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才“海歸迷信”走到盡頭
楊金志 王蔚 劉丹
諸多科技工作者和科研體制研究專家指出,近年來出現的一些嚴重科技造假事件,折射出當前科研人才機制存在的諸多偏差,現在必須打破“海歸”迷信,把好人才引進和使用的關口,不要熱衷于制造科技明星,不要過于迷信利益驅動對科技的推動作用。
留美博士沒有特異功能
現任同濟大學超大規模電路研究所所長的林爭輝教授,2000年時任上海交大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所長。當時,一位留美博士找他,希望能夠留在他的研究所里。林爭輝回憶說:
“當時,他通過交通大學一位教授介紹過來找我,那位教授說復旦大學也正在搶著要他。我當時就打電話給復旦,復旦卻表示對他不太感興趣,并沒有要他。在我和他的交流中,我感覺他沒有什么過人之處,加上他是1998年博士生畢業的,畢業時間不長。如果我們要‘海歸’,也希望是有長時間積累的。和這個人談下來,我覺得他不太理想,經過再三考慮,沒有要他。
“美國的博士和中國的博士沒有太多的差別,怎么能相信在美國讀了三年書的人就能做出這么大的成就呢?我當時所在的交大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我和我的團隊共事25年,其中也不乏優秀的留學生。博士生我培養了160多個人,有一半左右通過各種途徑到了美國和英國深造,有的在那里工作了15年以上,有的在哈佛大學等名校都作了教授。這些人的水平不知比他優秀多少倍。做我們這個技術要有積累,不可能博士生畢業三年就能夠達到。”
這位留美博士在林爭輝處受挫后,找了其他部門進入上海交通大學,并開始從事與林教授相似的科研。遺憾的是,幾年后,這位留美博士被查實在上海交大主持科研期間有科研造假行為。
要冷靜客觀評價“海歸”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全國政協常委韓汝琦說:“‘海歸’和本土人才各自有優勢。從總體上講,在國外呆的環境比較好,對科技趨勢的把握上比較好。但是,他們對中國國情不是特別了解,也有困難。”
韓汝琦說,跟國內培養的學生一樣,“海歸”的情況也是各種各樣,業務上差得很遠,高下之分很厲害。他特別指出:“客觀地講,國內外的科研環境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在國外發展順利的人才一般不愿意舍棄比較成熟的科研環境。”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吳德馨告訴記者:“說實在的,搞我們這一行的學生,出國的人大部分不回來,因為找工作太好找了。我們培養人都是全面的,從設計到工藝、測繪都會,哪怕在外面就是干一個比較小的工作,干得好他也不回來。比如一個博士后就搞一個蒸發器件這么個小東西,我對他說,那你回來吧。他說還是不愿意回來。所以真正回來的,我敢說一流的人才少。這是客觀現實。正因為如此,我們對出國回來的人要知根知底。”
一些科技工作者們指出,現在有一些“海歸”利用國內外信息不對稱,偽造履歷或者夸大自己的成就,因此,有關方面一定要做好引進人才的把關工作。韓汝琦說:“做這些事并不難,研究方向很好查,只要看有沒有論文什么的,譬如,我們搞微電子的,芯片測試和設計還是有不小區別的,芯片測試和設計有沒有差別,隔行可能把握不準,但是同行絕對可以把握。教授沒有時間一個一個去核實論文和簡歷的真假,但是行政管理部門應該去做。”
韓汝琦說,即使人才引進出現失誤,還有用人關可以把住。“三十多歲的人當院長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要有學術背景、能力。我的老師黃昆上世紀50年代回國時只有三十多歲,在國際上已經很有名了。”韓汝琦表示,一定要明白人才的背景,包括轉化成果、所獲獎項、學術界認可情況等。“但是,讀書時拿過的獎學金、或者企業的內部獎項,你寫簡歷填上去也可以,拿到我這里是不算數的,我不考慮。如果你得了美國青年科學家獎、科技進步獎,那行。”韓汝琦說。
“造星運動”違背客觀規律
一位親歷過科技“明星”造“星”過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公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一位身為高校院長兼公司總裁評選“長江學者”的過程。他說,“學校獎勵辦公室去教育部拿表格回來填,我們公司自己找專家,每個專家寫一封推薦信。我們準備了一本材料,像發表多少論文什么的,專家當時說論文不夠,不夠就湊數造假。專家把院長推薦到教育部,學校再寫信到教育部,兩輪評審下來,院長就評上了長江學者。”不過,由于這位院長涉科研造假,教育部現已撤銷其“長江學者”的稱號,并取消了他所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貼。
針對科研造“星”典型事件,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唐安國教授表示,高校熱衷包裝“明星”,是一種錯誤的政績觀的體現。他指出,眼下高校引進人才一般是少數幾個人說了算,高校為了吸納人才往往開出很高的薪水、優厚的待遇,踩足了“油門”往前沖,但是高校必須“既要踩油門又要及時剎車”,否則在高校的優厚待遇的誘惑下,容易造成參與競聘的人造假。因此,高校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人才引進要擺脫少數人或一個人說了算的境地,要引進匿名投票制,讓人才引進更公開、透明。
一些科技工作者表示,高校引進和培養人才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不能搞大躍進。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王志華教授說:“天才只是個別的。引進人才不要著急,培養人才有一個過程,人才也需要逐步成長。”該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陳弘毅說:“一鳴驚人的現象是有的,但是十分個別,大面積的人才引進必須要加強考核。”
金錢不是萬能的
接受記者采訪的科技工作者認為,利益驅動不是培養人才的根本途徑。
陳弘毅說,清華大學自2002年開始從國外聘請百萬年薪的講席教授,實際上是“講席教授組”。“比如這一百萬掛在某個教授名下,規定他必須在這里呆夠九個月,但實際上他自己在這里呆兩個月或一個月,他這個組里的人加起來九個月。”陳弘毅說,講席教授不是全職教師,許多教授就利用學術休假來這里干活。他簽約兩年或三年,約滿就得回去,現在徹底從國外辭了職回來工作的基本沒有。
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汪品先教授說:“利益驅動的創新是走不遠的,走著走著就可能走向黃禹錫;熱愛的驅動才是創新的最大驅動。我們要培養伽利略還是黃禹錫?顯然是伽利略。伽利略有伽利略的培養法,沒有人懸賞多少萬要他破解科學難題,他搞科研也不是為了什么國民經濟意義,他就是喜歡干事,閑不住,喜歡挑戰權威,而我國目前能有這樣的環境培養伽利略這樣的人嗎?
(《環球視野》摘自2006年第23期《瞭望新聞周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