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多人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做《華盛頓和櫻桃樹》,把華盛頓描繪成一個誠實、勇敢、品行高貴的孩子。然而這件事毫無根據,屬于“兒童文學”的憑空捏造,以至于后來大家都調侃“落櫻神斧華盛頓”。
多年以來,作為美國國父華盛頓儼然是美國“民主”的象征,比如說他“領導獨立戰(zhàn)爭”、反對“奴隸制度” “拒絕稱帝”“功成身退”之類。實際上,這純粹是虛假的宣傳,塑造的是一個虛構的華盛頓。
數來數去,還是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對華盛頓的評價最真實——“波多馬克種馬”“大奴隸主”華盛頓。
1吃軟飯的“波多馬克種馬”
華盛頓的真面目,是個奴隸主的兒子。
華盛頓的父親奧古斯丁·華盛頓是弗吉尼亞州的一個種植園主,園中蓄養(yǎng)了很多奴隸。他11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父親死后,華盛頓繼承了11名奴隸,后來又收購了一批。當他的哥哥死后,華盛頓又繼承了他哥的財產,擁有了更多的黑奴,到了27歲時,他手下已經有36名黑奴。
華盛頓真正的發(fā)跡,是因為他娶了一位非常富有的寡婦瑪莎·丹德里奇。瑪莎第一任丈夫是豪門貴族卡斯蒂斯家族的丹尼爾,他們結婚后住的豪宅就叫“白宮”(沒錯,和現(xiàn)在美國總統(tǒng)府同名)。瑪莎26歲的時候,丹尼爾就因病去世了,瑪莎完全繼承了丈夫給她留下來的17438畝土地的大莊園和300多名奴隸,成為弗吉尼亞首富。華盛頓娶了寡婦瑪莎后,就開始吃軟飯。
華盛頓和他的富婆老婆瑪莎
至于為什么叫他“波多馬克種馬”?那是因為華盛頓身材高大、精力旺盛,他娶了寡婦之后,還四處尋花問柳…...
2 虐待奴隸的“無齒之徒”
有地攤文學說,華盛頓曾經反思過奴隸制度,甚至試圖廢除奴隸制,這同樣是一則編造出來的謊言。
年輕的華盛頓性情蠻橫殘暴,經常打罰奴隸,看到不順眼的還用斧子砍斷他們的四肢,造成很多奴隸終身殘疾甚至死亡。由于他的過分殘暴,有的奴隸開始逃亡。華盛頓氣急敗壞,公開刊登廣告,懸賞捉拿自己的逃亡奴隸。
華盛頓手寫的奴隸名單
依靠妻子帶來的巨額財富,華盛頓變成了大富豪,立即購置了更多土地,將自己的種植園面積翻了三倍,當然也又新購入了更多奴隸用于勞作。1774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前夕,華盛頓名下的奴隸人數超過了200人,這時候華盛頓是堅決支持蓄奴的。1793年,華盛頓簽署了首條《逃奴追緝法案》,允許任何州逮捕、審訊逃亡的奴隸,并將他們歸還原主。任何人一旦被發(fā)現(xiàn)窩藏奴隸或協(xié)助奴隸逃亡,將面臨500美元的罰款并可能遭到監(jiān)禁。
華盛頓的生活離不開奴隸。他發(fā)表《獨立宣言》的辦公室的地下修筑了一條密道,以供9個伺候他的黑奴秘密出入,既能照料他飲食起居,又能掩人耳目。
就連華盛頓一嘴的假牙,都是從黑人奴隸嘴里硬生生拔下來的。
早在1784年,52歲的華盛頓滿嘴的牙齒幾乎掉光了,只剩下角落里的一顆。1793年華盛頓發(fā)表作為總統(tǒng)的連任就職演說時,只說了短短的200多個單詞,創(chuàng)下了美國總統(tǒng)就職演說時間最短的紀錄。是他雷厲風行嗎?不,因為他牙壞了,講話漏風,沒法多說。
華盛頓的畫像緊抿著嘴,滿口爛牙不敢笑。
為了解決“無齒之徒”的說話和吃飯問題,華盛頓開始找醫(yī)生裝假牙。當時的假牙多是用昂貴的象牙制作,可是華盛頓的假牙卻是用真人的健康牙齒做的。也就是說,必須趁這牙齒堅實潔白之時,便活生生硬拔下來才行。華盛頓的假牙至少需要三四個黑奴拔掉最好的門牙才行。
