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簡訊:評述“郎咸平”事件
香港中文大學的郎咸平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專業學術研究成果,得出結論認為在我國的國有企業改制中存在MBO形式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并且發出建議停止國有企業產權改革。郎咸平教授的結論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反撲。郎先生不僅遭致起訴,還在輿論上受到人身攻擊乃至人格詆毀。8月底,以左大培、楊帆、韓德強、楊斌、盧周來、劉永佶、程恩富等為代表的部分經學家先后以各種形式表示聲援和支持郎咸平先生;而以張維迎、張文奎等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家則對郎先生進行了批評和反駁,張維迎在中國企業家論壇上呼吁要善待“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學者要保持學術獨立性,要有勇氣面對公眾輿論的非議,張文奎發表文章認為國有企業在體制上不可持續,因此必須進行“股份化”的產權改革(他在演說時強調這不是私有化),雖然改革中由于所謂“路徑依賴”(改革迫不得已必須依賴國有企業管理者)而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這一方面是無可回避、必須接受的一種改革成本,另一方面是這些國有資產流失問題不是非常嚴重,有些國有資產縮水只是因為會計方面的技術原因,而且政府還在設法減少國有資產流失,他還強調,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正在得到遏止。至此,“郎咸平”事件成為媒體一時的焦點。
2004年9月5日星期日下午3:00烏有之鄉舉辦沙龍,邀請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帆先生和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梁先生評述“郎咸平”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跟觀眾進行交流對話。這次沙龍活動是烏有之鄉書吧改變內部格局之后舉辦的首次活動,座位顯得非常緊張,僅能容納55人的場地擠滿了80多人,還有不少朋友站在樓梯間聽,晚來的朋友連站的位置都沒有只好離去了。為了改善這種局面,烏有之鄉書吧愿意跟具有良好條件的單位合作,今后爭取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環境。下面將兩位嘉賓的發言做一概要介紹,未經發言者審核,準確內容見于今后的沙龍回放欄目。
高梁先生首先做主題發言。郎咸平事件引發了大家對國有企業改革中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的關注,他認為我國80年代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方向沒有錯,當時的確存在改革的必要性,就是要激發活力,提高效率,快速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高梁先生依據自己多年下去調查的實際情況認為,國有企業搞不好,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90年代后改革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偏差,違背了黨的基本路線,離開了原來的方向,開始出現大面積的系統性的腐敗問題,從選派國有企業干部任人唯親方面的組織腐敗到司法腐敗全面泛濫,排斥了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體地位,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和工人群眾的利益受損,形成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和極端的社會不公,這樣就使改革觸碰到了社會穩定的底線。這種狀況持續到現在,仍然沒有根本好轉。為了改善這種局面,高梁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第一,健全和完善法制,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場經濟環境;第二,撤消以所有制區分的稅收優惠政策(現在是外資享受超國民待遇,國有企業享受歧視性待遇),建立以產業導向的稅收優惠政策;第三,要追究地方政府壓制群眾保護國有資產舉動的責任。
楊帆先生講,郎咸平做了大貢獻,揭了蓋子,讓公眾看到了國有企業改革中的黑幕。這些情況不是過去國內沒有人知道,也不是沒有辦法防止,而是國內過去這樣的聲音一直受到壓制,遭到主流媒體的封殺,遭到政府官員的冷漠。由于國內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態,所以郎咸平以香港教授的身份講話就產生了不一樣的影響。關于國有企業改革本身,楊帆先生有著深刻的見解。他認為,國有企業的確存在著很多弊病,比如效率低下,但是不能分,因為中國在根本上是一個權力系統居于主宰地位的社會,一旦開口分,就會出現依照權力大小進行瓜分的局面,現在出現的問題就是如此。所以,他和左大培、韓德強半個月前聯名向中央寫信建議立即停止國有企業產權改革。他還講,實際上現在國有企業的凈資產是負數,國有資產屬于私人資產,包括應該補償工人階級的社會保障基金、在股市上剝奪中小股民的收益、銀行貸款形成的銀行呆壞帳(實際上屬于全國老百姓的儲蓄),因此,現在鼓勵瓜分國有企業實際上是在鼓勵剝奪平民老百姓的私人財產。他認為,改革之所以會出現強權集團瓜分平民老百姓的私人財產,其根本原因在于90年代開始改革的動力不再是80年代盛行的理想主義,而是追求強勢集團的私利。有些人自己制定完改革措施后就參與改革實施過程,在其中大撈特撈,侵害公眾利益,這是典型的背棄理想主義,缺乏人文關懷的做法。
在這次沙龍中,高梁先生的穩健演講不乏譴責強盜罪行的激昂,楊帆先生的激情澎湃之中也充滿了智慧,兩位嘉賓和聽眾不僅在德良知上產生了強烈共鳴,而且跟大家講清了個中原因。公眾話題,公眾關心。如果公眾成為改革的動力和實施者,實公眾之幸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