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篇講,“窮字頭上一把刀”的這把刀是指向窮人的;窮人因其窮困,日子不好過,頭上就像懸著一把刀。
世事無奇不有。改開以來,許多敵視紅色政權(quán)的遺老遺少及其一些“公知”,為了發(fā)泄仇恨和厭恨,對新中國、對毛澤東時代,總是極盡能事的進行矮化、丑化、詆毀、污蔑;他們竟然用謊說一千遍而成真言之法,把“貧窮”制成一把刀,并使之成為他們最有力的武器;他們拿起這武器,狠狠地刺向新中國、刺向毛澤東時代。初始恨氣大,那是不間斷的一輪一輪的狠狠下手,往往是長篇大論;時間長了,倦了,則是有一刀無一刀的恨恨而刺,多是一篇,幾句,一句;總之是沒完沒了。且聽他們陰陽怪氣之言——
“我國前三十年為什么那么窮?”“一想起那貧窮的年代(暗指新中國)…”,“過去(不是指舊社會,而是指新中國)的窮日子、苦日子實在過夠了”,“有人總是懷念過去的時代(暗指毛澤東時代),是否又想過窮日子?”等等,不一而足。總之,意思就是妄圖用“窮”子來概括、固化新中國(毛澤東時代),以期通過長期不停的瞎說,把“貧窮的年代”強加成那個時代的代名詞。
至此,他們把“窮”字頭上一把刀的“刀”,完全指向了新中國,指向了毛澤東時代。其惡果是,青少年一代,有的不知道新中國是最為陽光、最為風(fēng)清氣正、最為快樂、最為昂揚揚向上的年代,不知道毛澤東時代感天地映日月的豐功偉績,而誤以為新中國(毛澤東時代)就是窮呀、苦啊、餓肚子。
他們這種“謊說一千遍而成真言”之法還真是厲害,搞得有正義感的人也難免不小心落入他們的圈套,如有人提出這樣的討論問題:為什么改開后很快就不餓肚子了呢?他本是在論述解決糧食問題的要素有三(一是毛澤東時代搞的水稻、小麥、玉米良種實驗,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大功告成,七十年代末大推廣了;二是化肥、農(nóng)藥適時加盟;三是5000億斤存糧開倉發(fā)放),而不是靠單干。但是,他這里,首先是承認了新中國就是餓肚子的前提,一開始就在圈套里。
毛澤東時代,中國貧窮嗎?不,我們說它一點也不貧窮。百度百科、360百科說:毛澤東逝世時,我國既無內(nèi)外債又無通貨膨脹 ,國庫里留下了5000億斤糧,1978至1980年讓全國人民吃了三年陳糧,還留下了500多萬噸棉花,20多億美元,1974年,陳云向李先念建議,購進了600噸黃金等,我國支援國外200多億美元,這些實物就相當(dāng)于幾萬億。我們憑什么說它貧窮?
一個國家既無外債又無內(nèi)債,又還沒有通貨膨脹,這簡單嗎?當(dāng)然不簡單。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做到了?當(dāng)時世界上沒有第二,中國是唯一!今天有嗎?我不知道,請網(wǎng)友們查,我估計沒有。新中國是1968年底實現(xiàn)的, 1969年5月11日由《人民日報》向全世界報道出來,直至毛主席1976年去見馬克思,都是這樣。
毛澤東逝世時,我國不但既無外債又無內(nèi)債,還存那么多糧食、棉花,存那么多美元、黃金,今天一些人還嫌少了,還咒那時“窮”,真是豈有此理!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要質(zhì)疑:當(dāng)時全國人民都還是過緊日子,存那么多干嘛?要理解,這就是那一代人的理念,那一代人的擔(dān)當(dāng)。那時代有一句口號,叫做:“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為什么要存?備戰(zhàn)啊,解放后美西方一直圍堵我們,直至1972年中美關(guān)系解凍;蘇修也是長時間對我們虎視眈眈。備荒啊,1959-1961三年災(zāi)荒日子過怕了啊!還有那么多大建設(shè)要投資,要搞現(xiàn)代化啊!那一輩人就是愿意一輩人吃三輩人的苦。大家也請放心,無需去查,那時幾無貪官,這些東西不會落入個人腰包,只會投向未來!
毛澤東時代,中國貧窮嗎?我們說它不富裕,和世界發(fā)達國家比,和今天的生活水平比,也可以說它較為貧窮。但這不是與舊社會比,新中國與舊社會不可同日而語;與舊社會比,新中國就算充裕。新中國除三年災(zāi)荒外,人民有飯吃,有衣穿,能上學(xué),能就醫(yī),是主人,很陽光,很快樂,而且還有信仰、有理想;特別是國家由一窮二白、滿目瘡痍變得那么挺立、那么輝煌,舊社會豈能與他同日而語?
