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族獨立強大自由尊嚴崛起奮斗一生的人
視錢財如糞土,育民如親人
(紀念主席老人家涎生116周年)
康秀峰綜述
【-】是早期國共兩黨的重要領導人
今年,是主席老人家涎生116周年,忌日即臨,回顧主席老人家一生,8歲入私塾,讀了6年儒學,實際上14歲時因家境原因,己要邊上學也勞動了。在共產黨的歷來高端領導人中是唯一種過田知農時的領袖。此種人生經歷,為他建國后的大躍進時代反"放衛星丶浮夸等風無疑有了很深的影響。14歲時與父母親不辭而別,留下“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到東山高等中學學校求學,1911年9月赴長沙求學,1918年6月從湖南省立-師本科8班畢業,秋即赴北京,入北大圖書館管理員并兼聽課,時年已25歲。1919年向章士釗籌措5000元大洋資金,籌劃組織留歐勤工儉學學生出國并親到瀘碼頭相送。1920年組織湖南省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參加一大并堅持要何叔衡也為一大代表,擔任大會記錄。三大為中央局五人之一并任中央局秘書,1924年參加國民黨一大并當選為候補執行委員,赴上海負責組織工作,并組織黃埔軍校的招生及面試,當時上海為國民黨的重要樞機,從1924到1927年均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1925年起為國民黨代宣傳部長(其時蔣介石還只是校長未進入中央)。并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后在廣州丶武漢講課。所以,毛澤東既是國民黨中央的重要領導人,也是國共兩黨內后來的高級領導人的老師和帶領人,這種身份是國共兩黨內唯一的。1927年初,毛澤東到湖南五個縣進行了三十二天考察,并發表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論述了農民問題在中國革命中的極端重要性。之后,辭去國民黨代宣傳部長之職,蔣汪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在白色恐怖和叛徒特務云集的形勢下,和其他的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少數中央委員秘赴武漢,八月參加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中出政權的論斷。后作為中央特派員到湖南領導秋收起義,歷史上首先拉起鐮刀斧頭的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的紅旗(八一打國民黨的旗幟,所以被蔣稱為叛匪。)秋收起義四個團,有二個團陣前倒戈,起義部隊相繼失利,遂毅然放棄原定攻打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同年十月,他率領約6-7百人抵達永新三灣村進行整編,確立黨領導和支部建在連上等系列組織制度和行動綱令,并向湘贛邊界的井岡山進軍,團結有共產黨員的山大王,開始創建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因極左路線在毛澤東不在時誤殺袁文才王佐而失后,毛澤東再創立江西蘇區和贛南紅都瑞金。黨內政治局委員和總書記等多人的叛變,導至中央機關和部分省領導機關的嚴重破壞,從1931年起中央機關秘逃到江西蘇區。從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始到長征前,歷黨內的嚴重路線斗爭,毛澤東被剝奪領導權力數次,到1934.10.10日剩下的近九萬紅軍被逼轉移進行長征的遵義會議為止。這1921年到1934年計14年,革命處于又一個最危機四伏的面臨生死存亡的道路上。1935年1月長征路上遵義會議后,確立毛澤東的黨內領導地位,到1949年10月1日共和國建立,其間歷經長征后到延安只剩下七千來人的軍隊,經反蔣圍剿丶抗日凡9年,又以百二十萬人的小米加步槍與蔣5百余萬的有美國武器彈藥和美元支持丶蔣聘用侵華日軍總司令崗村寧茨戰犯為顧問的蔣軍進行三年內戰,徹底打垮了蔣八百萬軍隊。這從1935年到1949年又一個14年。可謂艱苦卓絕,波瀾壯闊!從孩兒立志出鄉關到此時已是56歲的了。這數十年,毛澤東歷盡人間艱辛與生死危機,享樂享福了嗎?為了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為了共產黨人的誓言,放棄在國民黨的高官不做,走上帶領勞苦大眾干革命,推翻壓在中國頭上的三座大山的道路,這是與滿口仁義道德而實際上干盡欺世盜名欺凌民眾的人是天壤之別。
縱覽歷史上的帝王,無一不是在建國后均享盡家天下的人世快樂,然毛澤東卻不去享受,為了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尊嚴,是黨內唯一送兒子去朝鮮戰場的領袖,并忍受晚年失子的巨痛,開始了為為民族獨立丶強大丶自由丶尊嚴丶崛起而奮斗的艱難行進。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為廣大人民服務并讓人民當家作主的政府。下面分別敘述:
[二]:毛澤東時代政制建設
1;婚姻法
解放后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
這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部讓婦女徹底翻身實現男女平等同工同酬的法律,又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部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法律。
2;憲法
憲法,是國家大法。也是國家的政治行動綱令。清王朝亡前頒布的一個和民國頒布的一個,根本沒執行。為何沒執行?因為憲法不利于統治者。所以,縱觀各國憲法的實質和作用,一是規定了國家的性質,二是規定了執政者的行動方向,這是不允許修改的。除非發生如民國推翻清朝廢除原先的欽定1908憲法;人民共和國推翻民國廢除民國約法(臨時憲法)這樣的大事件。新中國誕生后的憲法,是1954年頒布的人民共和國憲法,她詳細明確國家的性質: 第一章 總 綱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第六條 國營經濟是全民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力量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物質基礎。國家保證優先發展國營經濟。
第八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國家供給必需的物質上的便利,以保證公民享受這些自由。-----
