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共產黨員的建議:十七大之前進行一次全面大反思
—— 北京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12周年會議發言
下面是魏巍老同志的發言,根據錄音整理,未經發言人審閱。
今天是紀念毛主席112周年誕辰,我也準備了一個簡短的發言,題目可以叫做《一個共產黨員的建議》。沒有寫成文字,只有這個意思,說一說。
我的話不妨從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的講話說起,他的講話受到廣大社會人士的支持,我也很贊成他的講話。劉國光同志的文章其實是很謹慎的,只是講了政治經濟學教學領域中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的問題,其它領域怎么樣?不妨考察一下。我看了《經濟觀察報》的一個記者訪問劉國光,他最后說了一段話,意思是反思改革并不就是反對改革。我想這是有人給他扣帽子,如果這樣亂扣帽子,那誰還敢說話呀?(孫老師:有一個記者說,主流經濟學家2005年在互聯網上遭遇了“滑鐵盧”。)
任何一項工作在實踐過程中都會有各式各樣的反應,遇到各式各樣的意見,聽取意見進行反思,使我們的工作不斷改進,不斷發展,不是很好嗎?怎么能說是反對改革呢?所以我因此想到了一些問題,就是反思在每個人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個人一輩子實際上都是處于不斷的反思之中的。哪有一個人根本就不反思呢?他怎么長進呢?是不是。一個黨也是這個樣子。過去孟老夫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思,都是怎么做人的問題。我們共產黨員其實也有這個傳統,我們一個禮拜開一個小組會,這個小組會實際上就有反思,這個會上有批評和自我批評,我們做的比孟老夫子說的還多,我們檢查自己的工作,為人民服務做得怎么樣,我們的行動,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符合黨的原則,是不是符合共產主義的要求,我們是有這個傳統的。一個支部,半個月或一個月要開一次支部大會。支部書記做報告有幾項,一是優點,二是缺點,三是經驗教訓和今后改進措施,我們都是這么過來的。不過反思這個詞過去叫反省,1942年整風時我們都寫反省,對照著22個文件一項一項寫出思想反省來。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反思,從基層黨員到最高層領導都進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新世紀以來,從改革開放以來,畢竟是二十七八年了,2007年我們要開黨會十七大,那時就三十年了,這三十年時間和毛主席的前三十年時間一半對一半。那么這一條路線和各項政策應不應該進行一次回顧呢?又是否應當進行一次反思呢?是否應該檢查和總結一下得失呢?我看不但應該,而且十分必要。這樣會使我們全黨上下頭腦更加清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水平更加提高,全黨更加團結統一,斗志更加昂揚,共產主義信念更加堅定,黨和國家的前途更加光明。因此,我看除了正常地抓經濟工作戰線以外,在十七大之前的這段時間里,我們全黨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反思,進行一次全黨性的大討論,在十七大時做出一個全面的、符合黨心民意的總結。這個總結在我看來是非常必要的。從政治上衡量,我看沒有比這個工作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不這樣做,也可以有另外一種做法,就是不反思、不討論,也不總結。仍然按照腦子里已有的想法、既定的方針,不管別人說什么,繼續下去。正像人們說的,一條道走到黑。這樣就包含著極大的盲目性,也就不免會誤入陷阱和泥潭。毛主席曾經沉痛的說過:人,有時候比豬還蠢!豬一個勁往著拱,拱不動的時候它就要拐彎了,而人不會拐彎!我認為毛主席真是思想家,那時候他就看得很透。他說這些話當然是有針對的,不是無的放矢。政治會有慣性,一種政治主張形成一種氣候以后,就變得很難扭轉,不同意見很難發言。要說出不同意見就要鼓起十分的勇氣,冒很大的風險。什么一百年不動搖、二百年不動搖這些個框框,就把人框死了。就好像繩子一樣就把人捆死了,不敢動一動,也不敢往別的方面想。明明不對了,我還是要繼續干。這種情況是非常可怕的。那么怎樣才能把這樣的反思、總結、討論做好呢?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態度,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標準,以社會實踐來檢驗真理。是就是,非就非,對的就對,不對的就不對。對的你說不對,不對的你說對,這樣不就壞了嗎?
這個討論不是少數人能搞的,而是應該動員全黨來做,動員工農群眾也積極參加,甚至可以重新宣布“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以便讓大家都敢于提意見。這樣眾志成城,必然有好的結果。所以今天,在紀念偉大領袖和導師毛澤東同志誕辰112周年的時候,我就做為一個黨員提出上述一些建議,當然這是非常粗糙的,沒有經過周密的討論。我希望通過網友們的討論,看有沒有不對的,怎樣做更完美。我的話完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