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清華大學歡迎新生的一個標語聞名全國:“歡迎你,未來的工程師、科學家。”
著名大學培養工程師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當年這個標語常常被大學生們當作清華大學驕傲的標志。
可是中國的教育家們可能萬萬想不到,時隔半個世紀,現在中國的大學已經不將培養優秀工程師當作什么業績了,甚至也不能培養出工程師了。一流高校以培養出國留學生為榮,二、三流高校以爭得生源,維持學校生命,賺取更多的利潤為最高目標。
在現時中國高校里,生存獲利是根本目的。學校小,規模不夠大,效益差。就千方百計拼湊出一間綜合大學,而不管實際的師資力量如何。然后大量增加新專業,擴大招生面。間間高校都保持在校生萬人以上。師資不夠,就無限制地增加教師工作量來應付,根本不考慮教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教學效果。規模可謂大了,可惜教學質量一落千丈。中國的大學已經不能培養出合格的工程師了。在就業市場上,大學生與民工基本畫等號。
這導致中國就業市場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一方面企業欠缺大量合格的工程師。而另一方面,每年從高校畢業的千千萬萬大學生無法就業!
高等教育的失敗,在中國社會和工業迅速作出了反應。
在2006年中國科改委做了一個調查,調查結果是一個令人難受的結果:中國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這個結果在中國高層人員講話中多次被引用。例如: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 5月24日 ,在第九屆科博會中國高新企業發展國際論壇上指出:中國現在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50%,一半以上的技術是靠引進。全國真正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只有萬分之三左右。”
科技部副部長尚勇說,創新能力薄弱已成為我國產業國際競爭的“瓶頸”,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僅占25%,研究開發支出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0.56%,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其實“萬分之三”這個數據還是含有大量的水分的。如果剔除象華為、中興之類的“香蕉”企業,估計萬分之一都難以保證。
企業沒有自主技術早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實,可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卻極少有人提及—— 中國高等教育的失敗!
企業的技術從哪里來?當然得依靠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就算從國外引進也必須依靠技術人員消化、吸收啊!
企業的技術人員當然主要靠中國自己的高校培養了。企業沒有技術,當然與社會的經濟政策失誤有重大的關系。但是缺乏技術人員絕對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這直接證明了中國高校沒能夠為中國企業培養出有用的技術人才!從而間接證明了30年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嚴重失敗!
在高等教育中,最典型的數IT領域了。以計算機學科為例,全國幾乎任何一家高校都有計算機專業,每年畢業的計算機大學生不下十萬。但是遍數中國的計算機行業,除了一個半倫不類的WPS之外,就幾乎看不見任何一個象點樣子的計算機項目了。這么多的計算機專業人員都能夠干什么啊?全部都是只能使用計算機而已啊!認真審核高校計算機的科研項目,絕大部分都是一些項目開發和應用的項目而已。根本沒有一點核心技術的創新味道!
其他專業情況類似,絕對好不到哪里去。
解放后,中國的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中國的高校曾經為中國工業培養了大量的優秀工程師。當年的一個本科生,幾乎就是單位的主要技術力量,就能夠挑起單位企業的技術大梁。例如當年的一個規模不算太大的哈軍工就幾乎抗起了中國軍工工業的半個天空。
記得71年筆者所在的地方郵電局,一個北京郵電學院的本科生就能夠全力承擔起一個晶體管研究所和工廠。在沒有多少技術支持的情況下研制出第一代產品。
就算一個高中畢業生也是重要的技術力量。例如在《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電影中的描述,一個高中生就能夠成功設計、安裝一個水電站。這在現在,就算是大學本科生也做不到的啊!2000年,我曾經對一個自動控制方向的電子專業班本科學生作過測驗,竟然沒有一個學生能夠設計一個供電保險絲!差距所謂十萬八千里。
2007年,我審閱了一個電子專業一百多份被評估鑒定為合要求的畢業設計。狀況慘不忍睹,幾乎所有設計都是連設計指標都沒有的抄襲品!但是最悲哀的是,這樣的設計居然還全部評議在中等、良好以上,而且優秀也占了10%(這是指標規定)。
最近我在一些大型的通信企業調研,也順便了解企業接收的學生情況。這些企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生。盡管他們的學校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基本沒有工程能力,沒有掌握通信工程設計方法和規范。
引用一個通信設備生產企業人事資源部經理的話如是說:“80年代以前,只要是專業對口的學生,哪怕是中專生,到廠三兩個月也就上手了。現在?就算華南理工和清華的都一樣,沒有兩年絕對上不了手。”“所以公司收人只看工作態度,不看技術水平。”
“只看工作態度,不看技術水平。”現在求職的大學生們可能想不到吧?
