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中南海南門,迎面的大照壁上有毛澤東親筆書寫的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周恩來生前胸前總愛佩戴一個徽章,上書“為人民服務”;每當天安門廣場檢閱部隊時,受閱部隊回答首長問候時齊聲喊:“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宗旨。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而這個根本宗旨的提出,則源于毛澤東的 《為人民服務》 一文。那么,這篇文章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
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張思德
讀過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的人都知道,毛澤東這篇文章是延安時期為悼念張思德而寫的。張思德原本是紅四方面軍一名普通士兵,四川儀隴人,是朱德總司令的同鄉。張思德參加革命隊伍后,作戰勇敢,品德優良,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43年春,中央機關需要從部隊中挑選一些優秀戰士來做警衛工作。由于張思德在戰斗中表現出色,思想品德好,被選到中央警備團內衛班當警衛戰士。中央負責警衛的同志又從這些警衛戰士里選中張思德給毛澤東作身邊警衛。
張思德到毛澤東身邊后,毛澤東那種偉人情懷,那種胸懷大局,立黨為公,為勞苦大眾日夜操勞的精神,讓張思德感動。從毛澤東身上,他看到了共產黨領袖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力量。毛澤東的言行,對他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張思德工作十分細心周到。毛澤東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到凌晨才睡覺。張思德了解毛澤東這一工作規律,每天一起床,他就輕手輕腳地把毛澤東窯洞前的院子打掃干凈。毛澤東習慣于邊走邊思考問題,往往不注意腳下的路,張思德就把毛澤東經常走的路段用黃土墊平、踩實。毛澤東夜晚去開會,張思德總是提上馬燈,早早地等候在車子旁。他認為,在毛主席身邊做的每一項具體工作,都和中國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都和人民利益聯系在一起,是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事業,必須做好。張思德到中央做警衛工作后,從不計較職務高低。和他同期入伍的同志在戰斗部隊提升得快,有的已當上了團長甚至旅長,而在中央做警衛工作的張思德十多年一直是班長職務,對此他連想都不想。軍委警衛營與中央教導大隊合編時,領導決定張思德由班長改為戰士,他愉快接受,說:“當班長當戰士都是革命需要。”
得知張思德犧牲毛澤東非常難過
1944年,延安大生產運動熱火朝天。為了實現中央機關自給自足,中央警衛團決定組織一個小分隊去安塞燒炭。這是一個臟活累活。張思德卻第一個報名參加,他說,我是共產黨員,越是臟活和累活,我越是要去,再說,我燒過炭,有經驗。領導同意了他的請求,任命他為副隊長,實際上只是帶四個戰士到安塞縣石峽峪村去燒炭。出發前,他對四位戰友講:“燒炭是為了戰勝敵人的封鎖,奪取抗戰勝利,我們一定要干好,燒出更多更好的炭。”
在他的帶動下,同志們日夜苦戰,一個多月就燒出5萬多斤木炭,超額完成了任務。完成任務后,張思德想起山上燒炭的地方還留有一些砍伐下的青岡樹,便想趕在馬車來運炭之前再燒一些木炭。1944年9月5日,張思德與戰友小白進山,一起開挖一孔新窯。快到中午時分,一眼炭窯眼看就要挖成了。為了保證質量,張思德拿著小镢頭開始修整窯面。由于雨水滲透,窯頂上突然掉下幾片碎土。張思德意識到要塌窯,大喊一聲:“快出去,有危險!”一把將小白推出窯口。就在這時,“轟隆”一聲,兩米多厚的窯頂坍塌下來。小白在窯口被壓住半截身子,張思德自己卻被壓在窯內。為了戰友的安全,張思德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張思德僅存的唯一照片。
張思德在同志中威望很高,他犧牲的消息傳來,內衛班的同志全都失聲痛哭。隊長古遠興內心更加悲痛,他為這個警衛隊中失去最出色的戰士而痛心。他考慮到,張思德是毛澤東等主要領導同志的警衛員,毛澤東對張思德平素表現非常滿意,毛澤東身邊失去這樣一位警衛員,是瞞不住的,因此他決定把張思德犧牲的消息報告毛澤東。毛澤東得知張思德犧牲后,非常難過,很久不說話。他慢慢放下茶缸,用沉痛的語調一字一頓地說:“張思德是好戰士,站崗放哨,還陪我外出過,很熟悉。”接著,毛澤東站起身,緩緩走到窗前,望著張思德犧牲的安塞山,久久不語。沉默良久,毛澤東問古遠興:“張思德現在安放在什么地方?”古遠興說:“還被壓在炭窯里,正在組織人往外挖。”毛澤東聽后明顯生氣了,他用嚴厲的語氣對古遠興說:“怎么能這樣呢?要盡快挖出來。放哨看好。山里狼多,要是被狼吃了,你的隊長就不要當了!”隨后,毛澤東數著指頭給古遠興下了三個指示:“第一,給張思德身上洗干凈,換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開個追悼會,我要去講話。”戰友們把張思德同志的遺體抬到安塞當地村子里后,毛澤東專門派一輛汽車將遺體拉到了棗園。
