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資本主義
金然壽(1981)
序
小文將對「科學共同體(簡稱科共體)」的一些通用文本與范式理論進行分析,及學科分類應屬「科學哲學」?! ?/p>
按眾人之常規理解,科學乃無階級之分,更不可能與萬惡的資本主義有瓜葛。此亦是愚長久以來的想法,然小文希望擺脫這種常規思維模式,以另眼相看科學之?! ?/p>
因俗務繁忙,未能將分析深入的展開,小文僅僅是一些段落式大綱,待日后詳撰(弘中社QQ:531807796 弘中社信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慣性
1.1邏輯矛盾
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p>
然而,從物理定義中可獲知,物之不受力狀態絕不可能存在之,至少可思及萬有引力(還有電磁力、核力等,以物理之描述,原子核和電子要“恒保相互施力之狀”,如不然原子就要崩散矣)。
?、伲毫W——描述物體「受力」時的狀態?! ?/p>
?、冢簯T性——描述物體「不受力」時的狀態?! ?/p>
對比①②可知,慣性和力學誠不相容,因「受力時」和「不受力時」互不相容,除非假定一物在一瞬間,可「既受力又不受力」。但很顯然,一物不可能在一瞬間處于,既受力又不受力之狀?! ?/p>
嘗試同時論及慣性和力學則可以看出悖論: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但宇宙不存在不受力物體;重組之,當這種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受力物體在不受力時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p>
1.2絕對空間
「科共體」以「靜止與運動」定義了慣性,卻并未指出定義之「靜止與運動」是參照與何。而愚以為,離了參照物無以判斷一物是靜是動?! ?/p>
譬,在一輛相對于地面行駛的車上,以窗外之景判別則——我們是相對于窗外之物做運動;若看車體可得——我們相對于車體靜止。是故,唯有「我」(或單個物)將無以判斷「我」是靜是動。實際上,「靜止與運動」是一物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關系,而不是一物之獨立狀態?! ?/p>
按牛頓的原意,定義中的「靜止與運動」是「相對」于絕對空間的「靜止與運動」??梢?,牛頓亦承認「靜止與運動」是相對性的,只不過是相對于「絕對空間」。但問題在于,如何理解「絕對空間」?它既然是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必不得見不得摸,如何才能具有「可參照性」?換問之,當我們考察物之動靜時,是同時看被考察物和參照物的,但「絕對空間」看不見,如何與考察物進行參照呢?
牛頓給予絕對空間的定義為——絕對的空間,就其本性而言,是與外界任何事物無關,永遠是相同的和不動的;相對空間是絕對空間的可動部分,或者量度。此處能見諸多出爾反爾:先,牛頓言「絕對空間」和任何外界事物無關,然后卻說「絕對運動」是相對于「絕對空間」做的運動,而「絕對運動」既然是相對于「絕對空間」做的,那么「絕對空間」不復為與外界無關的存在也。因為在言及相對于「絕對空間」時,「絕對空間」已非在定義中的那樣與他物無關,而是成為了參照物。次,牛頓提到“絕對空間是相同的和不動的”,此句尤是,既然看不見摸不著,如何知之不動?無以對比怎么知之相同?
