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府“白宮”緣何成“迷宮”?
——鄭州惠濟區違規建政府新址調查
“新華視點”記者陳芳、梁鵬
新華網鄭州 6月20日電
附圖:
鄭州惠濟區政府占地530畝狀似豪華白宮(組圖)
數百畝綠地、園林、假山、噴泉環繞其中
區政府辦公新址的人工湖
河南鄭州市惠濟區辦公新址半球形會議中心
區政府園區中的瀑布
山東泰安市豪華的政府大樓
6幢嶄新的辦公大樓、1個巨大的半球形會議中心氣勢恢弘;數百畝綠地、園林、假山、噴泉環繞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幾只鴨子在悠閑地游弋……
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區域,就是河南鄭州市惠濟區辦公新址。5月底,當網友將這個外觀狀似“白宮”的政府辦公新址的照片在網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觀式的建筑格局和530畝的占地規模,引來人們越來越多的質疑聲。
政府新址成了“景區”
位于鄭州市北郊的惠濟區政府新址,早在2004年5月即投入使用。其辦公區域占地149畝,建筑面積超過4.5萬平方米,周邊園林綠地等用地381畝,是統一征地、規劃和建設。
6月7日,記者碰到河南省一些縣市的幾十名干部來此參觀,遂跟隨前往。
開闊的“大河廣場”,分居兩側的“古樹苑”令人心曠神怡。四大班子的四幢樓分列會議中心四周;西側兩幢辦公樓間,10米高的人工瀑布正在噴水;辦公區左右,各有一處令人賞心悅目的人工湖和大片的綠地花園。沿辦公樓背后的山坡拾級而上,四周景色盡收眼底。山后是燈光球場等休閑設施,左右各有上百畝的園林,將區政府辦公樓緊緊包圍在中心,可謂“前有水、后有山”。
辦公區內正在澆草地的工人頗有些自豪地說,惠濟區政府現在名氣很大,差不多每天都有來自各地的考察團來此參觀。
前來參觀的縣區干部更是贊不絕口。一位干部感慨道:“在這里辦公真是修身養性,但說到底,想舒服還得有錢啊!”
當地干部表示,惠濟區在鄭州市周邊幾個區縣中算“窮”區縣,年財政收入幾年來徘徊在2億元左右,剛從“要飯財政”過渡到“吃飯財政”。
據惠濟區副區長李凌江介紹,原先的辦公場所使用幾十年后,已經破損不堪,而且分散在鄭州市的幾個區內,不但“嚴重影響了我區的外部形象”,而且“擠在別人地盤上辦公”很不順心。惠濟區決定以“區址北遷為突破口”,帶動北部城區建設;并在新址建設中“超前規劃”——目標是“30年最好、50年不過時”。
征地手續是否完備合法?
500多畝的征地需要辦理一系列的報批手續,惠濟區是如何進行的呢?在辦公區域所占的149畝用地中,80%以上為菜地。記者調查發現,在未獲得民政和土地等有關部門批準的情況下,2003年惠濟區新址就開始動工建設,2004年5月,機關各單位即遷入辦公。
有意思的是,2004年8月23日,惠濟區政府向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呈交了“用地申請書”。直到2005年7月27日,民政部才正式批復河南省,同意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而此時,區政府新址已經投入使用一年。按照國土部門的說法,區政府的土地使用證上標明的使用面積只有149畝。那么,辦公區周圍的381畝園林綠地為何沒有土地證呢?
