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組織,在解決問題中發展
“現在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大環境很好,整體形勢也不錯,但面臨的困難依然相當多。這次來交流經驗的農民代表,大多是當地合作社或者協會的帶頭人,發展過程中的辛苦,幾乎每個人的經歷都能寫成一本書。”河南蘭考胡寨村農民合作社理事長王繼偉感慨地說。
突破傳統小農意識
王繼偉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自己有過切膚之痛。2000年,王繼偉在自己村里牽頭成立了胡寨村種養協會,嘗試種植市場稀有蔬菜。王繼偉出去考察了市場,初次合作的村民們一起種了22畝的西洋南瓜,4個月后初嘗勝果。到2004年,合作面積擴大到100畝。然而,市場瞬息萬變,在迅速下滑的價格面前,合作農民手足無措,對如何處理產品產生了分歧。這一年,種養協會解散。
“關鍵時刻,農民身上的弱點,毀了這個合作組織。”王繼偉說。因此,王繼偉在經驗交流會上一再強調,一定要改變農民的小農意識,保證農民合作組織的穩定,把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山西省永濟市農民協會會長鄭冰也表示了同樣的觀點:“沒有商業東西出現時,農民一心想著辦公司辦企業,辦起來之后,種種小農意識往往就出現了。拿我們的涂料廠來說,廠里的農民去給人家干活,弄壞了人家的地板,不道歉,反倒跟人家吵架,我們的婦女手工藝協會,開始時,一次產品驗收,200個班里有38個班質量不合標準,當我責令返工時,農民卻不知道“市場無情”的道理,硬認為是我不給面子。所以,農民辦合作組織,要突破一個一個的意識:學習意識、市場意識、團結意識……觀念變了,才會有能力的提高,才談得上發展。”
期盼資金和政府支持
交流過程中,農民互相之間問的最多就是:“錢從哪里來?”由于在合作初期,組織成本一般都非常高,在現在農村的經濟狀況下,資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山東魚臺姜莊農民合作社理事長馬宜場說:“感覺目前最需要的還是資金。雖然農戶之間有資金互助,但是考慮到具體農民的收入情況、家庭情況,民間的集資能力還是非常有限的,很多農民覺得剛開始就要收錢,便往往抱著等待觀望的心態;同時集資還受政策制約。而合作社的貸款能力也比較有限。”
另外,由于現階段法規政策還不完備,很多地區的農民合作組織和政府在溝通時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因而獲得的支持力度也不夠大。對此,鄭冰表示:“這需要兩方面努力,我們不要光知道埋怨政府,感覺政府服務不到位的地方,我們需要主動去尋求溝通。我組織村民進行技術培訓時,沒有老師,我就去找農業局,讓他們派技術員給我們講課。后來市領導班子聽說后都去看,對我們給予了很大的肯定和支持。”
擴大聯合溝通城鄉
4月27日,30多家農民合作組織中的7家———山西永濟農民協會、河南蘭考南馬莊合作社等知名農民合作組織,宣布成立“國仁綠色聯盟”(合作聯合社),以合作社間制度化、組織化的形式聯合協作,并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了揭牌儀式。據悉,“綠色聯盟”在農業生產上承諾采用綠色健康的方式來進行農業生產,各地農民合作組織為了適應市場而聯合起來。聯合社創辦的第一個消費合作社———“綠色聯盟”的經營者是王繼偉。
辦這樣的一個聯合社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王繼偉說:“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是一個惡性循環,由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往往很低,農民沒有什么生產積極性,使得農民必然選擇用見效快的農藥來減少投入,盡可能多地使用化肥來獲得高產,其結果就造成農產品大量的農藥和化肥殘留,形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成立“綠色聯盟”,希望可以溝通城鄉,讓農民和城里人都得到實惠。”
鄭冰說:“各地的農民合作組織原來自己就是在本地區發展,但是,和外界的信息交流和配合又是非常重要的。建立聯合社,不僅僅打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家互通有無,一起抵抗風險,在北京打開市場,只是一家合作社很難在大城市立足。”
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被農民正式聘為合作聯合社的社長。溫鐵軍說:“農民合作組織面臨著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市場問題。我們在幫助農民組建合作社的過程中感到相當大的困難,就是城市不動,光農村動不行。農民的產品必須要得到城里人的認可,城鄉之間要形成良性互動關系,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
很多學者也參加了聯合社的揭牌儀式。北京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焦守田說:“現在要讓農民自發地組織起來,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在這方面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同時也需要依賴社會其他方面的力量,如大學生志愿者等。”
結語
農民合作組織的問題依然存在,發展也在繼續。這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鄭冰進行報告、與農民進行經驗交流的過程中,一些農民說“在發展中解決問題”,而鄭冰則笑著說:“在解決問題中發展吧。”這句話,似乎更符合農民合作組織的發展現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