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峰,原名馮福春,1903年6月生于浙江義烏,現代著名詩人、文藝理論家。1927年6月,經作家張天翼介紹入黨。1928年12月,經柔石介紹與魯迅交往,隨后成為魯迅的學生和摯友。1930年,與魯迅、柔石、郁達夫發起并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大會;3月參加“左聯”成立大會。1931年2月,擔任“左聯”黨團書記,后將瞿秋白介紹給魯迅,使魯迅和瞿秋白共同領導左翼文化運動;同年10月,在瞿秋白指導下起草《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文學新任務》決議,成為左聯指導性文件。1933年秋,因身份暴露離開上海,12月底到達瑞金蘇區,擔任中央黨校教務長等職,由此認識毛主席。1934年1月,列席黨的六屆五中全會,當選中華蘇維埃政府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執行委員,擔任中央蘇區黨校副校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歷經千幸萬苦,是參加長征的五大文化名人之一,擔任紅九團地方工作組副組長、干部團上干隊政治教員等職,途中毛主席曾數次將奇缺的香煙送給馮雪峰。1936年春參加東征,任地方工作組組長。1936年4月,受中共中央委派到達上海,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兼管上海文藝工作,參加了“國防文學”與“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此后,還把埃德加·斯諾(1936年6月)和史沫特萊(1937年1月)介紹到陜北;并在上海找到了主席失散多年的兒子毛岸英、毛岸青。1936年10月魯迅逝世,受中央委托主持治喪工作,擔任魯迅治喪委員會主任,并特意將毛主席的名字寫入治喪委員會名單;1937年7月上旬,經中央批準,與劉曉、王堯山組成“三人團”,作為上海黨的領導機構,此時馮雪峰僅34歲。
在血雨腥風的1927年6月入黨、魯迅摯友、“左聯”黨團書記、全程參加長征、為毛主席找到失散多年的孩子、魯迅治喪委員會主任、中共上海 “三人團”……入黨僅10年,馮雪峰經歷了重重考驗,為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照此下去,他的人生必將更輝煌。
然而,歷史開了大大的玩笑。自1937年12月后的12年間,馮雪峰人生突變,先是負氣出走與黨失聯2年,后被國民黨監禁2年,1942年11月出獄后的8年間,雖然做了點文化和統戰工作,但重要性和成績已不能與最初10年同日而語。
建國前夕,馮雪峰重新回到領導崗位。1949年6月,他以華東代表團團長身份當選全國文聯常委,參加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1950年,先后擔任上海市文學工作者協會主席、市文聯副主席等職,并兼任《文藝創作叢書》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1951年,擔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1952年,兼任《文藝報》主編。1953年,擔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作協黨組成員等職。1954年9月,出席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這5年間,馮雪峰的人生似乎再次走上正軌。
遺憾的是,此后22年,馮雪峰頻遭批判、屢遇坎坷,如1954年,因批判《紅樓夢》問題,受到毛主席批評,在《人民日報》做檢討,11月被解除《文藝報》主編職務;1955年卷入“胡風事件”,再次受到批判;1957年8月至9月,在中國作協召開的黨組擴大會議上,受到陸定一、周揚、林默涵、王任叔、嚴文井、夏衍、劉白羽、許廣平等人批判,被文化部黨組定為“右派分子”,開除黨籍;1958年3月,被撤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作協副主席、全國文聯常委、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僅保留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作協理事等職,級別由文藝一級降至四級,從此,只能以普通編輯身份開展工作;1961年12月,雖在周總理關心下摘掉“右派”帽子,但黨籍、職務都未恢復,其工作生活一直波瀾不驚。
文革中又受到沖擊,1967年被打成“叛徒”。1969年下放咸寧“五七”干校勞動,1970年到湖北省丹江口勞動。1971年,回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被安排在魯迅著作編輯室工作,但不能到單位上班,只能在家看稿答疑。1975年查出肺癌,1976年1月因病去世,結束了光輝而曲折的一生,享年73歲。馮雪峰未留遺囑,只是希望早日回到黨的懷抱。中央1979年4月為他平反,恢復了黨籍和政治名譽。
馮雪峰前10年順風順水,為何此后屢遇坎坷?主要有4點原因:
一是談判時負氣出走成人生重大轉折。1937年7月,馮雪峰作為上海黨的高級干部,與周總理、博古、林伯渠等赴南京參加國共和談,卻因不同意“取消蘇維埃政權”“改編紅軍”等內容與博古激烈爭吵,最后以“請假寫小說”為由負氣出走,與組織失聯2年多,期間多次對周總理、項英等到新四軍工作的指示和催促置若罔聞,嚴重違反黨的組織紀律。可見,馮雪峰雖是領導干部,但本質上有點書生意氣,這與周揚形成鮮明對比。周揚在馮雪峰出走前倍受壓制,在他出走后脫穎而出,不久便成為我黨文化戰線方面的重要領導人??梢姡脚_很重要,馮雪峰負氣出走脫離組織,由此失去重要的工作平臺,致使他在黨內長期籍籍無名,這才有了周揚出頭之日,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馮雪峰的出走成就了周揚。
二是當領導親疏有別埋下多年禍根。1936年4月,馮雪峰受毛主席、周總理、張聞天委托,以中共中央特派員身份領導上海的地下斗爭。作為主要領導,馮雪峰理應以大局為重,拋開恩怨、彌合分歧,最大程度地團結帶領一班人為黨工作??伤缴虾:?,采取了拉邦結拜、親疏有別的錯誤方式,逼得周揚一度萌生退黨念頭,招致周揚、夏衍等人的嚴重不滿和堅決抵制,后因“口號之爭”又與周揚、夏衍、田漢、陽翰笙等產生尖銳矛盾,這為其日后悲劇埋下禍根。1957年8月,周揚氣憤地批評馮雪峰“勾結胡風打擊周揚、夏衍”,并說他1936年曾污蔑自己是藍衣社特務、法西斯。現在看來,周揚1955年將馮雪峰密友—胡風打成反革命,除胡風確實有錯外,更重要的目的是為牽出并扳倒馮雪峰,以報1936年期間的一箭之仇。后來,知錯就改的周揚曾向馮雪峰、胡風等道歉,但夏衍從不道歉,這從側面說明馮雪峰與周揚、夏衍等積怨很深。
三是觀點上有分歧受到偉人批評。建國后,由于長期未參與黨的重要工作,馮雪峰跟不上形勢,其政治觀點與毛偉人產生一些分歧。工作中有矛盾分歧原本很正常,但由于某些人的攛掇,兩人的分歧不僅沒有日漸彌合,反而越來越深,從而受到主席嚴厲批評。另外,主席對馮雪峰當年負氣出走很有看法,1945年他曾在重慶拜見主席,當問及將來對自己的工作安排時,主席回答:“現在的工作就很合適”,讓馮雪峰大失所望。
四是性格耿直火爆容易招人忌恨。馮雪峰一身正氣、嫉惡如仇,而且生活簡樸,不搞奢侈腐化,這在當時的官場難能可貴,但他性格耿直倔強、直言不諱、不留情面,有時暴躁、偏激、孤傲,讓人覺得不可理喻。如他如果對某人的即興表演看不慣,會當場發火,批評人家“把肉麻當有趣”,讓人下不來臺;當他看到有的領導自己不開車門而等候司機開車門,就說人家“官僚主義”;他會不顧人家感受而當面指責別人等,這些做法很易招人忌恨、遭到報復,這再次說明,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馮雪峰半世坎坷恰好印證了這一點。(2022-7-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