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互聯網所開啟的數字社會和數字傳播模式為文藝批評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數字化方式。以文字為主體,配上圖片、視頻等在網絡或微信平臺發表的“數字批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寫作者和接受者的思維方式。不過,這種匯流和融合既能推動批評者與讀者群、讀者與讀者之間的直接互動,也給數字時代的人們帶來難以拂去的困擾。過分飽和的電子文字之流,早已沖暈了讀者。批評豐饒與傳播加速度地持續增長造成了觀看的泛濫,甚至“視覺麻痹”。文藝批評已成為一種消費的對象。另外,傳播介質的改變意義重大,批評的形式和內容更加靈活便捷,傳統意義上的批評家不再是權威話語的惟一看門人,讀者也不再只是被動的聆聽者。在數字批評的積累已較為成熟的今天,人們有理由對于數字批評的未來有更為理性的期許。
“電子亂花”迷人眼
——論微信與數字化文藝批評的崛起
1995年,中國互聯網接入服務正式向全社會開放。這一年,第一份中文電子雜志《神州學人》發刊,第一家互聯網公司瀛海威成立。時至2015年,互聯網進入中國整整二十年了。2015年12月,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召開。本屆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互聯網所開啟的數字社會和數字傳播模式,影響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發展,同樣也為文藝批評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數字化方式。在文藝與科技關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數字化文藝批評日益成為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一、科技帶來“數字批評”
數字技術的普及給文藝批評帶來的變化,不僅是數量上的劇烈膨脹,也有一些接近于本質上的影響。文藝批評發展出一種新形態,即“數字批評”。數字批評主要是指首發于網絡或微信平臺的文章,通常以文字為惟一主體,也可以配上圖片、音頻和視頻。這一形態的批評,除了在文字排版、多媒體內容雜糅等技術處理上有新的特點,也因傳播路徑、傳播目標群體的變化引發了文體風格和闡述方式的新走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寫作者和接受者的思維方式。
2015 年11月12日,美國皮尤(Pew)研究中心的專家在騰訊網媒峰會上發布了《2015 美國新媒體研究報告》。關于媒體的未來,以及人類與信息交互的未來,該報告特別強調了四個P,即現在的媒體具有“個人化、移動化、有參與性、無處不在”(Personal,Portable,Participatory,Pervasive)的特點。與清華大學共同發布《2015中國新媒體發展趨勢報告》的企鵝智酷,第一時間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美國報告的完整版。顯然,中國的新媒體同樣具有這四個特點。自媒體大潮在中國早已洶涌而來:網絡論壇、博客、微博、微信把文藝批評從報刊紙媒的“神壇”降落到“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中。體制內的各大報刊和廣播電視機構,也紛紛開通自己的網絡和微信平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互補互動,極大地拓展了社會話語空間,推進了公共文化領域的結構轉型。體制內外的隔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彌合,尤其是不能完全見容于體制內發表平臺的一些觀點也得以呈現。網絡和微信平臺設置的評論功能,使得文藝批評首發者和讀者群之間、讀者和讀者之間實現了直接的、循環往復的互動。更加多元的觀點在博弈,批評的總體生態因之得以重構,彰顯出強大的公共性,似乎重歸生氣勃勃的狀態。
數字技術在無孔不入地連接一切事物,文藝批評與日常生活發生著匯流和融合。這種匯流和融合,既能推動文藝批評大發展,也給數字時代的人們帶來難以拂去的困擾。數字技術“深度侵入”了人們的私人空間,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場域,打破了普通人“平靜地接受一切”的精神生活,也打破了原有的文藝批評格局。自由發表、多元表達的另一面,也展現出肆意解構歷史、解構經典的亂象。數字批評這一新形態,也加重了人類思想版圖的碎片化。熱衷于碎片式閱讀的人們,點贊、跟評、轉發,也越來越被移動互聯終端所綁定,已經到了令人驚詫且擔憂的程度,“低頭族”的身心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幾年來微信的崛起,包括微信朋友圈的評論互動、微信群的大量組建,以及微信公眾號的蜂擁而起,文藝批評也隨之產生了一次大爆炸,似乎拉開了“人人批評”時代的帷幕。然而,“人人批評”就意味著在實踐“人民批評”了么?如果說批評家的稱謂表征了某種中心和霸權地位,這種地位是否已被消解?如果人人都是批評家了,現在的讀者又是誰?批評與讀者的關系發生了哪些變化?移動互聯時代,批評的生產和消費都插上了翅膀,那么,批評的新邊界在哪里?