鄭州市國土局惠濟分局副局長張海良解釋說,這些地都是公益性用地。
修建新址究竟花了多少錢
按照惠濟區政府的介紹,建設新辦公用房及綠地、設施等公益性事業,共投入1.2億元。其中,市政府支持3000萬元,原址拍賣2100萬元,原相關資產整合2000萬元,其余由區財政承擔。
惠濟區財政局局長張領軍說,這1.2億元是政府辦公區域(149畝地)的征地及建設、綠化等費用,不含其他381畝地的征地、綠化、建設費用。下午,張領軍又表示1.2億元是530畝地的總投資。記者提出調閱相關的資金支出賬表時,卻被以種種理由拒絕。據區財政局介紹,惠濟區新址的建設至今沒有進行資金結算,區政府還欠著承包商數百萬元的款項。整個區政府新址及四周道路建設投資超過7億元。
竣工驗收為何漏洞百出
在資金、土地等一些關鍵問題得不到準確答復的情況下,記者提出查閱這一項目的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在記者的再三要求下,惠濟區政府提供了一份“工程竣工驗收意見表”的復印件,除建設單位注明是區政府以外,其他如監督號、工程名稱、建設面積和工程造價均是空白。驗收意見中,竟然全部沒有時間落款。記者提出查看原件,惠濟區委宣傳部的同志一會兒說找不到,一會兒又說找到了,并在電話中稱,原件中有工程名稱和建設單位,其他還和復印件一樣是空白。按道理,投用已經2年的區政府新址,應有一套完備的竣工驗收資料。此項工程究竟是如何通過驗收的?有關部門為何遮遮掩掩,讓人費解。
惠濟新區“惠濟”了誰
惠濟區政府認為,遷址以來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區政府的新址搬遷是個“富民工程”。
一位近50歲的毛姓村民說:“區政府沒進去過,聽說像大花園。可修得再漂亮,跟咱百姓有什么關系?菜園子毀了,我只能靠給建筑工地看看原材料,一個月掙四五百元。僅有的土地補償,眼前還能維持,但長遠咋辦?”
河南省財政學院史璞教授認為,當前國內許多地方出現了新城、新區建設熱,政府大樓越蓋越豪華,而地方官員均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作為理由,這是站不住腳的。政府建設辦公場所應量力而行,不能違規操作,更不能侵害老百姓的利益。(新華社)
質疑聲為何總在“白宮”建成后
2006-06-21 11:57:25 南方網 冀者
辦公新址內一個超過10米高的人工瀑布
6幢嶄新的辦公大樓、1個巨大的半球形會議中心、數百畝綠地、園林、 假山、噴泉環繞其中;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幾只鴨子悠閑游弋……鄭州市惠濟區辦公新址充滿詩情畫意。5月底,當網友將這個外觀狀似“白宮”的政府辦公新址的照片在網上曝光后,其山水景觀式的建筑格局和530畝的占地規模,引來人們越來越多的質疑聲。
又是一個極盡奢華的政府大樓,類似的新聞看多了,讀者的神經也會麻木,除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瞅兩眼“相當壯觀”的“白宮”圖片外,簡直沒有了發表議論的興致。一個財政收入2億元左右,剛從“要飯財政”過渡到“吃飯財政”的縣級區政府為何要建如此氣派的辦公場所,幾乎和所有興建豪華辦公樓的地方政府一樣,回答是這是“富民工程”,為了發展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如果說,這完全是掩人耳目的假話,似乎也不盡然。筆者前些年下鄉采訪,就曾聽到某鎮領導大倒苦水。該鎮至今仍在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破舊辦公樓內辦公,全鎮上下為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可外商一看到鎮政府的破敗樣,至少覺得“鎮領導班子工作能力不強”,投資的熱忱馬上涼了一大半。說來也是,辦公大樓好比一個政府的臉面,整日蓬頭垢面迎門接客總不是很妥當。
這當然不是地方政府鋪張浪費建“白宮”的理由,如果政府官員更看中的是辦公樓的對外職能,那么也不能忽視它的對內職能。豐子凱說,建筑最富于一種親和力,能統一眾人的感情。這種親和力,是為了建筑由純粹的(無意義的)形狀和色彩構成,不訴于人的理智而訴于人的感情的原故。感化人心,由理智不及由感情的容易,用說明不及用象征的深刻。所以建筑的親和力比其他藝術的特別強,最能統一大眾的心。政府的辦公大樓是為老百姓提供服務的場所,它建成什么樣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反映了當地政府對干群關系的一種認知。簡樸大方的市政大廳體現的是服務公眾的民主意識,輝煌壯觀的九重城闕顯示的是皇權的威嚴和震懾力,這樣看來,惠濟新區豪華氣派的“白宮”究竟要向公眾傳遞一種怎樣的感情呢?他們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富民,但歸根到底還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在作祟。
政府大樓究竟建成怎樣的規模才算合理,這當然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我琢磨著,建政府大樓用的是納稅人的錢,建起來的又是為納稅人服務的場所,那么老百姓至少應該有話事權。據說,歐洲有些國家政府宴請賓客,第二天都要把宴會的菜單公布在政府網站以接受公眾監督。我看這個方法不錯,政府大樓建設前應該把規劃圖公布在網站上,給公眾監督權和知情權。要是都等到生米做成熟飯后,才向老百姓公開,就算質疑聲再大,也悔之晚矣!(編輯:東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