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個農民的對話
鄉村野夫 20060603
家父有病,急匆匆乘車南下。八個小時的車程,本該相當疲憊,可這一次例外。一方面是因為窗外豐收的景象感染了我,從北京到鄭州,無邊無際的小麥從碧綠到金光燦燦,有序地延伸著,億萬農民的勞作成果給人以塌實厚重的感慨,雖然農民從中獲得的收益極其有限,但正是這些沒能給農民帶來利潤的豐收,支撐起了共和國發展繁榮的大廈。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我鄰座的老農,我們投機的交談,不僅消除吃了旅途的疲勞,更讓我堅信,農民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頭腦簡單的一群人。
老人黑里透紅的顏容和布滿老繭的粗糙的雙手告訴我這是一個真正的農民。老農叫什么名字我沒有問,知道他居住在河南安陽縣第一個小村子,膝下兩女一男,大女兒已出嫁,兒子已經結婚并給她生了一個已經兩歲的小孫子,小女兒今年該考大學了。在談到這些家事的時候,老人眼里充滿了滿足和期待。老人不是很健談,但看似簡單的問答,證明了農民同樣有經濟學家的思維。我不善寫記敘性的文章,因此把談話內容用問答的形式表述出來,與研究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專家和關心農民的城里人共享。
清源:老先生,你家有幾畝地,一年種莊稼的收入是多少?
老農:一人1.5畝地,總共5口人(老人兩口、兒子兩口和一個小女兒,出嫁的女兒和兩歲的孫子沒有地)的地,小麥一季能賣5000元,(7.5畝*950斤/畝*0.7元/斤=4987.5元,筆者的計算,可見老農說得不假)種子、化肥、農藥和澆水花費600塊,小麥一季收入4400塊。秋季要少一些,能收入3500元;全年收入8000元。前些年不行,交交稅(農民是分不清稅和費的,其實對農民而言,這本來就沒啥區別)不剩啥了。(農民稱成本為花費,純收入為收入,農民計算成本時不扣除工資成本,這和國家的統計口徑是一致的。如果把農民的經營收入中扣除工資成本,每月按600元/人計算,假定這7.5畝地由一個人種,則農民經營一年也是沒有利潤的。筆者注)
清源:村民外出打工的多嗎?
老農:不打工吃啥,全村2000口,打工的有500口左右,都是青壯年勞力。我和兒子常年在外面打工,家里的地留給兒媳婦種,她一個人就夠了,農忙的時候我們回家幫幫手。打工和種田收入差不多,一年一個人落3000塊就不錯了,這還是順的時候,這幾年保障農民工工資,還有保障一點。
清源:你兒媳婦一個人忙得過來嗎?
老農:還行,現在種、收都用機器,省事多了。(現在還有很多專家在堅持農業小塊經營不利于實現機械化,看來他們不太了解情況。筆者注)
清源:種麥子不賺錢,為啥農民還是愿意種麥子?是上面讓農民種的嗎?
老農:現在干部不再管俺種啥了,可種別的都沒有種小麥有把握,種小麥產量穩定,俺心里安生,農民可沒錢往里面賠。
清源:要是種的地多一點,就會收入多一些,你有沒有考慮買些地來種?
老農:以前因為稅太重,農村的地沒有人種;現在大家都愿意種地,就不好買了。現在種地政府不收稅還給錢,還有補的種子錢,一般人要是沒有找到收入高、長遠的工作,不愿意賣地。(這里的“賣”實際上是指農民土地經營權轉讓,筆者注)
清源:有專家說,讓農村土地私有化,也就是說,農村土地不再集體所有,變成農民私人所有,允許自由買賣,讓一部分農民把地賣掉,來增加種地農戶的土地數量,(我不敢說土地規模經營這個詞)農民是咋想這個問題的。
老農:那不又回到解放前了。我們還是覺得土地歸集體,我們有保障。再窮,只要有土地可以種,我們就安心,最少有飯吃。對我們來說,土地就是命,土地私有了,家里人害一場大病,就會逼著你把地賣掉。(東方文化中有一種土地崇拜,對農民而言,土地不僅僅是他們的生存保障,更是他們精神的寄托,農民對土地的感情,不是農民是無法體會的。就中國目前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而言,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還是一種農民歡迎的體制,這種體會在隨后的幾天調研中有了更深的理解。筆者注)
老農:現在啥都在漲價,化肥、農藥、薄膜、種子,漲價很厲害,就是糧食不漲價,這是咋回事?是咱國的糧食多了嗎?
清源:我國糧食很缺,但是吃的糧食還是過剩的。因為吃肉、蛋、蔬菜和其他副食的多了,我們的糧食加工能力不足——比如把糧食加工成食品、酒精、和其他東西等用的糧食少,糧食價格就上不去。還有,我們糧食的品種不行,出粉率低,粉的質量差,因此,國內的糧食加工企業和以糧食作為原料的工業企業寧愿到國外進口糧食,因為他們的糧食質量好,價格也比國內低。
老農:那國家咋不發明一些質量好的品種讓我們種?
清源:我國各地土地的情況差別很大,新品種從研究到推廣至少需要10年的時間,但能否適應當地的土地,還不一定。種新品種風險很大,農民寧愿采用產量穩定的老品種,也不愿采用產量高但沒有把握的新品種,因為農民怕風險。(其實說這些話的時候我心里是很虛的,中國的農作物新品種的培育體系確是存在問題,農業科研投入非常不到位,農業推廣服務體系在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的同時,已基本荒廢。)
老農:是的,有一年我村幾戶人家就吃過這個虧,種了一個新品種,結果產量低里很,以后就非要等到人家種過后,我才敢用新品種。
清源:新農村的事你知道嗎?咋想的?
老農:咋不知道,墻上寫著吶。究竟啥意思俺就不知道了,好像要辦沼氣、建用水沖的廁所、修路、蓋村部啥的?;窃┩麇X干啥,給俺請幾個大教授,像你這樣的,給俺將講課,提高提高,再搞幾個致富項目,比啥都強。(我心里很涼,建設新農村,農民不知道咋回事,這樣的新農村能建成嘛。)
清源: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說完這句話,我自己笑了,我把自己當溫家寶了。)
老農:啥滿意不滿意的,只要平平安安,有飯吃,有衣穿,沒有人糟踐我們就中了。俺也不和城里人比,人家有本事,能掙大錢。俺也不和干部比,人家有能力,掌大權。......
后記:在安排好父親的事情之后,我就直接回到南陽農村,和農民直接接觸了兩天。只有一個感覺,農民也是理性的,站在農民立場看農民,和站在城里人立場看農民是不同的;和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農民,其結果可能是相反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