試問,「科共體」所謂之「靜止與勻速直線運動」到底相對于何者耶?特是「勻速直線運動」中的「直線運動」是相對于何而定?「科共體」當然會佞:此處的靜止與勻速直線運動是相對于絕對空間做的。乃誑,「絕對空間」誠不具備參照資格。
1.2坐標系
事實上,談論「絕對空間」是假,欲攜坐標系才是真。「科共體」先以「絕對空間」概念隔離考察物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關系,而后提攜坐標系,進而把物之動靜問題皆偷換為「物與參照系之間的關系」?!缚乒搀w」佞曰“空間是三維的”,但空間既然是“空”的,自然無所謂維不維也。在“空間是三維的”這句陳述中,「空間」是毫無實際作用的空洞符號,無人能理解「空間」,愈不能以「空間」做相對參照,而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三維」這個符號卻會發揮著作用。故,替「科共體」說句明白話就是:一切都要在幾何坐標系框架之內討論?! ?/p>
「科共體」說以坐標系可確定任何質點在空間上的位置,如可用(x,y,z)的方式標一質點的位置。但很明顯,此標法必仗于坐標系原點的先定,猶且知之,坐標系的原點唯(0,0,0),那(0,0,0)的位置在哪?這說明坐標系即便可標坐標系上所有點位,卻也無以標坐標系原點本身的位置,而作為坐標系核心的原點本身無以標本身的位置,「用坐標系標示質點的位置」不過是無稽之談云爾?! ?/p>
問曰:不使用任何道具,如何才能讓一噸重的石頭繞我們轉一圈?答曰,我們繞著個石頭轉一圈即可(人們就會產生疑問,石頭在地面原封不動,怎么能說繞我們一圈了呢?實際上,此處認為的石頭原封不動,是相對于地面,而相對于我們來說,石頭確實繞了一圈)。一物相對于坐標系運動,說明坐標系亦在相對于一物做「同性運動」,然而在「科共體」的學術規范之內,唯有物相對于坐標系的運動,絕無坐標系相對于物的運動。
另從坐標系的命名中可見一斑,坐標系唯稱“參照”系,而弗稱“被參照”系——任何物體都可以是參照物也可以是被參照物,但「科共體」單方面建立的術語體系里,坐標系只能是參照體,而不能當做被參照體。
1.3慣性參照系
很顯然,慣性參照系也是一種參照系,亦即是一個坐標系。那么,慣性參照系與普通的坐標系有何區別?愚以為,區別之處在「時間抽」,換言之,慣性參照系乃是帶有時間軸的坐標系,也就是「科共體」所言的「第四維」(「三維加一維」,三維是空間三維,后一維是指時間)。
慣性或慣性系是以速度表達之(靜止可理解成速度為0的運動),而速度乃是合成概念(有距離和時間),進而定義中的「勻速」概念要求其下屬兩概念都需要保持「均勻」,任何一項的「不均勻」,都會導致勻速概念的不成立;反過來,勻速概念又隱射兩項的「共同均勻」。因此,慣性律可換為如下「等效陳述」——假如一個物體不受力,將在相等時間內經過相等的距離。而至于相等的距離,我們可以很好的理解,但相等的時間,它并不是像字面意義那樣輕易理解的,因為時間并不是可以毫無顧忌的「可量化的概念」。時間可以分為相等的段落,正是「時間可量化」的邏輯基礎,而勻速概念正好以距離的等分隱射出時間之等分(逮「時間」定義,將在第二章中進行專題分析)?! ?/p>
不管「相等的時間(均勻流逝的時間)」到底能不能可理解,先來看看慣性參照系里隱含的「時間軸」對資本主義來說是個多么重要的概念。
例一:每秒5米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質點,每一秒進行統計:
①5米/第一秒=5/1;②10米/第二秒=5/1;③15米/第三秒=5/1;④20米/第4秒=5/1;………………
例二:未加入市場的資金或銀行的無息貸款。5萬元,一月一計。
①5萬元/第一個月=5/1;②5萬元/第二個月=5/1;③5萬元/第三個月=5/1;④5萬元/第四個月=5/1;………………
提示:物理公式=慣性(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銀行核算=本金(不以時間之逝而變化)+利息
注釋:在例一中,「勻速直線運動」是資產階級強行帶入的,而“勻速直線運動”的帶入必定會與真實的運動出現偏差,故而需要再弄出一個概念來捏合強塞子虛烏有的概念而出現的偏差,這個額外制定的概念就是加速度,并與力掛鉤再把加速度與力的推算關系顛倒之以解釋運動(關于力與加速度的關系,將在第三章中專題分析。簡單的說,從數學計算的角度來看,力是通過加速度來推算的,而物理學解釋為「因為力產生加速度」)。
