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九州大學新聞》第699號,1976年9月25日
作者:九州大學新聞部
譯者:張三
原編者按:1976年春天,日本方面派出了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這個訪華團如同當年絡繹不絕的日本訪華團一樣,參觀了我國多地。這些大學生們特別訪問了我國的南京師范學院,同那里的黨政負責同志與工農兵青年學生見了面。來自九州大學的部分同學也參與了這次訪華之旅。他們回到學校后,主辦了一次報告會,介紹他們訪華之旅的心得。
這些左翼前輩們將他們在我國所看到的革命實踐與日本當時的社會實際相結合,總結并提出了在日本社會條件下如何發團結群眾、發動群眾,擴大社會斗爭的一些觀點,刊登在1976年9月25日的第699號《九州大學新聞》上。這期除了刊載中國特輯的兩篇文章(本文就是其中一篇,另一篇是《訪華報告記——一位訪華歸來的九大學生》外,還刊載了一期學園評論《學生社團思想頹廢的狀況——自身場域的矮小化和封閉的社團主義》,一篇影評《索多瑪一百二十天——政治是以性為媒介將統治實體化的結構》,一篇“六本松”欄目《偏狹的音樂愛好》。
《九州大學新聞》由來自九州大學各學部的學生組成的九州大學新聞會負責編輯,主要發行對象是當時九州地區的高等專科學校及以上學校的學生和知識分子。它從1948年開始出版戰后第一期(總第270期),到1980年7月25日出版最后一期(總第740期)。由于它本身和當時的九州大學各學部自治委員會關系密切、編輯者很多也和新左翼運動有密切聯系,因此這份報紙有著極強的時政色彩,經常分析日本國內國外的政治形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到了1976年,隨著新左翼運動的式微和日本當局對大學管制的加強,九州大學校內的政治氛圍已經逐漸淡化,因此編輯者才會感嘆當時校內政治情況十分腐朽。
約50人參加“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主辦的報告會
九月十七日,“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主辦的報告會在教養部學生會館大禮堂開幕。集會大約有50人參加,經過主持人的寒暄、主旨報告和訪華報告、自由討論,最后以會議總結收尾。本版刊載主持人的寒暄和主旨報告,訪華報告敬請參照第二面的“交流會”和一名訪華團成員的“訪華記”。
訪華報告會于9月17日在學生會館大禮堂召開。會場中懸掛著“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的條幅和“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繼續革命下的社會主義中國的思想和實踐!”“世界無產階級和被壓迫民族的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奪取九大學生運動革命性轉變的勝利!”等標語。
正當學生們完成集會的準備工作、集會參加者三三兩兩地前來的時候,學校當局學生科的數名人員突然沖入會場,以“未經批準不得使用學生會館大禮堂”為由要求停止集會。這一妨礙集會的騷擾行為僅靠學生抗議就足以擊退,但這一事件是最近一連串的對學生會館制度攻擊[1]的一環,顯然是是在洞察了我們集會內容基礎上做出的選擇。
集會開始時,主持人提議追悼九日去世的毛澤東主席,全員默哀一分鐘。
默哀畢,主持人宣布開會,作主旨報告。
主旨報告以“奪取日本學生運動革命性轉變的勝利”為問題視角,闡述了從革命中國如饑似渴地學習到的知識以及“充分利用我們自己的斗爭”的目標。執行委員簡潔地闡明了“以如何解決自身的問題為出發點,而不是以中國如何解決他們的問題為出發點”這一主題性問題,提出了推進狹山斗爭[2]和教育斗爭的方向性問題、同工人階級的斗爭結合的必要性。
具體而言,訪華團稍后的報告中提出從中國現在正在進行的教育與勞動相結合、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日文稱為精神勞動和肉體勞動)相結合兩種嘗試出發,檢驗我們現在的活動。在中國,文革以前學生是資產階級一般的存在;經過文革,工農群眾積極進入大學、自己管理大學、給大學生講課,從改變過去學校從唯學習論出發的一切活動造成的學生的思想入手,以下放運動等形式讓學生奔赴邊疆和農村。
訪華團成員主張以中國這種教育與勞動相結合的思想促進日本學生運動的轉變。也就是說,“在與工人階級結合的過程中驗證我們在日常斗爭中獲得的思想”,而這個工人階級不是一般的工人階級,而是最了解敵人、最期盼社會主義的底層工人和被壓迫人民(例如部落民群眾和在日朝鮮人民等)。因此就有一個問題,即“成為怎樣的工人?”回答是:“和工人階級結合的方法不總是固定的”“這是我們最根本的思想問題。”“只有能夠讓工人階級接受的內容才能正確地、全面地指導學生。”
其次提出的是關于日本的學生運動,特別是狹山斗爭的基本的方向性問題。即以接受“要正確理解狹山斗爭,是絕對不能放棄同我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即教育過程中的矛盾——相對決”這一視角為基礎,突破部落解放講座徒具形骸的現狀的教育斗爭的重要性。在“現在的國家教育體制是出于填鴨式地教授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知識而灌輸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場域”這一觀點看來,接下來的方向是,粉碎這一解放講座所展示的,只會加劇歧視現狀的歧視性和選擇性的教育體制。