因為大家都沒有技術,只能挑一些工作態度好的了。這也是企業的無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代大學生的狀況是怎樣造成的?下面我們將目光轉向高校。
現在高校的教學狀況
實際工程能力不是工科專業教師的基本要求
“學校的問題主要就是教員問題。”這是毛主席當年在延安對抗日軍政大學的指示。實際上,這個指示對所有學校都有普遍意義。
現代的中國高校對教師的科研基本要求是能夠發表論文和為學校得到多少科研費。發表論文也主要看發表在什么等級的雜志。至于論文的內容是什么,是否對實際工程和科研有沒有價值,甚至是怎樣的手段發表的都不重要。
發表論文成了高校教師升職、評職稱的最重要依據。而教師的工程能力就根本不考慮。
在這樣的規范制約下,將所有高校教師都制造成一些毫無實際工程能力的書呆子和空談家。面對與實際工程技術聯系密切的專業課程,在上課的時候也就只能照本宣科。
現代中國高校教師照本宣科的能力之強也是罕見。無論什么專業課,就算自己根本不懂的也無所畏懼,照讀是也!
例如本人在作基層教學管理干部時發現一些專業教師,已經教授本專業課程多年,但是卻連本專業設備都沒有碰過。甚至沒有見過實際設備的大有人在。而這些教師甚至還是擁有高級職稱的教授、副教授。
這些“專家”們指導的畢業設計或平時的工程設計課題甚至連國家基本設計規范和標準都不知道。在這樣的教授們統治的高校教育制定的教學大綱和方針能夠培養出合格的工程師?
筆者在高校期間就經常與這些教授和管理者們爭論畢業設計是否應該符合專業相關的國家規范和標準這些低等的“原則”問題。無奈之下就干脆要求指導下的學生作畢業設計的時候“表面格式按照學校要求,內核必須符合國家規范和標準”,畢業后在工作中“拋掉表面格式,保留內核才是符合要求的工程設計。”
但是個別教師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左右由絕大部分這些教授、專家們領導的整個學校的。因為在高校,具有實際工程能力的教師是絕對的個別分子。在目前的教師制度下也不可能成為高校的主流。
教師的素質是影響高校不能培養合格工程師的重要因素。
歷屆高校學生教學狀況分析
對于學習,學生的主觀性是起決定作用的。學生沒有學習的動力是再好的學習環境也沒有用的。從72年恢復高校招生到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中國高等教育可以這樣兩個大階段。一是1972年~1976年的工農兵學員階段。二是1977年后的恢復高考制度的改革開放階段。1977年后這個階段其實可以細分為下面的幾個階段:
1)1977年~1979年:所謂的老三屆;
2)1980年~1985年:完全國家公費和畢業包分配階段;
3)1985年~1989年:實現部分收費和畢業自謀職業階段;
4)1989年~1999年:全面實行收費,并學費迅速提高的過渡階段;
5)1999年以后:實現高校擴招和學費進一步升高階段。
具體過程參考下面的資料:
1985年,中共中央頒發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高等教育“可以在計劃外招收少量自費生,學生應交納一定數量的培養費。”從此,開始實行高等教育收費雙軌制,只對部分自費生、委培生和定向收取學費。直到1989年,國家才對高等教育進行收費,當時的收費也只是象征性的只收200元,但總算邁出了高等教育收費的關鍵性一步。1993年,我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和東南大學開始收費并軌試點。1996年在部分高校試行并軌招生,學費一下子漲過2000元,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1997全面并軌后,學費一直徘徊在3000元左右,人們也漸漸適應了這種制度變化。2000年,各地高校收費標準猛漲,普遍提高15%左右,有的地區提高20%,學費超過4000元。北京市的大學學費一般專業每年每生介于4200至5000元之間。理工科專業介于4600-5500元之間。外語、醫科類專業學費介于5000-6000元之間。藝術類院校突破一萬元,只有師范、體育、民族等專業較低。各種B線大學學費高至萬元以上。
如果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性角度分析,第一階段的工農兵學員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是很好的,但是文化基礎總體偏低而且參叉不齊。從整個年代比較和專業學習的角度來評價,教學質量處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比不上85年以前,但是高于85年以后)。但是教學的靈活性和與實際相結合教學理念方面是最先進的。因此在學生的文化基礎總體偏低而且參叉不齊的情況下能夠保證教學質量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當年的工農兵大學生很多在后來都成為了企業的骨干。
在第二階段中,無論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生的素質以及教學質量各個方面評估,公認的老三屆(1977年~1979年)是最優秀的。筆者認為這一方面學生的素質高是主要的。另一方面高校的教學制度受文革影響,還保留那比較靈活、先進,以實際相結合也是重要因素。
從1966年停止高考以來,積存下10屆的畢業生。例如1978年實現全國統考,全國報考考生過千萬,實際錄取才僅僅24萬。低于1%的比例,學生素質高也是理所當然。例如1978年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第二名的尖子在免試進入南方某名牌大學數學系,一年后竟然因為無法跟上班上的進度而退學。可以想象當年這個班學生的素質之高。對比現在,一個12、3歲的兒童特招進入高校就可以在班中指手畫腳真是天地之別。
例如在78屆學生中,應屆高中生比例在50%,其他社會考生占50%,其中64~66年高中“老三屆”學生比例在1/10左右。班上成績前幾名學生鮮有應屆生。
