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三件糊涂事,要了自己的命——宋朝覆亡概要

佛蘭次小區 · 2022-09-2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茍安政治,金錢外交和奴化文化,導致了宋朝的滅亡。

  

  從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點檢(相當于今天的衛戍區司令)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大臣陸秀夫抱著幼帝趙昺崖山跳海殉國為止,宋朝享國約320年。

  宋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朝代。

  在中國歷史上大統一的王朝中,宋朝版圖最小,然而,宋朝的GDP卻又是歷代封建王朝不能望其項背。宋朝科技領先于世,“四大發明”中的三樣(指南針、印刷術、火藥)產生于宋朝,“四大發明”在宋朝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并促進了宋朝商貿的空前發達,而宋朝卻又因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而不得不推行慶歷新政和變法。宋朝建立的軍隊數量之多為歷代封建王朝望塵莫及,然而,宋朝的軍隊又是歷朝歷代戰斗力最弱的,除了立國之初打過幾場像樣的勝仗,爾后就基本上是屢戰屢敗,沒有贏過。宋朝跟漢朝一樣分為兩段,漢朝分西漢與東漢,宋朝分北宋與南宋。但是,在文化上,卻又大不相同,西漢文化與東漢文化區別很大,而北宋文化與南宋文化卻是一樣的。

  兩宋覆亡都很突然,縱是讀宋史,也對兩宋的覆亡有種種猝不及防的感覺。

  然而,歷史又從來都是嚴肅的,它所作出的每一項決定,都有它的道理,及歷史規律。

  歷史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因為,歷史老人的所有收藏都不會以后人的好惡而更改。這也為我們研究歷史提供了根本遵循:這便是走進歷史,縱觀歷史,以事究史,知史而明理。

  一切熱愛歷史的人都很難不被宋史所吸引。都會情不自禁地走進宋史,縱觀宋史,探求宋史。也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發現這么三件糊涂事,導致了宋朝的覆亡。即茍安政治;金錢外交和奴化文化。

  

  宋朝政治上的茍安思想實屬罕見。雖然我國的歷朝歷代都有茍安思想,但像宋朝那么茍安得離譜的卻是沒有過。宋朝的茍安思想,是從一開始就有的,也滲進到了宋朝政權的骨子里面。

  宋朝的政治制度設計特別注重一個“防”字,防謀逆,保皇權。這么設計,既有對前朝覆亡教訓的吸取,也有對自身政權合法性的考量。

  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登上皇位本來就是謀逆篡位;宋太宗趙光義的繼位也是留下了“燭影斧聲”千古之迷。這些,應該對皇帝設計宋朝的政治制度都有影響。

  當然,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宋太祖看到了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不是禍起蕭墻,而是官權膨脹擺脫了對皇權的控制。

  宋太祖認為,藩鎮之所以能夠與皇權對抗,主要是他們“既有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于是,宋太祖在建國之初,便同時展開了對藩鎮和節度使的針對性控制。手段主要是稍奪其權、制其錢谷、 收其兵權。

  這樣一來,先朝權力熏天的節度使在宋朝只相當于知州,宋朝的藩鎮也沒有了地方稅收,都只能依靠中央財政。

  在宋朝,官權確實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央集權得到了空前加強。對此,我們也可以從《水滸傳》中窺見端倪。水滸傳中那么多官僚,沒有一個有能力像安?山那樣造皇帝的反,逼得沒辦法了,也只能上梁山。

  宋朝不但強化了皇權對官權的控制,也強化了皇權對兵權的控制。對于兵權的設計,宋朝堪稱歷史一“絕”。

  “可以為百代之利者,唯養兵也”,這是宋太祖的名言。從士兵到殿前都點檢,又從殿前都點檢登上皇帝寶座的宋太祖趙匡胤太知道軍權的重要了。為了把兵權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宋太祖可謂殫精竭慮,煞費苦心。

  比如軍隊平時管理訓練上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比如禁衛軍隊指揮上的“三衙統領”。比如軍隊調動上的“樞密使”負責,領兵權與調兵權分離等等。坊間“杯酒釋兵權”的段子,說宋太祖巧計奪走了把他送上王位、跟他一道起家的石守信、王審琦等開國將軍的兵權,也不是捕風捉影。

