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安全究竟出現什么問題呢?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專家指出,當今世界由于冷戰的結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安全愈來愈多地取決于許多非軍事因素,其中經濟安全逐漸成為整個國家安全的基礎。尤其在當前新的開放條件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沖擊下,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非常的挑戰期”。特別是200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紡織品貿易摩擦、能源緊張、資源短缺、大企業走出去受阻、資本市場長期低靡、金融行業內外沖擊加大,以及巨大的就業壓力等等,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已經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主要不穩定因素。
北京經濟界人士認為,這是高速發展的中國在融入世界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的激蕩時期,只能以開放的心態、主動的姿態積極應對。
關系國家民族命運
就國家而言,經濟安全是指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實力處于不受根本威脅的狀態。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指國內經濟安全,即一國經濟免于金融危機、失業、生態災難、通貨膨脹、大規模貧困、商品不安全、外來人口沖擊等而處于穩定、均衡和持續發展的正常狀態,另一方面指國際經濟安全,即一國經濟發展所依賴的國外資源和市場的穩定與持續,免于供給中斷或價格激烈波動而產生的突然打擊,以及一國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市場和投資等商業利益不受威脅。
據此,中國至少有三個問題需要悉心考量:首先是如何確保市場和資源供給的安全;其次是如何保持中國經濟上的相對優勢;再次是如何處理好國家經濟與全球經濟的關系,提高自身防范全球化負面影響的能力。這三大問題處理得好壞,直接關系著中國發展能否抓住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這個戰略機遇期。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當務之急是認真研究和清醒認識當前中國存在哪些影響經濟安全的問題。
經濟安全五大隱憂
當前中國亟待關注的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有五個:其一,最大隱憂是經濟規模迅速擴大掩蓋下的經濟質量問題。由于科技創新和人的質素提高都慢于發達國家,經濟質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有擴大的可能。其二,某些部門的核心技術長期掌握在外國跨國公司手中,例如中國進口第一架波音747時需要出口 1500多部機床換來的外匯,這種情況至今沒有改變。其三,外貿依存度過高,降低中國經濟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增加了經濟脆弱的一面。例如外貿順差過分集中于美國等少數國家,可能導致美國進一步限制從中國的進口,并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對中國施壓。其四,跨國公司大面積并購對中國經濟安全造成的風險。近年來跨國公司對華直接投資出現了以并購方式進入者愈來愈多和獨資化傾向更加明顯的兩大特點,使中國經濟受跨國公司經濟戰略和策略影響增大,不利于中國經濟布局和穩定。其五,能源和資源短缺成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嚴重障礙。專家指出,中國能源安全面臨的風險主要是價格風險,而不是供應中斷。
北京經濟界人士認為,從以上五大問題來看,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最突出的特點可歸納為八個字:“關系復雜,任務繁重”。
根據當前情勢,中國處理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只能以開放的心態、主動的姿態積極應對,而且要有長遠的考量。
首先,要加快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其次,加強和提高中國經濟的自主創新能力。第三,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著力培養和提高人力資本。第四,著力解決好貧富差距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內需市場。
根本之道自主創新
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專家指出,“發展是關鍵,弱國無安全”。解決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根本上講就是如何實現穩定有序的快速發展問題。從歷史經驗來看,一國理想的安全狀態應該是:強大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滲透力,強大的軍事威懾力,穩定而有效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秩序,以及對外部世界的高度開放。
就中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堅持自主創新道路。因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真正的核心技術是市場換不來的,是花錢買不到的,引進技術設備并不等于引進創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自主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沒有自主創新,中國就難以在國際上爭取平等地位,就難以獲得應有的國家尊嚴,甚至難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專家認為,謀求國家安全,還要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中國應善于向世人展示和平發展、和為貴、和而不同、仁者無敵、不戰而屈人之兵等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以自信、自尊、謙遜精神,同各國和諧共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