設想,將一萬元人民幣放在抽屜里,一年之后將會變成多少呢?還是一萬元人民幣。那么,把一萬元人民幣放到銀行保險柜里,一萬元人民幣將如何?(家里的抽屜和銀行保險柜沒有本質的區別,都不可能讓紙幣變多)??蔀楹我荒曛罂扇≈疃喑??答案是,賬戶的數字大了,而不是現金自己變多了。現金和賬戶是“脫節”的,而人們通常會以為現金和賬戶是一回事,因為在銀行確實可以把賬戶的數字和現金的數字等價交換。但事實上,等價并不等于等權,因為擁有貨幣之人不能自己改動貨幣上的數字,而賬本上的數字是可以隨意改動的?! ?/p>
事實上,“勻速直線運動”是金融學里的貨幣線,從金融統計學角度來看,所有的貨幣都在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只是物理學的“點”是含有質量的質點,而經濟學的“點”是帶有貨幣量的“貨幣點”而已。勻速直線運動是「貨幣」與「資本」的分界線?! ?/p>
再者,從時間計算的角度論之,勻速概念就已足矣,胡勻速之外非要直線?亦可從資本家的心理動機尋突破口。時間的主要表現形式在于周期性,而時間的周期性對于資本積累來說是極其不利的。譬,我們知之,一年有十二個月,十二月之后又還一月,如此循環往復,但是如果考慮一下利息計算,就可發現循環往復的時間是破壞資本積累的,試想十二月之后一切利息都將清零,對資本家來說將會是個多么可怕的“噩夢”。所以,資本計算的時間不能是真實的自然時間,而是十二月之后有第十三個月,二十四個月之后還有第二十五月的「可以無限延長的直線時間」。這就是「科共體」不遺馀力的保護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的「直線」的真正動機。
1.4慣性度量
「科共體」言,質量是慣性的大小的唯一量度。那么慣性的單位是質量單位嗎?而慣性既然是個物理量,胡無單位?若問「科共體」慣性是如何度量的,「科共體」會說:慣性的大小是用質量來衡量的,質量越大慣性越大。答非所問是也。問一物的慣性多大,答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好比是在問一個人一個桶裝多少水,這個人回答說:桶越大能裝的水更多?! ?/p>
「科共體」為何強調質量是“唯一”量度?胡不單言“質量是慣性的大小的量度”而多出一個“唯一”?強調質量是“唯一量度”不就是承認質量單位就是慣性單位嗎?實際上,質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慣性的,因為按「科共體」的分類法,質量是標量,而慣性必矢量,其方向與加速度相反?! ?/p>
「加速度」的相對量隱而不見,由于「科共體」引入了負數概念(將在第五章專題分析),減速度變成了「負加速度」。而物體相對于慣性系做加速度運動說明,慣性系相對于物體做減速度運動?! ?/p>
第二章 時間
2.1時間的定義
「科共體」對時間的定義——時間是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或事件發生到結束的時刻間隔)。
人們對「間隔」一詞的理解始之于對視覺的理解。譬,言“兩堵墻之間隔”時,我們大體上的理解是——眼前有兩堵墻,而兩堵墻之間有一個空曠區域(也不是真的“空曠”,眼前是有空氣的,只是空氣無色彩,所以眼睛不能發現),此區域叫「間隔」。
但當把這種理解轉嫁到時間上時,「間隔」一詞要面對歧義。因為,當使用「間隔」來描述兩堵墻之間時,兩堵墻者同時存在之,而以「間隔」來描述時間時就要面對「一個時刻唯一個時刻」的問題。即,當言“從前天到今天的間隔”時,前天已消失,所以此「間隔」失了「一堵墻」,僅剩今天「這堵墻」。故,既然不存在“兩堵墻”,兩堵墻之間的「間隔」何存?復問之,既然我們無法同時獲得兩個時刻,如何確定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