  如此這般操作,對于穩定國家政權自然有好處,也是一種開創性的改革。問題是這番操作的指導思想并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保皇位。

  宋太宗繼位后,又進一步對宋太祖設計的制度框架進行了完善。

  于是,宋朝這個擁有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龐大軍隊的朝代,其軍隊卻又是最不中用的。除了宋太祖親自帶兵征戰天下的時期打過一些漂亮仗之外,就基本上找不到宋軍的戰績了。

  因為軍隊的指導思想是保皇權皇室,國家次之。于是,宋朝龐大的軍隊主要部署在宋京開封。史稱“舉天下之兵宿于京師”。而京都實際上是無險可守的四戰之地,可駐軍卻超過了全國軍隊的一半以上。這一部署可謂是古代版的“攘外必先安內”。

  這樣一來,軍隊再多,也沒法實施對邊境的有力保衛。加上宋朝對將領的管理實施的是“將從中馭”,即戰時由皇帝繪制作戰決心圖交給前線將領,前線將領按皇帝的畫的圖打仗,既延誤戰機又瞎指揮,加上軍隊平時管理訓練的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宋軍每次作戰基本上都是吃敗仗就在所必然了。

  也是由于政治上的茍安思想,軍隊吃了敗仗在廟堂眼里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重要的是茍安就行。于是,便有了“澶淵之盟”。

  咸平二年(999年),遼承天皇太后,遼圣宗耶律隆緒率兵南下,宋將傅潛率大軍駐定州(今河北定縣),依城消極固守。次年正月,遼兵在瀛洲(今河北河間)大敗宋軍,生擒宋將康保裔。咸平六年,望都之戰,宋將王繼忠兵敗降遼。景德元年(1004年),遼承天皇太后,圣宗又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以南地區為名,發兵南下,一路回避不少城市的攻堅戰,直趨黃河邊的澶洲(今河南濮陽附近),對宋都開封構成嚴重威脅。

  面對敵軍兵臨城下的嚴重戰事,宋朝大臣王欽若主張放棄開封,遷都昇州(今江蘇南京);宋朝的另一大臣陳堯叟主張遷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只有新宰相寇準等少數人反對逃跑,力請宋真宗趙恒前往澶洲前線督戰。大將楊嗣和楊延期(楊業之子,后改名延昭)、楊延朗也上疏,建議“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這一主張雖沒有被宋真宗采納,但也給宋真宗打了一針“雞血”,宋真宗御駕親征了。

  雖然宋軍兵不知將,但知道皇帝。宋真宗進入澶洲后,宋軍士氣大振,還射殺了遼南京統軍史蕭撻覽。遼、宋兩軍進入相持。

  本來,戰爭的走向對宋軍變得越來越有利了,對勞師遠征的遼軍變得越來越沒利了。但宋朝的茍安政治想的是如何求和,讓遼軍快點撤走。而遼軍南侵既定的方針又是以軍事威脅和政治訛詐搶奪財物為目的。這樣,宋、遼雙方便坐到了談判桌前。雙方經過討價還價,最后達成協議,概括起來有三點:

  其一,宋遼兩國化干戈為玉帛,以白溝河為界,雙方撤兵,結成兄弟國。遼帝稱宋帝為兄,宋帝稱遼帝為弟。用今天的外交語言來說,就是兩國“互相尊重”,“結成戰略伙伴關系”,面子功夫做足給宋朝的老百姓看。

  其二,大宋每年向遼國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體現了宋朝是負責任的國家。

  其三,雙方不得在邊境創筑城堡、改移河道,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易。用今天的外交語言就是“開展國際追逃合作,深化互信共贏”。

  值得一提的是,澶洲之盟后,王欽若轉而在宋真宗面前攻擊寇準,宋真宗罷免了寇準,由王旦接任相位。至此,北宋再無主戰人。

  澶淵之盟以前,中國歷史上民族間帶有屈辱色彩的求和妥協方式一般是“和親”,而澶淵之盟則開啟了后患無窮的經濟“輸貢模式”。

  與此同時,伴隨澶淵之盟的是大宋王朝公然放棄了燕云十六州的主權,承認了大遼對這個重要地區的占領與統治,讓國家統一進程整整延誤了400年,直到400年后的朱元璋才收回失地,完成國家大統一。