同時,我們所說的“比較貧窮”,主要是貧窮在人們的消費物資方面。由于側(cè)重建設(shè),毛澤東時代,的的確確,人們的消費物資不太充裕,全國人民都過著艱苦奮斗的緊日子。這不可質(zhì)疑,也沒人質(zhì)疑。但說農(nóng)民“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天天“饑餓難耐”,“窮得沒褲子穿”,那純粹是故意瞎說、詆毀,純粹是無恥的謊言;說三年災(zāi)荒時期“餓殍遍野”,更是荒唐的無恥謊言。
我是過來人,且出生在落后的鄂西大山區(qū),讀初中在外鎮(zhèn),初高中在宜昌市,信息渠道廣,又當(dāng)過三年的回鄉(xiāng)知青,后除讀書外,一直在鄉(xiāng)村和縣城工作。可以說,我對農(nóng)村,對毛澤東時代,很有發(fā)言權(quán)。
說那個時代,吃的不好,這也是事實;說平時餓肚子,那也是有的,因為營養(yǎng)不足,勞作勤苦或是活動量大,一日三餐(或有兩餐的)之間就有可能挨餓,還可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并不是吃不飽,不是吃不飽餓肚子。農(nóng)村人,有時就是拿土豆、拿紅苕當(dāng)主糧,也不會吃不飽。城市戶口是定量,讀書每天每頓是定量,多數(shù)人沒感覺飽不飽,可能飯量大的吃不飽,一般也能周濟。
三年災(zāi)害時期,糧里摻菜、摻糠、摻樹皮,是事實;但因嚴格管控,吃了上頓無下頓的事還是少有,多數(shù)地方幾乎不存在。大災(zāi)荒之下,少數(shù)地方因餓而死人的事可能有,但我沒看到過,也沒聽人確切說過。只聽我母親說,這大災(zāi),要是在舊社會,該要死多少人啦!毛澤東時代,野外有一個、兩個死人無人管,人民群眾不會置之不理,公安機關(guān)、政府部門更不會不管,何來“餓殍遍野”?純系造謠抹黑。
災(zāi)害過后,吃飯問題就已基本解決。大家想一想,66-68年,吃不飽肚子,還會鬧“文化大革命”?還會搞“大串聯(lián)”(有的還是徒步千里串聯(lián))?大家聽說有搶糧的嗎?絕對沒有。到了七十年代,就更沒聽說有吃不飽飯的問題,就是油、肉還是少。為什么?還是因為要備荒多種糧,不敢多發(fā)展油料,不敢拿糧喂豬。(另外,餐館里一直有肉賣,不過稍貴一點,錢多一點的完全可以吃上。)
七十年代末,我在上學(xué),見媒體上說,包產(chǎn)到戶責(zé)任制了,農(nóng)民不餓肚子了。見了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七十年代的農(nóng)民,沒有吃不飽餓肚子的現(xiàn)象。(至少是我沒看到,也沒聽到。)如是說,沒有人質(zhì)疑,改開者聽起來也感覺順耳,于是這謊言就持續(xù)下來。再被一些人故意擴散,故意擴張,并且把它制成刀,于是,毛澤東時代是餓肚子的年代、是貧窮的年代,這個天大的謊言也就成了真言。
大家想一想,毛澤東時代,真如某些人胡謅的那般“貧窮”,那般長期吃不飽肚子,我國在主要還是靠手挖、肩挑、背扛搞建設(shè)的情況下,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修建出那么多公路、鐵路、水庫、大橋?能搞成那么巨大艱巨的黃淮河治理?能開鑿出天下奇跡——“人工天河”紅旗渠?能建設(shè)“三線建設(shè)”那么浩大艱巨的工程?能搞成大寨、搞出大慶?
