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知乎新開了一個問題:
有網友私信讓筆者去回答,然而筆者在知乎沒有開賬號,就在公眾號這里簡單回答一下吧。
其實提問者但凡對真實歷史過程做過了解,對足夠數量的親歷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過程的農民進行過調查,就不會籠統地提出“農民愿意接受‘包產到戶’政策嗎?”這樣的問題。
筆者在上大學以前,通過對小崗村18個紅手印事跡的了解以及跟自己父母的交流,基本上也認為是農民自愿沖破束縛、選擇了“包產到戶”。
然而,到2002年筆者還在上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到北京郊區的延慶縣進行農村調查,當地農民講述的一段歷史卻顛覆了筆者的認知。從那個村的多位農民口中,筆者得知了一位老支書的事跡。
“大包干”在全國推行的時候,這個村的大多數村民卻不愿意分田單干,于是在老支書的帶領下村民們一直在抵制上級的指令。終于到1984年的時候,這名老支書被以“貪污”的罪名入獄,鄉里委派的新支書上任,這個村的分田才得以進行……然而,村民們至今是不相信老支書貪污的。
后來筆者趁著假期,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向多名老農民詢問當年的大包干的歷史,卻得到了與父母那里聽到的不太一樣的答案。簡單來講,在筆者家鄉,對于包產到戶農民的意愿并不一致,有些農民是愿意的,有些農民是不愿意的:
覺悟稍高一點的農民自然是不愿意的,在筆者與他們進行交流時,他們還能講出一些“大道理”,雖然距離大包干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當然,這種有覺悟的只是少數農民。
家庭壯勞力不足或者是技能稍差一些的農民,或是當時就不愿意的,或是當時愿意、后來后悔了——單干以后,這個群體的經濟狀況很快被“分化”下去。
而筆者自己家則代表了另一個群體:筆者的父親與大伯沒有分家,家里壯勞動力多;大伯是生產小隊長、種田能手;父親在70年代的時候就被招進了縣里的建筑隊,農忙的時候可以回來幫忙。所以,像筆者所在的這樣的農民家庭是很愿意單干的。到1983年的時候,筆者家就成了村里第一戶蓋起磚瓦房的家庭。
再后來了解更多的歷史,筆者才發現這種狀況與毛主席當年的判斷竟是驚人的一致:“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兩極分化快得很。”
當然,兩極分化還只是一個方面的問題。筆者以前就講過家鄉的歷史:分田單干之前,筆者的老家已經實現了初級的機械化。分田的時候為了體現公平原則,這些機器都被拆成一件件的廢鐵,平均分配給每戶,一夜之間又回到了用牛耕地、用桶澆水的日子;58年、75年兩輪大修的灌溉工程也在90年代末徹底荒廢……
毛主席當年反對兩個主義,一個是“命令主義”,一個是“尾巴主義”。當有人拿“18個紅手印”說事的時候,其實是為了抨擊當年的集體化是“命令主義”。然而,當我們全面地去了解、看待當年的歷史,當年農民的實際意愿的時候,就會發現:不是毛主席搞了“命令主義”,而是有些人搞了“尾巴主義”——把落后份子的覺悟水平,當作農民整體的覺悟水平。
2021年1月9日《人民政協報》曾刊登了一篇文章《共同富裕,一個村莊的信仰與堅守——賈家莊鄉村振興啟示錄》。
其中提到的山西汾陽賈家莊就頗有典型意義。
解放前,到處是鹽堿、濕澤、荒灘的賈家莊自然條件惡劣,是遠近聞名的窮村。
1952年春,賈家莊農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辦起了全縣第一個初級生產合作社,堅定不移地走上了集體化奮斗道路,靠“一百把镢頭鬧革命”,開始了長達23年的治水改堿工程,硬是把近3000畝鹽堿地變成了適宜機械化耕作的沃土良田。
從成立互助組、合作社到建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在人民公社時代就賈家莊一直是農業合作化運動成功的典范。早在50年代,已經是與西溝村(出了郭玉恩、李順達、申紀蘭三位全國勞模)齊名的先進村。60年代賈家莊人自己動手研制農業機械,被表彰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的一面旗”;70年代多種經營綜合發展,再次受到國家表彰。
70年代末,農業包產到戶開始在全國實行。到了1983年,汾陽縣318個行政村幾乎都已經“土地下戶”,賈家莊搖身一變成了政治落后村??h里、鄉里的書記輪流到賈家莊做工作,逼著賈家莊分田單干。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邢利民對領導說,“我下不了手。你們把我撤了吧,選新的村支書來分。”就這樣,在全體村民的抵制下,賈家莊的村集體經濟最終保住了。
當時上面的政策號召黨員干部帶頭致富,邢利民和村支部副書記合辦了一家塑料廠。從1983年到1985年,那些先富起來的不是村干部,就是能人。邢利民算了一筆賬,那些收入最低的農戶和村干部的收入竟相差8倍之多。群眾的非議讓邢利民陷入了沉思,他從太原到了北京,再到河南,參觀了那些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的村莊。回程的火車上,邢利民在筆記本上工工整整、無比虔誠地寫下了四個大字:共同富裕。
回到賈家莊,邢利民召開了支部會,帶頭把自己手里的廠子上交給了村集體;在動員黨員干部捐出個人企業后,賈家莊就成立了農工商聯合總公司,確立了農工商綜合發展的思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用滾雪球的方式,先后創辦了20多個企業,村集體固定資產由最初50萬元發展到5000多萬元。隨后,賈家莊又通過建立特種水泥廠,實現了由農業經濟為主向工業經濟為主的歷史性轉變。
在賈家莊村史館里有一座漢白玉毛主席坐像,身后是一面銅墻,代表著真正的銅墻鐵壁是群眾。在一個“人間正道私有化”的時代,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成了支撐邢利民和賈家莊人繼續前行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賈家莊這樣的村莊不是個例,例如人們熟知的華西村,還有80年代分田之后又重新集體化的南街村。但這樣的堅持集體化的村莊總體還是極少數,大多數屈于壓力都分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