  三

  “澶淵之盟”不但是宋朝的重大外交事件,也是宋朝的一個轉折點;不但影響了宋朝的歷史走向,也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廣泛的影響概要地講,就是開了金錢外交或曰利益外交的先河。

  應該說,“澶淵之盟”最先讓宋朝的廟堂之上嘗到了花錢買平安的甜頭,而且還贏了面子。不就是每年給遼10萬兩銀子,20萬匹絹么,灑灑水啦,何況還有“宋帝稱兄,遼帝稱弟”之明文規定,加上盟約的簽訂者宋真宗駕崩時,遼圣宗還“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宋朝廟堂認為這錢花得太值了。

  當下很多人談到“澶淵之盟”的時候,也大唱贊歌,說是“理性外交”,贏得了和平發展環境什么的。

  就宋朝的經濟實力來看,花這點錢確實既沒有傷筋,也沒有動骨。還買個和平。而且,宋朝的制造業、工商業等等都世界領先,花出去的錢還會通過國際貿易賺回來。對于不差錢的宋朝來說,經濟帳確實合算。

  根據宋末元初史學家馬端臨的專著《文獻通考》記載,北宋中后的國家稅收為7000萬貫到8000萬貫。最高稅收峰值達到1億6000萬貫。即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國家稅收也達到了1億貫。一貫約等于0.7白銀,保守估計,宋朝的稅收平均每年也有6000萬兩白銀。

  也許你還不知道這個數字有多牛,那好,我們來作些對比——

  明隆慶5年(1571年)國家歲入白銀250萬兩。張居正改革之后的萬歷28年(1600年),歲入400萬兩。

  明末天下大亂,在后金和農民起義的兩面夾擊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餉加派”,結果弄得民怨沸騰,烽煙四起。而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給國家帶來的稅收也不過每年1000萬兩左右。

  也就是說,明朝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最多時也不過1500萬兩白銀左右,僅僅是北宋稅收峰值時的1/10,南宋的1/6,盡管這時已經是南宋滅亡的300多年之后,盡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于宋朝。

  清朝的財政狀況比明朝要好一些,國家初定的順治7年(1650)歲入1485萬兩。咸豐年間(1850前后),歲入約為3000-4000萬兩。數量仍然遠遠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估計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

  宋朝不但農業發達,工商業和科學技術也是當時全球翹楚,還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

  熙寧10年(1077)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占30%,工商稅4911萬貫,占70%。

  宋朝工商稅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我們也可以比較一下——

  明朝著名的財迷皇帝明神宗(萬歷)以“礦稅”的名目,用殺雞取卵的方式壓榨工商業者,8年間總共搜刮到了200萬兩白銀,不足宋朝的一個零頭。

  宋朝工商稅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

  對此,我們還可以從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窺探到宋朝的經濟盛況:商鋪林立,建筑豪華,人流如織,衣著華麗。

  直到宋亡600年后的清朝末年,工商業收入才再一次超過了農業稅。

  宋朝朝廷很有錢,社會也同樣很有錢。在“水滸傳”中,林沖這么一個禁軍的中級軍官就可以拿出1000貫錢去買一把刀。一個賣炊餅的半殘疾人武大郞住的也是小二樓別墅。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齋志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百金”在當時就已經是一戶中人之產了。

  像司馬光這樣的人對當時社會的富足都有些不適應,抱怨道:世風日下,凡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絲制的鞋子。

  1275年,當來自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來到南宋的京都杭州的時候,立即被眼前的繁華驚得瞠目結舌。他在《馬可.波羅游記》里寫道:杭州民宅雕梁畫棟,百姓穿的是綾羅綢緞,再窮的人也有肉吃,街上美女如云,穿金戴銀,花枝招展……

