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資本主義系列
慣性與資本主義
金然壽(1981)
【引言】
科學共同體提出的慣性定律是: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應當看到,前面的“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是一個條件,它明確的指出了“只有當物體不受外力時”才能保證后一句所描述的現象出現。同時,物體還有另一種狀態,即「受外力時」;從字面上我們就能輕易的看出「受外力時」和「不受外力時」是一個物體之不可通約的兩種狀態,并且理智告訴我們,不可能有一個物體在一瞬間處于,既受力又不受力的狀態下。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從物理學的定義中獲知,物體的不受力狀態是不可能存在的,至少我們可以想到萬有引力(還有電磁力、核力等等,以物理學的描述,原子核和電子要“永遠保持相互施力的狀態”,如不然原子就要崩散)因為以萬有引力的定義,凡是有質量的物質就會存在受力和施力(當然也不可能存在沒有質量的物質)。
可以看到慣性定律的前提條件: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竟是永遠也不可能找到原型的假設,事實上,科學共同體也承認慣性定律的不可驗證性,承認慣性定律不能單純按字面定義而用實驗直接驗證。
【核心提示】
①:力學——描述物體「受力」時的狀態。
②:慣性——描述物體「不受力」時的狀態。
對比一下①和②就可以看出,慣性和力學是互不相容的,因為「受力時」和「不受力時」互不相容。如果我們試圖同時討論慣性和力學,就可以發現不可回避的邏輯悖論,因為慣性是「物體不受力」時才有的,而力學所要研究的是「物體受力」時的狀態。
接踵而來的問題是:“當一個物體受力時候,會不會有不受力時才能有的慣性呢?我們試著把慣性和力學銜接一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宇宙不存在不受力物體(至少有萬有引力);所以,當這種根本就不存在的不受力物體在不受力時就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既然不存在不受力物體,還有必要談論嗎?——談論的對象不存在,但談論本身卻存在著。
【正文】
(一)
靜止與運動是相對的,而慣性定律以靜止與運動來描述了慣性定律,卻并沒有指出靜止與運動是相對于什么而規定的。按牛頓的說法,這里所指的運動是在絕對時間過程中的相對于絕對空間的某一絕對運動(應該注意到,“相對于絕對空間的某一絕對運動”這句陳述有重大的邏輯矛盾,這無異于說,甲物相對于乙物做絕對運動一樣自我矛盾。既然是“相對”于絕對空間的運動,怎又“絕對”運動?)。
在筆者看來,絕對空間和絕對運動都是脫離了人們的經驗基礎的“形而上學”概念,它們不可能被我們所理解,因為我們在可觀察和可感悟的世界中只能感悟維持相對運動的物體或保持相對性的狀態(寒暑,明暗等等,我們不可能脫離身體的冷熱感而理解“絕對和純粹”的溫度是什么,亦不可能脫離眼睛對黑暗和光明的理解而理解“絕對而純粹”的光是什么)。筆者想要說的是,牛頓提出的絕對時空觀是不可理解的,更不可能理解“物體在「絕對時空觀」中做的絕對運動”。我們所理解的、或者說我們所在的空間,只是一個永無止境的保持相對性的相對空間;更確切的說,不存在絕對空間。
問題是,既然絕對空間并非是可理解概念,亦不會直接參與人們的思考過程,慣性定律的可理解性之依據是何?這就需要涉及另一個概念,慣性參照系。科學共同體對這一點亦有之詳細論述;亦即,慣性定律并非在任意的參照系中都成立,慣性定律成立的參考系稱為慣性系。凡是相對于慣性系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也都可以看做是慣性系,并且慣性定律在其中都成立;而相對于慣性系作變速運動的參照系,慣性定律都不能成立,它們就稱為非慣性系,并且在非慣性系中,牛頓第二定律亦不成立。我們可以看到,講解慣性參照系的時候,科學共同體不再談論絕對運動,都是相對運動;這是明智的選擇,因為絕對運動不可理解,只有相對運動才能使人們理解和接受。
