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秦關的《中國高校的工科專業不能培養工程師》一文,文章在讀第一遍時沒看完,因為我認為文章標題首先就是個偽命題,后面價值不大。文章開始部分將問題歸結為中國教育的失敗,我認為有更深層的原因。本人原以為作者是非工科出身,后來重讀文章發現作者是高校工科教師,這讓我更為驚奇,越來越多的輿論將中國畢業生置于一個尷尬的位置,事情僅僅這么簡單嗎?我嘗試分析一下更為深層的原因。
一、中國高校的工科專業不能培養工程師是個偽命題的理由。
高校工科畢業生與工程師的區別。
通俗的說,高校工科畢業生就是大學里工科專業通過考核獲準畢業的學生。工程師的稱謂,通常只用于在工程學其中一個范疇持有學術性學位或相等工作經驗的人士(引自百度百科)。可見,兩者是有區別的,高校工科畢業生是半成品,工程師是成品。工科畢業生必須通過實踐這個環節,才能成為工程師。歷史上世界范圍沒有一家高校宣稱他們培養的是工程師,只能宣稱,他們的畢業生是未來的工程師。培養一名工程師,從現在的發展水平來看,常規的模式需要兩個平臺,一個是高等教育平臺,一個是實踐平臺。
高校工科的職責是培養合格的畢業生,其畢業生成為工程師是畢業生選擇的發展方式之一,將培養工程師作為高校工科的職責,目前這是不合理的,還需要一個實踐平臺。
二、高校工科畢業生成為工程師的途徑。
按照常規的做法,一個工科畢業生要取得工程師證,是在從事工程學其中一個方向的技術、生產、研究或設計工作一段時間后,通過考試取得。然而,是否有證不是關鍵,從社會的要求來說,是否具備相應的能力才是關鍵。這個能力的取得,不管是有證還是無證的,所要求的有一個共同點:在實踐中證明可行,即能勝任。即通過實踐平臺。
三、實踐平臺急劇減少,是我國高校工科畢業生不能成為工程師的主要原因。
1、工科畢業生所需要的實踐平臺。
通俗的說,實踐平臺就是專業對口的就業崗位。對應于工科畢業生,這種平臺主要集中在技術、生產(技術指導型,如土木工程)、研究和設計部門。
2、實踐平臺的數量變化。
城市建設和技術進步大大的改變了我們的城市,這帶給我們一種錯覺,需要技術人才的崗位在增加。事實上并非如此,在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比較理論指導下,我們放棄了發展的自主權。現在是市場換技術大行其道,我這個80后都畢業幾年了,一汽、上汽、廣汽還沒有換到技術,還在代工。倒是奇瑞和吉利等短短幾年迅速成長。個中緣由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但這種現象是廣泛存在的。看看我們的三大工業基地,珠三角、長三角還有環渤海(以前的遼中南,現在應該加上山東半島和京津冀地區)一片一片的工業區,他們沒有自主技術,不搞技術研發,不從事研究和設計,要么是進口設備和引進技術進行生產,要么是外資合資等代工方式。小時候向往的長春光學、沈陽機床今何在?三大工業區是我國的經濟核心,中西部也是如此,已泛濫至全國。這造成:原有科研院所紛紛倒閉(要自負盈虧,面對國外成熟技術,就像小孩跟成年人上擂臺),原有國企撤銷或減少技術方面的部門,新建的代工廠沒有技術、研究和設計之類的部門。也就是說,與工程師相關的技術、研究和設計部門,30年來,不光沒有增加,反而較少了!就剩下生產了,這也是我校土木專業好找工作的原因之一。工科實踐平臺在這30年來是減少的,或許有人說,一般企業都有技術部門,這是假技術部門,他們的用途在于如何實施引進的技術。這種部門只歡迎工程師,不需要畢業生。
因此,工程師數量和質量問題,不是教育這個平臺出了問題,是大環境的出錯造成了實踐這個平臺出了問題。將個人戰術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樣的國家是不可能有競爭力的,是沒有希望的。這種錯誤的戰略,只會對主導者獲取個人利益有好處,同時會對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造成惡性循環。這跟毛澤東戰略背道而馳,只有重新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才會從根本上扭轉這個這個局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