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的理想
前面的話:本文很早以前就寫成,但沒有發表,現在三農問題已非常突出,在這里發給大家,可供對這方面有研究的人們參考。本人認為:如果不是分田單干的話,在原來農業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發展到現在,農業的現代化已基本形成。也不至于形成現在的三農問題。不過,現在如果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國的農業問題還是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的。(這里先發上篇,下篇隨后再發。下面是上篇[1])
前言
我是一個農村普通勞動者,對于農業生產有切身的感受。改革開放十多年來,農村經濟確定得到了很發展,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應的提高。農民的思想狀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商品生產的發展,使人們的一切行動都要考慮能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收入標準。然而,農業生產的一家一戶生產活動,使農民既要種好地,又要去搞農業以外的生產活動。而非農業的生產活動一般來說都比農業的生產收入高。于是,農業生產成了相當多的一部分農民進行其它商品生產活動的基礎。農業生產的商品性不能充分的顯獻出來。農業生產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也不能充分的得到提高。因而,農業生產的商品生產觀念淡薄。影響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農業生產要保證高速,穩定的發展,應當有符合客觀實際的具有實踐可能的農業生產方法。工業生產的各種企業是社會商品生產的單位,農業生產為什么不能成為商品生產的獨立生產單位呢?當然,工業生產的特點與農業生產的特點是不同的。但是,從生產活動都是人們共同的,集體協作的,相互配合的這個觀點出發(農業生產發展到現在的這個水平,許多生產活動是需要協作才能更好的進行的。),又存在著許多共同處。工農業生產的不同也只不過是掌握的生產資料,生產工具、生產過程、生產的產品不同罷了。因此、農業生產也完全能夠行成商品生產單位的實體。只有行成商品生產單位,才能有效的進行經濟核算和更好的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農業生產怎樣才能行成商品生產的單位,是社會主義農業發展(方法、道路問題。)實際問題。
農業生產向現代化發展,農業的現狀就是正在從一個比較落后的農業向一個先進的農業發展的轉變時期。這個過程不但農業達到科學化、現代化、與農業緊密相關的其它各業也將同時產生、發展。農業的勞動力也是處于一個社會勞動分工的歷史階段。這個過程應當怎么走,是擺在人們面前的應當解決的迫切問題。
本人文化水平有限,平時愛好思想國家大事。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原理,對于事物的發展愛好追根創底;受《滿負荷工依法》的啟示,想到農業生產的科學生產與管理,于是有種種問題不好解決,就產生了對農業生產關系結構不合理的想法,認為應當改革。無論我的這種理想是否合理,但我原意為農業的較快發展做這一點努力。
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之下,有世界先進的生產力水平作著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不甘于落后的自強本質,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指導:中國必將能夠在一個不遠的將來,從一個生產力水平比較落后的國家,發展成為生產力發達的,社會制度優越的先進國家,走在世界前列。
振興中華、為國擔憂、皮夫有責。
劉士俊
農業改革設想
目錄
緒論
第一篇 農業經濟體制改革設想
A 農村社會經濟現時概況
一、家庭勞動力和土地數量的勞動量關系。
二、勞動力分布概況。
三、經濟收入概況。
B、農業改革設想
一、行成合理的生產單位。
二、勞動力和生產單位的結合。
三、勞動力的結合。
四、生產活動的進行。
五、分配。
六、農業生產單位的經營。
七、乘余勞動力的轉業和新生勞動力的就業。
八、養殖業和非農業的各行各業。
九、目的。
第二篇 農業生產的規范化和農業的經濟核算方法
A 農業生產的規范化
一、農業生產的十個方面。
二、土地應當建立當案制。
三、對種子管理的一種設想。、
四、農作物產量和自然資源關系。
B 農業生產經濟核算的基本方法
一、各種農作物用工數量和投入收入核算。
二、各種農作物經濟核算比較。
三、500畝農田的經濟核算。
四、平均每人折合收入核算。
五、500畝農田實際容納的勞動力。
C、關于上述核算的說明。
緒論
一、改革,開放已經十年。改革后的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個很大的發展。證明對于那些不適益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進行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生產關系不僅僅是生產資料的所有制的關系,人們進行社會生產活動的其它各種關系也是生產關系。如:生產活動中的分配制,(即總產值中決定社會積累,擴大生產和勞動者個人所得之間的分配。):進行生產活動的生產、勞動管理制;勞動者各個人之間的分配制(按勞分配關系);產品的交換關系;以及勞動力和生產單位的關系。等等,都是生產關系。