一九七五年修改并通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對54憲法的第一章 總綱的第一條"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修改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由于經過三大改造后,走上了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如第五條中所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現階段主要有兩種: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而五四憲法中則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保證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第六條 國營經濟是全民所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力量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物質基礎。國家保證優先發展國營經濟。"這里強調了通過國營經濟和全民所有制的經濟是國家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物質基礎,同時國營和全民所有制經濟是領導力量并對原經濟基礎進行憲法下的改造。到1975年時,已由54年時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變為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果1954年后不按憲法“國家保證優先發展國營經濟。”辦事,也就沒有1975年時的“現階段主要有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和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的國營和全民所有制社會主義經濟。沒有這兩種經濟,也就不能稱為社會主義制度。這就是憲法的政治綱令即國家大法。修憲只能是在原大法規定的目的綱令在經奮斗后達到的前提下進行。如54大法時只是人民民主國家,并且沒有專政二詞,而75大法時已達到54大法時目標,所以必須修憲以名符其實-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并在第六條規定; 國營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力量。第七條規定; 農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組織。
另外,"國家允許非農業的個體勞動者在城鎮街道組織、農村人民公社的生產隊統一安"排下,從事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不剝削他人的個體勞動。同時,要引導他們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集體化的道路。"
并規定"現階段農村人民公社的集體所有制經濟,一般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即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三級所有。" "在保證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的發展和占絕對優勢的條件下,人民公社社員可以經營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業,牧區社員可以有少量的自留畜。"
第八條 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不可侵犯。國家保證社會主義經濟的鞏固和發展,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公共利益。
第九條 國家實行“不勞動者不得食”、“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
從五四憲法中規定第八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國家供給必需的物質上的便利,以保證公民享受這些自由。第九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時候,有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舉辦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群眾衛生事業,并且逐步擴大這些設施,以保證勞動者享受這種權利。到1975憲法規定第十三條 大鳴、大放、大辯論、大字報,是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新形式。國家保障人民群眾運用這種形式,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以利于鞏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領導,鞏固無產階級專政。第九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國家設立并且逐步擴大各種學校和其他文化教育機關,以保證公民享受這種權利。以上這些讓人民享有的權利,是古今中外任何國家(除社會主義國家)都不敢作為憲法條款的,更不會規定由"國家保障人民群眾運用這種形式"。只有毛澤東敢。所以只有毛澤東是人民的領袖。
3;社會基本建設
一個國家內部穩定與否,關健在搭成國家的基礎民眾。基礎民眾的穩定與否在于是否處于安居樂業的狀態。民眾處于安居樂業,則穩,否則相反,窮則思變矣。以法治國不在法律條文的多少,而在在于憲法的實施與應用正確與否。憲法的存在是憲政社會與皇權社會的根本區別,皇權無憲法,皇權社會的法律條文是制民,民主社會制定的憲法,是制統治者。這是憲法即國家大法的作用。目的就是為了防止統治者利用權力改變國家政治面貌,因為民眾永處于被動和弱勢處境。所以,正常態勢下法律條文是不能違背憲法大法的,按理統治者也不能違背憲法。統治者利用權力先違背憲法或修改憲法的重要內容,改變國體或政治路線,或架空憲法的實質,那顯然不是民主制度。
除奴隸制度外,中國二千三百余年的政制建設中,實際上只有封建制度和公有制度二種。封建制度是以稅收制度為主,資本主義制度也是以稅收制度為主;稅收制度加法律就成了基礎。公有制度均沒有稅收設置及政策,他是以生產資料全民國營的生產關系基礎上的以生產力的發展為主,輔以憲法為根基的。中國的封建制度二千年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制22年,沒有實行過真資本主義制度;再后是國營集體所有的社會主義制度30年。
從歷史看,秦始皇是歷史上推翻奴隸制度建立封建主義社會的革命家,中央集權郡縣制和度量衡器文字等由秦皇建立,而沿用至今,各亡列國奴隸主舊貴族遺老遺少尊孔丘是因為孔子鼓吹要恢復《周禮》制度,人貴賤宜分尊卑上下,刑不上大夫奴隸制度,復辟他們失去的天堂。所以,秦始皇遭受忻到各亡列國奴隸主舊貴族遺老遺少的咒罵,把孔丘尊為圣人。漢并不尊孔,如漢朝尊孔則失去合法基礎,尊孔就要恢復周奴隸制度,漢承秦制說明漢劉邦并不尊孔,也不復辟。唐朝是信佛教,小宋朝信道教。尊孔實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至民國。自明王朝(公元1368年~1644年)以來的六百多年,文人士大夫們對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的私有制社會備加贊美之詞,卻肆意攻擊封建的私有制社會的建立者秦始皇,并把克已復禮的孔儒奉為文化祖師,把始皇及之前的中國文化發展全歸功于孔丘,他們同時抹殺那時的諸子百家。這是耐人尋味的。在社會大變革初期的歷次尊孔與批孔,足反映了孔丘奴家思想體系的支柱并非是廣大民眾所自發擁立的,而是少數人的權勢力量出于統治需要而宣傳形成的。毛主席在《讀〈封建論〉呈郭老》詞指出:“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雖死魂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實質所在。如果說始皇坑了要推翻秦朝復辟各國的奴隸制度的社會的四百個儒生是罪惡,那么漢朝以來到清王朝發生的文字獄而誅連九族和文人又何止區區四百個儒生,那又是什麼罪惡?這為何又無人去攻擊和反對與反思?清朝初屠揚州又是幾個四百個儒生?日本屠南京三十余萬是四百個的多少倍?讀書識字的文人擔當了自已民族所付與的歷史責任嗎?