當一大波問題同時襲來,不僅意味著文藝批評的客觀變化是一個既定事實,其主觀轉變也已經不可回避。人們如今常常開口閉口就是微信朋友圈刷爆了什么。不只是社會新聞,微信朋友圈似乎也成了學術信息和觀點的第一來源。“你看了今天的報紙沒?”傳統的寒暄話語,已經被替代為“你看了他們今天轉的那篇文章沒?”發表和傳播的介質,也在很大程度上從網絡論壇、博客、微博“移動”“互聯”到了微信朋友圈(包括前者的內容轉發到微信朋友圈)。在這個主戰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今日頭條”。如果一個人微信朋友圈發帖的人員數量和成分發生變化,其批評受眾也會物是人非,甚至可以說,會有看到“另一種世界”的可能。由此,文藝批評向何處去,就不是數字批評這一形態學意義的存在能夠簡單解答的問題了。
二、文字也是一種圖像
所謂的“視覺文化轉向”在此時出現了奇異的變化。微信中的批評文章,不僅有傳統意義上的看圖說話、圖文并茂,音頻、視頻也都可以插入其中。盡管有很多文章是純文字的,或者搭配的圖像和聲音極其精簡,但是,其他的圖像和聲音文件,如美景、美食、美服等方面的微友曬圖,如流行歌曲、音樂會、詩歌朗誦等藝術表演音頻、視頻的轉發,與這些批評文章在微信中交錯混融為一體。當人們頻繁而長久地在狹小的屏幕上凝視文字、聲音、圖像的轉換,文字便漸漸地與聲音、圖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一起形成對微友的合圍。僅就視覺而言,如同人們不一定會注意到一幅圖的所有細枝末節、而是更易記住最搶眼的部分一樣,比起報刊紙媒,文字的精細閱讀在手機一類的屏幕上更加不可能。為了吸引眼球,微信中的批評文章借助技術上的便利,從簡單的文字分段排列,轉向了適宜于狹小屏幕閱讀的字體字號、段落間隔的設置,加粗字體、更改文字顏色或添加底紋背景,等等。這些看似小小不言、零碎散亂的處理,在文字、聲音、圖像的三足鼎立中漸漸地讓文字也成為了一種圖像,一種數字圖像符號。
海量文章的出現,過分飽和的電子文字之流,早已沖暈了酷愛閱讀文藝批評的讀者。讀者的閱讀選擇變得挑剔,點開率直線下降,即使點開文章閱讀,文字背后的價值也在折損,批評的經典性和永恒性難以維系。在微信閱讀中,讀者的知性與理性從最初的極度興奮轉向了一種奇異的萎靡不振。最為有趣的是,一個人在朋友圈中發表或轉載的文章數量越多,就越會呈現點開率下降的趨勢。數字批評這一新形態已然使得批評在閱讀之外成為一種觀看的對象,而且它的“被觀看”“被圍觀”已經超越了“被閱讀”“被理解”。批評豐饒與傳播加速度地持續增長,進一步造成了觀看的泛濫,“萬能的朋友圈”如今卻帶來了“朋友們”的“淺表閱讀”,甚至“視覺麻痹”。我們于是又會冒出一連串問題,諸如,文字成為圖像,是否終究會削弱批評的力量?此時,思想還在場嗎?如果在場,思想在場的方式或者姿態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會看到周圍的人,除了完全拒絕使用微信的這一類情況之外,為了逃避文字的“逼迫”,有人停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有人退出已加入的大大小小的微信群,有人刪除已關注的那些機構的、團體的、個人的微信公眾號,僅保留微信中等同于短信和通話的功能。當然,堅持使用乃至沉迷于微信的人群比例,仍占據著優勢地位。
事實證明,文藝批評已成為一種消費的對象。人們對于批評的肆意消費,在數字時代愈演愈烈。如前所述,人們刷朋友圈,常常是看看題目、看看圖,越來越少點開文章閱讀。就算是點開文章,手指滑動中的閱讀,也很難達到報刊紙媒的精讀,而只能是泛讀乃至快速閱讀。朋友圈如同一個電子舞臺,把私人的寫作行為上升為公共的、可見的表演。不點開閱讀而點贊的比例難以估量。因而,批評的傳播在微信中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視覺見證、一種儀式性活動,具有的是一種目錄學的價值,提供著索引信息。由于報刊紙媒捍衛自己的首發權,微信公眾號首發的批評文章數量有所減少,剛剛發表或早已發表在報刊紙媒上的文藝批評在微信中“梅開二度”,但常常是通過微信首次獲得人們的廣泛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微信的信息功能得到了特別的發揚光大。我們會發現,各種活動信息,包括學術信息的傳播,成為微信中的最大贏家。這可以說是線上線下的良性循環之一。文藝批評卻還未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提高數字批評的內容辨識度,以及內容傳播的有效性,是文藝批評目前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
三、可見的“讀者批評家”
