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出生于農村并在那里生活了近二十年的農民的兒子,雖然現在到了城市工作,但我的根在農村,我一直在掛念著農村的事。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們村當時還的保留有合作社——生產隊,那時候,小孩子真的幸福,除了上學之外,整天就是在如山的稻草堆呀谷堆間捉迷藏、在田野小渠小溪里撈魚抓青蛙,或爬上樹掏鳥窩或捕螳螂,或在池塘里戲水游泳,又或是遠遠圍觀水牛們打架等等。而最令人自豪的是,我們那時已經使用了拖拉機來耕地和運輸了,農田水利建設年年都組織青壯年人去修建,村里的公路也被修整得越來越平坦。當然,最讓小孩們高興的是村里每月都有一到兩場電影看,全村人坐在曬谷場或小學校園里的草坪上一同看電影,那是多么熱鬧且好玩的事。可是,我也記不清楚具體是哪年哪月了,上面來了文件,要把生產隊解散了,要搞大包干,分田到戶,從此各家各戶只能單干了,原來已經開始有一定規模的機械化耕作又退回到人力加畜力的時代。我清楚地記得單干后,小孩們在一起玩樂的機會少了好多,很多才七八歲甚至五六歲的,都開始幫家里干活了,特別農村的小女孩,掇學的越來越多,小小年幾就開始挑上百斤重的擔子了。而且,慢慢地不再有電影看了,其他集體性的文體或文化活動,如籃球賽等也慢慢地消失了,就連春節期間一些大型的舞獅、唱山歌等也慢慢消失了,農村慢慢地由童話般的樂園變成了農民連做夢都想飛出來的苦難之地。再后來,打工潮涌來,青壯年甚至是輟學的少年,無不涌動著外出打工的激情,在校的農村學子們更是以考上大學跳出農門為最大的目標和追求。于是乎,不少農村慢慢地變成了老人和孩子留守地,于是丟荒的田地慢慢地多了起來,而每年春節期間外出打工回來的人們,穿著各類奇裝異服,聚在一起不是大吃大喝就是打牌賭錢、玩六合彩,進而絕跡多年的偷盜、嫖妓等也漫延開來,農村的風氣變天了。
每一年回到老家農村,我發現與城市一年比一年美麗恰恰相反,農村的房屋雖然由原來的泥房變成了燒磚的了,可布局卻非常混亂,在村里連一條直一點的路都沒有,更為讓人心痛的是村間公路由于長年沒人護理而日益破爛,水渠更加如此。村里的文化設施基本找不到一點蹤影了。而最讓人心憂是農民們的精神家園荒蕪了,原來他們還有點集體主義精神寄托的精神世界現在已經日益被封建迷信或金錢的銅臭味所侵占。這就是我的老家農村!我所走過的近鄰的村落基本也是如此。這顯然與我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的農村的宣傳或報道不是一回事,簡直有天壤之別呀!我真搞不懂:當年合作社搞集體經濟好好的,雖然也有少數人混水摸魚賺點小便宜或偷懶,但大家一起生產,把全村的田地集合在一起,慢慢搞機械化,搞加工業,農村各項事業正在朝著農業產業化、工業化的方向邁進,農民逐步能夠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了,可這么好的生產方式,怎么說否定就否定了。如今倒好,分田到戶后,各戶的田地都是東方幾分地,西邊幾分田,想集合起來搞規模化經營已經是不可能了,要搞機械化更是成本過大,沒幾戶農家搞得起,且即使搞得起就為那幾畝地也不劃算!!由此,農民們就這么被幾畝地給牢牢綁住了,擺在他們眼前的就只有兩條路:要么丟荒田地到外地打工,要么辛辛苦苦種那幾畝地,而這明擺著都是一個永無出頭沒有希望的選擇。進城的農民工由于過度競爭或過于分散沒有形成合力等,加上政府的“鼓勵”或默許,農民工們對自己勞動力完全缺乏定價權,因而他們自然也就成為了中國“世界工廠”的最廉價的勞動力。
當年為何舍棄合作社而選擇單干呢?歷史上太多太復雜的東西我們不必深究了,但我想以我的所見所感來說明一點:當年我們搞農村公社運動是過頭了,是走向了一個極端,當我們想糾正這個錯誤時,卻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由農村公社化走向了農村單干化,這顯然不符合辯證法的。如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單干的農村有幾個富裕到全國出名了的呢,有看到的博友請介紹給我去參觀一下!當年因全國第一個搞大包干而聞名的小崗村現在又是啥樣了,我在電視上是看到了一點變化(沾了胡主席到小崗村走了一圈的福才能看到的),可見到的變化也遠沒有我原來想像的那么大。倒是在當年分田到戶搞單干時沒有隨大流的一些農村現在成了全國農村最富裕的代表了,比如華西村,還有曾經占據全國農村首富多年而顯赫一時的大邱莊等,這些都是繼續保留合作社或集體經濟的。由此我進一步想到了我們的文革,當年我們對文革進行全盤的否定的做法,似乎也有點不妥。在這里我得聲明一點,我不是想給文革翻案,我也沒那個能力,我只是站在一個愛國的立場和希望國民能更好地生活的立場上說這個話!!固然文革給許多人甚至給整個國家帶來了嚴重的災難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文革的初衷或動機并非全是壞的,甚至它的一些做法是合理的,至今仍有借鑒的價值。比如它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做法。