然則,科學共同體提出的慣性參照系無論在理論上,亦或在實踐上皆有之根本的困難。首先,若問什么是慣性系,科學共同體的回答是,慣性系就是慣性定律成立的參考系,換言之,在這個參考系中一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總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么反過來問,不受外力的作用又是何意?科學共同體就會說,在慣性系中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是不受外力作用——這樣就又回到什么是慣性系的問題,這只是一個循環論證而已。
再者,在實踐中人們普遍會認為地球是一個近似慣性系,但在實驗室中的精密實驗不僅無法論證慣性系的存在,反而證明地球不是個慣性參照系,必須要慣性離心力,科利奧萊力等概念來彌補與“慣性系”和現象之間的裂縫。相比之下,太陽以及鄰近的恒星組成的參考系是比地球更類似的慣性系,可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太陽是銀河系中的一顆普通恒星,它同其他銀河系里的恒星一并繞銀心旋轉,是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因而太陽也不可能是理想的慣性系。以此類推我們可以想到,我們可以取更大的天體系統的平均靜止參考系,以趨近理想的慣性系,但很明顯,我們可以不斷地趨近慣性系,但卻不可能找到理想的慣性系——總之,理想的慣性參照系是不存在的。可以斷言,在這個宇宙之內,我們找不到慣性參照系。
不管慣性參照系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有無不可回避的困難,慣性參照系確實參與了人們對運動的理解過程,物體之運動亦不再是純粹的物體之間的相互運動,而是與慣性參照系的相互運動。事實上,慣性運動的顯現是把物體與慣性參照系進行相對比較而產生的,而科學共同體把這種相互性單單踢給了物體,并陳述為物體的“屬性”——此舉的本質是,把因為嵌入了慣性參照系而產生的慣性效果轉嫁到了物體上,換言之,是把慣性參照系的“屬性”解釋為物體的“屬性”了,因為參照系也在相對于物體運動意味著物體相對于參照系而運動。
只有慣性參照系本身而已,并沒有別的。——前進就是后退,后退就是前進(坐在汽車上看著前方就是前進,但我們可以發現后視鏡里的影像卻顯示汽車在后退);左即是右,右即是左(我的左手在別人看來可以是在右邊,左與右是靠如何觀察來確定的,而不是因為右一定是右而成為右);物體相對于坐標系做運動同時說明坐標系也相對于物體做運動,是故只要參照系做慣性運動,物體也會做“慣性”運動。
那么,為何慣性的本質其實是慣性參照系呢?從坐標系的功能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點。 科學共同體說通過坐標系可以確定任何一個質點在空間上的位置,比如可以用(x,y,z)的方式表達一個質點的位置。但這種標示仰仗于坐標系原點的先定,而且我們還知道,坐標系的原點只能是(0,0,0),這說明坐標系即便可以表示坐標系上的所有點的位置,卻無法表示坐標系原點本身的位置。而作為一個坐標系的核心的原點本身無法表示自己的位置,用坐標系標示質點的位置不過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坐標系標示的質點位置和坐標系原點是相對定義的,而并非像科學共同體辯解的那樣“用坐標系標示質點的位置”。如此一來,物體的相對性被坐標系置換為假借相對,因此可以認為并不是物體有慣性運動,而是坐標系在做慣性運動,且在坐標系的慣性運動中襯托出物體的“假性”慣性運動。或者,我們可以說的更直白和更簡單,所謂勻速直線運動,壓根就是坐標系的軸或者等價直線,靜止就是坐標系原點或者等價點,并不是科學共同體所描述的物體之運動和靜止。
(二)
慣性的“矢量性”未有提及,但從科學共同體提出的數學公式中可以看出慣性的矢量性。至于慣性為什么必然是矢量性的,這還要從另一個概念,加速度談起。按科學共同體的說法,「加速度」是速度與時間的相對變化率,而不是以距離相對于時間的變化來定義的,也不是由速度相對于距離的變化率來定義的。所以,加速度與速度無必然聯系,加速度很大時,速度也可很小,速度很大時,加速度亦可很小。速度越來越快,并不一定意味著加速度越來越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由落體,自由落體的速度是變量,而加速度是個常量。
加速度定義公式是a=(v’-v)/t,其中前者v’是末速度,后者v是初速度。而所謂慣性,就是F=0,v’=v時,F=m(v’-v)/t=0。應該注意,按照加速度定義F=0,并不意味著初(末)速度為零;換言之,代表物體運動矢量的速度(加速度消失并不意味著速度也消失)沒有消失,所以慣性本應該也有矢量才對(慣性的表現形式之一的“勻速直線運動”是一種速度,靜止可以理解為速度0,而速度必矢量;特別是慣性里的靜止未必是絕對靜止,而是“阻止物體之運動的靜止”,所以慣性的靜止是“有矢量的靜止”,且其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
