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正定的高產之路就是創業之路

馮壯波 · 2022-10-01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正定縣的“高產”之路,就是集體農民靠共產黨,靠雙手、靠吃大苦、耐大勞的自力更生的“創業”之路。

  “拔瓜事件”,其來也浡焉,其去也忽焉。虎頭蛇尾。“風波”很快悄然過去。“鬧劇”蔫不出溜地收場。

  如果只是“高產窮縣”也就罷了,總比“低產窮縣”的日子好過一點。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畢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是作為生產力的人“能源”。只要能夠吃飽肚子,就有力氣,就能夠去創造人間奇跡。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創業,好不容易實現了糧食穩產、高產。興頭上,一個胡亂編造的“拔瓜事件”,猶如當頭一棒,瞬間就“賺”了一頂“長期極左”、“保守”的帽子。冤,還是不冤?

  現在,看到手頭上的一點關于正定縣的資料,了解了一點正定,才感到,正定縣的“高產”之路,走的十分艱難,付出十分巨大,甚至有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在當時“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不走那條路行嗎?有什么路可走?有誰曾經給他們指出過別一條道路?不干,還有別的路可走嗎?正定縣的“高產”之路,就是集體農民靠共產黨,靠雙手、靠吃大苦、耐大勞的自力更生的“創業”之路。

  以往的文學家關于農村題材的創作,多以一個農村為背景展開寫作。能夠寫出一個縣三十年變遷的,還沒有見過。以后是不是還有有興趣進行那樣的寫作的作家,歌頌共產黨領導的農業合作化、集體化過程中農民的“創業”精神,亦未可知。現在,不僅沒有那樣的氛圍,沒有經過那個火熱的年代,沒有感受過那個年代的農民如何戰天斗地的轟轟烈烈的場面,感受和目睹過農民的飽滿熱情和沖突的干勁,憑空想象,無論想象力怎么豐富、魔幻,也不會寫出反映那個時代的好作品,即使是寫,也容易寫歪。

  僅據一些現成的統計數字分析,當然非常膚淺和枯燥。不過,對付那流言蜚語和造謠生事的家伙們,也足夠了。

  正定縣糧食高產,成為“大寨縣”,是因為他們具有同大寨一樣的精神。黨的堅強領導是不可或缺的條件。是歷屆縣委、縣政府執行黨的方針政策不動搖,狠抓糧食不放松。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三十年的結果。也可以肯定地說,沒有“集體化”就不能最大限度的集中財力、物力、人力,解決個體農民時期想解決而沒有力量解決,在土地私有制下根本就解決不了的農田基本建設和生產條件等問題。歷史,至少兩千多年的歷史證明和“實踐經驗”,就不可能有糧食的穩產、高產。

  其實,農業學大寨,不只是為了糧食高產。在糧食高產的背后,大寨是“山水林田路”的綜合治理。正定縣沒有山,治的是旱地、沙地、河灘地、鹽堿地等低產地。

  廣大農民在縣委、縣政府及公社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統一規劃,統一部署指導下,吃大苦,流大汗,摟起袖子,甩開膀子,“鼓足干勁”,抓住影響農業生產的特別的水、土等基礎問題,下功夫治理。在建國后的30年中:

  一.整治滹沱河以防治洪澇

  滹沱河流經正定縣,河床較淺,漲落無常,遷徙不定。一遇暴雨,洪波巨浪,沖刷河岸,塌陷民田,決口為患,俗稱“撲塌河”、“小黃河”。1949年之后,就開展了有計劃的整治。特別是1974年,地區動員正定縣、晉縣等10縣對滹沱河進行大規模的實驗性治理,設計泄洪流量400立方米/秒,防洪3300立方米/秒,正定縣境內30余公里。建丁字壩28條,總長14718米;筑防洪堤3條,總長5560米;筑堵壩4條,總長2570米;開挖引河6.7公里。全部工程投資145.7萬元,動土哦113.8萬立方米,用工46.7萬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從根本上解決了滹沱河的水患。

  二.平整土地以適應農業機械化

  1963年的特大水災之后,1964年開始大規模的平整土地。到1978年,合計:35.15萬畝。計土方703萬方;用工373.5萬個,投資186.75萬元。土地平整,為農業機械的廣泛使用,水利灌溉打下了基礎。

  三.改造堿地以提高產量

  自1964年到1968年,合計改造堿地8.3萬畝。計土方226萬方;用工117萬個;投資59.5萬元。

  四.改造沙地以增強地力;

