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革命史詩劇《切·格瓦拉》談起
主題:從革命史詩劇《切·格瓦拉》談起
嘉賓:黃紀蘇 祝東力 秋石客等
時間:2005年7月3日下午3點
內容簡訊:
黃紀蘇:2000版和2005年版的區別,這版比較干凈、節制,00版比較粗曠、有力。戲劇的形式比電影好,電影只有一次,戲劇可以改。希望大家提提意見。
秋石客:看了這個戲很激動。在今天這個環境中,這個戲有很大的教育意義。我想談談看戲的思路:一要帶著觀點、立場、目的去看,不要糊里糊涂去看;二要知道戲劇的要素:劇本和表演隊伍。
劇本是個好劇本,表演有些不足:演員對劇本的理解不夠。戲里沒有男演員,顯得單調;主角和配角層次關系不鮮明;正面演員的表演蒼白無力,平淡。演員和群眾如果拉近關系,走到場下來,互動性會更好。比如舞劇《東方紅》,《白毛女》等都很美。這是因為有一個民主制的寫作班子,批判了導演中心論。
從戲劇表現的精神上說,格瓦拉已經不是表現憂患,憂患是小資產階級層次的感情,你行動起來沖上去敵人就憂患了。這樣的好作品以后還要占領電影電視,為什么要讓電視長時間地被污七八糟的東西占領呢?
陶子:這次去參加韓國光州戲劇節,發現韓國的人民戲劇是真正的人民戲劇,劇組人員生活在人民中間,他們本身就是工人。東南亞的左翼沒有取得政權,他們是有戰斗性的。
祝東力:資本主義下自發的人民戲劇是讓人震驚的。他們選擇的演員是群眾長相,但非常有表現力。比如臺灣的工人樂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是官方的口號。比如要創造一首歌,就到紡織廠的工人去,聽他們的講述,然后創作,和他們討論。我們二十多年來選演員是選美,在光州表現最差的是中國大陸。
北大邵老師:我的困惑有日常性。我的先生說,你去買票是不是1塊錢的票,你是不是騎車去?我去看戲,但困惑沒有解決。
北大學生:00版出來時的社會環境和現在不同,當時是振聾發聵的星星之火,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問題沒有深入下去。過去提出的問題已經爭論過了,現在可以根據現在的情況重新出戲。
水晶:這部劇很大程度地改變了我的三觀。它感動我并不是因為它來自左邊或右邊,而是因為它提出了些問題。我是搞金融的,我有很多機會獲取利益,看了這部戲后我會考慮我的行為造成的影響,我會避免獲取不義之財。
戲劇不是工廠產品,有不穩定性,演出狀態會影響效果,希望大家多看幾場,命中好場的機率會更大。這部戲是對反思的反思。這部戲給了大家思考的空間,不要問它給社會帶來什么,應該問,它給我帶來變化沒有?
醉禪:像冬妮亞那樣的沙龍革命必須要與工農相結合。文藝要深入下去,就要解決困惑。我覺得這個劇的血肉不夠,還缺少生活。
祝東力:補充一下,對沙龍中的革命和生活中的革命,應該理解為兩個階段。巴金的《家》促使了很多讀者參加了革命,但巴金本人并沒有參加革命。我們不要苛求,還要取決于社會形式的變遷。
還有為什么不能買一塊錢的票騎車去看,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改變社會結構而不是個人的生活方式。
為什么今天的戲不如當年轟動。當時黃老師寫這出戲時是主流右翼走到極致的時候,所以那是一場地震。但是五年來中國社會聲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左翼的聲音到處都在。中國社會產生了進步,所以現在引起的轟動不是那么大。
北大邵老師:我特別不想看到說教,只想看到爭辯,給我反思的空間。我希望這個劇在我們的價值體系中起到深遠的作用,在我寫作、教書的過程中起到作用。影響我們未來的生活。和生活踏實地聯合起來。
黃紀蘇:有的民工看了這出戲后說,不能反抗了,因為劇中反面人物說“你越反抗,我越壓迫”!這說明正面人物創造比較蒼白,而現實中正面人物也的確難以立起來。但在河南開封演出時得到的的反應與眾不同,正面人物說話時大家鼓掌,反面人物說話時沒人鼓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