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思 ——懷念一位老農
責任人
·
2009-09-22
·
來源:烏有之鄉
靜夜思
——懷念一位老農
夜深了,月光透過窗戶,映白了我的房間,讓我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可,今夜的我,已經來到我的故鄉,睡在我在老園上房間的床上,又何來故鄉之思?此時,正是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的季節,又霜從何來?然而,我卻在床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
我的思緒一下回到40年前,想起那時居住在這個園中的我的父親。父親,那時您的身體還是好好的。記得那年夏天,我張羅著酒席,為您慶祝60歲壽辰。我這個長子,才年方十七。弟弟、妹妹還小。我們這些“毛主席來了才活下來的孩子(父親的原話)”,是多么的快樂,我在家總是號子連天,全家充滿了活力。那年的冬天,我要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去參軍,公社的干部說,家庭主要勞動力可以不去。父親,您卻對我說:“毛主席就靠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去保衛,你不參軍,誰參軍?”那威嚴的目光,永遠定格在我眼前。就這樣,我帶頭報了名,并作為適齡青年的代表,在大會上表決心說:“堅決做到,一顆紅心,兩種準備,如身體合格,去保衛毛主席,如身體不合格,安心在農村搞生產”。我對發言的內容,至今一字未忘。離家的那一刻,我要您和媽媽給我提要求,你們異口同聲地對我說:“什么要求都沒有,只要你永遠聽毛主席的話!”。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而今,園還是那個園,路還是那條路,時光卻逝去四十多年,您老人家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三十年。今夜,您的兒子、那個待人誠懇又有些急性子的小子回來了,回到了生我養我的這個園里,而且就我一個人在。兒真想您啊!真想與您好好談談心。父親,您是否在問我,這些年,我工作得如何?兒要對您說,打從我離開家那一刻,無論在部隊還是地方,無論在機關還是基層,無論做政治工作還是經濟工作,兒做事的認真勁頭,一如當年您看見我在生產隊插秧、割稻、挑擔一個樣,是拼命干的、保證質量的,一點沒有含糊。父親,您是否在問我,這些年,我廉潔得如何?兒要對您說,非“十個指頭”辛苦而得的勞動收入,兒沒有要過分文,沒有用過分文。這是您生前的囑咐,兒怎敢忘記!父親,您是否在問我,這些年,我學習得如何?我只能告訴您,兒一輩子讀了不少書,但讀得最多的還是毛主席的書。覺得讀了他的書,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心里才有數。父親,在四十年的光陰中,我按照您的要求,認真做事、做人,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任勞任怨,與人無爭地過來了,如果工作有點收獲,那是領袖的教導、組織的培養、老領導幫助的結果。父親呀,是您的辛勞,才換來了兒的進步。您的生前,一次次來信,叫我不要擔心您,但鄉親們后來告訴我,因為我參了軍,家里的繁重農活,又重新落到您的雙肩,直到中風前幾天,您還在挑糞下地。月光如水照故園,往事歷歷情難抑。
