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劉國光10部文集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在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劉國光從事學術研究60周年之際,中國社科院今天在京舉辦科研成果發布會,向學界推出10卷本、480多萬字的《劉國光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社科院常務副院長冷溶,副院長李慎明、武寅等與來自學術理論界的逄先知、張全景、李京文、韓樹英、張卓元、程恩富、楊圣明、于祖堯、左大培、劉海藩等8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座談劉國光先生的為人為學的特質和文集的重要學術價值。
據了解,《劉國光文集》收入文章559篇,以時間編排,歸納為四個階段:一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主要是社會主義再生產理論和國民經濟綜合平衡問題,以及介紹蘇聯、東歐的經濟和經濟學。二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闡述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改革模式,有不少理論創見,如1985年在深圳建議“要更多地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1988年初在海南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等。三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論述我國經濟體制由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轉換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經濟增長由傳統的粗放模式轉換為集約模式,并強調改革要穩中求進,發展要講究質量、效益和結構優化,改革與發展要雙向協同的觀點。旗幟鮮明地提出,在市場取向改革的同時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就經濟波動問題,對宏觀調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治理通貨膨脹、防止通貨緊縮、對外開放、區域發展、城市建設、農業發展、生態建設和利率、匯率等進行了深刻闡述。四是進入21世紀以來,更加關心人民生活,把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內需問題列入研究對象,提出進一步重視社會公平的主張。特別是2005年,發表對經濟學教學和研究的一些看法,提出恢復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導地位、正確運用西方經濟學、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等觀點。
會上,逄先知等學者對劉國光的學術成就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劉國光的學術造詣和學術人格是中國知識分子和全國理論界的一面旗幟。大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劉國光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進行了艱苦的理論探索和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大的理論貢獻。目前,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深層次,黨中央國務院迫切需要學術理論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理論支持,而劉國光先生不顧年邁,懷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堅定地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緊密聯系中國的實際和改革發展的實踐,筆耕不輟,積極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一系列重要意見,得到黨中央、實際工作部門和學術理論界的尊重。該文集不僅是劉國光學術思想積累的一份傳世資料,更反映著我國改革發展的歷史軌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