從歷史看,秦始皇是建立封建主義社會的革命家,孫中山的資產階級卻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毛澤東則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建立公有制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人民領袖。毛澤東所建立的一切機構均冠以人民二字,并真實是為廣大人民辦實事。他們二人相距二千余年,一個是建立私有制,一個是建立公有制。這才是歷史上最輝煌的偉大改革和革命家!秦始皇的遺產是統一和郡縣制,毛澤東的遺產是承襲秦政制之下還建立了為民謀利的福利體系-民生機制。
在城鎮實行全民就業,在農村實行人民公社化,一般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即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的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隊三級所有。基層社會治安和機構;省設公安廳,地丶縣級設公安局,街道設派出所,縣以下不設派出所。公社設書記丶社長(主任)丶副社長(主任)丶人武部部長丶婦聯主任丶文書。各大隊有武裝民兵和基干民兵,武裝民兵有槍子彈藥,省武裝民兵師還配有大炮。每年均有實彈演習,武裝民兵平時也有槍彈,放家里。邊防區的武裝民兵除勞動外還參與邊疆海防的站崗放哨。各軍工廠也有武裝民兵連。沒有警察。縣及以上有檢察院丶法院。把槍子彈藥發到農村,這在歷史上也是史無前例的。不但社會不由此而動亂,反而更牢固。如果沒有人人幸福平安的生活和安居樂業的生動活潑的局面,沒人敢把槍子彈藥發到農村基層和工廠!
今天的民生機制來源情況現今絕大多數人不知。即文化丶教育丶衛生防疫丶醫療丶住房丶就業完整體系。是1949年私有制蔣時代及以前所沒有的。
[三]:毛澤東時代的民生體系
1;醫療體系;
解放后,毛澤東在全國各縣建立了縣人民醫院丶中醫院丶縣衛生防疫站丶縣衛生局;人民公社后各公社建立公社衛生院丶村(大隊)有赤腳醫生;行署丶地區除和縣機構對應外,還設有婦幼保健院丶中等衛生學校丶醫學院(有條件者)丶省級在地區丶市或行署機構上另增加了兒科(童)醫院丶婦產科醫院丶婦幼保健院丶醫學院丶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及省級醫院,各街道醫院,工業衛生研究所(院)及防疫站;
2;教育體系;
和衛生系一樣,為部廳局三級管理,有縣教育局,縣中學丶縣各路片中學丶各公社完小丶各村小學(1-2年級)丶縣師范,行署丶地區有師范丶師大和其它大學,省辦有各種大學大專中專技校,涵蓋面為工丶礦丶農丶林丶水和綜合丶外語(國家),農科所(院)及社科院,黨校(那時黨校不能發文憑,只是干部短期培訓); 高考按分從高到低錄取,即國家辦的大學丶各大學丶中專丶專科,還有進技術學校,沒能錄入上各級層學校的只有種地或復讀來年再考,各大學丶中專丶專科畢業生出來是干部,技校出來進工廠當工人或技術員,均統一分配,檔案由學校加密專寄地方組織部。城市青年未考入學校的均由政府分配進入各行業當工人或營業員(如郵電丶商店丶銀行儲蓄所等),或參軍,退伍或轉業后分配工作。
3;畜牧場或農場
毛澤東時代建立了國營和大集體所有畜牧場或農場丶墾殖場,大型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轄農X師等,北大荒丶海南墾殖場等等,那是國家辦,此外有省丶地丶市丶縣丶各人民公社辦的,各公社和城鎮均有食品站,省軍區,各軍丶師也有農場,團到各連隊有養豬場,各班有菜地,能有百分之五六十的肉食品自供。沿海地區有各級漁場,所以,禽肉蛋漁供給量是十分充足的。此不包括私人養殖。并且,國家要求農戶養殖豬鴨等,并有統購統銷任務;
4;農村的工業品供銷;
各公社有藥店丶百貨商店丶農資公司丶農技站丶供銷社丶信用社郵電所丶糧管所丶林站丶護林隊,為民服務,其職工屬國家職工;
5;隊為基礎的農林牧副漁集體所有制;
在隊為基礎的農林牧副漁集體所有制下,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不種田外出搞付業(即現在的打工)跟生產隊簽合同交錢即可,以從隊分糧和分紅。各生產隊有糧庫,公社有糧庫和糧管所。對孤老寡人,各公社有敬老院安排,對困難戶如孤兒寡母列入五保戶,男60女55歲不要下地種田,表現好的農村青年的出路,表現好的會招干進入公社當干部,不少人后來官至地丶省高位,少數到中央;有些招工進工廠,還有上學進入各大丶中丶技校,或參軍,部分在部隊提干,如原廣州軍區劉司令員就是63年的兵。農村建房只要不占農田,不收稅政府也不干涉,房用土地不要批;
6;國營工廠和廠礦;
國營與國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也是區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分水嶺。
毛澤東時代建立的國營工廠和廠礦,各工廠有學校丶托兒所丶幼兒園丶廠辦工廠丶職工食堂,職工食堂還養豬殺后分肉;工廠和廠礦婦女有產假丶例假假,孩子喂奶每次1小時,發衛生巾,各職工均有婚假丶探親假丶喪假,工作服帽丶肥皂丶衛生紙丶手套發,看病不要錢,去大醫院派車送派人照顧,困難戶(小孩多又沒參加工作的)年底有補助金,職工父母去世有撫恤金和補助金。職工住房由單位分房,有大丶中丶小戶和單身房丶集體宿舍;探親假來回路費全報,三年一次探父母,每年一次探愛人,均有一個月時間(除路上時間)。對分居的干部,5年內由雙方組織部門解決,男去女方或女調男方,視工作重要性而定。
城鎮(市)各街道有托兒所丶幼兒園丶成年人人人有工作丶其小孩高考后按分錄取大學丶大專丶中專丶技校丶如要上大學可下年再考;畢業后對口分配工作;市民住房由公房和單位分房,有大丶中丶小戶和單身房丶集體宿舍;還有些是私房;那時房子多為2-5層,少部分平房,全國只上海住房緊些,每戶也有2-3間,小些,住擁擠,7-80年代我去上海親戚家知道;每三年加一級工資;
總之,有工作的生活好丶在城里生活好丶雙職工生活好丶均大學畢業生活好丶小孩少生活好丶小孩多都參加工作生活好丶城里無失業人員,農村也如此。
7;社會物質:
