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左傳·僖公十年》中有云:“不有廢也,君何以興?欲加之罪,其無辭乎?”這句話流傳至今,叫作"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在春天的故事響徹云霄的時候,大家一定都聽說過“牛棚”一詞。原以為“牛棚”就是字面意思上的那種,也就是牛住的地方,后來看到一本叫《牛棚雜憶》的書,才知道所謂的“牛棚”說的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干部下放農村時居住的地方——五七干校。
筆者出生于六十年代末,親眼目睹過所謂的"牛棚",也親身居住過那時的農舍,"牛棚"跟農舍比起來,還真的是天壤之別。
那時的農舍,基本上都是土坯茅草房,紙糊的窗戶木做的門,又小又矮,一刮風下雨,就得鍋碗瓢盆叮叮當當四處接漏,冬天冷得跟冰窖似的,夏天熱得跟蒸籠一樣。
而五七干校,房子普遍都是紅磚碧瓦的大平房,門窗又高又大,還都鑲有玻璃,夏天不漏雨,冬天有火爐,這樣的居住條件對那時的農村人來說,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一直以來,筆者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那個《牛棚雜憶》的作者為什么會把別說比當時的普遍農舍、就是比現在的部分農舍還要好上十倍百倍的五七干校稱為"牛棚"。
直到前幾天看到一個文選中有著"也做了大官,也住了’牛棚’”這樣的話語,才知道"牛棚"并不是《牛棚雜憶》作者的獨創。
這樣一來就容易理解了:原來在一些人的骨子里,他們自認為比老百姓高人一等,理應騎在老百姓的頭上作威作福,因為偉人讓他們去干他們自認為不該干的活,即便只讓他們干上一年兩年、一月兩月,即便讓他們干的活比老百姓干的活還要輕松十倍百倍,即便讓他們住的房子比老百姓住的房子還要好上十倍百倍,那也是受苦受難受迫害。
不然,他們又怎么會把老百姓當時羨慕不已的紅磚碧瓦大平房叫作"牛棚"呢?
用"牛棚''來賣慘,誰不為之動容?
只是,"牛棚"賣慘固然一度催生出了傷痕文學,傷痕文學又固然一度催生出了一股否偉人、污偉人、去偉人的邪風,但在時間這面照妖鏡下,"牛棚"們所有潑向偉人的污水,最后都滴滴落在了他們自己的身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