  而馬可.波羅看到的還是經過了十數年宋蒙戰爭破壞的杭州。可見宋朝當時的經濟領先世界很多。

  宋朝第一次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和“會子”,還有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錢莊。這是宋朝商貿的極其發達的標志。

  宋朝最大的遠洋海船長達30多丈,寬7丈5,深9丈,可載5000石貨物或600人,按今天的噸位已是200多噸。宋瓷器、絲綢、茶葉等等,行銷全球。

  歷史之所以關注“澶淵之盟”開啟的金錢外交,利益外交,是因為并不在金錢、利益本身,而在于它的隱患。

  開了這個頭,往后但凡有事,宋朝廟堂之上就用錢來擺平。慢慢地,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成了宋朝的國家信條。

  比如,出使宋朝成了遼國大臣的香餑餑,每次都會收到宋朝的“饋贈”,許多人因此發了財。有位姓蕭的遼大臣看到遼金戰事吃緊,便把把接受宋朝的饋贈捐獻出來,以助遼國軍餉之不足。一個遼國大臣從宋朝所得財物居然可助國家軍餉以一臂之力,可見宋朝為了茍安花掉了多少錢!

  后來,宋朝對西夏、對金也是一樣,破財消災。

  公元1110年起,遼國治下的金人起義,勢同烈火,遼國岌岌可危。這時,金人專程訪宋,提出要和北宋聯合滅了遼國,好處就是燕云十六州。

  北宋看到遼朝已經油盡燈枯,沒有什么利好了,于是,北宋立即撕毀與遼國的盟約,轉而聯金滅遼。因為,聯金滅遼劃算。

  此事氣得來宋的遼使當庭破口大罵:“遼宋兩國,和好百年,盟約誓書,一一俱在。爾能欺國,不能欺天!”最后,遼使當庭哭了。因為,遼使這時已經知道,自己的“大哥”變了,變得很勢利了,變得不認識了,變得不能回頭了。

  國家重利輕義必然導致社會道德滑坡,丑惡現象頻出,各種矛盾增多。于是,便有了宋朝的宰相高俅要霸占一個下級軍官林沖的妻子這樣的糗事。也有了方臘、宋江的起義等等。宋朝廟堂開始忙于全國各地“撲火”。

  更要命的是,本來是說好宋、金共同出兵滅遼的,結果宋朝派不出兵。

  方臘的起義軍勢如破竹啊,宋朝廟堂決策者只得急忙命令派聯金伐遼的十五萬禁軍和西北邊兵,改道日夜兼程南下,鎮壓方臘起義。

  但這些,對于金這個局外人,不理解呀,加上北宋對遼的表現,金對北宋的印象是背信棄義,殺北宋的心都有了。

  這樣一來,北宋不但背叛了遼,也與金結下了“梁子”。而且,北宋國內也是矛盾堆積得越來越多。

  于是,等金國把平遼之事搞掂,反手便給北宋來了個“靖康之恥”。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軍殺入開封,俘虜徽、欽二帝后后妃、皇子、宗室貴戚等人北撤,宋朝皇室的寶璽、輿服、法物、禮器、渾天儀等也被搜羅一空,所謂北宋滅亡,即指此事。

  其實,金朝本意只是搶東西,沒有想過要滅掉宋,他們只是沒想到宋朝這么不堪一擊。弄得金將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這哥倆把北宋能拿的都拿走(包括徽、欽二帝)后反倒不知所措了。因為,金朝的目的是讓宋朝為自己輸送GDP,而不是滅了宋。

  如果金的目的是要滅掉宋朝,以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哥倆的戰斗力,在擒獲徽、欽二帝后,一鼓作氣,滅掉群龍無首的北宋那點殘留是輕而易舉的事,那還會給其喘氣坐大建立南宋的機會。

  他們哥倆沒這么做,而是慌忙冊立北宋宰相張邦昌為楚帝,企圖建立一個完全聽命于他們女真族的傀儡政權。無奈這個張邦昌是扶不上墻的稀牛屎,金軍一走,張邦昌因沒有能力服眾又乖乖地把皇位交給了趙家宗室康王趙構。

