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競爭國際化”之惡果
王 磊
過去的2005年,人們的目光幾乎完全被中國企業大舉進行海外并購激起的波瀾所吸引,中海油的遺憾、海爾的退卻以及聯想的進擊和中石油的勝利,似乎都在證明著一個事實:中國企業已經長大,它們已經能夠走出國門在全球市場上參與競爭。然而,回過頭來觀察,在我們國門內這個龐大的“新興市場”中,跨國公司攻城掠地的步伐也同樣加快了。
全球并購研究中心剛剛發布了“2005中國十大并購事件”,從其中印度鋼鐵大亨米塔爾公司收購華凌管線和凱雷投資收購徐工機械集團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感受到跨國公司蟄伏已久的擴張沖動。在這兩起并購案例中,收購者是跨國公司或跨國投資基金,被收購者則是國內市場在某行業具備相當實力的地方國有企業或上市公司。
早在去年年初,“徐工收購事件”被炒得沸沸揚揚。當時,最強有力的并購者是美國機械制造巨鱷卡特彼勒公司。但全球排名第六的私募股權基金凱雷投資后來居上,得到了徐工機械這塊“肥肉”——它是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卡特彼勒也沒有空手而歸。稍早時候,它收購了山東工程機械公司,而且開始向中國另外兩家資質相當不錯的機械制造公司三一重工、廈工機械發出并購意向。北大政府管理學院路風教授的擔憂是,中國只有徐工、柳工、廈工、三一重工等為數不多的工程機械強勢企業,“沒有了他們,整個行業就完了”。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是整個工業的基礎和核心,被稱為“整個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動機”。如果中國的裝備工業完全讓外資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樣的擔憂絕不是多余的。而且,凱雷作為投資基金,最終的目標就是謀求資本升值和回報,也就是說,在收購徐工之后,凱雷必然要通過國際資本市場將徐工賣掉,而最有競爭力的買家仍然是類似美國卡特彼勒這樣的巨型跨國公司。由此推斷,跨國公司謀求控制中國機械制造行業壟斷地位的可能性顯然增加了。
國家發改委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高梁揭示了一個可怕的循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增長很快,同時大量依靠進口裝備,目前進口裝備投資總量占GDP的10%,我國100%的光纖制造裝備、80%以上的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和石油化工裝備、70%的轎車制造、紡織機械設備、數控機床,都依靠進口。大量進口裝備養肥了跨國公司,擠占了國內有限的市場份額,使得本國裝備工業嚴重被削弱,從而使國家裝備工業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惡性循環,產業升級目標更無從談起。
據他透露,目前我國裝備工業的核心企業多數是地方國有企業,因多年受到進口裝備沖擊,國家支持不足,缺乏研發資金,與發達國家差距不斷加大。國企困難確實有體制方面的原因,但“國內競爭國際化”的超前市場壓力,才是這些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
當市場不斷被進口產品侵蝕,本土企業不斷被邊緣化,于是不得不進行股權改制,希望通過內部機制革新增加競爭力,而恰恰在這個當口,跨國公司打著“幫助國企改革”的旗號來了,通過“合理合法”的并購,輕易地消滅了本土潛在的市場競爭對手。這樣,“經過外資改造的國企”,就成為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條上某個可以隨意把控的環節。這種“惡性循環的潛規則”,其實在我國許多重要行業都能發現。
顯然,在“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指責聲中,地方政府出售國企過程中對民營和私人資本的警惕性提高了,于是,在財力、技術、品牌等方面更具優勢的跨國公司或跨國資本,越來越受地方政府的青睞,這樣還可以兼收引進外資、增加政績的成果,何樂不為?目前,很多地方的國企產權改制的“招商引資”目標,竟然都鎖定在“全球500強”,這種好大喜功冠冕堂皇的舉動,很有可能斷送我國很多關鍵行業的成長機會和發展可能。
不要忘記,在市場競爭中,被收購就意味著死亡,還何談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中國必須擁有自己完整的工業體系,并且在絕大多數行業能夠建立控制核心技術、控制股權、控制品牌的優秀企業,實現這樣的目標將是一個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而那些盲目認為“越開放越繁榮”、“外資越多發展越快”的幼稚想法,可能會起到瓦解國人競爭意志、進而損害國家綜合競爭力的反作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