因此需注意到狹山斗爭當前的問題所在:這是一場不信賴部落民群眾、部落民出身的學生不能斗爭的運動。應當指出,要克服這一問題,只有依靠工人階級(無論是思想上還是實踐上),特別是底層工人、部落民群眾,才能成功。也就是說只有他們才能根本改造我們的教育。
作完以上主旨報告和訪華報告(詳細內容請參照第二面)后進入自由討論環節。自由討論環節主要討論了個別學校的斗爭和校外政治斗爭的關聯。無論是當下中國的情況,或者是狹山·教育斗爭、其他斗爭,相關的具體內容還很不足,大家認為后續還需要補充。
集會以總結講話和全員齊唱《國際歌》落下帷幕。
本次集會的問題是:我們可以從毛澤東主席去世后的中國學到什么、如何活用這些經驗。眾所周知,現在九州大學的思想政治情況十分腐朽,深陷于無盡的崩壞之中。我們將長期注意如何進行這一激進的變革。
中國特輯
鄧小平在天安門事件中從黨中央政治局倒臺之后僅僅6個月,毛澤東去世之后1個月,中國激烈的權力斗爭正在動搖著全世界。如果說世界緊盯著中國的動向也毫不為過。
今年一月周恩來去世以來,天安門事件、鄧倒臺、朱德去世、大地震、毛澤東去世、還有這次文革派集團的倒臺,這些事件中的中國風云激蕩。現代世界如今孕育著新的胎動,從洛克希德事件[3]來看,日本也不例外。
如今中國正在發生什么?如今中國的民眾感受如何?還有,在以如此般的中國為樞軸轉動著的世界的正中心,我們又該如何接受這一切?這種局面下我們思想上的課題應該是什么?我們抱著這樣的問題,以資料的形式刊登一位前不久訪華回國的學生的訪華報告,以及他和中國方面的交流。
我們不能無視中國的現實情況和日本的現實情況,特別是政治和國家機構的差異和決定這些的經濟體制與歷史上的差異,原樣接受中國的經驗。對我們來說,我們的出發點應該是日本的現實情況,應該是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但是在中國獨特的政治歷史環境中成長起來、實現革命的毛澤東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如果問這樣的問題對我們每個人的行動有所幫助的話,就已經很好了。
另外,交流會的文章編輯部還在編輯當中。
(編輯部)
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的根本任務是培養革命接班人的問題——關于腦力勞動者的無產階級化
資料一、南京師范學院交流會
(一)教育革命與反右派斗爭
【中方】(這個提示是譯者加的)
熱烈歡迎日本全國青年學生友好訪華團來訪。首先,我們要介紹我校的教育和革命情況,這部分包含在座談會里。會后,大家同學校音樂社的學生一起辦個聯歡會吧?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南京師范學院的情況吧。現在我們有中文、政治教育、技術、教育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十一個系。解放前這里也是大學,叫做金陵女子大學(日方的記錄員記錯了,寫成了金良女子大學)當然,解放前這所學校完全是被統治階級和他們的子女占據著的,沒有工農兵子弟上大學的事。當時學生人數最多的時候大概有三百多左右。
解放后,學校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進行了各種改革。因此我們在辦學規模方面明顯擴大了,一般有2000名左右的學生。最多的時候也有過4000名。但是一言以蔽之,在文化大革命開始前,由于劉少奇的反革命教育路線影響,毛主席的革命教育路線幾乎無法貫徹。文化大革命前,資產階級分子統治著我們學校。通過文化大革命,我們批判了劉少奇、林彪的修正主義,如今正在批判反革命的鄧小平路線。因此我們學校的面貌可以說得上煥然一新了。
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學校教育革命的情況吧。現在在我們國家教育領域不斷發展的教育革命,必須解決的就是培養共產主義的接班人的根本問題。文革前,在劉少奇的反革命教育路線下,推行的都是封建主義的、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的東西,在這樣的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影響下,學生們脫離無產階級政治、脫離勞苦大眾。在這樣的教育路線下培養起來的學生,不過就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罷了。
現在,我們根據毛主席制定的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開展教育,培養具有社會主義自覺的勞動者、培養防修反修的戰士。講到我們學校培養這樣的人才、達成這樣的教學目標的實際情況,主要就是進行了以下的改革。
第一是強化無產階級對學校的領導。文革前領導權在資產階級手上。現在,學校的領導班子、系的領導班子里面各自都有工宣隊的成員領導活動。這保證了黨對學校的領導。
第二是招生制度改革。以前直接從高中畢業生里招生的時候,規定是通過舉辦高考,只根據考試成績招生。
現在的招生制度,詳細地說就是,首先由本人提出志愿,然后根據當地的工廠、農民、人民群眾的推薦,經過當地黨組織的評價,再接受學校的審查,最后做出決定。招生的時候首先要看學生的思想政治表現和勞動表現,當然也要考察他的受教育水平。不過,考察受教育水平不光是要考察書本上的知識,還要考察他對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
第三是把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到改造學生的思想上來。每周有四個小時的政治課。上政治課的時候主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著作。課后也非常強調政治學習。所以學生當中就結成了很多馬列主義的理論學習小組。在他們投身現實中群眾斗爭的時候,可以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當前的群眾運動就是批判鄧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運動。