社會物質豐富與否,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社會物質生產的時間長短和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因物質是靠生產出來的,不是土地變現或寶葫蘆說變什么就有什么。例如自然生長的豬鴨等,要一年才可上市食用,而靠激素催化反應快速生長3個來月的豬鴨等,完全違背了自然生長規律,是不可食用的。
毛澤東時代的社會物質,除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短缺外,其余時間內均豐富。當然,在1968年前布供應還是緊張,憑布票。1970年后,由于新疆高產長纖維棉花的連續豐收和化纖布如的確涼棉綢的投放市場,布票的存在已是一種形式。我76年參加工作,所發布票均沒用。1981年購電視機。可以說,平民除了現在手機丶電腦丶摩托丶vcd丶冰箱丶空調以外,現在有的以前也不缺,更重要的以前吃的均不加添加劑色素激素,味道好純正。當今已二十余年吃不到了。以前連菜油都不太喜歡吃,我豆油丶花生油丶糠油根本不吃。現在有些人總講以前食物食品物資短缺,我不知這些人今天吃了什么?山珍海味現都變味了還能吃嗎?大眾菜永遠是禽肉蛋魚蝦蔬菜,人類已吃萬年了,應肯定今不如昔之豐富!30年前農村江丶河丶塘丶渠丶水溝丶田到處野生魚丶蝦丶螃蟹等等,食品丶副食品如蛋糕丶面包丶糕點丶餅干丶罐頭丶糖果丶奶油丶奶粉丶冰磚等等,那個純正味呀想起來就流口水了。今天均是激素丶添加劑搞起來的,而且均是外國名稱的副食品。
【四】:
毛澤東年代的新中國成就錄
A;大躍進的新中國成就錄
說起大躍進,總是被人詬病,無非一是浮夸風,二是大煉鋼鐵。殊不知大躍進還有至今給我們留下無數成就豐厚的遺產。
1)1958年,柳州工程機械廠(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開始興建。
(2)1958年2月,成都量具刃具廠部分開工
(3)1958年3月,武漢鋼鐵公司焦化廠開工建設,現改制為:武漢鋼鐵集團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武鋼焦化公司)。
(4)1958年,柳州電站(柳州發電廠)開工興建,1959年12月31日第一臺機組發電,現已經改制為柳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5)1958年,蘭州肥料廠建設中。
(6)1958年6月,太原磷肥廠建成投產,現改制為太原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磷肥廠。
(7)1958年7月,南京磷肥廠投產
(8)1958年,潤華染料廠技術員奚翔云、陸錦霖試制成功全國第一種活性染料紅光黃。
(9)1958年,馬景云研究成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摩擦焊接法。
B;大躍進究竟創造了多少奇跡?
北京十大建筑;人民大會堂、中國歷史博物館與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屬同一建筑內,即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釣魚臺國賓館、華僑大廈(已被拆除,現已重建)、北京火車站、全國農業展覽館和北京工人體育場。
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制成(1958•3•11日)
第一套電視發送設備試制成功(1958•3•17日)
第一臺40匹馬力柴油拖拉機出廠(1958•4•12日)
第一臺最大的平爐在鞍鋼建成出鋼(1958•6•1日)
第一個最大的煉鋼廠武鋼煉鋼廠開工興建(1958•7•17日)
第一臺內燃電動機車試制成功(1958•9•14日)
第一艘由蘇聯設計中國制造的排水量2.21萬噸遠洋貨輪“躍進號”下水試航(1958•11•28日)
第一臺138噸交流電力機車試制成功(1959•1•1日)
第一座重型拖拉機廠建成投產(1959•l•1日)
第一臺液力傳動的內燃機車試制成功第一座大型氮肥廠,試制首批氮肥(1960年)
第一臺1.2萬噸壓力自由鍛造水壓機制成(1962年)
工業方面的12個第一,為鋼鐵、機械制造、交通運輸、電力、電視及航海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初步基礎。
1958年1月,寶成鐵路全線通車(全長668.5公里)
1958年1月,鷹廈鐵路全線通車(全長698公里)
1958年3月1日,昆明鐵路同越南鐵路正式開始國際聯運。
1958年8月,包蘭鐵路通車(全長1000公里)
1958年10月21閂北京一包頭一銀川一蘭州航線正式通航。
1959年2月7日,黔貴鐵路正式通車(全長605公里)
1959年4月1日,北京-平壤國際航線正式通航
1959年12月,重慶白沙沱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1960年1月1日,蘭新鐵路通車(全長1315公里)
1960年4月21日,鄭州黃河大橋建成通車
蘭新、寶成、黔貴、鷹廈、包蘭五條鐵路的建成,改善了西南、西北和中南內路交通,對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1958年6月,第一座實驗性原子反應堆開始運轉,同時建成回旋加速器
1959年9月,中國第一臺每秒運算1萬次的快速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試制成功。
1958年5月,修建十三陵水庫
1958年11月18日,海河攔河大壩合攏,使華北五條內河的淡水不再流入大海,并使海水不再溯內河。從此咸淡分家。
1958年12月9日,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全部結束
1960年1月1日,黃河劉家峽水庫勝利截流1960年,河南省林縣,紅旗渠破土動工,歷時9年,于1969年7月竣工。全部工程為民辦
1960年2月24日,黃河青銅峽水庫攔河壩合龍截流
1961年3月17日,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排灌電力網第一期工程完成,受益農田250萬畝