照片上的牙齒,就是華盛頓去世后遺留下來的。如今,這些牙齒保存在弗農山莊華盛頓故居的玻璃柜里。
終華盛頓的一生,他沒有釋放任何奴隸。
他確實寫了一份遺囑,稱等到妻子去世后,可以將自己名下的奴隸全部釋放——這個條款看似貼心,實則嚇得瑪莎一身冷汗。她擔心華盛頓的奴隸為了早日獲釋,提前謀殺自己,于是在1799年華盛頓去世后,便趕緊把華盛頓名下的奴隸都釋放了。這個自保的行為反而意外為華盛頓夫婦博得了一些美名。
1802年,瑪莎去世了,她沒有釋放她名下的奴隸,而是將其轉送給孫子喬治·華盛頓·卡斯蒂斯繼承。華盛頓沒有親生后代,這個孫子是瑪莎與前夫之子(早亡)所遺,并由華盛頓夫婦撫養(yǎng)長大。另外,這個孫子正是未來享譽南北戰(zhàn)爭的名將、美國白人種族主義者精神領袖——羅伯特·李的岳父。
3 屠殺印第安人的劊子手
華盛頓當總統(tǒng)期間,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費用,絕大部分是花在掠奪與屠殺印第安人的戰(zhàn)爭上。據統(tǒng)計,在華盛頓任總統(tǒng)期間,被屠殺的印第安人總數大約是1000萬左右。
華盛頓對他手下的軍官說:“在所有印第安人的居住地沒有被摧毀之前,不要聽取他們任何和平建議。”
美國聯(lián)邦政府更是頒布了相關法令:每上交一名印第安人的頭蓋皮,不區(qū)分男女老少,美國政府就會獎勵50-100美元的獎勵。殺死12歲以下不包含12歲的嬰幼兒或是殺死女性印第安人都將獎勵50美元;殺死12歲及以上的青壯年男性印第安人將被獎勵100美元。
華盛頓公開將印第安人稱為“野獸與獵物”, 1783年,他還這樣描述如何從印第安人身上剝皮:“從臀部往下剝皮,這樣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長的靴來。”
在短短5年時間里, 華盛頓將28個印第安城鎮(zhèn)夷為平地,方式為“屠城”,不分男女老少,一律全部殺掉。
4 平生未嘗一勝的“常敗將軍”
華盛頓曾經是一名英軍,參加過英法7年戰(zhàn)爭,曾經堅定地捍衛(wèi)英國的利益。
當時法國和英國在北美爭奪殖民地,1754年初。弗吉尼亞民兵中校華盛頓帶領120名民兵伍西進內陸,奉弗吉尼亞總督令,去法國人的地盤上修建堡壘,制造摩擦。幾番交鋒下來,法國正規(guī)軍就把這幫民兵打得蹲在堡壘里等死。1754年7月4日,被打得焦頭爛額的華盛頓掛出白旗,向法軍投降。在降書上簽字之后,法軍恩準他帶著被繳械的殘部回家。
華盛頓根本就沒有什么軍事才能,人生第一戰(zhàn)就是投降。
華盛頓人生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正規(guī)的英國軍官,而不僅僅是殖民地的軍官,所以他參加英法七年戰(zhàn)爭的時候非常積極,但在英國獲得勝利之后,宣布北美的很多土地都歸英國王室所有,這導致華盛頓的利益受損,他也沒能成為真正的英國軍官。于是華盛頓對英國“因愛生恨”,開始走上反英的道路。
許多人以為獨立戰(zhàn)爭就是美國人民奮起反抗英國壓迫的一場戰(zhàn)爭,卻往往忽略了當時美國的另一個重要群體——“效忠派”。效忠派,顧名思義,是與獨立派相對的派別。他們反對美國從英國獨立,認為十三殖民地應該繼續(xù)效忠英王喬治四世。美國的獨立戰(zhàn)爭,其實本質上是英國殖民者之間的內戰(zhàn)。但在第二次大陸會議后,獨立派占了上風,美國各地的效忠派也遭到了殘酷打擊。這些“效忠派”里面,還有新澤西州的州長威廉·富蘭克林,他在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后還是堅定地站在了英王一邊,并因此被沒收了在美國的所有財產。
