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消息: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生因求職失敗流浪街頭。小黃畢業后本想回福建找工作,誰知買錯車票,來到了南昌。小黃身上只有幾十元錢,因為不善于溝通,幾次找工作都失敗了。心灰意冷的小黃干脆在南昌過上了流浪的生活。
小黃的問題固然是個案,但其中折射出的問題卻是普遍存在的。教育與社會脫節,培養出來的必然是與社會不相適應的人。現在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基本上是從書本到書本,從學校到學校,最后到從學校畢業到社會。學生學習的內容,絕大多數是書本知識,沒有基本的生存能力的培訓與教育。怎能不出問題。
不禁想到美國著名中學納爾遜中學門口的鷹的故事,在這所中學的大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的是一只蒼鷹,右邊的是一匹奔馬。多年來,這兩尊雕塑成了納爾遜中學的標志。那只鷹所代表的不是“鵬程萬里”,它是一只被餓死的鷹,這只鷹為了實現飛遍世界的偉大理想,苦練各種飛行方法,結果忘了學習覓食的技巧,它是在踏上征途的第四天餓死的。我們培養的學生,多么象這只鷹,貌似學到許多本領,但忘卻了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多年以前,毛澤東主席對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批評,1965年12月,毛澤東在杭州會議上說:“現在這種教育制度,我很懷疑。從小學到大學,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不見稻、梁、菽、麥、黍、稷,看不見工人怎樣做工,看不見農民怎樣種田,看不見商品是怎樣交換的,身體也搞壞了,真是害死人。”中國的教育有了改進,但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1977年恢復高考后,又回到另一個極端。
小黃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想必高考成績不錯,但卻連火車票也不會買,遇到困難既也不知道打電話到家里求助,也不知道向民警求救,不會與人溝通,這既是性格的問題,更是教育的問題。在生存技能方面,他甚至連一個乞丐也比不上。
我們的大學,難道還培養不出一個合格的乞丐?還是回歸到毛主席的教育方針吧!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