1961年12月22日,新華社報導,農村出現了一批新的電力灌溉區,其中有著名的產稻區廣東珠江三角洲;江蘇南部和北部地區;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區;重要的棉產區河北天津、唐山、保定、張家口地區;陜西關中地區;河南豫北和鄭(州)洛(陽)三(門峽)地區;安徽史(河)、淠(河)杭(埠河)地區;山西南部中部地區。
大躍進運動,治理黃河,造福于子孫后世,功德無量
據古書記載,自遠古到清朝咸豐6年,約4000余年,黃河在今大清河、淮河之間,滾來滾去,肆虐冀魯豫大平原,大徙六次,所釀成的災難其之深重無論用多少筆墨都難以述說。自劉家峽、青銅峽和三門峽水庫的建成,黃河未發生大災,大險,黃河基本上被征服了。人民安居樂業。 各地大大小小的水庫的建成和疏浚渠道的興建,各省都建立了一定的保收田,人民口糧(低標準),基本得到了保障。靠天吃飯的局面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大躍進運動中的農田水利工程,很大一部分是民辦。
一些大型水庫,對城市繁榮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十三陵水庫給首都北京帶來了福音。許多老北京人都知道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參加勞動的情形和整個工地的壯觀景象。海河攔河大壩建成后,海水、河水分離,極大的改善了天津市的淡水資源,對天津市的工業發展和城市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深圳水庫對香港的繁榮和深圳建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人皆知,現代化經濟和大都市的繁榮和發展,其所需要的重要資源是淡水。漢語中有一句成語:“飲水思源”,“喝水不忘打井人”。沒有大躍進運動,就沒有現代工業、現代城市所需的大量的充足的淡水。
1960年1月22日,新華社公布: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提前三年勝利完成。
國家一級水體--千島湖,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1959年建造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制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新安江水力發電站而攔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千島湖景區總面積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573平方公里,因湖內擁有星羅棋布的1078個島嶼而得名。
1957年4月動工興建壩,1959年9月21日封孔蓄水。這年4月9日,周恩來總理視察電站建設工地時,揮筆題寫“為我國第一座自己設計和自制建設備的大型水力發電站的勝利建設而歡呼!
1957年至1960年,國家在建設新安江水庫期間,動遷移民30.6萬人,其中后靠安置7.9萬人(淳安4.3萬人,歙縣3.6萬人),遠遷安置22.7萬人(安置在浙江省12萬人、江西省10.7萬人)。
新安江水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制設備、自己施工建造的大興水利發電站,被人們那譽為“長江三峽的試驗田”,是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范例,是中國水利電力事業上的一座豐碑、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杰作。電站建成投產于1960年,至今已安全穩定運行49周年。為國家建設大型水電站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國內多座大中型水電站輸入了大量人才。
千島湖,是一個年輕的湖。她是1959年為建造新安江水電站筑壩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是一個純凈的湖。擁有448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已達81%,茂密的森林凈化了千島湖一流的大氣環境,泱泱573平方公里之廣,178億立方米之巨的千島湖水平均水深34米,透明度可達7米。是一個美麗的湖。湖中那1078個島嶼,姿態各異,風姿綽約。春游湖上,布滿山花的島嶼,是一個個天真爛漫的村姑;夏日游湖,人們多想在這碧波中逐浪暢游;秋山紅葉,使人想起'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雪滿湖山,松挺山崖,又是一幅王維筆下的詩畫圖。是一個豐饒的湖。四周群山連綿,林木繁茂,鳥語花香,生態環境佳絕,資源豐富,共有植物1786種,盛產茶葉。蠶桑、木材、毛竹等,湖內淡水魚有87種年捕魚量達4000多噸,且四季時新鮮果,土特產品豐富。人們大多只知道千島湖是當今的旅游勝地,是否知道它是大躍進時期的偉大成就之一。
類似的大中小水利工程在大躍進時期還有包括供香港幾百萬人生活用水的引水工程也是大躍進時期的成就,至今何在蔭庇和造福我們后人。毛澤東時代共修水利設施8萬七千余座。
如果不是大躍進,那么今天的中國會是什么樣子?一切正直的中國人都應想想。大躍進運動,是以人民公社為基礎,動員起億萬人民組成勞動大軍的。沒有人民公社運動就沒有大躍進運動。 人民公社運動和大躍進運動,還有什么消極方面嗎?有的。有嚴重的錯誤。這就是以大搞瞎指揮,煽動浮夸風,鼓吹“共產風”為特征的“左”傾錯誤,使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運動遭受了嚴重挫折,使廣大人民蒙受了很大困難。毛澤東在與一些人的錯誤進行斗爭中,處境孤立,步履艱難。用毛澤東自己的話說:“你說服我是可以的,你打通我是可以的;但是你得打我才能通,你得說我才能服。你們現在所說的那些根據我還不能服,我不僅要做機會主義,我已經是機會主義,我就是要站在機會主義立場上,為此而奮斗,不牽累別人,將來算起賬來的時候,不打你們,打我。因為我在這里反冒進,以前別人反我的冒進,現在我反人家的冒進。毛澤東這里講的“你”、“人家”、“別人”指的是些什么人?
