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見聞:零落成泥碾作塵,但愿香如故
大學生沈陽調查隊 2004年1月
這里,曾經是中國重工業的脊梁;這里,曾經熱火朝天、揮汗如雨;這里,曾經在新中國的成長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而今,這里卻難得聽見機器轟隆的聲音,難得看見工人成群結隊、談笑風生的場面了。這里,就是聞名全國的重工業基地--沈陽市鐵西區。曾經,它以它的輝煌讓國人矚目;如今,它又以它的衰敗重新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冬天的鐵西,猶如一家家工廠銹跡斑斑的大鐵門一樣,冰冷刺骨。初次來東北的我們,不得不不停地說著話--怕臉被凍僵了。走在大街上,工廠一個挨著一個,盡管多數已是人去屋空,大門緊閉,寂靜寥然。大街上灰蒙蒙的,每個人都是緊裹頭腳,步履匆匆,甚至偶然看到一個穿著紅色衣服的人,都會讓我們的眼睛不禁一亮。然而,大部分的時間,我所聽到和看到的東西卻使我的心也蒙上了一層灰色,一如那空曠冷寂的廠房,一如工人們眼睛里噙著的混濁的淚水。
一、社會見聞
沈陽——一個坐落在中國東北的大工業基地,在經過了上百年的滄桑之后,如今是一個什么面貌呢?在那里生活著的我們的中華同胞們過得如何了?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來到了沈陽。
1、“小黑”和“大黑”
看待一個大城市,我們首先要看的是它的治安狀況,只有擁有了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良好的治安管理, 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生活才能祥和幸福,經濟才能得以發展??墒菍τ谏蜿杹碚f,我們看到有“小黑”,也有“大黑”。在這一方面我覺得并不樂觀,這樣的局面是怎樣造成的呢,會持續多久呢?這引起了我們的擔憂和沉思。
先說幾件小的事情吧!對于一個比較老的城市來說,最大的建設莫過于將舊房子拆遷重建,而對于老住戶給予補助也是國家明文規定的,于情于理都應對那些住戶一些補償,可是當地的城建部門卻只是象征性的給出一些后,就強迫住戶搬出,還有時雇傭當地的打手對居民進行威脅甚至動手,更有甚者,他們不顧百姓的財產與人身的安全,強行拆房。據說,在不久前,有過六旬老漢從推土機推過的廢墟中爬出來的事件發生,聽到此消息后,我們都被震驚了!
由于在沈陽失業人員比較多,所以社會比較亂一些,然而由于地方機關為了使自己所管轄的地方在案件向上報時數量下降,就采用私了的方法,有時候對違法亂紀的并不走法定的程序,而是他們一邊收錢,一邊就放人。
平常的小偷小摸只是所謂的“小黑”,真正的“大黑”應該數有靠山的黑社會了。提起沈陽黑社會,不免要提劉涌。然而底層群眾都說,劉涌在沈陽的地位并不是傳說中那樣的“老大”,黑社會的頭目都是與政府高官有瓜葛的,劉涌是因為靠山倒臺了,才被捉出來的。而沈陽黑社會的勢力之財大氣粗不能不讓人心驚。“什么叫黑社會?那些小痞子不叫黑社會,只有和官勾結起來才叫黑社會!”這是大叔干了一天的體力活,滿臉滿手烏黑,晚上我們要睡覺的時候回來說的。為了接待我們,今天他提前回來了,平常他要一直干到晚上12點。第二天,我們還在睡夢中,大叔就去上班了。
看看工人們對腐敗是怎么看的。
問:“你覺得現在搞運動來治腐敗行嗎?”
一位工人答:“現在再搞運動就亡黨了!現在哪個官不貪?。棵嫣珡V了!”
問:“那你覺得應該怎樣反腐敗呢?”
工人答:“抓一個,斃一個?!?/p>
對腐敗,老百姓就是這樣的深惡痛絕。在沈陽勞動公園,一位80多歲的退休干部曾指著我的鼻子,大聲對我說:“現在的社會哪兒像個社會?。窟B起碼的安全感都沒有了!”