1776年北美“大陸會議”,從來沒有什么軍功的華盛頓被北美奴隸主們吹成“軍事奇才”,趕鴨子上架,硬捧成“大陸軍總司令”……因為當時現(xiàn)場只有華盛頓一人穿軍裝,他水平再差,也比本杰明·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這些只會耍嘴皮子的強,于是就有了這個外行的草頭司令。華盛頓作為美國大陸軍的總司令,也是作為獨立戰(zhàn)爭的領導人之一,可是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實在難以說是他的功勞,甚至與他并無太大關系。
在1778年以前,美國軍隊可謂是節(jié)節(jié)敗退,接連輸掉了長島戰(zhàn)役、新澤西州戰(zhàn)役等等,“常敗將軍”華盛頓指揮作戰(zhàn),面對英軍從來就沒有打贏過。
華盛頓橫渡特拉華河
對于自己的軍事才能,華盛頓其實頗有自知之明。他在給妻子瑪莎的信中寫道——“請你相信,這一職位并不是我自己去謀求的。我曾竭盡全力擺脫,不僅是由于我不愿離開你和我們全家,而且由于我也自知,就我的能力而言,的確難以勝任。”
“大陸軍”經常被精銳的英軍打得一敗涂地、四散潰逃,但他們不久又會重新集結起來,繼續(xù)投奔華盛頓,這不是因為什么華盛頓治軍能力強、個人魅力高,也不是因為他的軍隊“屢敗屢戰(zhàn)”“愈挫愈勇”,有什么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而是因為華盛頓是大奴隸主,有的是錢,投奔他有飯吃,這屬于“鈔能力”。
真正對英國發(fā)起致命一擊的,根本不是華盛頓的“大陸軍”,而是法軍,這時候北美殖民者們?yōu)榱丝褂ⅲ趾头▏愕搅艘黄穑▏鵀榱藞笃吣陸?zhàn)爭之仇,對華盛頓和“大陸軍”可謂是鼎力支持,給予了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1778年,法國承認美國獨立,簽訂法美同盟條約,條約規(guī)定“法國保證美國的獨立及其在同英國的戰(zhàn)爭結束時確定下來的領土”。隨后,法國對英國宣戰(zhàn),法英海軍發(fā)生多次海戰(zhàn);1779年,法國占領塞內加爾的圣路易斯和西印度群島的幾個島嶼;法國和西班牙還組成聯(lián)合艦隊準備進攻英國本土。此后,法英海軍在西印度群島、佛得角海域多次爆發(fā)戰(zhàn)斗。
所謂的“約克鎮(zhèn)大捷”,其實全靠法軍的強力輸出。
1777年9月14日,大陸軍抵達約克鎮(zhèn)外圍,法國海軍于10天前與英軍交戰(zhàn),封鎖其海上退路。約克鎮(zhèn)外圍的戰(zhàn)役一直打到10月9日。法美聯(lián)軍方面憑借人數優(yōu)勢,搶占了幾塊重要陣地。但面對英軍的堅固堡壘,依然有些無奈。關鍵時刻,法國盟友為大陸軍送來十四門火炮,其中有六門攻城專用的重型臼炮。在法美聯(lián)軍徹夜不停的轟擊下,10月19日,七千英軍出城投降。
在獨立戰(zhàn)爭的后期,法國軍隊已經公開加入戰(zhàn)爭之中。在獨立戰(zhàn)爭的最后一戰(zhàn)約克城戰(zhàn)役中,美國的軍隊只有9500人,法國軍隊人數占了聯(lián)軍的一半,其中有法國名將羅尚博率領的5000精銳陸軍,還有法國海軍司令格拉斯率領的3000人和24艘戰(zhàn)艦組成的海軍部隊。法國海軍封鎖英軍的補給線,才是迫使英軍投降的關鍵因素。英軍投降的時候,甚至都不愿意向華盛頓投降,而是要求向法國將軍羅尚博投降…..