  令金人沒有料到的是,蒙元這個野蠻部落異軍突起,不但控制了草原,而且“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而南宋廟堂見之,又倒戈了:聯蒙滅金。

  于是金國使者又像當年的遼國使者一樣,當庭責問南宋的決策者:“金宋是戰略同盟,堅持睦鄰友好,尊重彼此主權和利益關切,幾十年的兄弟關系……”

  歷史在相同的條件下真的會驚人地相似重復出現。北宋晚年的那一幕又在南宋徹頭徹尾地上演了一次。

  現在網上有種論調,說什么南宋頂住了強悍的蒙古軍隊40多年的進攻,完全是胡說八道。真實的歷史是南宋幫蒙古人滅了金朝之后,彼此還進入了一段蜜月期。

  南宋與蒙古人交惡的原因是南宋反悔了,認為自己得到的不夠,應該把祖宗的開封從蒙古人那里要回來。同時,過著美好生活的南宋人,壓根就看不起茹毛飲血的蒙古草莽。

  于是,南宋又再度撕毀合約,趟過淮北偷襲蒙軍。

  好在當時蒙古軍團全力西征,對南下真沒興趣。畢竟,往西打有草原,而江南的良田又不能放牧,屁用沒有。但南宋與蒙古的“梁子”卻結下了。等忽必烈忙完西征之后,就開始追究這事了。

  兩軍一交手,南宋才發現這些北蠻子相當厲害,自己根本就不是人家的對手。于是,南宋又向蒙古稱臣,劃長江為界,每年向蒙古進貢。忽必烈也消了不少氣。

  然而,新的合約剛簽訂,忽必烈家里就出事了,急著往回趕。南宋見機,立即毀約偷襲……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蒙古人打仗很厲害,但頭腦卻遠沒有宋人那么復雜,簡單很多。

  “你玩弄老子,看老子打不死你”。被南宋廟堂決策者一次次當猴耍的忽必烈就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本來,忽必烈要滅掉南宋并不容易,甚至還有被南宋反噬的可能。這倒不是因為南宋如何厲害,而是因為中間還有一個狠角。就像當年的楚漢相爭,中間還有一個韓信,韓信倒向誰,天下就歸誰一樣。

  這個人就是據守山東的李璮。李璮手里的兵,比當年韓信手里的兵還要多。他名義上是蒙古的大臣,但李璮卻不上蒙古的朝。忽必烈也沒辦法,這家伙的實力實在是太強悍了。

  李璮是個漢人,他私下里和南宋朝廷的關系也“鐵”。不過,兩面的賬他都不買。

  忽必烈要收拾李璮,李璮也感知到了。

  李璮知道自己要活下去,就要干掉忽必烈,但李璮沒這個實力,加上南宋就夠了。

  于是,李璮和南宋形成了秘盟。李璮還把漣海三城獻給了南宋。

  萬事俱備后,東風也來了,忽必烈的弟弟造反了。

  李璮聽聞忽必烈已經出兵大漠,毫不猶豫的造反了。他士氣高昂,殺光了自己守備區的蒙古人,然后進占濟南。眼看蒙古的生死劫到了,南宋卻再次違約,根本不發兵。

  更讓李璮想不到的是,忽必烈聽說他造反以后,連弟弟也不征討了,回頭就來打他,而南宋在旁邊看熱鬧……李璮死了。

  所有的朋友都玩完了。當賈似道抬著數不清的財寶拜謁忽必烈求和時,忽必烈命人抬出蒙、宋這些年來的所有條約,對宋使說:“只要你能從中挑出一份你們兌現過的,蒙古大軍就立即全部撤回,永遠不犯南宋……”宋使啞口無言。

  祥興二年(1279年),元軍向崖山(廣東省新會縣南海中)的宋軍發起了最后進攻,宋軍失敗,陸秀夫懷抱幼帝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滅亡。

  值得一提的是,元太祖忽必烈把南宋滅了之后,也立即想到一個問題:俺蒙古族要中原干毛?俺蒙古族一不會種莊稼又不懂農時,更不會做農具。中原大地一時之間還真的成了忽必烈的一個包袱,甚至忽必烈還有過把中原的億萬頃良田全部種草,改造成牲畜牧場的想法……這一切都說明忽必烈根本沒有想過要滅掉南宋。