工業企業的承包制和農業生產的家庭聯產承包制是對原來的按勞分配關系的改革。同時也改變了原來生產關系的其它各方面的關系,為的是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深化企業改革和農業改革,首先應當確定現實的生產關系那些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或不恰當的,合理的應當穩定,不合理的應當改變。而新的生產關系是否是合呼客觀實際生產活動的自身規律,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能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則是正確的;否則是不正確或不適益的。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一個對定統一的矛盾。這個矛盾是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這個基本矛盾的每一次發 生和解決,都使社會得到了向前發展。同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又處于一定的相對穩定狀態,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性和社會生產的穩步發展。
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一般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A、社會生產全面發展的協調關系和各個不同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的不同發展速度之間發生的矛盾。即社會生產活動的合理計劃與按比例發展的相互關系,和在實際生產運動中各個生產部門,生產單位不同的發展速度要求打破原來的關系。于是就需要人們重新進行調整,解決,使各個生產部門之間關系達到平衡、合理。以適應新的生產力水平的關系。這個矛盾 解決的過程,也就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過程。同時這個矛盾還表現為人們的認識同客觀實際情況之間的差別的矛盾。即人們的認識正確的反映了客觀實際,所做出的計劃、按排、規劃等等是合理的、正確的。否則不正確或部分正確,在實踐的活動中需要人們重新進行調整、解決。以保證生產活動的合理運行。
B、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同原來的各個生產部門、生產單位之間的管理關系的矛盾。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繼續用原來的管理結構、方式、方法進行管理,將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這是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的生產活動和生產活動本身的規律之間的關系。
比如:《滿符合工作法》中的“分離服務”。把與企業生產沒有直接關系的部門分離出去,各自行成各自的獨立生產經營。使企業經營專業化,分離出去的各業也達到專業化,從而有利于生產管理和提高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這是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同生產單位內部的管理發生的矛盾。即當初那些服務性的各業還不能,或者不具備行成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如果不進行改革,對生產的經營管理將產生不利作用。改革后有利于生產的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假如,這些分離開的各業在行成獨立經營后,其它同類生產單位(如都是運輸單位)社會生產發展的要求(生產發展的規律)需要施行統一管理,統籌按排生產,那么再把這些同一類生產屬性的生產單位歸于一個生產部門或生產單位,這也是改革。改革的目的仍是有利于生產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因此,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同原來的生產部門,生產單位之間的管理關系的矛盾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矛盾。解決矛盾的方法就是改革原來的生產關系管理結構,采用新的管理結構、方式、方法。而新的生產關系既可以是原來生產單位或生產部門的分離;也可以是新的組合,合并。而改革的原則是有利于生產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這個矛盾在小范圍是生產單位的設置,行成或組成的合理與否;大范圍則是公司、集團、部門機構的合理與否。
本文所設想的農業改革,是屬于農業生產最基層生產單位設置這一范圍的改革。
C、各個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由于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所產生的分配關系不合理之間的矛盾,各個不同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的發展速度依經濟效益為標準不可能是同步前進的;自然科學的規律被人們所認識和人們的勞動并不是都成比例;有些自然規律被人們所認識并不一定需要人們符出極大的勞動,而在商品交換中確可以得到成倍的經濟效益;而有些生產部門或生產單位,人們即是符出了極大的勞動(包括腦力和體力),也不一定取得應有的經濟效果:有些生產部門由于所處的社會生產活動地位的的特殊,則可以很容易成倍提高經濟效果(即利潤率)而有的則不然。這樣,就會發生各個不同生產部門,生產單位的社會分配關系不合理,不平衡或不協調。這個矛盾也需要人們經常的進行調整,解決。達到社會生產活動的協調發展和勞動者的個人收入與符出的勞動量大體相符。從而保證社會生產活動的穩定發展和人們的勞動觀念與就業觀念的合理性與穩定性。