在美國形勢最危急的時候,法國軍事貴族拉法耶特到美國為美國作戰(zhàn),拉法耶特甚至自己出錢購買軍艦和招募士兵前往美國,法國人給美國帶去了歐洲大陸的先進軍事經驗和軍事操典…..美國至今到處都有紀念拉法耶特的紀念碑、街道,美國政府還在白宮的對面設立了拉法耶特公園,他的肖像至今還和華盛頓一起掛在了美國眾議院內。
美國特制的拉法耶特銀元,上有“好兄弟”華盛頓和拉法耶特的頭像
1783年,英國與美國在巴黎簽訂合約,美國成功贏得獨立。沒有法國,就沒有美國的獨立建國。百年之后,法國還送給美國“自由女神像”,作為紀念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的美法聯(lián)盟的禮物。
無怪乎有人開玩笑說——美國的國父不是華盛頓,而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
為了支持美國,當時的法國政府不惜砸鍋賣鐵甚至借錢,財政瀕臨崩潰根本無力償還。路易十六還因此被送上斷頭臺。用命換的美國國父這個稱號,華盛頓確實不如他配。
5背信棄義的“叛逆者”
華盛頓成為美國國父,其中托馬斯·潘恩有很大的功勞,但曾經的“革命導師”、昔日摯友后來向華盛頓求助時,他卻忘恩負義置之不理。
潘恩向華盛頓提供建議
華盛頓的反英思想,來自于潘恩。獨立戰(zhàn)爭爆發(fā)后,華盛頓想的只是反對英國議會,從未想過脫離英王的統(tǒng)治,但潘恩告訴他北美應該開拓新的道路。1776年潘恩撰寫的最著名的小冊子《常識》出版,以一種簡單清晰的寫作方式向大眾傳達殖民地應該一勞永逸地切斷與英國的聯(lián)系。《常識》在前三個月就售出了12萬冊,在幾年內售出了50萬冊。華盛頓也是潘恩著作的廣大讀者之一,在潘恩的影響下華盛頓脫離了保王黨。
倫敦街頭焚燒潘恩模擬像
但是兩人友誼很快因為政見分歧而分裂,潘恩主張廢奴,推動《廢奴漸進法案》,此外還批評基督教,他認為任何教會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目的就是為了壟斷權力。潘恩的進步主義思想遭到了包括華盛頓在內的大多數美國人的反對,兩人從此分道揚鑣。
1793年,潘恩來到法國指導法國大革命并被選為國民議會成員,但很快就被激進的雅各賓派投入監(jiān)獄。潘恩便給華盛頓寫信希望他能解救自己。對華盛頓來說,這項任務再輕松不過了。但當時華盛頓正在英法交戰(zhàn)中宣布中立,不想因潘恩開罪英國,選擇了袖手旁觀。昔日恩師好友遇難,華盛頓卻選擇置若罔聞,任潘恩爛在牢里,后來又在貧困潦倒中去世。
1795年2月22日華盛頓生日這天,潘恩致信華盛頓,發(fā)泄心中壓抑已久的憤怒,“你自己當上了美國總統(tǒng),而我卻在法國成為階下囚。在這種情況下,你竟然袖手旁觀,忘記了你的朋友,緘口不語。”
6美式造神運動的“開山鼻祖”
很多人應當聽說過一個故事,華盛頓打贏獨立戰(zhàn)爭后,有軍中的將領寫信給他,勸他當國王,被華盛頓嚴詞拒絕。
這個故事作為華盛頓的美德之一流傳至今。這個故事當然是真的,但是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實際上,美國所有的政治精英,都反對他稱王,他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華盛頓剛當選總統(tǒng)時,副總統(tǒng)亞當斯向國會提議,將總統(tǒng)的稱號定為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殿下、自由的保衛(wèi)者”,國會直接否決。多數議員認為這樣的稱號太像國王了,不合適。所以,總統(tǒng)的正式稱呼就是 “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不加其他修飾詞。美國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非常反感“王權”,他沒有半點稱為國王的可能。這種政治環(huán)境下,國會連一個尊稱都不同意給他,他還想專制?