C :一:1950-1976年鋼鐵工業革命的成就
(C 1)大躍進的鋼鐵運動,在主席去世后被污蔑為砸破銅爛鐵,事實真相如下;
1;1958年建立馬鞍山鋼鐵廠(安徽)。
2;1958年擴建首都鋼鐵廠(首鋼)。
3;1958年建立武漢鋼鐵廠(湖北)。
4;1959年建立包頭鋼鐵廠鋼(內蒙古)。
5;1958年重新組建鞍鋼(遼寧)---前身是日本人1916年動工興建的南滿鐵道株式會社。日本投降后,鞍鋼絕大部分設備被蘇聯軍隊拆遷運走。新中國成立后,全部重新組建鞍鋼。一五計劃時期(1953年底 ),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
6;1965年,開始建立攀枝花鋼鐵廠(四川)。
7;1958年擴建太原鋼鐵廠(山西)。
8;1958年建立濟南鋼鐵廠(山東)。
9;1958年建立邯鄲鋼鐵廠(河北)。
10;1958年建立南京鋼鐵廠(江蘇)。
11;1957年建立浙江鋼鐵廠(浙江)。
12;1958年建立漣源鋼鐵廠(湖南)。
13;1954建立萍鄉鋼鐵廠(江西)。
14;1958年建立南昌鋼鐵廠(江西)。
15;1958年建立湘潭鋼鐵廠(湖南)。
16;1957年建立石家莊鋼鐵廠(河北)。
17;1954年建立承德鋼鐵(河北)。
18;1951年建立新疆八一鋼鐵廠(新疆)。
19;1958年建立邢臺鋼鐵廠(河北)。
20;1958年建立合肥鋼鐵廠(安徽)。
21;1966年建立韶關鋼鐵廠(廣東)。
22;1958年建立柳州鋼鐵廠(廣西)。
23;1958年建立成都鋼鐵廠(四川)。
24;1971年建立北臺鋼鐵總廠(遼寧)。
25;1966年建立貴州水城鋼鐵(貴州)。
26;1958年建立鄂城鋼鐵廠(湖北)。
27;1970年建立舞陽鋼鐵廠(河南)。
28;1958年建立通化鋼鐵廠(吉林)。
29;1966建立年凌源鋼鐵廠(遼寧)。
30;1970年建立萊鋼鋼廠(山東)。
31;1958年建立三明鋼鐵廠(福建)。
32;1958年建立酒泉鋼鐵廠(甘肅)。
33;1952年擴建本溪鋼鐵廠(遼寧)。
34;1954年建立承德鋼鐵廠(河北)。
35;1975年建立沙鋼(江蘇)。
36;1958年建立廣州鋼鐵廠(廣東)。
37;1958年建立安陽鋼鐵廠(河南)。
39;1958年擴建大冶鋼鐵廠(湖北)。
40;1958年建立新余鋼鐵廠,(江西)
41;60年代建立江西鋼廠,(江西)
42;1958年建立洪都鋼鐵廠,(江西)
43;寶鋼, 寶鋼是毛時代規劃的,引進日本技術。由華國鋒建的。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長江口破土動工,1985年9月投產(實際是擴建)。
今天總拿什么廢鐵土法煉鋼鐵說長道短,卻不見正面肯定五八年大煉鋼鐵的成績,如果沒有五八年開展的大辦鋼鐵運動,會有今天發大財的高管層人嗎?大辦了如此多鋼鐵廠,15年超英國會有錯嗎?1973年沒超過英國嗎?這些鋼鐵廠年設計生產能力至少150萬噸,投產后十個廠就1500萬噸,除非是象小崗村每人守著四五十畝地還沒飯吃,否則有大慶大寨精神,超英趕美豈有不達目標之理!
(C 2);石油工業的大躍進
舊中國被西方人稱為貧油國家,所以到1949年全國都用洋油,我也親歷過。如果信仰崇拜西方資本主義權威,就不去找油了。但毛澤東號召愛國科學家要敢想敢干,打破洋框框,埋葬洋教條,結果,中國把貧油帽子甩入大平洋,也證明中國人的智慧和外國權威的虛假性。歷史證明,權威是不可靠的,如迷信權威,既沒有世界工業革命,也沒有人類的進步。
1;1957年,玉門油田建成 。 2;1958年,蘭州煉練油總廠建成。 3;1958年,蘭州煉練油總廠建成。 4;1958年,新疆油田建成。 5;1957年,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簡稱吉化)建成。 ]
6;1959年,克拉瑪依——獨山子輸油管線建成。
7;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 8;1961年,吉林油田建成。 9;1963年,大慶油田建成。 10;1963年,勝利油田建成。 11;1963年,大港油田建成。 12;1966年,克拉瑪依油田建成。 13;1970年,江漢油田建成。 14;1970年,青海油田建成。 15;1971年,長慶油田建成。 16;1973年,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 17;1973年,大慶-秦皇島輸油管道建成。 18;1974年,在東海進行石油、天然氣勘測,并發現了多個油田:東海春曉油田等。 19;1975年,中原油田大規模勘探開發和建設。 20;1975年,江蘇油田初步建成。 21;1975年,華北油田投入建設。 22;1975年,遼河油田建成。 23;1976年,河南油田初步建成。 另外還有海洋油田: 24;1958年開始勘探渤海油田,1966年,建立中國海洋石油渤海公司,是中國最早從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生產的企業。油田是個大型綜合的企業:包括鉆井、勘探、采油、運輸、練油,石化等企業。 以上,還不包括毛時代建成的許多的地方油田。中國今天的大油田,絕大多數是毛時代建立的。 毛主席時代結束了外國人認為中國無油論的說法。也結束了“洋油”的歷史。
(C 3);:毛澤東時期的科技:
第一臺半導體收音機制成(1958·3·11日)
第一套電視發送設備試制成功(1958·3·17日)
第一臺40匹馬力柴油拖拉機出廠(1958·4·12日)
第一臺最大的平爐在鞍鋼建成出鋼(1958·6·1日)
第一個最大的煉鋼廠武鋼煉鋼廠開工興建(1958·7·17日)
第一臺內燃電動機車試制成功(1958·9·14日)
第一艘由蘇聯設計中國制造的排水量2.21萬噸遠洋貨輪“躍進 號”下水試航(1958·11·28日)
第一臺138噸交流電力機車試制成功(1959·1·1日)
第一座重型拖拉機廠建成投產(1959·l·1日)
第一臺液力傳動的內燃機車試制成功
第一座大型氮肥廠,試制首批氮肥(1960年)
第一臺1.2萬噸壓力自由鍛造水壓機制成(1962年)
1950年毛主席就作出了要研制原子彈的決定
1954年中國第一批飛機及其發動機試制成功,兩年以后,中國首次試制的殲五噴氣飛機獲得成功,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之一。
1956年中央提出要制定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向現代科學進軍”。
1958年5月,毛主席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中國開始實施代號“581工程”的衛星計劃。
1961年自50年代建成了第一個原子能反應堆以來,中國一直致力于對核能的和平利用。