當然,這并不否認經濟效益好的企業應該比經濟效益差的企業有一個分配量的差別。只是應該使這種差別合理化。既要能促進人們努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又要能使勞動者個人的收入量與符出的勞動量基本一致。
D、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的相互關系和勞動者個人能力變化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就是按勞分配問題。也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社會主義生產活動中的一個基本矛盾。
人的勞動能力是不相同的,各個人在分配中所得到的分配量也是不同的,然而,人的勞動能力是在不斷變化的。當人們從事勞動到一定時期,由于勞動者個人勞動能力的變化,新的勞動力關系和原來的分配關系不相符合的時候,就需要人們機時的進行調整。使不同的分配關系適應新的勞動力關系。使按勞分配不同的分配量符合客觀實際的勞動能力差別。
按勞分配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勞動者的勞動能力的充分實現。即使各個勞動者盡其所能的勞動,也就是搞好社會主義的生產活動。就是搞好生產過程的勞動管理。使每個勞動者在一定的勞動時間內完成應有的工作量。使生產活動有秩序的進行。
其二是勞動能力差別的標準。人的勞動能力差別是一個客觀狀態。差別的標準和差別的分級是由人們制定的。這個差別的標準和差別的分級是否合呼客觀的勞動狀態,將對按勞分配起著決定的作用。制定的不同的分配標準,也就是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三,分配量差別的高底。勞動差別和分配量差別是兩個問題。比如:甲、乙、丙三個人是三個不同的等級,他們的差別既可以是5元,也可以是10元或20元。差別的高底合理與否,影響著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的充分發揮。差別過大,影響勞動者之間的協作和精神上的和睦;差別過小,不利于低級別勞動者力求上進和造成平均分配,使按勞分配失去意義。
計件工資制和勞動包干是按勞分配的另一種分配方式,同樣存在勞動量和分配量要相符合的問題。這種方式具有更明顯的分配差別是由勞動差別所決定。不過,這種分配方式勞動量和分配量是否相符合,取決于制定的這個分配標準是否合理。
第四、分配方法。就是進行按勞分配的方法。分配方法是搞好按勞分配的保證。如果方法不對,即是合呼客觀實際的差別標準,合理的分配量差別,也會造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給生產造成消極思想。
總之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首先是勞動,只有搞好勞動,才能搞好分配。勞動是基礎。在搞好勞動的情況下,才能搞好分配。而分配合理與否,將反作用于勞動。分配搞的合理,全體勞動者口服心服,對生產將產生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如果分配搞的不合理,對生產將產生消極思想。因此,搞好按勞分配是一項政治思想工作。勞動和分配之間的關系是:勞動是基礎——分配之間的關系合理與否——又反作用于勞動。
現在所實行的承包制既包括了生產活動的分配,也包含著勞動者個人的分配,同時也包括了生產勞動管理。主要特點是以個人利益為基礎的生產勞動管理制。實行承包制,同樣應該搞好生產勞動管理,生產總收入的分配和勞動者各個人之間的分配。
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在發展,這些矛盾就不斷的發生,解決這些矛盾,也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事情。為著發展生產力去解決這些矛盾;生產力的發展又造成這些矛盾的重新發生。如此循環往復,推動社會主義社會向前發展。這些矛盾的每一次發生和解決,使社會主義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生產關系更加符合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同時在解決這些矛盾的過程中,人們會不斷的總結經驗,尋找出解決這些矛盾的更加合理的方法。
二、我國的農業已經過四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農業生產力的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的階段。實現農業的現代化,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一部分。改革、開放十年來,農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債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但是家庭生產有它很大的局限性。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商品生產發展,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將隨之減少,而非農業的,其它行業則需要農民勞動力轉業。同時農業生產向前發展的需要、要求農民具有專業的農業生產知識。而具有專業知識則必須是從一而專。這樣家庭生產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家庭生產平均每口人1.5——2畝耕地,平均勞動量就有50%從事非農業勞動。而從事非農業勞動的又是家庭中的主要勞動力。