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演講一個半小時
按照毛澤東的意見,警衛隊籌備的張思德追悼會于9月8日下午在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廣場召開。除了值班的同志外,中央機關的其他同志都來了。天空陰沉沉的,為追悼會增加了沉痛氣氛。追悼大會的會場莊嚴肅穆。會場的土臺搭起棚布,主席臺兩側擺滿了戰友們用親手采集的山花編織而成的花圈,臺中央懸掛著張思德同志的遺像,那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張照片。像旁掛著毛澤東親筆題寫的挽聯:“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那是毛澤東頭天晚上專門為張思德追悼會書寫的。下午一點多鐘,離追悼會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時間,頭戴八角帽,身穿粗布衣的毛澤東就在李克農和楊尚昆的陪同下來到追悼會場。毛澤東腳步沉重而緩慢,表情沉痛、嚴肅、莊重。來到會場后,毛澤東親自抬起上面有他題字的花圈,走上主席臺,放到張思德遺像前,默哀許久。追悼會開始,由中央警備團政治處主任張廷禎介紹張思德的生平事跡,之后,請毛澤東講話。毛澤東從參加追悼會的人群中緩步走出,慢慢走上主席臺,操著濃重的湖南口音,緩慢地鏗鏘有力地即興開講。雖然毛澤東手里連個講話提綱都沒有,但他講話邏輯清晰,生動活潑,一句重復的話都沒有,而且一氣呵成,感染力非常強。
與眾不同的是,毛澤東先從人民軍隊的性質講起:“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澤東詳細解說了八路軍和新四軍為什么建軍,使命是什么,為什么共產黨領導的軍隊要為人民服務。他回顧了人民軍隊建軍歷史以及建軍以后形成的光榮傳統,闡述了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接著毛澤東話題轉到張思德身上。他回顧了張思德的經歷,通過一件件實事,介紹張思德團結友愛,熱愛人民,服從組織需要,在工作中的奉獻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讓張思德戰友們想不到的是,張思德平時表現出的對工作負責的具體事情,做的那些細小的好事,毛澤東全部記得清清楚楚。毛澤東作為中共中央高級領導人,操心的是黨和軍隊重大的事情,想的是全國乃至國際局勢,卻對身邊一個普通戰士的良好表現洞悉入微,這讓參加追悼會的中共中央機關的同志在感到驚訝的同時非常感動。而毛澤東對張思德事跡的介紹,不是簡單的羅列事實,而是在介紹中突出張思德身上體現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境界,使在場的人深受教育。接著,毛澤東講到張思德主動承擔燒炭任務,超額完成任務后又要多燒些炭,結果炭窯塌方被壓在窯內而犧牲的經過。在介紹這個過程時,毛澤東把張思德為人民利益而不惜犧牲的精神講得生動而又深刻。
毛澤東從張思德的犧牲,講到人的生死觀,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講到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時,毛澤東介紹了泰山之大,之雄偉。講到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時,毛澤東作了一個手勢,把手心向上平攤開,然后向手心里吹了一口氣,說:那個鴻毛輕到什么程度?你吹一口氣,它就會被吹得飛到天上去了。毛澤東通過鮮明的對比,把死的兩種不同的意義充分揭示出來。接著,毛澤東話題回到張思德,說,張思德只活了29歲,但他短暫的一生,真正做到了完全、徹底地為人民服務。毛澤東用著重的語氣講:“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接著,毛澤東講了我們為了人民的利益,一定要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的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毛澤東特意介紹了李鼎銘先生向中共中央提出“精兵簡政”意見的內容,以及我們黨虛心接受這條意見,采取精兵簡政的措施,從而減輕了人民負擔。
接下來毛澤東啟發大家把目光放遠大,看到我們是為全中國人民利益而奮斗的;我們是為了人民解放和幸福才走到一起來的,因此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搞好團結,提高勇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革命隊伍的人來自全國各地,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為人民服務。既然目標是一致的,就沒有理由不搞好團結。團結的人越多越好。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團團伙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只要堅定地相信人民,緊緊地依靠人民,那就什么樣的嚴重困難都能克服,什么樣的兇惡敵人都能戰勝。