很多人津津樂道的還有華盛頓后來辭去總統(tǒng)職務的事跡,吹捧他高風亮節(jié)、拒絕權力、大公無私、淡泊名利、“民主的先行者”之類。
然而這件事又是個謊言。華盛頓之所以辭去總統(tǒng)職務,不是因為他不貪慕權力,恰恰是因為總統(tǒng)在他眼里只是個雞肋。英軍被擊退后,美國政府無力償還獨立戰(zhàn)爭時期欠下的高額債務,財政入不敷出,以至于到了連部分軍隊的軍餉都發(fā)不出來的地步。此時的美國還是邦聯(lián)體制,并非后來的聯(lián)邦制,其國家架構較為松散,收入也很低。結果在1783年,駐扎在費城的美軍士兵要求邦聯(lián)政府支付軍餉,400名美軍甚至包圍了邦聯(lián)議會大廈。議員們連忙要求賓州當地出兵“平叛”,但賓州議會認為這些士兵討?zhàn)A的行為是正義的,拒絕發(fā)兵援助,結果邦聯(lián)議會議員們憤然離開費城。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就是個空頭司令,沒有什么實權,也沒有什么油水可撈,還不如回家當奴隸主。
當時的美國政府,其實是個草臺班子,內憂外患,華盛頓辭去總統(tǒng)職務,其實是在撂挑子、推卸責任。
那時的美國人并不喜歡華盛頓,當他把權力交給繼任者約翰·亞當斯,美利堅開國三杰之一的本杰明·富蘭克林之孫就歡呼道:“華盛頓的名字再不能使政治罪惡橫行”,人們幾乎要彈冠相慶了。
1799年華盛頓病重,四次放血失敗,終于死去。一個名叫帕爾森·威姆斯的書商敏銳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機,美利堅民族太需要自己的英雄了,而那剛死去的家伙正好能滿足大家的需要,如果炮制一本講述華盛頓“英雄事跡”的書出爐,必將受到大眾的青睞,那么自己將名利雙收 。于是,在華盛頓死后不到一個月,威姆斯即開始策劃了一本《華盛頓平生錄》的小書。此書一經問世,當即迎合了美國民眾渴望本族英雄的巨大需求,而且僅以每本25美分出售,使它迅速為美國歷史上讀者最多、銷量最廣的書。這本書從華盛頓的出生講起,講他與法國人、印第安人以及英國人的戰(zhàn)爭,再講到他的兩屆總統(tǒng)任期,一直講到他成為五百萬人民心目中的君王,這本書里,就有那個“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
幾年后,一本名為《喬治·華盛頓生平文集》的書出版,書里的華盛頓成了一個更加完美無缺的人,因為凡是不利于英雄光輝形象的段落都被刪掉了。該書的編撰者正是后來美國的第一個大學歷史教授賈雷德·斯帕克斯,后來做了哈佛大學的校長。
對華盛頓的造神運動讓美國人獲得了極大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到了19世紀50年代后,美國人依然樂此不疲。美國第十任總統(tǒng)約翰·泰勒說:“華盛頓比摩西更偉大。”當時全美最受歡迎的演說家愛德華·埃弗雷特更是宣稱:“閃耀在俄國的彼得大帝、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和法國的拿破侖一世浮華暴政之上的,是華盛頓這顆光芒四射之星。”
他們把華盛頓塑造成了一位“生而不凡”的英雄,華盛頓不再是一個奴隸主、常敗將軍,而像是一個宗教領袖、美國的“救世主”。
喬治·華盛頓這個開國“國父”是第一個,卻不是最后一個,而后幾乎所有美國總統(tǒng)都被作為《美國》這個系列神話不可分割的要素。美國不僅用它們洗腦本國國民,還用來對外美化宣傳,仿佛“民主燈塔”真的照亮整個世界。
從“五月花公約”,到“山巔之城”,再到“華盛頓傳奇”,美國的基石全都建立在謊言之上。歷史是面照妖鏡,所有的謊言泡沫終將被刺破。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