家庭勞動結構的這種壯況,決定了家庭經濟結構。家庭主要勞動力從事非農業的其它行業勞動,則占家庭經濟收入的50%以上(這個數據在不同的地域和地區是不同的)。而這部分收入則是由貨幣行式體現,農業收入是以實物體現,再加上非農業勞動收入又比農業勞動收入(平均日工資)高,這就從客觀上造成對土地投入的不重視。農民對于農業生產的看法、觀念、已經不同于小農生產的意識。對于種田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吃飽為目的。而是在保證基本口糧的前提上,去謀取更多的經濟收入。包括從農業生產和其它行業勞動中獲得。多數農民是把主要精力和 勞動量放在非農業的各行各業上,而農業在心目中的位置是保證口糧有余;少數農民把主要精力和勞動量放在土地上的目的,也是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商品,依獲得最大的經濟收入(多數也是種植經濟作物)。這樣農民中的大多數和那些精明強干的人就都轉業到非農業的其它各行各業了,把農業這一塊就給丟下了。這種局面是嚴重阻礙農業發展的根本原因。
同時,農業生產發展的客觀要求,需要農業生產活動實行協調動作。如機械化耕作,農作物的合理倒茬,病蟲害防治,水利設施的管理利用等等。這些在一家一戶生產的情況下,要做到統籌、協調、合理,是要化費復雜的周折,是很難做好的。如果是在農業合作化的“人民公社”時期,這一方面的事情就很好做到。
再則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要求農業勞動力專業化和知識化,即精通農業生產知識。達到勞動力的專業化則必須掌握一定的合理的土地數量。而合理的土地數量和達到一部分農業勞動力的專業化,則需要勞動力的合作、協調和合理分工。于是,應該產生一個符合農業生產本身規律的農業生產單位和與之合理結合的勞動力組成,是農業生產發展的必然。
因此,農業生產應該向著商品生產方向發展,使農業生產的方式同工業生產或者說社會商品生產的方式一致。即整個生產活動實行全面經濟技算,使農業生產勞動產生明確的經濟效益和勞動收入商品化。
家庭勞動力和占有土地勞動比例表(應在下面)
本文內容包括兩個部分:首先從對農業生產基本方法的看法和農業生產進行核算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農家肥漚制、種子管理和農作物產量與資源關系,認為是農業生產規范化的基本方法。這些方法從廣播、電視中也曾多次聽到介紹。只要是實行了這些方法的地區和地方,農業生產就會得到合理、較快的發展。不過,在很多地方農業生產基本上是大哄、大嗡不是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生產活動。而是評經驗或人家咋著咱咋著,沒有科學的根據。這在畝產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則還可以。具體的說,依小麥畝產6——7百斤以下還可以,如果在往上,沒有科學的根據,就會吃虧。不是達不到,或者達到了而不穩定,效率低。本文的這種設想是不是就算農業生產規范化,還需要農業專家們的確定。這里只是對這一問題的一點淺見。
農業生產的現代化。首先應該實現農業生產的規范化。即農業生產的需要和資源、物質條件的可能,達到最高效率和產量。也就是說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生產活動。是農業生產向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階段。在這個基礎之上(也應是在向這一步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應根據社會生產活動的需要按排生產。包括土地資源利率用,種植結構按排,產量、勞動生產率,農業生態平衡,基本設施裝備等等。即按照農業生產與社會生產的綜合、系統、合理進行生產活動。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科學化。
農業生產應該實行經濟核算。經過核算,才能知到農業生產的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才能使生產活動達到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物資利用效率;才能達到用較少的投入獲得最好的收入,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
經濟核算是商品生產的基本方法。農業生產向商品方向發展,就應該進行經濟核算。本文所進行的經濟核算,是按照農業生產的基本過程進行的。認為農業生產要進行經濟核算,就應該按照這種方法進行。
現在的農業生產家庭聯產制,一般是沒有具體的核算的。但是一般農民有一個大概的核算。就是種什么作物收入最高,最合得來。這種實事表明農業生產應該向商品化發展的思想已經產生。農業生產能不能成為社會商品生產的獨立生產單位和農業本身的收入能不能維持農業生產的發展。是農業生產向商品方向發展的基本問題。從有利于生產管理、科學種田、勞動管理、經濟核算、勞動力的專業化、以及經營承包制的推行,應該成為獨立的生產經營單位。而農業本身的收入能不能保證農業生產的發展,取決于農業經濟效益的高低。