科學共同體曰,慣性與物體之運動及受力情況無關,質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但是,科學共同體雖然承認慣性是可以量度的,卻沒有指出慣性是如何量度的。質量是有單位的,而質量又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那么慣性的單位亦是質量單位?或者慣性的量度單位是速度的單位嗎(慣性是用速度來描述的,更確切的說,慣性是速度為0或勻速的速度,那么,既然慣性的表現是一種速度,為什么不能直接用速度單位表示呢?)
科學共同體對慣性的矢量性以及度量過程避而不談,用物體“固有的屬性”來搪塞,但這種說法亦有不可推卸的謬論。既然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為什么物體永遠也不可能表現出自己的“固有屬性”呢?這個所謂的物體之“固有屬性”,在任何時候都不可能被表現出來,因為物體不能走勻速直線,在地球上做不到,在太空中亦做不到。慣性是個永遠也觀察不到,更不可能通過實驗驗證的空洞的“固有屬性”。
抑或有人提這樣的問題,“如果物體沒有慣性,為什么急剎車的時候身體(或物體)會往前傾斜?”關于這個問題,筆者想這樣回答。孔圣人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請注意,在科學共同體提出慣性概念之前物體也是在同樣的條件下向前傾斜的,并不是因為科學共同體提出了慣性概念物體才會在剎車的時候向前傾斜。又如,在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概念之前月亮本來就那么運行,而如果問一位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月亮為什么會繞著地球轉,這位肯定會說是因為有萬有引力;那么,牛頓提出萬有引力概念之前的月亮呢?因為沒有萬有引力,月球會脫離軌道嗎?退一步講,慣性定義中用于數學計算的部分是勻速直線運動,而我們在剎車時只看到了物體向前傾斜,并沒有看到物體以慣性定義中的“以勻速直線運動的方式”向前傾斜。“向前傾斜”和“以勻速直線運動的方式向前傾斜”是不能混為一談的。惟惜,人們執著于概念、定義等等,不能從現象本身出發而討論,我們能做的只不過是發現現象,并記住觸發現象的條件和順序,且不斷重現已知現象而已。
(三)
事實上,慣性的總總謬誤是科學共同體試圖把「時間」納入計算范疇內的必然結果。做個粗糙的比喻,“勻速直線運動”并不是別的存在,是直線化了的“鐘表”;于是,時間之度量與空間之度量被捆綁,進而對時間擁有了直觀抽象理解的可能性。使人產生迷惑的關鍵在于「速度」,并且由于物理學使用「速度」這樣的捆綁式抽象概念,人們以為物理學真的可以把「時間」不加分辨的納入計算公式中。而實質上是,時間僅僅是速度之“假分母”形式參與了計算。科學共同體說速度必須是以每小時或每秒表示,如是所謂「時間」貌似參與了計算卻并無真正的(也不可能)參予計算,因為乘于一或除于一無真實數學效果,只是“露露臉”后悄悄的滑過了字面。
慣性定律我們可以轉化成另一種陳述: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會在相等時間內經過相等的距離。距離不等不能稱為勻速,時間不等亦不得稱為勻速。至于相等的距離,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理解,但“相等的時間”并非是一個輕易理解的概念,而且只有當我們認可存在著相等的時間(所謂相等的時間,就是確定度量衡的過程,換言之,只有當我們假設這個量的每一個「一」都是相等的,才能做四則運算)才能計算時間。
不管時間的本質是什么,不管有無時間之量化的合法性,它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者最重要的“數字化概念”。而且,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毫無避諱的使用著“數字化時間”——“下班回家的路程有半小時”、“方便面煮熟需要3分鐘”、“逛街花了三小時,吃飯花了一個小時,今天總共在外四個小時”…………但是,時間真的可以數字化嗎?