最后,毛澤東講了開張思德追悼會的目的和意義,他說,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們就要開這個追悼會。一個人,不管生前干的是什么工作,不管職務高低,只要他是為人民服務的,為人民做好事的,死后我們就要給他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式,弘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宣傳為人民服務的重大人生價值。“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采用這樣的方法,在寄托我們的哀思的同時,也使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發揚光大,而這樣做的重大意義更在于“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講話,圍繞為人民服務這個中心,依次講了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以弘揚為人民服務精神并團結全體人民等多方面的問題,一氣呵成,思路清楚,邏輯嚴密。既高度概括了張思德29年短暫一生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又把為人民服務的意義闡述至詳,使在場的同志無不受到深刻教育。
毛澤東把講話記錄稿壓縮到七百多字
毛澤東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講話,共講了一個半小時,旁征博引,闡述道理深刻,內容十分豐富,確實是一篇啟發性非常強的講話。但就毛澤東本人來說,他只是把這次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的講話當作即興講演,原來就沒有任何講話提綱,講后也沒有打算形成文字。讓毛澤東沒有想到的是,在場的毛澤東秘書陳伯達,在毛澤東講話一開始就被講話內容所感動、所吸引,掏出身上帶的筆和紙,把毛澤東的講話記錄了下來,用以作為今后學習的參考資料。追悼會開過之后,陳伯達反復研讀這篇講話,自己深受教育,同時也認為毛澤東的這次講話很重要,對全黨也會有很大的教育意義,便抽時間將毛澤東這次口頭講演記錄稍微整理了一下,抄清楚后,送給毛澤東審閱,并且提議:可否在延安的《解放日報》上發表。毛澤東表示,那就是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即興講話,事先也沒有準備,想到哪里就講到哪里,就不要發表了吧。但陳伯達一再說,這篇講話中講到的為人民服務主題思想,對自己教育很大,發表后會讓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毛澤東略加思索后,說:你把記錄稿放在這兒吧,我看看再說。
◆1944年9月8日,中央警備團舉行張思德追悼大會,毛澤東出席了追悼會并發表《為人民服務》的講話。這是當時《解放日報》的相關報道。
夜晚,毛澤東在處理完軍政要事后,在油燈下把陳伯達記錄的這份厚厚的、共有幾十頁紙的文稿,看了一遍。想到張思德身上體現的這種精神是全黨的精神財富,在共產黨、人民軍隊,乃至人民中間,確實應該倡導。但這份記錄稿有一萬五千多字,太長了,如果發表,最好是以短文形式體現。這篇文稿需要壓縮,精煉,把講話中精華的東西提煉出來。他提起毛筆,對講話稿進行刪節壓縮。毛澤東第一遍刪節后,剩下八千字,覺得還是長,便再次提筆刪節。第二遍刪節后,剩下五千字,毛澤東仍然覺得長,第三次提筆刪節,刪節到三千字,毛澤東還不滿意,再刪節,剩下一千多字。毛澤東對這一千多字的文稿再次修改刪節,最后將講話記錄稿壓縮至757字,不算標點符號只有688字。毛澤東覺得行了,可以定稿了。
原來陳伯達擬的標題是“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講話”,毛澤東覺得,這個標題不能突出講話的精髓,他稍事斟酌,拿起毛筆,將原來的標題勾掉,然后,在文章的上方寫下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作為文章標題。今天我們看到的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一文,就此成稿。
1944年9月21日,經毛澤東刪節壓縮定稿的《為人民服務》,以新聞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報》第一版上發表。在延安,無論做地方工作的同志還是軍隊的同志看了這篇文章,無不深受教育。《解放日報》傳到我黨領導的各根據地、各單位,那里的同志們看了,也深受教育。許多同志把刊登這篇文章的報紙收藏起來,一有時間就拿出來反復閱讀。延安之外的一些根據地報紙還轉載了這篇文章。從此,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深入人心,教育了一代延安時期的干部,形成了延安時期黨政干部、人民軍隊全體指戰員的精神財富,化成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本來作為毛澤東講話文稿標題的“為人民服務”這五個大字,也便成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的一面旗幟。