我怎么也睡不著。我起身下床,推開大門,來到屋外。站在走廊上,我遙望南天,閃閃的群星,把天襯托的更藍,緩緩飄移的那朵白云,使一輪明月,如害羞的少女,遮起了半個臉兒。月光下的我,浮想連翩。是屋側的竹園里,“紡織娘”的鳴唱,讓我的思緒回到了現實中。我獨自在園里漫步。場前,那一塊稻田,不正是當年咱家給初級社時的小隊做打谷場的地方嗎。父親,您一個從民國時期過來的農民,經歷過兵荒馬亂,打從接觸新四軍,您認準了共產黨好、毛主席好。從此,您一心跟著共產黨走。解放前,有一年您把家里的糧食賣了,換成一只小小的金耳環,縫在破棉襖里,偷偷越過封鎖線,給在嚴家敦的共產黨財經人員送去,這是媽媽幾年前才告訴我的。解放后,您積極參加互助組,帶頭搞合作化。在這塊場地上,您帶頭把家里的耕牛、水車、車棚等大型農具(都是土改以后,通過您的辛勤勞動,逐步購買的),交給集體,支持辦社。您這樣的思想境界和干勁是哪里來的呢?經過多年的琢磨,兒終于明白了。原來土改以后,(后來成為)生產隊的二十五六戶人家,真正有牛等大型農具、有勞動力,能種好地、吃飽飯的,不足六戶。多數人家只好靠人車水,長稻。北頭大河邊的幾戶人家,土改分到的田,幾乎全部拋荒,只得捕魚謀生。共產黨號召搞合作化,讓大型農具集體使用,同時,使耕種技術和勞動力結合,這就解決了許多農戶的困難,解放了生產力。我想,當時的領導也一定是這樣對你們做動員的,加上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受到新四軍(您一直這樣稱呼,其實就是共產黨)的影響和教育,在合作化的問題上,您表現了高度自覺,在兒今天看來,這決不是偶然的。后面的實踐,也證明了您當時做的對。糧食產量,合作化前(以咱們家為例,當時屬于好的)每畝水稻不足450斤、每畝棉花(當時的“雞腳棉”)(皮棉)不足60斤、每畝小麥才100來斤(這些數據,我反復問過母親)。到我參軍前,生產隊每畝水稻達到800多斤、每畝棉花(皮棉)達到180多斤,(63年以后,從來沒有低于130斤,最高年份超過200斤)、每畝小麥達到450來斤。產量得到明顯提高。水利建設更是成就空前。除了1956年那場水災,1959年以后,咱們家鄉真正做到了旱澇保收。父親,兒佩服您、佩服你們那一代人對共產黨和毛主席的信任與自我犧牲精神。1959年,家鄉挖掘那條通江達海的大河,您一口氣當了九個月河工,生產隊五十開外的人,只有您堅持從頭干到尾,直到大河通水,我們才看見您回來。三年自然災害,我們全家人吃不飽,您省給我們孩子吃,自己餓成浮腫病。但,您理解國家的困難,從來沒有埋怨過共產黨、毛主席。相反,我小時候聽見的,是您叫我好好勞動,要求我把勞動質量弄好,不許“糊集體”,要我們積極爭取豐收。揚場的時候,您連螺殼里的幾粒糧食都不放過,非一粒粒地敲出來不可。您對毛主席的愛,是體現在細微處的。有時候,您若有所思地悄悄對我說:“毛主席是天星下凡,是如來佛轉世,是專門到人間救苦救難、幫助窮人的。有毛主席領導,是我們的福啊!”。這話雖有迷信色彩,但充分反映了您對革命領袖的無比信任和深厚感情。在您六十多歲的時候,您讓我這個當時家里唯一的“大勞力”,去參加解放軍。這一切,不僅反映中國翻身農民對共產黨和毛主席深厚感情,也體現了您走毛主席所指引的道路的堅強決心。父親,在您逝世三十年后的今天,在這月明風清的夜晚,您的兒子,在想您,在想你們那一代辛勞的人們。您和你們的那一代人,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性決不是盲目的。如今的那些污蔑生產隊的農民是“出工不出力”的家伙,在你們的在天之靈面前,顯得多么的無恥和渺小。父親,當年您一心所系的生產隊集體經濟,如今早已沒有了蹤影,但是,您的精神還在,你們那一代人的精神還在,這樣的精神是絕不會斷絕的。她將和毛主席所指引的道路一起向前延伸,直到永遠!
今年,共和國成立60周年,您逝世30周年,兒參軍、入黨40周年。這一連串的巧合,頗有哲學意味。無論如何,我不能忘記您、不能忘記你們那一代人。其最好的紀念方式,就是繼續按照您當年認準的路,想方設法走下去,無論多難。
明月清風夜,秋蟲鳴聲咽;
竹影掩寒舍,稻香撲面來。
身在故園中,思緒入九天;
何愁霜染鬢?豪情似當年!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