2.1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24點是今天還是明天?有人會說:“24:00是今天,明天應叫0:00”,或說:“今天之結束,明天的開始 ”等等,但這些僅僅是一種直觀理解,并不很確切。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明天」,當我們說:“明天8點要上班”時,我們是怎么理解這個「明天」的呢?是指過了今晚,早上起床,洗漱之后的大概時辰。然而,當我們真到了所指的「明天8點」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并不身在“明天”,而是又來到了「今天8點」——明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只要到了我們所指的那個“明天”,那個“明天”就變成了今天。而昨天的不存在,易理解。
「昨天、今天、明天」、「上一秒、這一秒、下一秒」、或者「過去、現在、將來」等等皆是一種錯識。此時此刻,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唯此時此刻而已,然則此時此刻本身又瞬息萬變,故此時此刻的「實體」亦不存在之。誠「存在」者僅僅只是「變化無常的現在」,無過去,亦無未來。
2.3量詞
“6小時是2小時的3倍”,已習慣于數字化時間表示法的人不會感覺到異常,但事實上,時間絕對不能如此簡單的數字化,是讀此文的人進行了簡單的純數運算,即「6÷2=3」而已。誠然,「6÷2=3」是從如下經驗中抽象而來之,即6個蘋果是2個蘋果的3倍,6個人是2個人的3倍等等,然而問題的關鍵在于,當這種實物計算中抽象而來的純數計算,到底能不能無條件的延伸到時間之計算上。
倘問一個人“200秒和201秒哪個更長?”,大半會脫口而出“當然是201秒”,但并非如此簡單。事實上,這種提問本身就已經有暗示性了,因為使用數字表示了時間,一眼看上去201秒確實大于200秒。不過,如果讓一個人不看表,也不看數字分別感悟201秒和200秒,無人能肯定的說哪一段更長。
再來看看如下陳述“某人跑一百米花了「15秒」”,這是一句現代漢語通常句式(現代漢語是在西學東漸的大背景下產生的)?,F代人不會從這句陳述中感到異常或別扭,因為已經習慣于這樣的表述,但這句陳述理應是一段“病句”,因為少了量詞。按中文語法,在使用數字和名詞組合時,是一定要帶上量詞的。所以按標準語法來講,應是“某人跑一百米花了「15個秒」”,當然,現代人加了量詞反而會感覺別扭了(現代人大部分都誕生和生活在「科共體」全面掌控教育權,傳媒權,話語權、資源分配權等等的時代,從小這么習慣了,當然也就不覺得奇怪了,反而聽著一句標準的中文才會覺得別扭)。
西方語言,如英文和中文有結構性差異(此處特論「量詞」)。英文是沒有量詞的,如:There are 5 apples on the table. 由于考慮到語法通順的問題,這句通常會翻譯成“桌子上有5個蘋果”,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愚想在此章節論的是,倘直譯應如是:“桌子上有三蘋果們”。而量詞,在愚看來是辨別數之使用合法性的關鍵所在。正是由于英語在語法上沒有量詞,它就可以繞過數字合法性問題,直接構建抽象純數體系?! ?/p>
「科共體」的純數體系,是不去考慮組成兩群的個別物之實在的體系,也不去考察其中的某一類實在的確切性,進而所考慮的兩群關系與兩群中任何個體性質無關聯。量化時間概念之所以可以被引進,正是「科共體」并沒有考察時間概念的量化問題的弊端(實際上是有意的)?! ?/p>
那么,1秒到底是多少?(略)
2.4序列號 數字
物有本末事有先后。實際上,「科共體」的欺詐術非常簡單,就是用數字表示序列。序列號之間沒有倍數關系而只有先后關系,但是如果用數字表示序列,就會產生序列之間有倍數關系的錯覺。(略)
第三章 力
3.1本末顛倒
為何「科共體」只是用「F=ma」,而嚴禁使用「ma=F」呢?「F=ma」和「ma=F」不是具有數學等效性嗎?實際上,這里暗藏有「科共體」的深層而險惡用意。由于文字的閱讀方向及人們思維忕性的原因,「F=ma」自然而然的暗示人們,「力產生加速度」,這與「科共體」的說教合拍;而「ma=F」剛好反之,暗示著對于「科共體」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東西——「力是由加速度和質量推算出的」。
「科共體」言,力可以通過測力器測量,但此說顯然不能讓人滿意,我們可以如此問之「科共體」,測力器上的刻度是如何畫上的?我們從原初開始回想,手上有尺子,秒表,還有一桿秤,如何計算一個物體的受力大?。肯葴y距離,后測時間,再計算速度,次計算加速度,又秤出質量,終算出物體所受之力。但是,人們為何在這里陷入迷局,認為物體的加速度是由力產生的呢?