  自1964年到1978年;合計改造沙地29萬畝。計土方1963萬方;用工2230萬個,投資1115萬元。

  五.沙灘造田以擴大土地面積

  自1964年至1978年,沙灘造田4.05萬畝。計土方396.5萬方;用工397.4萬個。社隊投資351.6萬元,縣投資54萬元。特別是1970年之后,逐年加大投資力度。

  六.大力發展水利建設,實現旱澇保收。

  1949年,全縣磚井23619眼,水澆地43萬畝。到1954年,全縣有磚井24078眼,水澆地4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6%。

  1958年打出第一眼機井,全年打機井380眼;全縣購進電動機40臺,開始用電動機帶水泵澆地。1959年之后電動機、水泵不斷增加。

  以后連年加強打井力量。1971年至1974年干旱少雨,1972年一年打井758眼,1973年打井857眼,修舊井451眼,到1974年底,全縣有機井5547眼,平均每百畝地一眼井。其中機泵配套4492眼。全縣耕地成為水澆田,消滅了旱地。

  1965年,效力低,水頭小,需要大牲畜,在缺少大牲畜的生產隊需要人推的老式八卦水車和管子水車被淘汰,普遍使用電動機、水泵。

  1975年,對機井動力搞柴油機、電動機雙配套,用于灌溉的電動機6621臺,柴油機5330臺。保證了農田的灌溉。

  以上所列遠不是全部,都是與糧食生產緊密相關的事項。屬于“硬件”建設。集體積累。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硬件”建設得到極大的改善和完備。農田低產變為高產,實現了“穩產高產”,“旱澇保收”。這才是創造歷史奇跡的不可或缺的基礎。1965年糧食畝產上了一個新臺階,達到“綱要”要求的指標。1971年糧食畝產過“長江”。實現并持續保持了所謂的“高產”。

  除了看得見的“硬件”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在田間管理,種子改良、化肥的使用等科學技術在生產中投入與運用,對于糧食高產無疑具有重大的助力作用。

  農村集體經濟對于農業的投入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前所未有。糧食從西漢時的120斤,翻一翻,提高到畝產200多斤,跨越了兩千多年。而從200多斤,到翻兩翻,用了不到30年。這不是歷史的奇跡是什么?這難道是“長期極左”的產物么?是什么人,通過什么方法得出的那種結論?他們可有一絲一毫的歷史唯物主義?他們居心何在?

  值得說明的是,那都是在生產力與舊中國差不多,極其落后,沒有機械,缺乏大牲畜,只靠農民兩只手的條件下實施和完成的。那將是怎樣的勞動強度,將是怎樣的付出?即使是現在的那些年輕農民,恐怕也是想象不出來的。

  兩千年中沒有做到的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只30年就做到了?前后對比,人們不難發現,主要兩點根本的不同,即也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和土地所有制變了。二者缺一不可。

  可以說,1979年之前,正定縣的農民是艱苦創業的年代,是綜合治理的年代,是大批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的年代,是前人為后人打基礎的年代,是科學種田的探索年代,也是看到經濟效益和成果的年代。對于正定縣人民,正是通過辛勤的汗水,通過糧食的高產,不但解決了自己溫飽,而且成為由糧食調入縣,一舉而成為糧食調出縣。糧食高產對于正定縣農民,其意義不只是解決自己的溫飽!

  如果說正定縣在三十年中的付出與取得的成就,換得的卻是一頂“長期極左”,的帽子。那么,入不敷出,靠“三靠”度日的社、隊、縣,該戴頂什么帽子呢?怎么沒有人給他們戴帽子?“鞭打快牛”,只是怎么了?是那里出了問題?

  伴隨著糧食的高產,是中國農業由傳統農業走向現代化農業,是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逐漸而廣泛的應用,是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被解放出來,是工副業逐漸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形成鄉鎮企業的雛形。對于中國農民,這是歷史性的改變。透過糧食的“高產”,應該看到新中國農業的發展的方向。

  透過“糧食高產”,人們應該看到廣大農民的付出。“高產”,是付出的成果。這個成果,是碩大的。歷史性的、劃時代的。無論怎么說,都不過分。

  糧食“高產”的確給正定縣帶來了榮譽。曾經被當時的主流媒體宣傳。1975年《人民畫報》以《朝氣蓬勃的帶頭人(1975年)》為題,悉數刊登了縣委領導班子的照片。(下圖為當時刊登的照片之一)正定縣到底該不該宣傳? 