微信平臺不適合發布長篇大論的文章,不適合報刊紙媒上加有注釋和參考文獻的“繁瑣”,不適合引述大量的“他人言論”,因此,反應迅速、短小精悍、直接以個人風格化的語言表達個人獨立觀點,更受微信讀者群的歡迎。微信朋友圈的轉載,固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熟人圈子的封閉性,同時也是一種目標精準的讀者群體的投放(如朋友圈的分群可見功能),一種因是熟人而有動力深入了解其思想、因信任而幫助其擴大影響的有效渠道。隨著微信的廣泛使用,初次見面就加微信,因加了微信而成為“熟人”,已經成為常態。這大大加快了文藝批評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節奏。那些添加了“這一刻的想法”的轉載,或摘錄或點評文章,或表明推薦原因,大大提高了文章的點開率。如同網絡新聞,起了一個搶眼題目的文章,也會提高被點開閱讀的可能。數字批評的文體風格,也自然而然地突出了生動、曉暢、幽默等方面的語言特質。
一方面,批評似乎距離鮮活的文藝實踐越來越近,學院批評也重新摸到了與文藝共生共振的脈搏,重新找到回歸文藝實踐的契機。追求在第一時間首發的媒體特質,使得微信中的批評緊緊地追蹤文藝創作、文藝現象的腳步。經常是會議、演出一落幕,或者展覽還在持續,電影還在院線,電視劇還在播出,相關的批評文章就已經出現在微信平臺上。除了大量配套傳統媒體的官微,個人微信公眾號也流行開來,媒體、個人都可以及時發表自己的觀點。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的專業討論,也日漸形成一種風尚。這些都在消弭批評家與讀者的身份界限。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思考這種凸顯新聞時效性的批評,是否整體上放棄了深度寫作的努力?是否其存在價值也轉瞬即逝?是否方生方死,迅速傳播迅速遺忘,僅僅擁有一個瞬間的炸裂之聲而不能成為經受住時間考驗的曼妙樂曲?英國畫家漢密爾頓曾經說道,波普藝術的特征在于它是“流行的、短暫的、消費性的、廉價的、大批量的、年輕的、詼諧的、性感的、巧妙的、美的和大商業性的”。文藝批評如今也大有波普化的趨勢。
于是,“人人都是批評家”。在“標準的”批評文章之外,人們在微信上或只言片語,或如同微博般長短的一兩百字,或只是以圖片表示贊賞或質疑的態度。毋庸置疑,這樣的信息不易達成深度交流,但交換基本觀點的效能非常顯著。建微信群、開講座的活動,也在興起。移動互聯平臺的社群互動,漸入佳境。當然,更重要的是,如同網絡寫手“升級”成了編劇、作家一樣,網絡和微信平臺“造就”的批評家也坐到了學術會議的前排。當年的所謂讀者成了今天的批評家,今天的批評家也要看一看曾經的讀者的文章、聽一聽人家的表達。未來學家托夫勒曾在《財富革命》中提出了“生產消費者”的范疇。如今看來,就文藝批評的生產消費鏈而言,可以嘗試提出“讀者批評家”的說法。傳統意義上的批評家不再是權威話語的惟一看門人,讀者也不再只是被動的聆聽者。“以人揚名”的批評權威正在走向終結,“以觀點立身”的時代正在來臨。“數字批評”的大幕既已拉開,情節也在緊張地推進,但高潮遠未到來,我們亦不知結局會是什么,以及何時出現。但可以確定,這是一出好戲、一出大戲,而且不再有真正的傳統意義上的觀眾,因為人人都參與其中,誰都不可能超然世外。數字技術改造了藝術,也改造了文藝批評。“對屏沉思”也許只能是一個理想,暢通而深度的思想交流、“讀者批評家”的身份認同卻是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
21世紀第一個十年以來,藝術創作與藝術傳播的大發展、大繁榮,藝術教育行業贏得的巨大政策自信,共同點亮了藝術的總體未來圖景。數字技術一方面更迅捷便利地深入日常生活,同時也向三維立體、服務于專業領域的方向發展。僅就文藝批評而言,歷經了最初數字化的猶疑和興奮,又歷經了一段時間波濤洶涌、大浪淘沙的沖擊和沉淀,目前看來,其自身的反思已然開始。這不僅意味著數字批評的積累已具有較為成熟的形式、較大規模的數量,以及不容忽視的學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意味著人們對于數字批評的未來擁有了更為理性的期許。盡管媒體是“傳統”還是“新”,都只是作為一種介質而存在,但介質的變化確實能影響并改變文藝批評,深入系統的研究也就必須正式踏上征途,為文藝批評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讓曾經迷了人眼的“電子亂花”能夠以其獨特的方式安身立命于繁花似錦的批評大觀園。
本文原刊于《藝術廣角》2016年第1期,現收錄于《建構之維:文化批評與當代藝術》一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