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戰爭規律其背后是對辯證法的實踐與運用,怎么在敵我雙方的運動變化中,將敵方的優勢轉化成劣勢,將我方的劣勢轉化成優勢,是值得我們進一步學習的。
2、有時看似荒謬的一步棋,但也能夠是制勝的關鍵,其中要點就在于以己之長攻人之短;敵人總體雖強但總有弱勢,敵人的某個環節雖弱,但卻是重中之重。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筆者將持續更新三國歷史人物,以現代的視角,以馬列毛主義為指導,和讀者朋友們一起探討,從塵封的歷史中學習經驗得出對當今革命的啟發。
上期我們講到,曹操集團確立了自己的政治路線并發展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詳細請見此片時評:雄才大略與奸詐詭譎——品評三國歷史人物之曹操),而本篇我們將來到發生于公元199至200年,曹操統一北方的戰爭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這次戰爭為結束北方軍閥混戰的局面,這是一次力量懸殊,以至弱對至強,而最終則是以弱勝強,筆者將介紹官渡之戰中幾次關鍵的事件,以及其背后所展現的戰爭規律。同時結合毛主席的軍事著作《論持久戰》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同讀者一起品評曹操這位“一世之雄”一生事業中的得意之筆。
我們先來將目光放在戰爭開始前的北方局勢上,在三國歷史系列中,筆者在“黃巾起義”這篇文章中詳細的解釋了,東漢政權的腐敗,農民同地主階級的矛盾空前激烈,黃巾起義的英雄們在全國范圍內發動了農民大起義,沉重打擊了反動的統治者,東漢的中央政權也成為了沒有力量的空架子。而各路軍閥也在這場起義中興起,將地方同中央分隔開,成立了自己的政治武裝集團。公元198年,曹操擒殺呂布,占領徐州,199年滅袁紹,破張繡,占領揚州大部以及宛城。此時袁紹集團也占領了幽州,這樣北方的中原地區只剩下曹袁兩大集團,為了爭奪北方政權展開了最后的斗爭。
了解完局勢之后,我們再來分析曹操的優勢以及劣勢。他的劣勢是比較大的,第一,曹操集團地區比袁紹小。第二,人力物力資源都比袁紹少。第三,軍隊數量比袁紹少,袁紹軍隊有十多萬,而曹操僅有四萬多人,是絕對的劣勢;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曹操也是有優于袁紹的地方:1,軍隊組成比較精銳,我們上期講述過,曹操最大的武裝力量來源于黃巾起義的青州部隊,同時曹操采取了正確的對待農民的政策,這些軍隊的作戰能力很強,而反觀袁紹,他的主力部隊是鎮壓農民起義的,實行老一套作風,腐朽的缺發戰斗力的,舊式部隊。2,曹操內部,統帥與謀士之間團結,而袁紹獨斷轉行,內部分裂。
分析完對壘雙方的優勢劣勢,那么我們就正式開戰,筆者將本次戰爭分為三個階段四個段落,三個階段即為:戰略防御,戰略相持以及戰略反攻。而形成三個階段中的四次關鍵戰役則為四個段落,這四次戰役促成了或者說推動了三個階段之間的轉化。
戰略防御階段
首先,面對袁紹十多萬大軍由幽州向南進軍,曹操并沒有選擇在邊界線上進行對壘,而是選擇了放袁紹進入自己的根據地,在官渡組織對袁紹的進攻,為什么?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拉長袁紹軍隊的補給線,我們直到戰爭除了要考慮打仗問題,還要考慮到士兵的吃穿住,衣食住行樣樣都不能落下,十多萬人的軍隊除了要看到他人數上的優勢,同時也要看到他補給上的劣勢,將袁紹的補給線拉長了近兩倍,不得不說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而在戰略防御階段,發生的兩次戰役則推動戰爭向著下一階段演變
劉備反叛,兩面作戰的成功
第一場便是劉備的反叛,公元199年,曹操軍隊的真正麻煩不再正面而在側翼,原來在擊敗袁術之后,袁術想要帶領自己的殘兵敗將北上同袁紹會合,曹操命令依附他的劉備前去伏擊,而劉備則借此機會趁機占領了曹操的地盤徐州,并聯合袁紹舉兵反曹,曹操在官渡戰場處于了腹背受敵的兩難境地,我們都知道,兩面作戰是兵家大忌,面對袁紹和劉備,曹操選擇從正面戰場分兵攻打劉備,他的部下都不贊成,可曹操卻說“劉備不是簡單的人物,我們要在其沒有站住腳跟之前就擊垮他,袁紹雖然野心很大,但是此人行動遲緩,他不會襲擊我們”。本來就處于劣勢的軍隊,再從正面戰場分兵,風險是很大的,但是曹操掌握了對方的特點,迅速組織兵力東擊劉備,只有了一個月就打敗劉備,收復徐州并占領下邳,擒獲關羽,而袁紹在曹操打完之后,還端坐在家里,沒有反應,令我們驚訝的是,為什么觸犯兵家禁忌的分兵作戰竟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這個問題筆者將在后續解答,總之此次戰役的成功,令曹操穩固了自己的右方,為接下來的階段掃清了障礙。
