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集體經濟這個牛鼻子
——“雙丘之路”調查
咸寧學院行知學社
按:咸寧學院的“行知學社”的同學們,走出課堂,到農村、到工廠去學習、調研,與工農勞動群眾相結合,寫出了這篇很有獨到見解的調研報告,實現了“行知”的統一。我們希望更多的同學,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時代賦于知識青年的使命。 |
行知學社調查組與雙丘總支書記羅太平(右三)合影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經六年過去了,還沒有一個成功的典型范例,像過去的“農業學大寨”那樣,樹起一個樣板來。
從報紙和其他媒體的報道來看,新農村建設的路子多半是由政府幫助和扶持,或者由政府部門來主導。比如,宣傳得很多的武漢市石榴紅村?;舅悸肥怯芍洕鷮W家林毅夫提出的:“以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
但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的錢從哪里來?農村實行家庭聯戶承包責任制后,許多村子原來的集體經濟消失了。連村里日常行政開支,大多村也難于維持,哪來錢辦“公共基礎建設”。要搞,也只能靠借債或扶持。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雷大雨點小”的根本原因。
2008年底,湖北日報上報道了新上任的省社科院院長宋亞平到赤壁市雙丘村去調查新農村建設,認為雙丘村在四、五年的時間內,迅速改變了村里的面貌,達到了黨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二十個字的標準。他們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是靠發展村集體經濟來實現的??堪l展村集體經濟來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種思路,這種理論,在十多年來解決“三農”問題的報道中,一些經濟學家、農業專家學者的文章中很少見到、很少聽到了。咸寧學院的學生,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大家對這雙丘之路,很有興趣,行知學社的同學們組成了調查組,幾度到雙丘村去調查學習。
(一)
雙丘村離咸寧市區有四十多公里,屬赤壁市的官塘驛鎮管轄。官塘驛是京廣鐵路上的一個小站,雙丘離官塘驛雖只十來公里,卻處在大山環抱之中,交通閉塞,是山大人稀、林多地少的貧困之鄉。全村版土面積雖然有68平方公里,卻只有808戶人家,4168口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61人,山多田少,糧食不夠吃,林木又運不出去,生活十分艱難,有民諺道:
“雙丘路不通,藏在大山中,
想要走出來,要練腳板功。
男人娶媳難,女兒嫁外沖”。
我們走進雙丘,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簡直是“世外桃源”。用雙丘人的一句口頭語說:“我們比城里人還城里人”。的確,雙丘人的生活、居住環境,比城里人還要好。
在村里劃定的村民集中居住區,一排排整潔的三層小樓,前花園后小院,道路兩旁,是綠蔭花圃,緊鄰著的是“農民廣場”。這“農民廣場”可比一些城市的“市民廣場”修得別具一格,它是依山就勢而建,一層田園、一層花圃、一層池塘亭閣、一層泉水淙淙、小橋流水;最高處是層幛疊翠,雙丘小學的白墻紅瓦掩映在綠蔭叢中,只聽孩子們的歌聲、歡笑聲,卻“林深不知處”。這樣的“廣場”,城里有嗎?更令人驚嘆的是,這些“大變化”,是五、六年的時間內完成的。
村委會的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了幾個主要建設項目:
1、公路三通(通山、通村、通戶)投入300多萬元;
2、建“農民廣場”,180萬元;
3、建學校(幫國家投資)150萬元;
4、建花壇、修下水道,裝路燈100萬元;
5、建自來水廠100萬元;
6、建衛生室30萬元。
加上一些小的配套項目,比如村民建房補貼款等,五年來共投資一千多萬元。
辦這些事的錢,都是雙丘人自己掙來的,他們沒有向國家伸手,要知道,在2003年并村時(今日雙丘村是由四個村合并而成)有三個村還負債66萬元。
他們是怎樣由窮變富,由負債轉而投入大筆資金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呢?靠發展村級的集體經濟,用黨總支書記羅太平的話說“我們是緊緊抓住了發展集體經濟這個牛鼻子”。