如果我們站在資本家或者銀行的角度,對“數字化時間”的重要性看得更清楚,并且亦可以猜測到科學共同體為什么費盡心思的以慣性為基本定律而構建科學概念體系的真正而隱秘的原因。
例一:——每秒5米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的質點,每一秒進行統計:
①5/1=5/1;②10/2=5/1;③15/3=5/1;④20/4=5/1;………………
例二:——沒有加入市場的資金或銀行的無息貸款。5萬元,一月一計。
①5萬元/第一個月=5/1;②5萬元/第二個月=5/1;③5萬7元/第三個月=5/1;④5萬元/第四個月=5/1;………………
提示:物理公式=慣性(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銀行核算=本金(不以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利息
注釋:在例一中,“勻速直線運動”是資產階級強行帶入的,是資產階級出于資本管理的需要而帶入的概念。而“勻速直線運動”的帶入必定會與真實的運動出現偏差(真實的宇宙不存在、也不可能容納直線運動,因為有一個物體作直線運動說明這個物體無法做周期運動,而不做周期運動的物體存在就不會有現在的宇宙),故而需要再弄出一個概念來捏合強行帶入子虛烏有的概念而出現的偏差,這個額外制定的概念即使加速度,并與力掛鉤。
分即是合,合即是分,科學共同體以慣性和加速度表示物體的實際運動,說明實際運動被科學共同體拆分為慣性和加速度。然之為何?3+2=5的成立同時說明5-3=2(或5-2=3)亦可成立;如果我們把物體之運動用以下公式表達,即「物體的實際運動=慣性運動+加速度」,那么我們可以知道以下公式同樣會成立「慣性運動=實際運動-加速度,或加速度=實際運動-慣性運動」。
(四)
“6小時是2小時的3倍”,已習慣于數字化時間表示法的人不會感覺到異常,但事實上,時間絕對不能簡單的被數字化,是閱讀這段文字的人進行了簡單的純數抽象運算,即6÷2=3而已。又,如果問一個人一個問題,問“200秒和201秒哪個更長?”,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當然是201秒”,但并非如此簡單。事實上,這種提問本身就已經有暗示性了,因為使用了數字標示時間,從純數的角度來講201大于200是固然的。不過,如果讓一個人不看表,也不看數字分別感悟201秒和200秒,沒有人可以肯定的說哪一段更長,當然,這個人可以毫無根據的隨意指出,并且有50%說對的概率。
很簡單的提問就可以襯托出這里存在著的問題;24點是今天還是明天?有的人會說:“24:00是今天,明天應該叫0:00”或者有人會說:“今天的結束,明天的開始 ”等等,但這些都是對時間的直觀理解,并沒有正確認識的時間的奧秘。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明天”,當我們說:“明天八點要上班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我們說的那個“明天”是指過了今晚,早上起床,洗洗臉之后時候的大概時刻,但是當我們真到了我們所說的“明天八點”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并不身在“明天”,而是又來到了今天——明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只要到了我們所想的那個明天,那么明天就變成今天。
「昨天、今天、明天」式三段時空觀,只是人們對時間的直觀理解之范式(「上一秒、這一秒、下一秒或者過去、現在、將來」等等皆是)。此時此刻,過去已過去,而未來還未來,唯此時此刻,然則此時此刻本身又瞬息萬變,故此時此刻的“實體”也是不存在的。但是,資產階級為了自身利益把時間數字化的時候,這種真實的時間形式必然要摒棄,因為此時此刻不可分不可合,而加減是數學的基本特征,進而只有過去、現在、將來并存的時空觀(科學共同體提出的絕對或相對時空觀俱是這種觀點)才能進行數學計算。