以后從80年到1999年擴招前,學生基本都是以應屆生為主,文化基礎偏差不大。但是教學質量呈逐年下降趨勢。這主要是兩個方面造成的:一是教學制度逐漸“完善”,實際是逐漸僵化;二是從85年后國家不在包分配和收費等因素影響學生的學習主觀積極性所導致的。
99年后教學質量更加一落千丈,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矛盾是師資與學生的比例嚴重失調。這是教育產業化所形成的惡果。
如果不討論社會因素和政策因素,僅僅從教學制度上分析。我們發現從1977年到2009年形成的兩條曲線: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曲線和教學質量曲線。
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曲線從低往高走,而教學質量曲線卻從高往低。
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與教學質量成反比!
雖然很難拿出一個具體的量化指標來評價這兩個曲線,但是總體事實是社會和教育屆教師們所公認的。這個現象使人不能不思考現在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問題。
教學制度、方法死板僵化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如果不包括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中國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主要建立在:考試、考核管理制度、課堂教學管理制度和實驗、實踐管理制度三個方面。
1)考試、考核管理制度
中國的考試制度從科舉制度到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了。盡管受到非常多的批判(最嚴厲的批判是毛澤東的),但是始終不能廢止,而且現代的應用還越來越廣,幾乎任何場合都以考試為重要依據。這自然有它難以取代的地方。但是考試制度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副作用巨大。特別是作為大學教學過程還是將考試作為一種最重要的考核手段的弊端就更加嚴重。
首先,考試并不能真是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給學生開一門課并非僅僅是要求學生去讀一本書,而是要求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一個學習過程。注意,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看最終的考試“結果”。學生必須完成這個學習的全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必須根據這個全過程來衡量。而絕對不應該僅僅憑借一份考試卷來評價。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是完全能夠用各種手段對學生的全過程進行評價的。前提是學校在考試管理制度上給予支持,不能用一套僵化的考試制度框死。
實際上,目前高校的考試制度越來越嚴格和僵化。學校首先就定死了考試的形式,要求考題標準化,題庫化。學生的考試成績還必須所謂的“正態分布”,否則要追究教師的責任。將考試成績當作教學質量好壞的直接評估。
管理部門對待考試無非只有這么個辦法:嚴格監考,對待學生和教師考試如臨大敵。首先讓監考教師監視學生,再讓巡考、督考監視教師,反正誰都不是好人似的。層層檢查考卷,連改卷的格式都要統一。少畫一個圈都當作事故處理。
這樣就將逼使教師和學生共同對付考試,成了考場上“一條戰壕的戰友”了。
一方面,學生要及格以求得到學分。另一方面,教師要得到考卷成績的“正態分布”以應付教務管理部門的追究。作為教師既要不得罪學生,也要應付學校考試管理,當然想方設法將考卷成績提高。這樣的考試還有多少真實考核的味道?這樣的教學是一種低級的應試教學。
要知道,一個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有多種手段來控制考卷成績的。
而這種應試教育在專業教育中實行是導致扼殺教學的致命一環。學生平時根本不用認真學習,只要考試前突擊一下,“抓抓重點”一般就能夠順利過關。反正諒教師也不敢抓多幾個不及格。筆者在畢業實習時候利用實際工程內容檢查學生,發現考試成績與實際學習效果相關性極差。無論是基礎課與專業課,幾乎與沒有學的效果是一樣的。
現代高等教學應該大大淡化考試的考核作用,發揮考試作為一種學習的重要過程的作用。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學習主觀積極性才是正道。
2)課堂教學管理制度
無論條件再好的高校,課堂教學還是一個主要的教學方式。所以課堂教學管理制度的好壞對教學質量影響巨大。
課堂是老師與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和輔導的場所,絕對不僅僅是老師演講和給學生讀教材的地方。所以課堂的方式必須提倡生動、靈活、結合實際,不提倡生硬、死板、脫離實際的方式。現代高校流行的一些什么“精品課”之類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一些僵化的課堂形式,對提高教學質量一點好處也沒有。
特別是學校往往要求教師上課必須嚴格按照大綱,預先準備的講義,絕對不準有一點偏離更是嚴重僵化課堂教學的管理制度。
現代技術發展迅速,教材一般都要落后實際工程和科研好幾年。教師如果不能把握現代技術的發展脈搏,自覺地、經常地將實際科學技術的新內容帶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學效果是不會好的。
可是現實中,課堂教學必須嚴格按照教材,不允許教師自編教材,也不準偏離教科書一步。如此僵化的課堂教學制度無非鼓勵教師照本宣科之外,哪里還有靈活施教,教學結合實際的絲毫味道!