農業經濟效益的高低同其它商品生產單位的基本過程一樣,取決于三大因素:首先是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其次是生產過程的勞動生產效率和物質消耗與勞動消耗;第三是農產品的價格。如果農業生產的收入不能保證農業生產與社會生產同步、協調發展,那么,國家是能夠通過調整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和農產品的價格來保證農業發展的。(這一方面農業合作化的人民公社時期是做的比較好的。現在所進行的農業免稅和各種對農民的補助,并不是對農業最好的支持辦法。)
本文改革設想、首先依據農業生產單位的合理。這個合理的標準有兩方面的含意:其一是農業生產自身的規律要求,如機械化耕作,水利設施的合理利用,作物的合理倒獲等;其二有利于行成專業的農業勞動力。就是從農業生產過程的管理這方面著想。比如:500畝農田需要30個常年勞動力,而農忙時大量的勞動量則需要所有的農民勞動力,這樣依500畝農田為一個農業生產單位,則經過一定的發展時期,最終行成30個農業勞動力為一個集體生產單位的農業生產單位。
在合理的農業生產單位的基礎上,整個生產活動實行全面的經濟核算,實行商品生產的基本方式。農民的勞動收入依工資行式體現,實行預算工資制。這樣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和有利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農業生產規范化、科學化,成為社會商品生產的一個單位。
勞動力和生產單位的結合本著兩個原則組成。其一每個農民勞動力都有權力參加農業勞動。即在確定了生產單位土地數量的大小基礎之上,按照全部勞動力數量和土地數量的比例平均結合到各個生產單位之中。其二勞動力的結合本著自愿的原則組合。依求達到團結、合睦。有利于團結一心,發展生產。而所有人口的口糧的獲得按照統一的標準定量,定價分配。造成農產品的商品性。(農產品的價格國家應當結合給予科學的制定)
改革后的農業生產單位,只要實行全面的經濟核算,大量的勞動力數量和現有的土地數量的不足的矛盾就會突出的表現出來。這樣就會造成有利于社會生產發展的兩個方面;一方面迫使多余的勞動力向農業生產多投入,使現有的土地資源容納更多的勞動,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動農業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迫使多余的勞動力向其它行業轉業。使各行業同時發展,使所有勞動力都尋找一項適合本身勞動才能的專業勞動職業。這也是現有農民的一次勞動分工過程。生產單位應設立應有的措施,有利于一部分農民專業務農,一部分農民向非農業的其它行業轉業,和部分農民的半農半非農業勞動職業的暫時存在。
農業生產的這種改革,是社會生產活動關系,生產管理結構的改革,為的是造成生產單位、管理體制合理。而其它方面的改革,如按勞分配制度,生產總收入的分配制度,種植按排計劃等等,則是另處的問題。也要適應新的生產關系結構的需要。
改革的最終目的,使農業生產行成合呼農業生產客觀規律的農業生產單位。整個生產活動實行全面的經濟核算,使農業生產規范化、科學化,生產的目的商品化。勞動收入工資制,個人分配按勞分配。使農民成為具有專業農業生產知識的,專業從事農業勞動的新時代的農民;同時多余的勞動力則轉向其它非農業的各行各業,成為具有專業職業和專業知識的勞動者。使農業基礎經濟體制行成社會主義的農業現代化的初級階段。
實現農業的現代化,也就是趕上或超過世界農業先進水平。而先進的資本主義農業經濟或者先進的社會主義農業經濟,也必然是建立在符合農業生產本身規律之上的生產結構或體制,才能使農業生產合理,最快,效益最高的發展。因此,要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首先應當使農業生產關系(單位)的結構合呼農業生產本身的規律。這一步,如果人們不去努力探索,積極實現,社會生產的發展,也必然會走到這一步。也不過是遲早遲晚的問題(如果人們不去探索、努力實現,農業的發展就要受到制約)。因此,實現農業生產單位的合理化,是一個不依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是社會生產發展的必然。
改革后的農業經濟體制,不防礙推行各種各樣各種行式的承包制。改革只是否定了農業生產的家庭行式。而其它行業的家庭行式或私有行式仍然可以同時發展。
農庭聯產制 優越性在于,農民除了為國家繳納應有的公糧和稅收處,一切勞動成果都歸農民自己所有。農民的勞動是在為自己而勞動。于是增強了農民的勞動責任觀。從實現農業的現代化這個角度來說,家庭生產是農業生產向前發展的枷鎖,必須打破。從增強勞動責任這一觀點出發,改革后的生產活動,則應該通過勞動管理,經濟該算、按勞分配等方法,加強勞動責任觀念。使生產活動有效進行。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生產活動,如果人們不去設想改變,那么生產力的發展終久是要打破這種行式的。
本文所設想的農業改革,是一種打破這種方式的理想。這種理想是否合理,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不過這種設想如果進行實踐,還需要經過專業行家們的精心策劃,才能實施。本文只是設想的一個大概方案,也不一定全部正確。如果能被改革家們采納一點,也算是為社會進步做了一點好事。如果這種改革設想能被不同的看法證明是不合理的,那么能從爭論中尋找出的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更加合理的方案,也算是沒有空想一場。
91.元月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