所謂自上而下,是指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考察學習,向工農兵學習,這是好的,也是黨在革命年代戰勝強大敵人的民主法寶之一;如今這樣的做法已經被領導干部們忘記了,他們要不閉門造車,要不到賓館里開會討論,很少有真正深入基層群眾中了解真實的情況,就連上訪反映情況的群眾都不愿見上一面,所以他們的許多決策或政策注定是和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需求相差甚遠,有些可能還起了損害的反作用。(毛主席倡導的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倡導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今天可能已經沒有多少領導會認真對待了)自下而上則是指由群眾組織起來監督領導干部,對他們的不良行為進行檢舉批評等。文革期間由于廣大群眾自我辨別能力有限和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或其他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在行使這一自下而上的人民權力時走向了極端,不分好壞不分黑白一律打倒,以致造成了不良的嚴重后果。改革開放后,這種群眾自下而上的監督權利早已經被“置于高閣”,只能在憲法的原則里找到一些依據了,原本是人民群眾賦予的權力變成了少數掌權領導的謀利工具,于是“人民公仆”變成了實際上的“人民主人”,他們便也理直氣壯地把人民交納的稅款用之于民時當作是自己給人民的施舍,把投資建設的政績工程說成民謀利的工程,由此人民的錢變成了自己用于謀利或升遷的一個資本。這種現象肯定有,至于程度如何我想各位博友只要客觀地想一想,心中應該會有個數的。這也許就是我們在文革之后全盤否定文革尤其是否定文革時一些具有全民民主性意義的做法,走向了一個由以全民為本位到以官僚為本位之極端所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吧!!于是乎,我們年年要精簡機構可機構卻越簡越大,人員也是越簡越多,全國用于供養官僚機構的財稅總數自然也越來越大(至于比率是不是也越來越大我未作調研,不敢亂說),由此必然又引起了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即龐大的官僚機構與民爭利的問題。于是乎,腐敗現象是越反越嚴重,盡管紀檢委、反貪局等機構和人員在不斷增加,可反腐工作還是有忙不完的活。我想,沒有廣大群眾的參與,這場反腐行動就注定是雷聲大雨點小,腐敗問題就沒有根治的一天。這一惡性循環的解決方法其實再簡單不過了,那就是把以前實行過的一些好的做法搬回來——還權于民、真正實現群眾當家并能作主、把群眾考核干部作為干部去留或升降的主要方式。可這樣做卻是要得罪大批的既得利益者甚至集團,因此想為民服務的好官也不得不出于自身利益或地位考慮,不敢出來做這件事,而敢做的卻又沒有那個機會和權力,由此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大伙都開只眼閉只眼,裝作糊涂,彼此相安無事,社會便也實現“和諧”了。而廣大的第一線的普通勞動者,主要包括工人、農民和無權無勢的知識分子,許多人往往都是把自己的貧困、變成了房奴等歸咎于自己命不好、自己不夠努力和沒有機會,或是自家祖墳沒葬到風水寶地,而從未想過是因為某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勢掠奪或ZF的無能所造成的。這樣的思維邏輯跟歐美國民恰好相反,我真不知該說這是我們國民愚蠢呢,還是說這是我們現有體制所逼才這樣,又或是說這是我們幾千年封建思想還在作祟的好!!反正,我們的農民已經在分田到戶搞單干中失去了自己的樂園,我們的城市居民在如今經濟正日益被外資蠶食的情景下會不會在不遠的將來也同樣失去自己的樂園呢,這就需要我們全體市民們一同來思索和回答的時代課題了!!
我曾經試圖想過進行“集體經濟與私有經濟PK的研究”,看誰更適合推進中國農村的發展,可由于種種原因至今仍未能啟動這項研究工作。在大張旗鼓宣傳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今天,且中央又允許了“農村土地流轉”的背景下,我們的農村如何能再找回自己的樂園呢?我未成熟的觀點還是:再搞農村合作社——強化集體經濟,這是中國農村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具體的理由是什么,在這里我就不想詳說了,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千萬種不同的理由,而我只不過是堅信:單干絕對比不過合作起來干,就好比打球,一個人能力再強,如果沒有團隊的整體配合,也是打不贏球的,道理就這么簡單!!
推薦信息鏈接:我國"最后人民公社"分紅 人均6000(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