  宋朝滅亡得近乎尷尬,面對這一歷史罕見之事,有人說,兩宋死得很冤。

  冤嗎?非也。

  這個世界上,古往今來,誰要是喪失了道義,誰就注定要走進墳墓,只是兩宋到死的時候也沒有明白這個道理罷了。

  四

  宋朝覆滅的另一根本原因那便是宋朝的奴性文化。

  宋朝文化也是一道文化奇觀,每當說道宋朝文化,人們首先想到的主是唐詩宋詞,其實,宋朝文化遠不止宋詞,宋詞充其量不過是宋朝的文藝,在宋朝的文化中占比并不是很大。宋朝的核心文化是程朱理學。

  就宋詞來說,雖然華麗動人,但基本不能給人以方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詞就是這樣,讓你美得找不著北,卻根本就沒有給人以方向,也就沒有扛起文化化人的使命。

  在整個兩宋期間,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沒有國家文化認同的。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又迫切需要文化的引領。這個時候,宋朝的士大夫階層也都看到了文化建設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也就有了后來范仲淹、“三蘇”、王安石等人的籌劃,于是,才有周敦頤等理學人物的脫穎而出。

  兩宋理學從周敦頤創立到朱熹成熟,倡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之人生境界和人生風骨,也取得了學術上的巨大成就,但整體上來講,卻陷入了客觀唯心主義泥潭。最后在朱熹那里,理學成了準宗教式的國家意識形態,即“三綱五常”(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所有的人都被理學馴化為權威下的“奴隸”。這也是崖山之戰后十萬老百姓跟著幼帝跳海自盡的原因。

  古今中外,凡是匍匐于權威腳下的國度,結局無一不是失敗。

  宋朝文化的另一個更為長久的主流則是金錢文化。在宋朝,金錢就是王道,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發財。這也是為什么“商”在宋以前都不能進入社會主流,而到宋朝之后卻成了國之四民中的一民的原因。

  就發財一事本身來講,并沒有什么錯。問題是錢的來路正不正當,用途合不合理。

  而對于這一至關重要的問題,宋朝不但缺乏正確引導,還長期錯誤地引導。比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出自宋真宗之口。宋真宗就是那個簽訂“澶淵之盟”的北宋的第三個皇帝。

  北宋宰相呂蒙正的《寒窯賦》料想很多人都讀過,其價值導向也是升官發財。

  可見,發財占居了宋朝朝野上下的精神世界。

  問題的嚴重性永遠還不是這里,比發財更嚴重的是花錢的糜爛。

  蘇東坡的朋友張生發了財。然后,張生80歲的時候娶了一位18歲的的妙齡少女。還洋洋得意地自我調侃:“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而蘇東坡這樣的文化名人竟然還跟風打趣:“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金錢把宋朝的下半身文化推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縱是王安石這樣的明白人也沒法沖破,還留下了戴綠帽子不生氣,是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千古笑柄。

  至于花柳詞人柳永反映出來的社會下半身文化,縱是在今天,也讓人驚掉下巴。

  宋人掉進了錢眼里,掉得很深很深。生之有時而用之無度,宋朝經濟實力很強,卻經不起巨大的奢靡消耗。加上官僚貪腐,富豪壟斷,宋朝財政開始入不敷出。《宋史.食貨志》記載: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國家財政開始出現赤字。隨后,國家財政危機日益加重,這便是范仲淹的“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的時代背景。目的都是開源節流,扭轉國家財政赤字。

  可以說,中華漢唐的英雄主義文化在宋朝轉彎倒行了。取而代之的宋朝文化不但不能給人也方向,還導致了人的精神的匍匐,雖然也有帶來過經濟繁榮,但卻不能持久,就像喝了興奮劑的運動員不耐跑,越往后越不行一樣(我們將對此話題專門單獨闡述),無法支撐時代的發展。

  以上這些,料想誰也否認不了是宋朝覆亡的主要原因,引人側身回望長咨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烏克蘭逃兵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