白馬之圍,聲東擊西的絕妙計策
此階段的第二次關鍵戰役就是白馬之圍的解決,公元200年,陳琳發表討曹檄文,大將顏良直擊曹操東郡太守劉延駐守的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同年四月,袁紹親率大軍支援為顏良做后援。打算北渡過黃河與顏良會師。為了穩定自己的東面,曹操也親率大軍由南向白馬進軍。
而我們知道,本次戰役依舊是力量對比十分懸殊,如何以少勝強的關鍵在于,分散敵人逐個擊破,曹操集團也是如此,決定采取制造假象來把袁紹引走,讓敵人的拳頭無法合攏,他們的優勢也就轉變為劣勢。曹操做出如下部署,即將自己的軍隊抽離一部分,做出從西面渡過黃河以攻擊袁紹后方的假象,目的是為了將援軍調離正面戰場,自己的主力部隊攻打白馬的顏良。
此計果然成功,袁紹決定分兵向西,然而依然是犯了他慢慢悠悠的壞毛病。等到他趕到時,曹操早已全殲顏良軍隊斬下了顏良的首級。白馬之圍解除。并在后續的撤退中斬殺袁紹著名騎兵將領文丑。
至此,曹操集團殲滅袁紹兩大軍事主力,斬顏良文丑,戰爭階段轉向戰略相持階段
戰略相持階段
經過上一個階段的兩次戰役,曹操正式在官渡展開與袁紹的對壘。戰爭進入相持階段,而在本階段,一次重要的決策又在一次推動戰爭向著下一階段演變
堅持還是撤退,這是一個問題
公元200年八月,袁紹的軍隊不斷向前推進,不斷發動襲擊,因為前幾次的戰爭,曹操的軍力以及不足一萬,形式非常困難,糧食日漸減少,軍情潰散。于是曹操動搖了,他想要撤退回到許都,而曹操的做法不僅決定了戰爭的走向同時又體現了他最重要的一個品質“多謀善斷”。
他分別詢問了謀士荀彧和賈詡的意見,荀彧這樣說:“撤退又能撤退到哪里呢?敵人真的會放過我們嘛?袁紹這次是傾巢而出,他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場戰爭就算是輸也一定要打下去!”
而賈詡則建議說:“大王你之所以不敢打,想逃跑是因為你總是向把事情做到完美,可是誰又能做到十全十美呢?敵人又怎么會等著你準備充分在進攻呢?打戰到最后拼的就是意志。”
曹操在聽取了多方建議后下定決心,尋找戰機,主動出擊,以求將自己的被動轉變為主動。
這正如毛主席在《論持久戰》(八一)所說:“我之相對的戰略劣勢和戰略被動地位,是能夠脫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們許多的局部優勢和局部主動地位,去剝奪敵人的許多局部優勢和局部主動地位,把他拋入劣勢和被動。把這些局部的東西集合起來,就成了我們的戰略優勢和戰略主動,敵人的戰略劣勢和戰略被動。”
戰略反攻階段
曹操最終還是選擇了主動出擊,那么如何在兵力懸殊的情況之下,進行對袁紹集團的反攻呢?關鍵在于對敵我雙方情報的把握,誰搞清楚了這個問題,誰就摸清了戰場的基本規律,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那么是什么使得曹操獲得了此次戰爭的關鍵呢?請容我娓娓道來
關鍵先生
在曹操困難的時候,袁紹其實也處于困難之中。
首先曹操采取進攻之后,袁紹方面不斷打敗仗,戰斗意志消沉
其次,我們前面說過,曹操拉長了袁紹的補給線,一支十萬多人的隊伍糧草消耗極大,運輸也更加困難,不久前運輸部隊還被曹操襲擊,情況更加困難。
這些情況說明,在曹操困難增大的同時,敵人的困難也在不斷的增大,只要能居于正確的指導或者打一個關鍵性的勝仗,那么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就會立即產生質變,被動變為主動,戰爭就可以贏得勝利。
而目前曹操正真的困難在于無法真實掌握敵我雙方的情況,沒有正確的分析敵我雙方,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部署,沒有正確的部署就不會有軍事上的主動權,前一個階段所產生的動搖思想的源頭就是在這里,事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堅持下去或許就會有轉機。而這個關機,就在許攸的投誠,筆者將其成為“關鍵先生”。
許攸夜奔曹營的故事相信讀者朋友們在三國演義都有看過,這里不多講述,而許攸最重要的就是帶來了,袁紹部隊的詳細情況,袁紹目前也非常的困難,并且在距離其大營北面四十里的城市——烏巢。駐扎著大批糧草。曹操知道能否拿下烏巢是此次戰役的最關鍵因素,而歷史的結果同志們都知道,沒有了軍糧之后,袁紹軍隊一觸即潰,曹操俘獲了大部分袁軍,官渡之戰取得完全勝利,并且一路高歌猛進,一統北方。
?
