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斥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國民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的謊言
“文化大革命”由于反動分子的干擾和派性斗爭,對當時的社會秩序造成一定混亂,也對經濟建設造成一定損失。但并不是現在有人所說的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是發展不慢。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6~1970年)
“三五”計劃期間各主要經濟指標都完成了計劃。其中,工農業總產值超額16.2-14.1%完成了計劃,農業總產值超額2.2%,工業總產值超額21.1%,新增主要產品能力:煤炭開采6806萬噸,發電機組存量860.4萬千瓦,石油開采2777萬噸,煉鋼652.7萬噸,鐵礦開采3590.1萬噸,合成氨244.4萬噸,化肥204.16萬噸,水泥1533萬噸,塑料18.7萬噸,棉紡錠322萬噸,化學纖維1.23萬噸,新建鐵路交付營業里程3894公里,新建公路31223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1191萬噸。
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年)
工農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2.5%,五年合計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1300億元,1975年糧食產量達到6000-6500億斤,棉花6500-7000萬擔,鋼3500-4000萬噸,原煤4-4.3億噸,發電量2000-2200億度,鐵路貨運量9-10億噸。1975年是“四五”計劃的最后一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計劃的101.7%,其中農業完成104.5%,工業完成100.6%。主要產品產量完成的結果是:糧食103.5%,棉花96.5%,鋼79.7%,原煤109.5%,原油110.1%,發電量103.1%,棉紗96.8%,鐵路貨運量98.7%,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完成101.6%,財政收入完成98%。
70年代,還打開了向西方引進技術設備的大門,從日本、聯邦德國、美國等10多個國家引進22套大型設備,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兩彈一星、雜交水稻等舉世矚目的科技成果,也都是在此期間搞成功的。
“農業學大寨”,農田基本建設搞得熱火朝天,山區農村到處都努力修建“大寨”式梯田,這二、三十年不僅沒有再新建梯田,不少原有的梯田遭到毀壞或者荒棄。農村集體經濟得到較快發展,不少大隊都陸續興建集體場、廠,如茶場、藥材場、果樹場、林場、磚瓦廠、造紙廠等。搞“包產到戶”后,這些集體財產都一風吹了。
再以三線建設為例,基本上是在文革期間(1964~1980年)進行的,國家在三線地區投入2052.68億元,建成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如樊枝花鋼鐵集團,酒泉和西昌航天中心,葛洲壩和劉家峽等水電站,成昆、襄渝、川黔、青藏(西格段)等鐵路干線,以及航空工業、核工業、造船、油氣田等基地,中國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國核動力設計院等科研機構。如果沒有三線建設對西部地區的經濟開發,東西部的經濟差距會更大,也就沒有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及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持,東部沿海地區也難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美國學者莫里斯 。邁斯納援引我國的資料:從1950~1977年,工業產量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長,增長了15倍。而一般工業國家,在此期間只增長了5倍(日本除外)。我國已經建成了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鞏固的基礎,既無外債(1960~1964年,對蘇還債38.63億元,其中60%以上是抗美援朝的軍事欠款。)又無內債,物價穩定,社會治安良好,仍然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且毛主席還為我們打造了一個空前良好的國際環境,并不是有人說的:“30年前的中國是個什么樣子?整個國家處于封閉半封閉的落后狀況,國民經濟走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是在此期間,加入了聯合國,由解放初期只有17個國家承認我國,到毛主席逝世時,已與104個國家建交,與美國雖尚未正式建交,也在北京設立了聯絡處。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事實。這些都為現在的“改革開放”打下了基礎,飲水要思源,不能這樣忘恩負義。
請問,是在蔣逃離時,將銀行存留的金鈔3500萬美元、黃金390萬盎司(約12萬公斤)、外匯7000萬美元和價值7000萬美元的白銀,總計約5億上下美金席卷去了臺灣,還從上海運走機器設備、車輛、紙張、棉紗、布匹等各類物資1500船,留在大陸的卻是200萬政治土匪、特務。帝國主義還對新中國進行封鎖禁運,國際上只有17個國家承認我們,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搞經濟建設困難呢?還是在文化大革命使我國經濟走到所謂“崩潰的邊緣”的基礎上,在與120個國家建交后搞“改革開放”困難?
我倒是要請教那些說文化大革命對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發展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損失的事實的確鑿證據擺出來,讓我從中受到教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