對于力的理解,與人們的肢體感受是分不開的,最直接的描述或感受是,力就是使勁,而且人們確實感受到在使勁的時候,外物有所改變,因此人們認為物體的改變和力(使勁)有關。事實上,此力非彼力,物理學的力是一個抽象概念,并不是人們在推搡物體的肢體行為中感受到的力?! ?/p>
人們對此力和彼力的誤解,與「科共體」的導引無不關系。譬,教師在講授「壓力」的時候會要求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圖釘」來感受什么是壓力,但一個圖釘給手指帶來的感受可不是物理學對力的定義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肝业氖种浮共⒉煌耆韧凇缚陀^物質」。實質是,人們用這種外界給予身體的感受通過對符號的主觀解讀帶入了物體與物體之間的接觸上,以自己的感覺揣度了物體之間的“感覺”?! ?/p>
①圖釘給手指的“壓力”——物與肢體的關系。
②甲物對乙物的“壓力”——物與物之間關系?! ?/p>
對比一下兩句陳述中的「壓力」一詞,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都是壓力,但其陳述對象并不完全等同。在這里,「壓力」一詞成為概念轉換的“岔道口”,人們對「壓力」一詞的無意識等換之中,以自己對圖釘帶給手指的「壓力」,來揣度物體與物體之間存在的同樣的“壓力”了?! ?/p>
3.2力的單位(略)
第四章 原子論
4.1模型
「科共體」在解說基本粒子學說時,總會拿出圖片說是微觀粒子的模型,但請注意「模型」這個詞匯,什么是「模型」呢?漢典對模型一詞的定義是“照實物的形狀和結構按比例制成的物體”,是故應該說實物是本而模型是末,所以必須先要有實物才能按照實物的形狀摹狀。若有人隨便拿出一張圖片,說是毛主席的畫像,我們可以輕易的分辨真偽,因為有對照物。但如果有人拿出一張圖片,說是老子的畫像,我們將如何是好?老子生活的年代沒有圖片保存技術,老子的真實畫像是怎么樣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肯定這種畫像不過是畫家把自己的主觀臆測畫出來了而已。那么,從來沒有人見過微觀粒子的實物,我們是以什么樣的視覺對照下認為無對照實物的模型是實物之模型呢?
所謂的微觀粒子是不是科學家腦子里的想象而已?