總結
官渡之戰,讀者同志們觀看完筆者的講述之后,都能感覺到其復雜與曲折,而正是這種復雜曲折的戰爭過程,解釋了幾個戰爭規律性問題。
第一,戰爭的決定因素或者說決定性的力量來源于哪里?是超天才的軍事家?是神算鬼謀的謀士?是力能扛鼎的勇猛將領?不,它的正真源泉是人民以及士兵的支持。從官渡之戰就可以看出,如果單從軍事力量,兵力對比上來看,官渡之戰曹操并不具備勝利的條件,但是最后的勝利者是曹操,關鍵在于人民以及士兵是比較支持曹操而不是袁紹,我們在上一期的時評中提到過,農民革命改變了曹操的思維模式,他雖然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也不得不采取利好農民階級的政策,因為他在農民起義中間看到了巨大的力量,所以在官渡之戰,實行屯田制度的城邦的農民依然“丁壯荷戈,老弱負糧”來支持曹操而反觀袁紹,則是在鎮壓農民起義之后,被自己一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沒有從這一場偉大的農民運動之中學到任何一點東西,他們愚蠢的認為農民起義失敗了,自己可以照舊地統治下去,袁紹就是如此,在《免租令》中有記載:“袁氏之治也,使豪強擅姿,親戚兼并;下民貧弱,代出租賦,不足應命”。可見袁紹統治地區的實際情況。
當然在后續筆者更新的赤壁之戰詳解中,我們更能看到,同樣的統帥,同樣的將領,同樣的謀士。在人民以及士兵不支持的戰爭中究竟是如何被打的落花流水,他們的英明神武又到哪里去了呢?
人民和士兵才是戰爭的主體,他們才是決定戰爭命運最后的,真正決定者
第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人民支持的基礎上,如何正確的指揮,以及兵力如何正確的部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兩方面的根本來自于對敵我雙發的正確分析,曹操掌握了袁紹優柔寡斷,行動遲緩的特點,所以敢于分兵直擊劉備,在白馬又聲東擊西,造成敵人的錯誤,解了白馬之圍,最終在決戰時又掌握了袁紹的底牌,看出來袁紹的薄弱環節,一舉打敗袁紹,這些都印證了這條規律的正確性。
正如毛主席在《論持久戰》(八三)中這樣說道:“錯覺和不意,可以喪失優勢和主動。因而有計劃地造成敵人的錯覺,給以不意的攻擊,是造成優勢和奪取主動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錯覺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34〕,是錯覺之一例。“聲東擊西”,是造成敵人錯覺之一法。在優越的民眾條件具備,足以封鎖消息時,采用各種欺騙敵人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敵于判斷錯誤和行動錯誤的苦境,因而喪失其優勢和主動。“兵不厭詐”,就是指的這件事情。”
第三,戰爭的主動被動,優勢劣勢轉換
曹操就是這樣善于將敵人的優勢轉變為劣勢,將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官渡之戰開始時,拉長袁紹的補給線,使得他十多萬的軍隊反而變成了負擔。在白馬城,則是將敵人的集中兵力分散開,敵人的兵力無法聚攏,拳頭握不緊,力量也就削弱了,采取逐個擊破的殲滅戰爭,蠶食掉袁紹的兩大主力。
“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影響到優勢劣勢和主動被動的變化,觀于強大之軍打敗仗、弱小之軍打勝仗的歷史事實而益信。中外歷史上這類事情是多得很的。十月革命后的蘇聯內戰,都是以少擊眾,以劣勢對優勢而獲勝。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優勢和主動,向著敵人局部的劣勢和被動,一戰而勝,再及其余,各個擊破,全局因而轉成了優勢,轉成了主動。”————《論持久戰》(八二)
最后筆者將以毛主席對官渡之戰的評價結束本篇時評。
“曹操能夠多謀善斷,既能廣發聽取自己謀士的意見,又能夠做出果斷的決策;而袁紹則是少謀武斷,這是曹操戰勝袁紹的重要原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