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老板"團購"悍馬" 百姓成"礦區(qū)難民"
記者 原碧霞
2006年03月23日10:46
山西煤老板一次性團購20輛悍馬
“煤老板”家鄉(xiāng)紀行
在山西,“煤老板”已成為“富翁”的代名詞。
對于“煤老板”一擲千金的生活,許多人投去羨慕的目光。然而,在“煤老板”越來越奢豪的生活背后,是山西不少地方的環(huán)境持續(xù)惡化,當?shù)匕傩諢o奈、無助而又無望的生活。
記者走進山西的一些礦區(qū),走近與“煤老板”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老百姓,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腳踩煤礦,但他們從煤炭中得到的卻不是名車、豪宅,而是……
污染,觸目驚心
從山西省會城市太原出發(fā),經(jīng)過約3小時的車程,記者來到和孝義市相鄰的靈石縣―――一個遠近聞名的煤炭資源縣,當?shù)氐摹懊豪习濉币驁F購“悍馬”越野車轟動全國。
據(jù)介紹,近兩年,隨著煤炭生產(chǎn)形勢的好轉(zhuǎn),該縣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以2004年為例,當年該縣財政總收入41437萬元,比上年增長65.12%。
這里不乏“煤老板”,在縣城行走,隨處可見寶馬、本田等豪華汽車。
“但是,縣里污染情況太嚴重了,在我們這里,上午9點能見到太陽就是好的?!膘`石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南宏說。
記者走在縣城的主街上,天上的太陽是一種淡灰黃的顏色,感覺陽光是好不容易才穿透了嚴重污染的空氣照在大地上。街道上車水馬龍,喇叭聲此起彼伏,各種高級汽車統(tǒng)統(tǒng)裹上了一層煤黑,在狹窄的道路上緩緩前行,在出行高峰期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堵車情況。
縣城附近有一座“王家大院”。這座大院是中國清代民居建筑的扛鼎之作,被譽為“三晉第一宅”,其規(guī)模是因《大紅燈籠高高掛》而出名的喬家大院的三倍。在灰黃的太陽光照射下,更顯現(xiàn)其蒼涼而又古老。
縣城周圍,到處都是黑灰色,房頂、欄桿、車上、道路兩旁,都是煤灰。路邊收費站工作人員的手也是黑的。
在去礦區(qū)的路上,浮塵甚至可以沒過腳背。路邊的莊稼地灰黑一片。
?。ㄓ浾呤钟洠骸斑@個地方已不適合人生存了?!碑?shù)厝烁嬖V記者,在礦區(qū),因患肺癌、結(jié)腸癌等病癥去世的比例比其他地區(qū)高很多。在這個灰蒙蒙、滿是煤灰、煤渣的縣城里,即使整天坐在車里,一件衣服穿一天也會比在全國污染最嚴重城市之一的太原市穿一星期還要臟,其污染程度可謂觸目驚心。)
容忍,無力抗爭的妥協(xié)
在礦區(qū),記者見到很多“別人吃肉,我們喝點湯就滿足”的老百姓。
離靈石縣縣城不遠的段純鎮(zhèn),是前往礦區(qū)的必經(jīng)之地。在段純鎮(zhèn)志家莊村,記者了解到,這里原來約800畝地,現(xiàn)在700畝已被工廠占用。據(jù)村民介紹,這些工廠都是高污染的企業(yè)。剩下的100畝地,也因受到污染沒辦法種莊稼了。
“因為,葉子一沾上煤灰就不長了,更別說結(jié)穗了?!贝鍟嬚f。
提起這里的“煤老板”,村民有說不完的話。
“山上的人富了,他們那兒70%的人在挖煤,別看村子不‘光鮮’,但家家都有小車?!?/p>
“說哪個村的人最富,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哪個村的哪個人最富?!?/p>
“我們這里開黑煤窯是暴利,一晚能賺1萬元。不讓挖,就偷偷挖,往往是深夜12時開工,次日凌晨4時下工……”
“現(xiàn)在‘挖煤’的都是城里有錢有勢的人,他們總是往村里跑……村里以前有煤窯的人都掙了大錢,現(xiàn)在都搬到城里去了……”
(記者手記:在礦區(qū)采訪時,許多老百姓都知道,“煤老板”掙的錢他們的孫子都花不完。那些賺了大錢的老板們不少人在大城市里,如上海、廣州、北京等好地方買了豪華別墅,舉家搬遷,進行“生態(tài)移民”;而面對污染如此嚴重的環(huán)境,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普通百姓,能選擇的只有忍受和適應。)
未來,“礦區(qū)難民”誰負責
盡管許多礦區(qū)老百姓對他們目前的生活基本知足,但距離靈石縣城不遠的一個煤資源枯竭的礦區(qū)百姓的生活,讓記者不能不想他們的未來。
富家灘礦區(qū)最鼎盛時期有5000多人,如今“壯勞力都走了,只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在富家灘采訪時,當?shù)匚┮灰患覈猩虉龅睦习甯嬖V記者:“從前,這里是靈石縣最紅火的商場,現(xiàn)在,門庭冷落!”
記者了解到,曾經(jīng)“不錯”的富家灘,如今卻以“三年脫貧、五年致富”作為奮斗目標。
在67歲的陳生力老人家中,記者看到,他家里存放著幾個比雞蛋還小的西紅柿,已經(jīng)蔫了。老人說:“真可惜啊,沒法吃了?!?/p>
陳生力老人居住在上世紀50年代蓋的房子里,房頂用帆布包著。
老人告訴記者:“夏天的時候,屋外下雨,屋里也下,所以,用帆布包房頂,以免大雨天屋里下小雨……”
記者了解到,由于“下煤窯下多了”,老人“腰疼、肺上也有問題……”每年的醫(yī)藥費成了家里最大的開支。
“前段時間牙疼,又花了200元!”老人心疼地說。
記者看到,老人家里的物品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產(chǎn)品,電視機已經(jīng)用了19年……
老人有3個女兒、1個兒子,都指望不上。他說:“他們連自己都管不了呢!”
問及日常生活,老人說:“平日里,就是用在路上撿回來的煤渣燒火做飯,街上5毛錢一斤的白菜,我都嫌貴!”
在67歲的魏蘭香老人家里,記者了解到,1996年,她的老伴去世了,現(xiàn)在,她靠老伴一個月90元的撫恤金過日子……
記者了解到,礦產(chǎn)資源枯竭后,這里辦了洗煤廠、塑鋼廠、橡膠有限責任公司等,以幫助留下來的礦工家屬及退休礦工維持生計,但效益不是很好。
陳生力老人告訴記者:“冬天,我們最希望下雪,因為一下雪,空氣就好了;最害怕的是刮風,因為一刮風,漫天都是煤灰,連門都出不去……”
在礦區(qū),記者見到最多的就是煤渣、煤灰以及流淌著黑水的河流。一位40多歲的當?shù)厝藨n心忡忡:“我們的子孫后代不知怎么生活!”
?。ㄓ浾呤钟洠阂原h(huán)境和后世子孫的飯碗為代價,對煤炭資源“掠奪”性的開發(fā),只能富裕一小部分人,而眾多的礦區(qū)普通百姓,只能繼續(xù)品嘗拿走了金錢、掠走了資源的“煤老板”們所留下的苦果,淪為“礦區(qū)難民”。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煤老板”為富不仁的問題,但更主要的是地方政府應該在政績觀和發(fā)展觀上進行深刻的反思。)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