(二)
地下的煤、河里的沙、山上的竹,被雙丘人稱作是發展集體經濟的“三寶”。
雙丘楠竹工業園 |
這里單說雙丘人對楠竹的開發利用,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
過去,這里山大人稀,山上長的主要是杉樹,容易成林,管理也簡單,木材商人多,賣了樹買米吃,每年糊口也就行了?,F在楠竹逐漸值錢了,從竹筍一直到竹枝、竹根,混身是寶。怎么改過來呢?這事單家獨戶是不行的,靠集體,引進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改造荒山。這幾年,雙丘黨組織發動全村群眾,合力改造了2800畝荒山,變成一片竹海。
山上的竹子長大了,怎么運下來,又運出山。
過去一根竹子背下山,運到市場,賣到8元錢,砍伐運費是三元到四元錢,幾乎快占到一半的成本費。集體來修公路,通到每座山,成本降到一元多錢。
一根竹子增收二、三元錢,對擁有幾萬畝竹山的雙丘,加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但光靠賣原料增一點值,這只能算是小打小鬧,發不了多大的財。于是一座“楠竹工業園”開辦起來了,引進了資金和技術,竹子就地消化,一根從八元漲到十八元,竹地板生產線,竹筍裝罐生產線,竹條拉絲廠,壓竹布、燒竹炭、煉竹油、廢棄的竹枝條也是打捆出口……。
這些都只算是竹子的初級產品,一根竹子的產值就可提高到百元以上了。
靠著這“三寶”,村集體每年平均有600萬元的收入,除積累一部分擴大再生產外,可以拿出千萬元搞“公共基礎”建設。
(三)
羅太平書記把發展集體經濟叫做“抓住了牛鼻子”,這個比喻的確很形象。集體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個體、家庭經濟的發展。
除了上面所說的每根楠竹由八元增加到十八元,從而使家庭承包的山林產值翻番外,還有一些明顯的事例:
1、雙丘808戶村民,有一百五十多輛汽車,其中多半是運輸車輛。這個比例比城市還要高。這些車輛的運營,主要靠集體企業,為煤礦拉煤,為沙場運沙,為工業園運原材料和產品,還有日益繁榮的客運。
2、雙丘沒有失業人口,外出務工的也比周圍村子少得多,一般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他們習慣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30-50歲的男女勞動力,幾乎都在本村做工,每天還可以兼作家庭的農活和家務。農忙時節,還可請假務林、務農。他(她)們月平均工資1500元,我們參觀工業園和工人談話,他們不像大城市和沿海企業那樣逼人喘不過氣,而是從容不迫,有條不紊。有一位中年婦女,她完全是一個農婦模樣,專門柯竹枝,按重量記工,每天她可得到15-20元錢的工資,家務農活還可兼顧,及或在城市,這也算是很不錯的待遇了。
3、雙丘還鼓勵私人辦企業,在楠竹工業園建成后,除引進外來資金和技術外,還幫助私人辦小企業,現在私人辦的拉絲廠(竹條加工)有七、八家,從平整土地,引進技術、勞力協調一直到貸款擔保,都由集體扶持。有的還發展成年收入二、三十萬元的大戶。
雙丘這幾年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是以集體經濟為主導的“兩條腿走路”。工農業總產值從2003年的1740萬元,增加到6950萬元,增長了299%;人平純收入由2003年的1700元,增加到5100元,增長了200%。這在全省農村是十分罕見的,可以說是“大躍進”。公、私的比例。大約是55:45。集體經濟是由小到大,從補充村里的行政開支,到擔負全村里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直到主導村里的整個經濟的發展。可以說“雙丘之路”就是集體經濟發展之路。
從發展趨勢來看,雙丘的集體經濟還只是剛剛起步,還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表現在:
1、“楠竹工業園”現在還只是初加工,可以說是技術含量低的半成品,無論是“拉絲”、竹筍加工,都不是賺錢多的終端產品。我們到村委辦公室,看到他們收集的各種楠竹工藝品,有茶具、盤碟、文具、竹雕、根藝……等,還有家庭用的竹制家具、精美竹簾、竹編、沙發墊等,這種環保工藝品,市場將越來越廣闊,擁有幾萬畝竹山的雙丘,可真是金山、銀山了。
2、雙丘雖在大山環抱之中,陸水河在這里蜿蜒于群山之間,現在只在河里采沙,下游的陸水湖已建成旅游風景區,溯水而上,進入陸水河谷,真是“山重水復”“柳暗花明”,好一個“桃花源”。如果在翠竹叢中,山巖之巔,一座座土家吊腳竹樓搭起,眺望翠竹如海,碧水蘭天,聽鳥語如訴,漁歌唱晚,比之東方“香格里拉”又何如!