2、面子工程
下了火車,坐公交車輾轉到了目的地,打電話問得是一座七層樓,而面前確有一座七層的舊樓,估計就是了吧,但打聽一下卻沒有我們要找的人。往前走一走,過了一條好寬的班郵路,也有一座七層樓,不過外表看起來還頗為漂亮,仿佛很新的樣子,正是為此,我們才沒有直接找到哪里去。然而,那邊樓下已有一人在張望了,過去一問,卻是我們要找的人。下崗工人怎么會住這么好的樓?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繞到后面,進了樓道。我們立刻也就恍然大悟了,原來樓后面原原本本的露出了破舊的痕跡,樓梯內也是窄小昏暗。何以如此呢?后來聽工人介紹才知道是這么一回事:樓前的大路叫迎賓路,凡是北京來的大官下飛機后都要經過這條路才能進沈陽城,所以這所面街的大樓就裝修了外表。而先前那座七層樓因為離街遠了一些,在迎賓路上經過的車輛從窗子里面看不見,所以外表仍舊是破舊。
所謂市容市貌原來不過是這么一回事,是給別人看的,尤其是給上級看的,至于好的外表下面,工人們真實的居住環境怎么樣,是那些領導們不會顧及的。如果社會的確發展好了,人人有工作,生活不愁,那么搞好市容也是應該的,住在當地的人看著也是舒服。但是在有著那么多的下崗工人的鐵西區,生存幾乎都成了問題,一個工人告訴我們,“這年頭,不找點活干,餓死都沒人管!” 說這話的工人,兒子在讀大學,夫妻倆起早貪晚的包餃子去賣,好的時候每天還有十幾元的收入,不好的時候,也就剩余幾元錢甚至賠上一些。而從前工人是有人管的,我們所了解的這一家,當年只有一個工人,卻養活了全家六口,生活雖困難些,但工廠有補助,全家吃飯,孩子上學時不愁的?,F在工作很難找,對現實的不滿自然使人回想起過去的種種好處。現在下崗工人太多了,迫于生存的壓力,什么能干就干什么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凡是能謀生的職業活計,都給下崗工人之間的競爭把報酬壓到最低點。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搞什么市容,為誰而搞的呢?
市容工程做的不僅僅是粉刷一座樓面,還有栽樹,種草坪,修欄桿,改路燈。每一項都是不小的工程,譬如栽樹,栽一次總要許多棵,曾經選過一個好的品種,每棵樹上百元,但工程有人做,樹栽下去活死與否卻沒人管,春天一到,80%都死掉了。多么可惜?人們更多的是憤怒,那么多錢給每戶下崗工人發一點不是更好。一個工人說,“你把錢給我,我保證栽一棵活一棵!但是他們不找你干。”想一想恐怕不僅僅是樹死掉的問題,而樹苗恐怕也沒有那么貴,中間的差價給人拿去了。承包工程之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不在市容,而在錢?!耙挥谢罡?,不就來錢了?”這是《官場現形記》中所記之官場人物的座右銘,不怕沒錢,就怕沒活干,凡有事務,總會有一些油水可撈。做官要撈錢,現代人恐怕不比清朝的時候差。樹死了可以再栽,反正是政府投資。但是這承包工程之人恐怕要有一些手段,才能一次又一次的撈到這樣的“肥缺”。除栽樹外,種草坪,修欄桿,改路燈也是大同小異,將現有的草坪鏟掉,換上另一個品種,拆去現成的欄桿,改換上另一花樣的,把路燈弄倒,換一種型號或亮度,其背后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為了錢。自然,有些領導眼里也確是為市容的需要,但是這市容代表的不是百姓的生活,不是百姓的顏面,是領導的顏面,這是領導的市容,也是為領導的領導所做的。
3、爺爺:我什么教也不信,我只信毛澤東思想