  縣委副書記、老干部馮xx(右)同蘇xx談心。他熱情支持新任書記,鼓勵他大膽領導,做好工作。

  正定縣的人民幾十年戰天斗地,難道就是為了博得一頂“農業學大寨”先進縣的“桂冠”,吸引媒體、記者的眼球?就是為了日后博得“長期極左”的罪名?倘使如此,那是對正定縣廣大黨員、農民、干部的極大侮辱與污蔑!甚至就是別有用心!

  事實上,正定縣的廣大農民在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改天換地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大寨”在那里。那時還沒有“農業學大寨”的號召。他們就像“愚公”一樣,年復一年,百折不回的治理著正定縣的農田、土地。也可能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夠把山搬走,治理好自己祖祖輩輩生活的那一片天地。這絲毫不影響他們每天揮汗如雨,“挖山不止”。因此,就不存在他們的干,是為了博得“農業學大寨”那頂“桂冠”。應該說,“大寨精神”本來就是中國農民中蘊藏著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大寨的農民有,正定縣的農民也有。能否把那種精神挖掘出來,轉化為改造大自然的物質力量,主要看那里的共產黨的領導,這毋庸置疑。

  “拔瓜事件”之后,正定縣雖然是“高產縣”,媒體斷言仍然是個“窮縣”。由于“高產”沒有使得全縣農民富裕起來,在幾年及多年后還常常在媒體上被奚落,被譏諷為“高產窮縣”。“高產窮縣”甚至成了正定縣的招牌,代名詞。那是多么尷尬、難堪的事!

  如果沒有那個時期億萬農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靠集體的力量,只靠農民的兩只手,簡單的農具,單打獨斗,不可能打下農田基本建設的基礎;也不可能有糧食產量的成倍提高。這決不是靠信口雌黃所能夠改變與抹殺的。倘使那樣,農民難道就能夠富起來么?

  沒有糧食畝產量的提高,怎么可能有后來的廢除糧票!所謂的“廢除糧票”,難道不是前人種樹,后人“摘桃”嗎?“摘桃”的罵“種樹”的、澆水的、施肥的,精心呵護的,責怪他們為什么不讓桃子早熟,讓他們早早地享用。他們在責備那些種樹、澆水、施肥的人們的時候,就那么心安理得么?他們的“感恩”之心那里去了?

  說“全面砍光”的那些人,真是吃飽了撐的,才憋出了那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胡話、瞎話。

  在糧食沒有過關,國家沒有錢進口糧食,在遭受經濟封鎖,甚至有錢也買不來的年月,農民自不必說,城里的人們吃的糧食靠誰生產?靠農民那有限而貧瘠的土地,舍此難道誰還有別的高招嗎?

  在一個極其落后的農業國,要發展工業,靠什么?不要忘記,那是用農民生產的農產品,包括糧食,去換取寶貴的外匯,再去國外換取工業產品。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農業的發展,沒有集體農業提供的積累、勞動力,就沒有中國輕重工業的發展。

  在缺糧的年代,追求和爭取糧食高產,有什么過錯嗎?帶頭率先達到和超過了中央制定的農業發展綱要,實現了“高產”的正定縣,到底是該褒,還是該貶?是非到底在那里?

  這本來是個是非清晰的問題,時間過去不過幾年,是非怎么就被顛倒了過來?“溫差”怎么就那么的大?人們的認識的跳躍性怎么會那么大?有人,采取的顯然是機會主義的態度。這,不是共產黨人應有的作風和品德。

  對于為實現糧食高產而付出的正定縣,坊間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調侃調侃也就罷了。“雞蛋里面挑骨頭”本來就是某些人的“強項”,他們的存在本也不足為奇。一些所謂的學者、號稱為“人民”發聲的公眾媒體為什么也跟著起哄,那么挖苦,那么不厚道?難道他們也失去判斷力了么?正定縣的干部、群眾是招誰惹誰了?沒有!

  正定縣這個先進典型的遭遇是偶然的嗎?

  正定縣的各級干部群眾,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積極的投身于農業生產,是本分。有些事的發生,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有的事的發生,本不是因為他們犯了什么錯,不一定非要招惹誰。而是應了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止”。或許就是“樹大招風”,有人需要拿“典型”開刀、祭旗達到別的什么目的。這,不只是正定縣這個先進“典型”的命運。“拔瓜事件”不過是為某些人否定正定縣這面“農業學大寨”中的先進縣提供了一個契機。它的真實與否,不重要。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烏克蘭逃兵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