《為人民服務》一文的發表,在中共中央內部和八路軍、新四軍領導機關內部也引起很大反響。中央的領導同志們,把這篇既通俗易懂又道理深刻、連標點符號算上也僅僅七百多字的短文讀了又讀,反復體味其中的深刻思想,不約而同地認為,這篇短文概括了我們黨及我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宗旨,過去大家都在想卻沒有能夠明白表達的思想,在這篇文章中集中表達出來了,應該宣傳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全黨倡導這種精神,用這種精神武裝全黨。中央有的領導同志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文章時,贊同毛澤東的提法,積極提倡為人民服務。連反對毛澤東的王明,也在演講時表示贊同毛澤東概括的為人民服務精神。八路軍、新四軍的領導干部們、特別是從事政治工作的領導干部們,更加覺得毛澤東這篇講話,高度概括了我們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性質和宗旨。從此,許多干部在延安和各根據地的報紙上發表文章時,在向部隊作報告時,直接將八路軍、新四軍稱為“人民軍隊”。在共產黨和軍隊的報刊上、文件中,“人民軍隊”的提法的次數,超過了過去“共產黨軍隊”“革命部隊”“鋼鐵軍隊”“先鋒部隊”等提法。這種提法一直沿用到今天,成為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概括性稱呼。
1945年4月,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黨的七大在延安召開。會前,在討論七大通過的文件時,劉少奇和其他許多中共中央領導同志提議,應該把毛澤東概括的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寫進七大報告中去。毛澤東得知此議,經思考,覺得這樣做很有必要,但是,光是“為人民服務”五個字,似乎對為人民服務精神概述不全,強調不夠。毛澤東認真思索后,提出,要在這五個字前邊加上“全心全意”四個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九個字,既把為人民服務提到更高的位置,又講到了怎么樣為人民服務的行為準則,把信念和行動結合起來,更有高度,也更加準確。這九個字,實際上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毛澤東這個意見被中共中央其他同志所接受。經過中央討論,決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寫進黨的七大文件。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作政治報告時提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毛澤東這段話,把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闡述得更加完整準確了。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修改黨的章程報告時,專門提到毛澤東在七大上政治報告中的這段話。接著,劉少奇強調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且專門就黨的群眾路線問題作了詳細闡述。劉少奇這篇報告后來以《論黨》為題收入《劉少奇選集》上卷中。正是從黨的七大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被鮮明地概括為我黨我軍的根本宗旨,并寫進黨的七大文件。這一條已經被中國共產黨牢固確立,至今未變。
◆老三篇單行本。
七大之后,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同志,在多種場合作報告時,在寫作的許多文件或者文章中,反復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945年9月,毛澤東在給《大公報》題詞時,專門書寫了“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又多次書寫這五個字,留下了這五個字的多種手寫體。中南海南大門照壁上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是毛澤東手寫體之一。
1953年,《毛澤東選集》編輯委員會在將《為人民服務》正式收入《毛澤東選集》第3卷之前,請毛澤東本人再次審閱這篇文稿。由于毛澤東當年在延安五次壓縮核訂這篇文稿,文字已經非常精煉了,毛澤東本人和《毛澤東選集》編輯委員會的同志,都沒有再改一字,只做了兩處標點符號處理。
隨著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傳播和教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已經成為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為人民服務》也成為每個共產黨員和要求政治進步的人們的必讀文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