1960年2月19日中國第一枚液體探空火箭在華東某縣探空火箭基地發射成功。
1960年地地近程導彈飛行試驗成功。
1963年1月2日為一位右手完全離斷的病人實施斷肢再植手術,成為世界醫學史上首例成功的斷肢再植病例。
1964年6月29日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
1964 年10 月15 日16時,中國原子彈研制成功。
1965年1月8日,錢學森向國務院建議制定我國人造衛星的研制計劃被正式列入國家任務。
1965年9月17日,中國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蛋白質的全合成。
(C 4);毛澤東時代的計算機發展迅猛崛起
1956 年 制定我國《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選定了“計算機、電子學、半導體、自動化”作為“發展規劃”的四項緊急措施,并制定了計算機科研、生產、教育發展計劃。我國計算機事業由此起步。
1956 年8月25日 我國第一個計算技術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任主任。這就是我國計算技術研究機構的搖籃。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1958 年8月1日 我國第一臺小型電子管數字計算機103機誕生。1958 年 我國第一臺自行研制的331型軍用數字計算機由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研制成功。1959 年9月 我國第一臺大型電子管計算機104機研制成功。
新華社1959年9月14日報道,中國第一臺每秒鐘運算一萬次的快速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試制成功。這臺大型計算機安裝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這臺104型機是我國第一臺大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平均每秒運算1萬次,接近當時英國、美國計算機的指標。通過這臺計算機的研制,創造了我國自主開發的條件,培養出從研究設計、生產制造、系統調試到技術保證的配套隊伍。北京有線電廠生產了7臺,定名為DJS-2型計算機。
就是說;美國于1943年開始研制計算機,完成于1946年。重30噸,18000個電子管,屬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5-1956),花時間3年。第二代計算機 美國貝爾實驗室于1956年研制成功第一臺使用晶體管的第二代計算機。(1956-1963)他們第二代時中國1956年才籌建,
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華羅庚教授擔任籌備委員會主任。起步比美國晚了13年。但是,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花時間2年。1960年4月研制成功一臺小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107機。自行設計的編譯系統是在1961年試驗成功,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6-1963)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制成功,為109乙, 1965年,中國第一臺百萬次集成電路計算機"DJS-Ⅱ"型操作系統編制完成。
之后推出109丙機。與第二代只差2年。此時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1)已投入,中國第三代于1969年北京大學承接研制百萬次集成電路數字電子計算機。1970年,中國第一臺具有多道程序分時操作系統和標準匯編語言的計算機--441B-Ⅲ型全晶體管計算機研制成功。 1972-至今為第四代,1972年,每秒運算11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1973年,北京大學與北京有線電廠等單位合作研制成功運算速度每秒100萬次的大型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研制成功。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制成功DJS-130小型計算機,以后又推DJS-140小型機,形成了100系列產品。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個機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機研制成功。1977年,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DJS-050機研制成功。 1979年,中國研制成功每秒運算500萬次的集成電路計算機--HDS-9,王選用中國第一臺激光照排機排出樣書。 1983年,"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運算速度達每秒1億次。
從1958年起到1983年,我們落后美國有多少?這期間有七年主席不在了,如這七年主席還在,能說不超過美國嗎?
【五】:
毛澤東年代的新中國成就錄
B;毛澤東時期的電力工業成就:
在阜新、撫順、富拉爾基、吉林、西安、鄭州、太原、包頭、重慶、武漢(青山)、開遠等地重建或新建了一批骨干電廠。這23項火電工程,共計裝機容量為136.5萬千瓦,其中有15項(約占總容量的70.2%)是在“一五”計劃期內發電的。此外,圍繞這些骨干工程,還有一些自建電廠、擴建老廠、自備電廠、列車電站等工程項目。。“一五”期間建設的水電站有:吉林的豐滿(改建),四川的獅子灘4個梯級,福建的古田溪一級,浙江的黃壇口,江西的上猶江,廣東的流溪河,河北的官廳,遼寧的大伙房,安徽的佛子嶺、梅山、響洪甸,新疆的烏拉泊,云南的以禮河二級、石龍壩(改建),西藏拉薩的奪底等。1954-1955年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水能資源普查工作,接著又在1956-1958年進行了第二次普查。同時,在1954年組成黃河規劃委員會,編制了黃河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擬定了梯級開發方案,并選定以三門峽和劉家峽水電站作為第一期工程。