科學共同體對時間的定義是「時間是兩個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從語義層面上,這個定義有兩個理解上的難點,一個是「時刻」,另一個是「間隔」。
時刻:它與質點一樣,有著不可逃避的邏輯悖論。質點的悖論是,幾何點不能含量,而質量顯然是一個量。量是比質量高一級別的概念,假使承認質點的「不能含有量卻含有質量」的定義可以成立,猶如承認以下說法不荒謬——這個屋子不能住人,但能住男人——人是比男人高一個級別的概念,既然不能住人理然不得住男人。
這個問題也顯現在時間問題上,「時刻」含不含有「時間量」?如果含有時間量,就不是原本意義上的時刻而是時間,很顯然,如果承認時刻含有時間量,那將自己否定時刻的存在,而如果不承認時刻含有時間量,那將與時間毫無關聯,那就不是「時間之刻」(請參照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劃分法,傳統的“時辰”和西方劃分法的“時刻”是有區別的)。
間隔:人們對「間隔」一詞的理解是對視覺空間的理解開始的,比如,當我們說“兩堵墻之間的間隔”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理解。是說,眼前有兩堵墻,然后兩堵墻之間有一個空曠區域,這個區域叫“間隔”。
但是,當我們把這種視覺空間理解轉嫁到時間上的時候,這個「間隔」就要面對語義歧義(更準確的說,這里的“間隔”是個帶有隱喻的詞匯)。因為,當我們使用「間隔」來描述兩堵墻之間的時候,兩堵墻是同時存在的,而「間隔」用來描述時間的時候就要面對「一個時刻只有一個時刻」的問題。也就是當我們說“從昨天到今天的間隔”的時候,昨天已經消失,因而這個「間隔」失去了「一堵墻」,只剩下今天「這堵墻」。不存在“兩堵墻”,兩堵墻之間的間隔何存?換問之,既然我們無法同時獲得兩個時刻,如何確定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
抑或有人會說這只是比喻,用空間概念形象的比喻了時間概念。但實際上,“比喻”和“偷換”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只是「褒」、「貶」之別帶來的錯覺而已。“某人用A概念比喻B概念”,這句話并不會給聽者帶來語義以外的感覺,但一個人聽到“某人用A概念偷換B概念”的時候,就必定會帶著語義以外的感覺聆聽。我們的語言中這種例子太多,不在此多舉。
科學的語言陳述中亦有著大量的比喻,比如用「力線」來描述「場」。可以說科學共同體用力線來形象的比喻了場,但也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科學共同體用力線來偷換了概念;因為場的定義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而力線明顯是給人提供了視覺信號。雖然以下兩句在事實層面上是一個意思,但帶給人的印象明顯不同:“科學共同體用力線概念比喻了場概念”,“科學共同體用力線概念偷換了場概念”。
【跋】
筆者看來,慣性定義中之“勻速直線運動”,是資產階級理念中的“經濟學會計分期定義”的喬裝打扮。
一、經濟學會計分期定義——是指把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過程,劃分為較短的等距會計期間。
二、勻速(直或曲線)運動——把物體的相對位移劃分為等距線段(距離可分,而時間不可分,所以時間的勻速流逝本質上和會計期間假設一致)
最后,筆者想用題外話結束小文:在人們的常規意識形態里,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是沒有階級性的普世價值,但筆者認為,對于科學的資產階級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