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教授混入“丐幫”搞調研 |
拒絕“貴族學術” |
|
新京報/盧荻秋(北京教師) |
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6-5-19 http://guancha.gmw.cn |
|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學院兼職教授王維平是國內著名的垃圾對策專家,曾經為調研垃圾問題裝成乞丐混入“丐幫”,與“丐幫”“幫主”交上了朋友,被“幫主”稱作“大哥”。他要求凡是他的博士生,都必須去“住垃圾場”,意在教育學生有深入社會實踐的勇氣。一開始,他的博士生很難接受,但后來卻覺得“那些日子雖然辛苦,但有滋有味。”(《競報》5月17日) 王維平教授混入丐幫搞調研,讓博士生去住垃圾場,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頗有些另類,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不過,這種做法卻體現出一種樸實的理念,即學術研究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必須貼近現實,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有針對性,有現實意義,有科學價值。 古往今來,成大業者必然是從社會實踐中摸爬滾打出來的,做大學問者也必然是放下身外之物,一門心思扎根于社會土壤的人。所謂“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是一切有成就的學術研究者所必須遵循的一個規律。尤其是事關國計民生的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更要把貼近群眾、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當成學術研究的一種基本要求。 但是,曾幾何時,這樣一種傳統而樸素的學術研究之路,被某些現代學者、現代學人棄置一旁。他們滿腦子的自命不凡,滿腦子的精英意識,走上了一條早就被歷史證明行不通的“貴族學術”之路。其顯著表現形式是,優越的生活+超脫的情懷+“純粹”的學術+荒唐的話語。 這幾乎是一種必然。其本質在于缺乏社會實踐,缺乏對國情民情的了解,缺乏對普通國民的熱誠情感,缺乏與現實生活的聲息相通。因此,其生活、學術與話語必然和大眾、和社會實際格格不入,似乎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外來客。這也正是一些專家學者每每發出荒唐怪誕言論的內在原因。 相比之下,王維平教授的學術之路,看起來有些“另類”,但“另類”得令人感動。其實,“混入丐幫搞調研”中所體現的學術理念,正是開展學術研究的正途。要真正做出一些對國計民生有貢獻的學術研究成果,這是一個雖然艱苦卻最扎實有效的辦法。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