大學生勞動者,適當需要部分培養初、中級勞動者作為補充。研究生勞動者主要承擔基礎科學以及尖端科學的研究任務。就是全世界所有發達國家都在走的道路,也是中國曾經走過的道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