爺爺是鐵西區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今年已經72歲了。他9歲隨母親從山東老家來到沈陽,1950年進了沈陽××廠,一直干到退休。在爺爺家里,我們看到墻上掛著一個十字架,奶奶笑著說:“我信耶穌?!睂Υ耍瑺敔敽苁遣灰詾槿唬骸拔沂裁唇桃膊恍?,我只信毛澤東思想?!?/p>
我們笑問為什么,爺爺給我們講了一個關于醫保的例子。57年,奶奶突然生病,爺爺送奶奶去醫院,醫院讓爺爺交60塊錢的押金,由于走得匆忙,爺爺當時身上只帶了一塊錢。醫院要了爺爺的職工證,記下爺爺的單位和他的名字,就讓奶奶住院了。住了一個月,共花了120塊錢。由于送奶奶去醫院的時候走得匆忙,沒到工廠開介紹信,所以廠子沒法給爺爺報銷。但120塊錢對靠每月45塊2毛錢的工資養活七口人的爺爺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于是工廠就先替爺爺交了錢,然后從爺爺的工資中每個月扣5塊錢??哿巳齻€月,后來廠長知道了爺爺的情況,就不讓會計再給爺爺扣錢了。這是一件事。
還有一件。93年的時候,奶奶生病,花了6000多塊錢。禍不單行,奶奶好了之后,爺爺又生病,花了7000多塊錢,后來工廠給報銷了12000塊錢。但是現在,爺爺生病卻不敢去醫院了。“上次生病去醫院,光檢查就花了600多,醫生給我開藥,一支要120塊。后來我去藥店,同樣的藥一支只要38塊?,F在廠子不行了,看病都得自己花錢,廠子一分錢也不給。所以現在小病就自己買藥吃,大病就在家等死了!”
不光爺爺,鐵西的很多人都特別懷念毛澤東那個時候,特別是下崗工人,很多人家里都掛著毛澤東的畫像。爺爺的大兒子94年從標準件廠下了崗,現在夫妻兩個靠包餃子掙錢。他們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子,一年學費要6000塊,每個月的伙食費要400塊。而大叔夫妻兩個一天包20盒餃子,每盒賣2塊錢,有時候一天只賣出一盒。大叔和三叔合住一套三間房,大叔家里除了一個舊衣柜,兩張床和幾年前買的一臺電視,就是墻上掛著的毛主席像了。
后來又和其他的工人聊天,發現他們之所以懷念毛主席那個時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那時的生活有保障,生了病有人管,沒有后顧之憂。雖然那會吃的穿的沒現在好,但是卻活得踏實,起碼不用擔心沒飯吃。而現在,工廠不行了,工人下了崗,工廠買斷工齡,然后政府給兩年的救濟金就不管了。無論大事小事都得靠自己,碰上個天災人禍也得自己扛著。飯碗沒了,就得自己去掙飯吃,否則餓死在大街上也沒人管。
4、醫療和醫院
我們這樣問過爺爺:現在的生活怎么樣。爺爺如是說:“每天的吃大米白面比過去好了,一家人(三個兒子都已下崗)努力工作,還勉強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但這些都是在家人都沒病的情況一下。一旦家里有人患病,那么生活就完了?!睜敔攲ΜF在的醫療體系的態度就是:價錢昂貴、人心冷漠,一切向錢看,總之就是對向他老人家那樣的工人沒有任何幫助。我們提的有些問題總讓爺爺想到了早先工廠墊醫藥費給奶奶治病的那段經歷。爺爺認為,現在不同了,那時沒有錢照樣可以看病,現在是先拿錢后看病,必須現錢結賬,沒錢,就甭想進病房,藥也沒得吃。
奶奶下崗后,曾在醫院做過一段衛生員,所以對醫院內幕頗為了解一些。在醫院中見死不救的事頗為常見,現在的醫院已不是救死扶傷的地方,而是醫生大夫們的發財的場所。一切都是向錢看,交了錢的,立刻用藥,交不上錢的,死了也沒有人管,偌大一座醫院,那天不死幾個人。有一些還算小康的家庭,子女還算孝順,將垂死的老人送進醫院,以求延續幾天生命。大夫們便開出“天方”,——貴得要命的方子,給老人們吃著用著,等耗盡了這一家的多年的積累,沒有錢用來買藥了,便停了藥,讓老人等死。曾經有一個病人的兒子質問醫院“為什么明知我爹沒有救,還一個勁地給打針吃藥?” 醫生的回答是振振有辭的:“你不是說過,'要盡一切力量搶救老爺子'!”因為這么一句話,一個孝順兒子的無心的一句話,一個家庭就被醫院榨干了。