4.2虛空
談到原子論(或基本粒子論),人們總是考慮粒子的可分性問題,比如,基本粒子能不能無限次的分割下去等等。鮮有人注意到原子論的另一個重要概念,虛空(「科共體」的絕對空間概念,只是古希臘原子論之虛空概念的翻版而已)。所以,原子論這種稱謂本身已經暗含有「科共體」的“忌諱”,較為確切的命名應是,原子——虛空論?! ?/p>
虛空概念,必然排斥波概念,而只能和粒子觀相結合。為何呢?波是需要介質的,而虛空概念,顯然不能容納介質,物物之間是相互隔離的。大多數人認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絕對時空觀的一次革新,但他的光量子論認為光是光子的運動,因而光子必然是在絕對空間中運動。而正是因為愛因斯坦的理論支持粒子論(光子),才被「科共體」大力炒作為“新偶像”(不支持原子論者會受到「科共體」的打壓和排斥,因為波理論會破壞抽象數學體系,進而威脅到資本主義)?! ?/p>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不需要洛倫茨變化,更不是“驚人”的發現,直接可以從經典力學公式中推導出(反倒是,愚深深質疑愛因斯坦的數學理解能力):
F=ma ≡>F=dmv/dt=m(dv/dt)+v(dm/dt)
≡>W=F·dr=m(dv/dt)·dr+v(dm/dt)·dr=mvdv+v2dm
≡>dv≈0, dE=V2dm
≡>E=mc2(詳見趙定理《中華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科共體」會說出如下陳述:“地球和月亮之間是真空,地球和月亮的距離為38萬公里”、“原子核與電子的距離有二十分之一納米”等等。但這些都是有詬病的陳述,因為真空沒有物質,而沒有物質就沒有距離。
第五章 負數
5.1負號與減號
人們閱讀文章的時候,有兩種閱讀方式,一是連讀,二是拆讀;兩種閱讀法有時候會讓同一個符號組合顯示迥然不同的意義。我們可以看到,「科共體」所謂的負數(如「-8」)并不是由一個符號構成,而是由「-」和「8」構成的兩個符號構成,而把「-8」拆讀則是“減8”,連讀則是“負8”,但實際上,眼前出現的是同一個符號組合。
5.2負數的來源
正負數概念其實就是人們計算得失中而來的,比如,將左口袋之8元移至右口袋,這樣的舉動對比口袋高一層的“我”來說有什么變化嗎?當然沒有,我還是有8元。但對口袋們來說發生了有效事件,尚且是天大的事情——左口袋虧損8元而右口袋盈利8元,純量|8|變成了兩個「-8」和「+8」矢量?!笆噶俊庇嬎汴P心的不是量本身,而是量從哪里流到哪里,其本質就是人們的私心?! ?/p>
5.2零和大小
“負數是比零小的數”,這是「科共體」對負數的定義。然則,有者有大有小,無者無大無小。空無一物就沒有大小可言,所以零是無所謂大小的,故零是不能加入大小比較當中。所以「0<5」這種式子是不能成立的。在正負計算中出現的0并不是一個數,而是未得未失之平衡,而負數比零小當然也只是,比起得失平衡有失而已?! ?/p>
第六章 史
6.1歷史的編輯
日本人為何要篡改歷史書?
我們知之,如果教科書篡改,后來的日本人將不知道他們的先人犯下了何等罪孽,遂生氣。日本人亦知之,如果教科書改動,可從日本人的群體記憶中抹去曾經之罪,遂欲改之。其實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后人只會教科書上或者別人怎么說就會怎么認為,不然大家根本不會如此敏感。如果不是這樣,大可不聞不顧的說:“隨便你們瞎折騰,后人閱讀了篡改之后的歷史書也能了解歷史真相!?”。如果不是這樣,日本人亦不會篡改,不管怎么篡改后人皆可知道歷史真相,篡改豈非多此一舉?
以上分析大家都能想到,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我」。愚和大家這般的「我」不也是一個「后人」嗎?「我」自己不也就是那個,我們心里清楚的知道「怎么寫就會怎么認為的后人」嗎?而既然別人都是「怎么寫就怎么認為的后人」,「我」自己會是個例外嗎?當然不是!那么,「我」也是「怎么寫就怎么認為的后人」,「我」該怎么才能擺脫這種宿命呢?