另外,在教育工作中應該非常重視政治工作。文革開始以后,工農兵大學生的政治素質比以前有了極大的提高。
我們學校是培養中學教師的學校,但是文革以前有很多畢業生不想當老師、非常討厭去邊遠地區當老師。現在的工農兵大學生都對黨的教育事業無比忠誠,因此畢業以后愿意去更艱苦的地方,去那里當老師,下定決心去更偏遠的地方為勞動人民的教育事業服務。
現在工農兵大學生當中也有很多進步的思想和技術。去年冬天有一個畢業生叫康好林(片假名音譯),是政治系的學生,畢業前他向學校提出,自愿到我國內蒙古的北部去當一個普通群眾。他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了進步的舉動,同傳統的慣例決裂。
今年的情況,明天開始就是暑假了,有一部分學生要畢業了。中國的政治、教育、音樂、技術四個系的學生,都要有多少名,志愿到西藏去,發展當地人民的教育事業。西藏的條件比南京苦得多,但是他們去越艱苦的地方越高興,自己下決心要一輩子為西藏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做貢獻。
以上三點都是教育改革。第四點是把教育當作跟社會聯系的方法開展起來。響應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號召,學生不能只學知識和文化,還要學工、學農,批判資產階級。
現在我們的教育,一年有三個月學工、學農,學生參加工農業勞動。還有十天去解放軍部隊接受軍事訓練。畢業前還要有一個半月去普通中學實習。為了搞好跟社會的聯系,學校在附近有農場、在校內有工廠。我們還和一百多座工廠、人民公社,還有解放軍,都保持緊密的聯系。這就是第四點。
然后就是就是縮短學制和教育方法的改革。文革前是四年制,現在是兩年制。我們在政治領導的基礎上,堅持理論結合實際的原則,改革了全部的教材。我們取消了所有填鴨式的方法,推行啟發式的方法。這種啟發式的方法能夠十二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我們以多種多樣的方式管理學校。招收學生在教室里上課,這是其中一種。第二種是進入社會,去工廠和人民公社舉辦培養工人、農民的訓練。還有一種,就是開設各種函授教育。
我們的教育革命還在試驗階段,還存在各種問題,但我們決心按照毛主席的教導把教育革命進行到底。
(二)教育革命及其方法論的試驗
(關于學習年限的縮短)
我們之所以能夠縮短學習年限,是因為我們強調實踐第一。我們的考慮是,人類社會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一味通過延長學習年限來獲得更多的知識是不科學的。應該主要在大學學習期間掌握基本的知識,再到社會實踐中去引申發展。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畢竟是師范學校,因為當下中國的教育在飛速發展,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的情況,我們必須縮短學制。
(對關于函授教育的問題的回答)
我們努力普及中學教育,因此我們需要很多教師。來學校上課是一個方法,但函授教育、短期培訓等教育事業也適合這個發展的速度。函授教育、短期培訓的對象是住在山區農村的知識青年和學校老師。具體的方法是,我們學校把教材配發給學生,定期去他們所在的地方幫助他們學習。短期培訓的時候,從我們學校方面派老師去參加短期培訓并予以指導。
(對關于培養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的方法的問題的回答)
就用這樣一個例子說明吧。比方講,教數學的時候,我們就把學生帶到現場去,在現場測量水利工程的數據。學生們經過像這樣現場測量的實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這不僅是一個教育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環。這樣的學生說不定以后就可以獨自完成水利樞紐的現場測量工作了。可以說沒有比這更好的考試了。
(對關于大學教師思想改造問題的回答)
第一個就是學習。也就是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對自己進行改造。現在的制度是每周利用三個半天進行政治學習。
第二個方法是跟學生一起參加實際勞動,通過參加各種實踐來改造教師自身的世界觀、方法觀。學校的領導干部、教師、學生,都深入社會參加勞動實踐,同吃同住同勞動,一起學習一起批判。
第三個就是向受教育的對象學習,也就是謙虛地向學生學習。
(三)孔孟之道與革命之路
批林批孔運動:擺脫封建束縛的艱苦斗爭——中國的男女平等思想
日:正在中國如火如荼地開展批林批孔運動之時,1975年4月30日,越南宣告解放。關于這件事,在日本,有大學教授評論說,越南解放斗爭的勝利,與所謂儒教精神密不可分。他說,越南民族解放陣線進村不擄掠,這就體現了儒教精神。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但是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想了解一下,現在中國群眾批林批孔,是怎么理解孔孟之道的?特別是孔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們在單位、在家庭、在學校的生活里是怎么理解、考量和講解這句話的呢?