且不說醫院內里有這么多卑鄙做法,即使是表面上也越來越露骨了。以收紅包為例,最初只不過是治愈的病人的家屬表示感謝,于手術后送些糖果之類,漸漸就變成了一種風俗,紅包也漸次升級,從日常用品的電飯鍋,到電視冰箱,如今已經由實物變成現金了。紅包可算得醫生的另一份收入,醫生大都是格外重視的,除非一些醫德特別高尚的人。好些醫生現在把紅包看得卻比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更重要,不給紅包醫生就不給用心看病。奶奶說他認識的一個人因為沒給紅包,不知是惹得醫生惱怒以至于報復,還是影響了醫生的情緒,手術后在病人的肚子里拉下了一把剪刀。幾年后那個人因為肚子疼的難忍,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的。所以奶奶說現在看病一定要小心,要有錢,更要會花錢——言外之意就是會送紅包,而且要送對人,送人也要有送的方法,否則會弄得醫生、家屬兩不開心。以前醫生收紅包還會避著點人,但現在所要紅包越來越明了,有的醫生竟會當著病人家屬的面說:“明天動手術,你該明白怎么回事吧?”
二、工廠的變遷
1、破產
才到工人家里的時候,工人師傅就與我們說:“你們要了解工廠,來晚了!要是早幾年來,還能進工廠看一看,現在都破產了,沒的看了。”我們走在街上的時候,也到處見到衰敗的工廠,諾大的廠區看不見幾個人,那么多的工廠,沒有幾個開工的,林立的大煙窗,冒煙的就只有幾個。聽過這樣的話語,見到這樣的情景,我所感受的是痛苦與悲傷。曾經是盛極一時的重工業園區,如今許多廠家只剩下地皮可賣了。浪費了多少生產力不說,工人呢?他們怎么辦?工人者,無產階級也,沒有生產資料,自己不能開工廠賺錢,只能給別人打工,失去了工作幾乎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查了一些資料,知道了下面的一些事實,但恐怕已經不是現如今的事實,二十數年之前的歷史了:鐵西區是聞名全國歷史悠久的重工業基地,素有“東方魯爾“之稱,有大中型企業200多家??萍剂α啃酆?,有中央和部屬科研院所12個,廠辦科研所60個,民辦科研院所144個。輸變電成套設備、大型水利電力成套設備、大型采選礦和冶金技術設備的生產代表著中國一流的生產水平。電信交通十分發達,這里有沈大高速公路的出口,325條街路密如蛛網,四周鐵路環繞,9條25千米長的鐵路專用線可直達數十家工廠的廠區,供水供電、供氣設施齊全。
聽老工人介紹,這200多家大中型企業,一半以上已經破產了,一些還在勉強維持,破產也就是很快的事,能夠盈利的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家,不到10%。大拖拉機廠,有5000多人,都下崗了;橋梁廠,4000多人,全下崗了;標準件廠,曾有7000多人,現在只剩200多人在廠區維持著;鑄造廠,1萬多人,破產了;……如此種種,不勝枚舉。由于調查時間有限、調查范圍有限,不能舉出更詳細的數字,但還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這里的全體:蕭條,一片蕭條。