6.2本來無史,何辯真假
以生理的角度討論,更容易認識到所謂“歷史真相”是一種虛妄。我們是通過生理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并以此信息為基礎做行為判斷的「生物體」,所以沒有被我們的感覺器官捕獲的,對于我們來說是不存在的。我們僅僅是一個,在此時此刻在宇宙之小小隅里,以感官探摸著外界信號的生物體而已。
假如我們在一間屋子里正在看《三國演義》,我們的眼睛到底看到了什么呢?透過書本我們“來到了”三國時代,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三國時期的“歷史”嗎?事實上是,我們正在坐在一間屋子里,用眼睛盯著一本書而已?;蛟S有人會說,《三國演義》不是正史,可即便是看《三國志》也是一回事,不過是用眼睛掃描一堆文字而已,根本沒有看到什么“歷史事件”?! ?/p>
我們的眼睛可看清的范圍區區幾十米,甚至透明氣體就在眼前也看不到,耳可聽范圍也不過那么點,觸覺更不用提,不貼近壓根就不可能感知到。我們就連自己家隔壁正在發生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知道,能夠假設自己可以穿越時空看到「歷史事件」嗎?當然不能,無論我看了什么(書或別的載體),不過是接收了一連串色彩信號而已。如果有「一個人」正在閱讀歷史書,并非這「一個人」超越生理功能而觀察到了「歷史事件」,只不過是有「一個人」用眼睛閱讀了「一本書」,而書里面根本沒有任何「事實」,唯有一堆文字而已?! ?/p>
其實,可以更容易的論及此題,假如我們正在觀看《孔子》這部電影,當我們看到影片的時候,看到的是孔子還是周潤發?如果讀者承認看到的是周潤發而不是孔子,一切都好理解了(而所謂的周潤發又是什么呢?屏幕上閃動的不過是一大堆「色彩點」而已,屏幕背后有“人”嗎?或者所謂的“人”,對眼睛來說,不過是一些色彩???)。所謂歷史劇,再怎么折騰也不過是一撮戲子在演戲而已;所謂歷史書,再怎么翻來覆去也不過是一堆文字罷了?! ?/p>
6.3牛頓的身份
“牛頓是科學家”,這樣的陳述現代人絲毫不會覺得有什么異常。而英文的「科學家」一詞是1834年英國人「威 廉·惠威爾」首次使用,這時離牛頓去世已經有了110年?! ?/p>
倘若愚說“李鴻章是共和國人”,讀者肯定會馬上感到牽強附會,一個是清朝,一個是共和國,中間還隔著民國呢,怎么可能隨便扯到一起?但是,如果是一個剛剛接觸中國歷史的人,對于他來說,這個陳述無所謂對與錯,根本無從判斷。但我們還是能夠想到,只要這個人不斷的這樣背誦,對于他來說李鴻章可以是共和國人。同樣,一個沒有接觸過英國歷史的中國人,告訴他牛頓是英國人,并且這個人不斷的如此重復…………我們知道,「李鴻章」與「共和國」這兩概念之間的歲月相隔40幾年,這比「牛頓」與「科學家」兩個概念之間歲月之差的110年少多了。若真實的牛頓并不是去世后「科共體」冠名的科學家,那么牛頓活著的時候真實的身份是什么呢?
英國皇家鑄幣局局長——請注意,牛頓是搞金融的,而且搞了30年多年——「科共體」的教主是搞金融的。牛頓于1696年,經當時的英格蘭財政大臣「查爾斯·蒙塔古」爵士推薦,來到英國皇家鑄幣局擔任監督。到牛頓去世的1727年,牛頓前后在鑄幣局工作了三十多年,當了27年的鑄幣局局長。正是在這一期間,英國由銀本位制轉向了事實上的金本位制?! ?/p>
現代人就納悶,為什么牛頓會反水,晚年專注于神學呢?其實在牛頓的意識形態里,根本就沒有過「科學」這樣的概念,所以牛頓不是背叛了科學,而是壓根就是基督徒,沒有“相信”過科學。這只是「科共體」捏造出來的假象而已?! ?/p>
伽利略活躍予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意大利,并恰巧是生活在首先使用復式記賬法的佛羅倫薩(沒有復式記賬法,幾乎不能有資本主義)。牛頓與英國的資產階級「光榮革命」同時代,且不是現代人認為的科學家,而是從事金融工作多達30年的人。美國人愛因斯坦替代英國人牛頓成為“新科學偶像”時,為什么又恰好是美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取代英國的「金本位制」時發生呢?這一切時間點上的吻合,僅僅只是巧合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