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閱讀有關周家莊人民公社歷史發展的資料時,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周家莊在社會主義合作化改革過程中發生的事,與作家浩然的長篇小說《金光大道》的故事內容,有許多相像之處。
周家莊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帶頭人是雷金河,小說《金光大道》中芳草地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帶頭人名叫高大泉,這兩位,一個是真實人物,一個是文學人物,他們具有相同的品格和素質:樸實,正直,睿智,大公無私,思想水平高,走社會主義道路意志堅定。雷金河曾多次抵制不利于周家莊集體事業發展的上級要求、指示甚至瞎指揮,而《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也是在某些上級領導的懷疑、反對乃至打壓下,堅持把芳草地村的合作化事業發展起來的。正如根據小說《金光大道》所攝制的同名電影中一首插曲所唱的:群雁高飛頭雁領,書記帶咱向前走。從事農村社會主義改革的廣大農民需要有“頭雁”帶領,而這許多“頭雁”,必然像雷金河與高大泉這樣,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品質。
周家莊土地改革后,分到了土地的貧農由于缺少勞力、耕畜等,種地仍然困難,遇到天災人禍仍然不得不賣地甚至賣兒,周家莊有一戶貧農就賣掉了兒子,是黨支部書記雷金河動員黨員湊米幫這戶貧農贖回了孩子,并組織農民成立互助組,互相幫耕幫種,解決了問題。《金光大道》中芳草地的多數農民也是耕種困難,貧農劉祥由于妻子長年生病欠下外債,自己在勞動中腳部受傷,家里只有個年幼的女兒,無力耕種,不得不準備出賣土改中分得的宅基地還債,村里的黨員高大泉阻止他賣地,并動員其他黨員和積極分子省出家里的口糧幫他還債,同時把種地困難的農戶攏在一起組成耕種互助組,使農戶渡過了難關。
周家莊互助組成立后,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多種愛國棉,支援了國家建設。《金光大道》中的互助組,在本地從未種過棉花、缺乏種植經驗的情況下,響應號召帶頭種棉花,帶動全村完成了種棉、交棉任務。
周家莊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后積極進行農田基本建設:平整田地,填治荒溝,搬走沙丘,把挖下來的沙土摻到土質板結的膠泥地里,使之變松軟,利于耕種。小說《金光大道》中,合作社組織社員開挖渠道,平整土地,拉來河沙改造不能種莊稼的板結地,讓原本的荒地獲得了豐收。
周家莊曾多次受到暴雨、冰雹侵襲,農田被淹遭災,都是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發揮合作社集體的力量,抗災保糧,減少莊稼損失,獲得了較好的收成。《金光大道》中芳草地村在暴雨成災時,合作社發揮集體力量組織社員疏溝排水,救苗補種,還主動幫助單干的農戶,使全村的農業生產未受大的損失。
周家莊合作社曾連續兩年利用正月農閑時間,組織社員艱苦奮戰挖平沙土崗,消除了風沙對農田的危害,增加了集體土地。《金光大道》中,合作社在新年剛過的正月里,動員社員搗碎肥堆,送往農田,為春耕春播做好充分準備。
周家莊合作社重視農業生產技術,嚴格按照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畢業的大學生制定的棉花種植管理規程進行棉花生產和品種優選,獲得連年大豐收。《金光大道》中,合作社注重麥種培育,社長多次到縣中學向教授農技知識的老師請教,并請她到社里指導、培訓。
雷金河重視勤儉節約的美德,通過合作社章程、社規民約和經常性的艱苦奮斗、勤儉辦社思想教育,杜絕鋪張浪費,形成社內良好的生產、生活風氣。《金光大道》中,高大泉發現合作社發展壯大后,一部分干部、社員身上出現了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行為,他及時敲響警鐘,加強勤儉辦社思想教育,并建立、健全相關規定。
……
作家浩然是冀東人,在冀東和山東農村參加過農業合作化工作,小說《金光大道》中的地域背景是冀東,浩然在有關這部著作的創作經過回憶中沒有提到過位于冀中的周家莊,可以肯定,《金光大道》的創作素材與周家莊無關。而周家莊走合作化道路的事跡,與《金光大道》的故事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這說明:
一,當時農村(尤其是廣大老解放區農村)這樣的情況很普遍,毛澤東主席當年指出“貧農、新中農中間的下中農和老中農中間的下中農……有一種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積極性的,他們是積極地響應黨的合作化號召的”,是正確的。
二,小說《金光大道》雖然是高于生活的文學作品,但它確實是源于生活的,是建立在當時農村社會真實狀況之上的。《金光大道》講述芳草地村從土改后發起互助組,經過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的過程,堪稱是一部新中國農業社會主義建設的創業史,是表現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偉大文學經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