工廠為什么都破產了呢?從標準件廠的破產的歷程,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我們訪談了一些標準件廠的職工。所謂標準件,俗稱就是螺絲,有螺釘與螺帽,其中大小形狀各異,材料質地也不同,因各種需要而變化,但凡同一品種的螺絲,螺釘與螺帽都要對口合縫。沈陽標準件廠曾是亞洲最大的標準件廠,生產的產品也是質量上乘,效益自然也曾經是很好的。但怎么就一步一步的破產了呢?問題到95年已經暴露出來,下半年開始虧損,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多,三四年后已經欠銀行2000多萬,欠大連鋼鐵廠1000多萬,企業宣布破產。雖然所謂破產是假破產,只是企業擺脫債務的一種詭計,但是企業的衰落卻是顯露無遺了。
問題出在哪里呢?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么大一個企業,曾經有著良好的效益,產品在市場上有著良好的聲譽,決不會輕易地說破產就破產。人說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那么標準件廠的衰敗也是從內部開始的。工人們還清楚地記得,自從1981年那個叫熊××的廠長來了以后,數年間,他就沒做過什么好事。先蓋的一座“科技大樓”,實際上卻成為了廠領導們休息娛樂的舞廳。然后投資辦了一個紗巾廠,由他的親屬把持,后來就“破產”了,投資自然收不回來。而且他還把工廠用于改善設備的資金1500萬元(與企業正常年利潤相平)作為企業增收利潤向上虛報,因此他就被評為了省勞模,并且升任了整個標準件廠及相關企業的董事長。至于由此引起的企業長遠發展的困難,他是不顧的。工人們舉的實例只有這幾樣,相信能做出這樣事情的人類似的事情,——于國家與企業有損、于己有益的——不會就這么寥寥可數,只是由于年深日久,也是由于當時工人們自身還吃得好活得好,對這些事并不很關心,所以都記不得了。
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更促進了企業的最終倒閉。由于經濟體制的轉軌改制,企業的產品都要自己推銷了,而相應的客戶自然也是自己選擇需要的物品。沈陽標準件廠的產品雖然質量上乘,但是卻也是價格比同類的產品為高,工人師傅尤其強調的一點是,沈陽標準件廠是中央直屬單位,出賣產品不給回扣,這就使得企業吃了大虧。因為曾幾何時,人們思想中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建設社會主義變成了為自己謀福利,采購員們往往了以采購的是那些質量不很好,但是價格低廉,而又能夠給其很多回扣的東西。于是漸漸的,沈陽標準件廠就出現了產品積壓。產品積壓的結果自然是利潤下降,而企業的人員就顯得多了,因為生產不能再擴大。
企業出現了困難后,其實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這與廠長領導的腐敗有關,許多有一些權力的工廠干部就開始了監守自盜。各車間出現了自己的小金庫,產品已經不是全部上繳工廠了,私自售賣的部分就成了小金庫的來源。盜賣企業庫存的事情也發生了,明明是訂購了兩車的貨,卻拉走了三車,甚至四車五車,門衛也不吱一聲,直到被工人當場捉住了,而后又換了門衛,才稍稍殺了一下這種風氣。而以此事追問廠長時,廠長竟說不知。還有一次,廠長硬將幾個車皮的標準螺絲當成廢棄品出售了,購買的是他的老婆,產品到手后,更換了包裝即可當成成品售賣。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也許有人要問,既然企業產品賣不出去,就說明市場已經飽和,那么個人盜竊那些成品也一樣不好賣呀?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首先,螺絲這個東西,是常常需要更新的,而新生產的各種機械也離不開螺絲,市場未必就是飽和的,只是假冒偽劣產品太多了,而采購員又偏偏喜歡采購劣質產品,不只回扣多,用一段時間就壞掉,會增加他采購的機會。其次,是售價的問題了,各層管理者低價出售廠里產品,撈取回扣。沈陽標準件廠就這樣一點一點地爛掉了,98年換了一個張廠長,他會同黨委書記會計長等,出售了100多臺機器,都是以賣廢品的價格出售的。至此,企業已經大勢已去,即使所有的人都想恢復從前的生產,也已不可能了。除了售賣以外,還有合資,拿企業最好的車間與外商合資。工人師傅講,單是氧氣車間的利潤就夠養活全廠職工的,而偏偏就拿氧氣車間與外國人合資。