僵化、死板的課堂管理制度使大學課堂成了一個教師讀教材,學生應點名(學生不允許曠課)的場所。已經基本失去了教學的意義。
3)實驗、實踐管理制度
實驗、實踐管理制度是現代大學教學中最亂,也是最誤人子弟的教學環節。
在工科教學中,實驗設備落后、殘缺,甚至完全沒有都是司空見慣的。實驗理念落后、陳舊,脫離實際科學技術更是高校的普遍現象。
例如本人所在的一間省重點高校的通信專業,承擔著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現代交換、電視通信、無線電導航與海洋通信、通信電源等好幾個學科專業的教學任務。但是所謂的實驗室就只有幾臺陳舊的交換模塊和移動通信模塊。其他一律空白。
這樣的實驗設備居然也能夠順利通過高校評估,而且還得到優秀!
通信工程專業實驗我本人最反對使用簡單的模塊代替工程設備應付學生。因為這樣的實驗對走向實際工程的學生沒有任何意義。我本人主持了大量的實際通信工程設計和施工。例如在2000年至2002年間,我主持了某地區整個移動通信網規劃和幾十個移動基站的設計、施工和系統的開通。我的實際工程能力不容懷疑,是一個非常合格的高級工程師。但是實驗室這些模塊我就根本不會用。
連我這樣的“高級工程師”都不會使用的東西,教給學生干什么?
學校實驗建設的空白造成在學校畢業的學生連通信單位常見的測試儀器,通信設備都見都沒有見過。一般的工程手段也沒有得到任何傳授和指導。怎樣能夠培養出用人單位需要的學生?
為了建設出合要求的實驗室,我曾經走訪了全省大部分高校的實驗室。發現99%以上的高校實驗室建設和手段都是基本相同的,都是裝備了一些實驗模塊和做一些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的實驗而已。只有郵電學校的通信實驗室采用與實際通信系統相同的設備。
所以在實際中往往有這樣的現象:通信單位沒有合格的工程師,而學校又有大量的學生無法就業。
畢業實習這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又怎樣?如果了解后就更加失望。
現代高校(醫科除外)的專業畢業實習簡直就形同虛設。大部分都采用讓學生自己聯系解決的方法進行。根本沒有教師指導一說。實習的質量根本無法保證。
一些高校甚至在最后一年就將學生“趕出”學校,自己聯系實習。學校基本不負責也不監管,只要學生能夠弄一份不知真假的實習單位鑒定和亂填寫的一份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回學校就可以了。只是昂貴的學費就是必須交的。我真不知道這一年里,學校既不負責給學生聯系、安排實習,也不管理實習,憑什么收取這樣貴的學費!
我主持教學系工作的時候,當給學生作畢業實習動員的時候(動員學生離校自己聯系實習),面對著一群充滿祈求目光的學生,常忍不住轉身偷抹淚水。真有愧對學生的感覺。但是面對學校的制度和安排,我一個人又能夠如何?
現在作為普通教師,我能力更加有限,只能盡力給學生聯系和安排實習了。一般每年我都安排30~50人的實習,給部分學生聯系工作(一般十幾二十個吧)已經是我最大能力了啊!
如果學校重視實習環節,重視培養教師的工程能力,能夠有1/3教師具備與單位企業溝通、具備指導實習的能力,畢業實習這個教學環節的質量自然能夠得到保證。
高校再這樣辦下去,中國將面臨超過幾代的工程技術人才斷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