倘若毛澤東時代硬是長期吃不飽肚子,毛主席逝世時中國能有那么多存貨?能夠出現(xiàn)“毛澤東時代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第一,現(xiàn)代技術(shù)幾乎為零到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工業(yè)和科技成就超過了中國以往幾千年的總和”的奇跡?能夠?qū)崿F(xiàn)“新中國僅用了26年時間就走過西方國家100到300來年的科技發(fā)展道路”?能夠做到“毛澤東卻依靠自力更生,以世界歷史上極其罕見的、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望塵莫及的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年均遞增9.8%速度向前發(fā)展”?(引號語均見百度百科)。
但某些人就是堅持不斷的說毛澤東時代就是貧窮,就是餓肚子,一遍又一遍,猶如讀編的劇本;文學(xué)作品上也大寫特寫;且搞得不知就里的不少人也跟著說,人傳人的說。最后恐怕搞昏了許多人,甚至連過來人也糊涂了。可笑可悲的事就這樣持續(xù)下來。
我們再來說說毛澤東時代人們自身的感受。
那時代的人,自己感到貧窮嗎?那時代的人,除了少數(shù)如莫言一類,大多沒感到。大多數(shù)人在踏踏實實的干事,為私為公都這樣;很多人在奮斗,他們多想著自己怎么能干得比別人多、比別人好,多為國家、為集體做貢獻。總之大多數(shù)人,沒那么多心思去酸溜溜的想貧窮不貧窮。
五六十年代,除了少年,都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他們特別珍惜新社會帶來的幸福。許多家庭的父母,特別是母親,衣服總是先給孩子做,自己的補了又補,舊衣舍不得丟。媽囑咐兒:你穿新衣服上學(xué),可得好好讀書,舊社會我們這樣的人家上不起學(xué)呢。兒對媽說,您也做一件新衣服;媽對兒說,我們是舊社會過來的,穿差一點算啥?破了只要補得好一點就不錯;兒啊,你看我這手工,像不像七仙女?媽滿心驕傲,沒有一點嫌窮了的牢騷與怨言。
我小時候有一次教訓(xùn)。我剝干凈了一個土豆,不小心掉到了地上,我撿起來就準備丟進豬食桶。我父親趕忙一把搶了過去,吹了吹放進嘴里吃了。因我還算聽話,父親沒兇我,只是平靜的說:四號啊,你是沒餓過肚子,我們過去(指舊社會)窮怕了,不敢丟糧食。舒緩了一下,父親發(fā)起感慨來:啊,現(xiàn)在的小兒真享福!我紅著臉、低下頭。
這新中國“貧窮”二字,多是懷恨敵視新中國紅色政權(quán)的遺老遺少、“公知”、莫言一類“贈送”給那個時代的,不是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人自己感受到的。除了三年災(zāi)荒年間,這“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天天“饑餓難耐”,是某些酸文人酸文章里“制造”出來的。而那大“吃媒塊”,那一個漂亮女知識分子青年,一邊貪婪的吞食著著骯臟男人的誘餌——饅頭,一邊拖著身子在野地里賣淫的齷齪惡心形象,更是只有莫言一類獲大獎作家“史詩”般“杰作”上才有的;而且這齷齪惡心形象,不是專伺偷窺陰暗而又“想象飛掠”的天才作家,那是絕對想象不出來、制作不出來,也是捏造不出來的。
毛澤東時代為什么還比較貧窮?因為從滿目瘡痍的舊社會而來,一窮二白,底子是個坑;土地少,人口卻猛增,科技時代還差時日到來;又特別是要備戰(zhàn)備荒,且思振興民族為長遠打算:所以不得不“貧窮”著過日子。
為什么貧窮又主要是表現(xiàn)在人們的消費物資方面?因國家側(cè)重建設(shè)。工業(yè)注重打基礎(chǔ),注重國之重器;而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則是“先治坡后治窩”,也就是先考慮糧食生產(chǎn)、土地改造,其次才是家庭建設(shè)、生活改善。總之,是一切從長遠目標(biāo)著想。
我們上篇就說過,貧窮是相對的。到時候貧富標(biāo)準提高了,我們現(xiàn)在這水平也算貧窮了,你總不能說“改開”以來的四十年是“貧窮的四十年”,總不能說新時代是“貧窮的新時代”。如果誰硬要這么說,那顯然是惡毒的荒唐之言。為此,我們再一次強調(diào):新中國與舊社會比,那是天地之別,要論貧富,新中國就算充裕;倘若與發(fā)達國家比,與今天的生活水平比,也可以說新中國(毛澤東時代)還較為貧窮。但絕不能因“還較為貧窮”就詆毀新中國。
但懷恨敵視新中國紅色政權(quán)的遺老遺少、“公知”、莫言一類,就是總那樣荒唐的稱新中國、稱毛澤東時代,且長時間在這樣荒唐著,就是今天也還有不少人這樣荒唐。我們應(yīng)該給他們來個休止符,以讓他們不再這樣荒唐。但不見得有效,因他們已說順了口,恨心也不可能解除。這似乎無解。我們期待有解。
2023,2,24.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