沈陽標準件廠從中央直屬企業下放的一級部,而后又下放到省,下放到市,最后下放到區,終于弄到現在的結果,7000多名工人幾乎全部下崗,工廠也是半死不活,單等著有人買他們剩下的地皮了。
在鐵西,很多下崗工人都認為是鄧搞改革讓他們丟了飯碗。用大叔的話說:“膽子再大一點,就是說讓那些貪官再多貪點!”問及工廠破產的原因,沒有一個不說領導腐敗的。爺爺的三個兒子以前都在標準件廠工作,給兒子找對象的時候,姑娘一聽說是標準件廠的,都上門來找。而現在,奶奶撇撇嘴:“找對象千萬別說是標準件廠的,要不然沒有姑娘跟你?!睜敔斣跇藴始S干了一輩子,經歷過它的繁榮,也見證了它的衰?。骸暗?5年,廠子開始虧損,原來幾千人的廠子現在只剩了400多人,還欠了銀行2000多萬,欠鋼鐵廠1000多萬。唉,都是讓內部的人給盜沒了。”
2、行動
我們心中還有一個疑問:7000多工人就單看著企業一步一步給那些敗家子自私自利者掏空,一點也沒有行動嗎?行動是有的,但是都是不見效的。工人失去了鐵飯碗,領導也就掌握了隨意解雇工人的權利,你敢對領導不滿么?而工人本身又不是一開始就十分團結的,在廠長一手給糖吃、一手拿棍棒時,能站出來說話很少。工人們更多的是“不敢說,不敢動,讓干啥就干啥?!庇谑茄郾牨牽粗髽I一年一年虧損,看著企業一點點垮下去,看著企業漸漸被掏空,產品丟了沒有人管,設備賣光了無人過問,終于淪為破產,大家都下崗。
許多人是有意見的,但是敢怒不敢言,為什么?相當多的是因為當地政府的高壓政策。企業已經破產了,但退休工人的福利金已經轉到保險公司,還是要照付不誤的。當這一款項有所拖欠的時候,工人們是不依的,因為那時幾乎是工人的全家都靠這一點微薄的收入來維持。于是就有退休工人的抗議事件,在鐵西經常幾百人堵住了迎賓路。工人一鬧,上面就有人發慌,于是這樣那樣,于是工人就得到了一部分的錢。不過也并不是一鬧就靈,有時要堵過好幾次馬路才有結果。然而敢于堵馬路的都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年輕人是不敢去的,因為要被抓,凡是民警公安看見有二三十歲,四五十歲的青年中年,就二話不說的捉走,捉到所里面去。有一次就連一個看熱鬧的外地來的小商販,也給民警捉去了,罪名是擾亂治安。至于捉進去后怎么處置,或打或罰,或者兼而有之,已是派出所里的通常處理,不必細究了。老頭老太太公安民警是不動的,但退休工人也是不敢多說話,問起的時候也只是說,“求政府求國家給口飯吃”,其余的要說也只是在家里或者勞動公園等休閑處私自說。
這樣的鬧過幾次之后,有好些人就打了退堂鼓,一自然是怕出事,二來也是因為鬧的有結果大家都有份,鬧與不鬧是一樣的。近一年來已經很少堵馬路的了。
其他的請愿的事情也有,有婦女組織的,多是到市政府省政府催要拖欠的工資的。也有被捉的,也有要會一些的。但到今天,這樣的事幾乎沒有了,因為好些工廠已經破產到底,連地皮都賣掉了,討要拖欠的工資,已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3、信訪