中:明同志(片假名音譯)是從印尼回國的華僑,在印尼那邊女性也感覺自己的地位很低,聽老一輩人說,在我們的祖國中國也總是講轉世投胎不要變成女人才好。(略)古代中國深受孔子思想影響,解放后雖然工農群眾和婦女都解放了,但是孔子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所以毛主席才號召我們批林批孔,我們就是因為這個響應的。(略)我們批判男尊女卑的思想,但是現在我們的工廠里,女工人、女職工都是和男性一樣的勞動,沒有什么不同的。所以我們主要還是批判現在還在影響我們社會主義階段的孔子思想。
日:我想,比方講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里,父親母親都多少保留了一些自古以來的習慣,像家務活的分配或者小孩子的養護,這些都是怎么做的呢?
中:因為我們的父母輩受兩千年來孔子思想的影響,確實是有這樣的看法。比方講,有一點就是,反對自己子女去山區農村定居。特別是在城市享了一點福的家庭,因為農村各種方面都比城市條件苦,所以要是子女要去農村,就有不想送他們去的思想。這一點跟孔子和林彪的思想是一樣的。孔子本來就看不起勞動,林彪也講去山區農村簡直是坐牢。(略)在我生活的那個生產大隊,以前受孔子思想影響,有大工程都不讓女人去,現在經過批林批孔運動,大家都醒悟了,女同志也醒悟了。女同志參加各種工作,現在生產大隊有個部門有七個干部,兩個都是女同志,其中一個還是書記。也有許多大隊的隊長也是女性。
日:這個是根據具體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比方講一個父親帶一個女兒,或者要是家里人上了年紀,這種具體條件變化了,又是怎么個情況呢?(關于結婚的形態)
中:現在的情況是,雖然講男同志能干的事女同志也能干,但是男女的生理差異還是存在的,所以把過去由男性做的工作交給女性,有時候女性做那些重活還是非常辛苦的。我想主要的問題是,如何朝著不讓男女的社會分工造成性別歧視的方向繼續前進。
(討論到這里還沒有結束,但是因為版面不足只好忍痛割愛。還有的地方聽得不太清楚)
————————————————————
[1] 學生會館,是日本的高等學校里學生活動的中心,60年代以來,經常會有各種學生社團在學生會館門前或內部做宣傳活動。
[2] 狹山事件,是1963年5月在日本埼玉縣狹山市發生的一起女高中生被殺案,在這一案件中被歧視的部落民青年石川一雄被警方判定為兇手。但這一指控是不符合事實的,因此被認為是一樁冤案。以部落解放同盟為中心的新左翼團體組織社會活動,為無罪釋放石川一雄而斗爭,這被稱為狹山斗爭。具體內容請參看https://blhrri.org/old/nyumon/yougo/nyumon_yougo_08.htm
[3] 洛克希德事件:日本1976年發生的貪污事件。此事件導致自民黨籍前首相田中角榮被捕。年底,自民黨在第34屆眾院選舉中慘敗,時任首相三木武夫下臺。這一事件的具體情況是,1972年水門事件發生后,美國新上臺的民主黨政府開始調查前政府舞弊問題,1976年美國參議院調查發現洛克希德公司至少在15個國家行賄,其中包括日本。這年三木武夫上臺,為了展現政績,決定對1974年已因黑金政治丑聞下臺的前首相田中角榮發起調查,結果發現自50年代起,洛克希德公司就與日本歷屆政府有行賄受賄等記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