3、村委的負責人還告訴我們,在陸水湖邊,準備發展特種水產養殖,在竹林叢中,大面積圈養山雞,形成雙丘的特色產品。這事已經擺在雙丘村委的議事日程。
雙丘人已經在規劃著新農村建設的高標準未來。
(四)
回顧雙丘發展之路,就是發展集體經濟之路,走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之路。小農經濟不可能致富,“資本+農戶”也不可能致富,農民組織起來,群策群力,才是一條致富之路,村委會負責人向我們介紹情況時,常說這樣一句話:“干部的屁股應坐在集體經濟這一邊”。這個道理講得很淺顯,又很深刻。不僅許多專家學者聽不懂,好多政治家也昏頭轉向,他們認為農村、農業要發展起來,只能把土地、山林等自然資源集中到少數“能人”手中,“土地流轉”一時成為“科學發展觀”的經典詞匯?!澳苋酥未濉币粫r成為農村的建政規律。看看各地“村民自治”的“海選”,民主的旗幟舉得多么高,實際上是一場競標買賣,一個“能人”,拿幾百萬元買選票,買選票干什么?買權力,買資源。
雙丘的發展,“能人”很多,村委會、黨支部一班人都很能干,但他們是把自己的屁股坐在集體經濟上。雙丘的群眾,把雙丘的發展,歸功于黨總支,特別是總支書記羅太平。
在雙丘調查期間,我們總是聽到村民們講“我們羅書記”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歸結為一個字——“公”。
羅書記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六兄弟姊妹靠政府救濟養大,因此,他沒有機會讀多少書,但報黨和政府之恩、報社會之恩、報鄉親之恩的思想一直伴隨著他,影響著他的工作和生活思路。這里摘出關于他當干部的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還是當村民組長時的事:他新婚后生了個兒子,做“九朝”,親朋好友來祝賀,送了一些“禮錢”,他全拿出來,開了一個小煤窯。錢不夠,他又去借了一些錢,甚至還拿“印子錢”(高利貸)。小煤窯開好了,賺了錢,他卻送給了集體。
第二個故事是他剛上任當村支書,他姐夫把承包的煤礦轉讓給他,姐夫告訴他,經營得好,一年可以掙幾十萬,他接手過來,調整得能夠賺錢了,又讓給了集體。
第三件事是為村里修“三通公路”,國家只補貼給雙丘村七公里的建設費,他卻擴大到三十二公里,為了節省投資,他搬了一個竹床,守在澆筑現場。施工隊的工人是三班倒,他卻24小時守在哪里,一直到完工。公家省了許多錢,他卻曬脫了一層皮,人也瘦了一大圈。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干什么的?共產黨員是干么什的?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組織農民群眾干社會主義的。這樣一個簡單的大道理,卻反而被許多黨建政論家,變得模糊起來。比如嘉魚縣的官橋八組,洪湖市的洪林村,明明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發展集體經濟取得的成就,卻被套了一個時期的政策口號:什么“發展生產力的典型”“堅持三個代表的典型”“以人為本”的典型,“能人治村”的典型……等等,就是不愿提“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共產黨人忌談社會主義,真叫人詫異。
雙丘就沖破了這種禁忌,也只有沖破這種禁忌,才能得到大發展。
感謝雙丘村的共產黨員們,感謝雙丘村的村民們,給我們上了一堂極其生動的“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