信訪制度是一項極富中國特色的制度,曾有人指出,信訪是反映我國社會矛盾的晴雨表。在沈陽的調查中,筆者也向多人了解了信訪的情況,據他們講,現在集體上訪的事件經常有,因為下崗工人確有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2003年10月6號出版的《瞭望》周刊披露,目前,我國80%的上訪反映的是基層問題,80%的上訪是有道理或有一定道理的,80%的上訪是由于地方或部門沒有認真妥善解決所造成的。信訪案件大量出現,在很大層面上反映了我國當前社會矛盾的尖銳化。就沈陽而言,它曾是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之一,但現在,這些國企大多已倒閉,大量過去靠這些國企為生的沈陽市民下崗,他們要工作,要生活,而另一方面,沈陽卻是一個腐敗的高發區,很多黨政官員,私企老板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兩相對比,社會矛盾怎會不尖銳呢?信訪機構能做的也無非是堵“槍眼”,來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但事實上,大量的問題信訪機構是無法解決的,究其原因,注重從源頭上解決社會問題才是關鍵。
在調查中,工人常有這樣的說法:“公檢法肯定是不去的!”“有些問題,找這個部門,它把你往那個部門踢,那個部門又踢回來或踢往下一個部門,互相扯皮”。很多人都認為有些問題鬧鬧才能解決,但是由于政府也經常采取一些強制手段鎮壓抗議和上訪,所以鬧也有代價。還有“搭便車”的心理,不少人都認為:“他們要鬧來了,也應該會有我們的份,等著別人鬧唄?!笨傮w上,工人還是極其善良的,不到逼不得已,他們是不會和政府對抗的,但同時,工人們也缺乏團結斗爭的精神,卻總希望別人替他們作主。
4、生存
——“撿菜回家喂貓???”
——“喂貓?喂人!”
這是我們路過菜市場時訪談一位老人時的對話。
在鐵西,我們看到了工廠職工宿舍樓昏黑的樓道、陡窄的樓梯和斑駁的墻壁,看到了工人家里最多的家具居然是床,看到了兩家子合住一套房的比比皆是;在沈陽最繁華的商業街兩旁的商店里,我們也看到了幾萬塊錢一件的大衣。
在爺爺家里,為了照顧好我們,奶奶每天都會給我們做他們平常舍不得吃的東西。盡管這樣,酸菜,仍然是我們吃得最多的一道菜;而在鬧市區,燈火輝煌的海鮮大酒店依然門庭若市。這就是差距,巨大的貧富差距。難怪有人抱怨:"現在有人天天吃大蝦,有人天天吃白菜,這心里能平衡嗎?!"
有人說,一個社會,只要還沒達到共產的程度,貧富差距是不可能消除的,人的本事有大有小,有人掙得多了,其他人得到的必然就少了。于是,有些人就在叫囂什么“仇富心理”。可是,如果這些吃大蝦的人揮霍的錢是從吃白菜的人手里剝奪來的,就不能不讓人慨嘆了。
“現在的社會就是餓死了都沒人管。”聽到這句話是令人震驚的,但現實如此!這話也是工人們對現在社會的深刻體會之一。以前學到社會主義優越性時與資本主義社會相比,提到的種種殘酷的例子正在一幕幕上演,絲毫不聳人聽聞。
三、結語
工人們是最可愛的。當我們結束了幾天的訪談,就要坐上開往火車站的公交車時,奶奶抱著我們推脫再三的兩袋子蘋果,氣喘吁吁追了過來。我們連忙迎上去,奶奶已是上氣不接下氣:“拿著,這些蘋果可甜了。”她拉著我們的手:“你們把這話帶回去,就說工人最盼望的就是胡錦濤溫家寶給沈陽的下崗工人一口飯吃?!蓖棠潭秳拥哪?,我們的眼睛再一次濕潤。
我們開始往書包里裝蘋果,讓奶奶回去,奶奶不肯,走到站牌邊和我們一起等公交車,任憑寒風把奶奶花白的頭發吹得凌亂。
東北的工人是豪爽的,也是堅強的,他們靠自己的雙手來打造自己的生活,就如那里的梅花一樣,即使在寒風凜冽的嚴冬,也依然傲視冰霜。他們會一直奮斗下去,即使零落成泥,依然清香如故。待到山花爛漫時,更在叢中笑!
(本文選自全國青年“聚焦工農”征文活動評審稿第三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