1956年,成立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對長江干、支流的綜合開發著手進行規劃。在此期間,對淮河、海河、遼河、珠江、資水、沅水、漢江、岷江、烏江等流域的開發也開始進行規劃。 在建設發電廠(站)的同時,對電力網的建設與發展也作了大量工作。舊中國遺留下的電網十分薄弱,除東北地區建有規模不大的154-200千伏高壓電網、京津唐地區建有聯系微弱的77千伏電網、上海市建有33千伏供電電網外,在個別地方間或架設有單獨的22千伏或33千伏輸電線路。1953年7月開始建設豐滿至李石寨22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1954年初投產,這是新中國建設的第一條220千伏線路。在華北地區,1954年北京和天津之間架設了第一條110千伏線路,降壓77千伏運行;1955年北京至官廳水電站110千伏線路正式運行;1958年初,京津唐電網才升壓至110千伏電壓運行。在山西,1955年建成太原經榆次至陽泉110千伏輸電線路,這是晉中110千伏電網第一條線路。在華東地區,1953年建成常州至棲霞山110千伏輸電線路,降壓66千伏運行,使南京與常(州)、(無)錫地區聯成一片;以后,又建成從南京向西經馬鞍山至銅陵的110千伏輸電線路(初期降壓66千伏運行),逐步形成蘇南跨省電網。在安徽,1956年配合佛子嶺水電站投產,建成佛子嶺經六安至合肥的110千伏線路。在上海,1957年配合望亭電廠投產,建成望亭至上海西郊變電站110千伏線路。在福建,1956年3月配合古田溪一級水電站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建成古田至福州110千伏輸電線路,此為閩北電網建設的起始。在山東,1957年淄博至濟南的110千伏輸電線路竣工投產,使濟南、神頭、洪山3個發電廠的11臺機組(總容量5萬千瓦)并網運行,形成魯中電網。在河南,1956年鄭州至洛陽的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構成鄭(州)洛(陽)電網雛形。在湖北,1957年建成青山熱電廠至大冶鐵山的湖北第一條110千伏輸電線路,加強了武漢與黃石地區的聯絡。在江西,1957年上猶江電廠至贛州變電站的110千伏輸電線路投運,贛南電網初步建立。在陜西,1957年建成西安至戶縣與西安至銅川兩條110千伏電網,形成以棗園變電站為中心的戶縣、西安、銅川110千伏電網。在甘肅,1957年西固熱電廠發電后,第一次出現110千伏的西固至永登水泥廠送電線路,開始形成蘭州地區110千伏電網。在四川,1956年建成長壽至重慶的110千伏輸電線路,開始了重慶地區的110千伏電網建設。在云南,1957年建成開遠至個舊的110千伏輸電線路,開始了滇南110千伏電網的建設。其余各省(市、自治區)也相應發展了35千伏及以下的電網建設,建立或健全了各自的電網。由于全國分地區或分省組成了一些35千伏、110千伏或220千伏大小不同的電力網。5年內計劃新增機組容量為205萬千瓦,實際完成246.9萬千瓦,超額完成20.4%;計劃年發電量指標1957年為159億千瓦·時,實際1956年完成165.93億千瓦·時,1957年完成193.35億千瓦·時,提前1年超額完成任務。5年內的平均年增長率,裝機容量為18.9%(其中火電為15.3%,水電為40.2%),年發電量為21.9%(其中火電為18.6%,水電為21.1%),水電的發展速度處于領先地位。由于高速度發展的結果,1957年全國發電設備容量達463.50萬千瓦,年發電量達193.35億千瓦·時,使中國的年發電量在世界的排名從1949年的第二十五位上升到1957年的第十三位。至1957年,電業基本建設隊伍有11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9000多人;電業生產隊伍有4萬多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8600人。,“一五”期間,建設了一批6000千瓦、1.2萬千瓦中溫中壓和2.5萬千瓦高溫高壓的汽輪機組,3000千瓦、6000千瓦和1萬千瓦的小型水輪機組和恢復豐滿6.5萬千瓦大型水輪機組。其中,初期建設的火電機組大多從蘇聯進口,1956-1957年,國產6000千瓦、1.2萬千瓦火電機組才相繼投運;水電機組除豐滿發電廠外大都是國產設備,自行設計、自行施工。
“二五”計劃時期(1958-1962年):
1958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了南寧會議,會議提出“水主火從”作為發展電力工業的長遠建設方針,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后,在全國各條戰線迅速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電力工業“二五”計劃指標一再“暴漲”。1962年全國發電量應達到460億千瓦·時,年平均增長率19.5%,5年增長1.44倍,其中部屬發電量為410億千瓦·時,年平均增長21.8%,5年增長1.68倍。全國裝機容量定為5年增加600萬千瓦,年平均增長率21.2%,5年增長1.62倍。“二五”計劃執行中,頭3年的發展速度是空前的,1958-1960年期間新增火電機組563.02萬千瓦,僅1959年就新增324.86萬千瓦,涌現出一批進度快、工效高的工程。1958年破土動工的遼寧電廠,安裝了中、蘇、德、捷四國設備共13臺5萬千瓦機組,在國內首創從主廠房中間向兩端同時安裝的方法,加快了施工進度。撫順石油二廠電站首次采用了預制裝配式廠房結構。同時還創造和推廣了大跨度預應力結構和大直徑混凝土管等一批新技術。建成了高井、吳涇、黃臺等一批設計施工質量水平都比較高的新電站。在安裝方面,1958年,上海閘北電廠安裝第一臺6000千瓦汽輪發電機,只用了5天半時間;楊樹浦電廠安裝1臺6000千瓦機只用了4天零21小時;望亭電廠安裝兩臺6000千瓦機組,第一臺用了2天零21小時,第二臺用了1天零11小時;山東青島電廠安裝兩臺1.2萬千瓦機組,第一臺用了21天,第二臺用了14天。1959年,南定熱電廠安裝1臺1.2萬千瓦抽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實際安裝時間只用了6天零18小時。水電建設,如云南水槽子電站9000千瓦機組安裝全部工期38天;廣東流溪河電站從第一臺1萬千瓦機組發電起,5個月時間內就將其余3臺共3.2萬千瓦機組安裝完畢;新安江電站第一臺7.25萬千瓦機組從1959年10月初正式安裝座環,10月底裝完蝸殼,12月上旬轉子吊入機坑,12月底機組全部安裝完畢,整個安裝僅用工期3個月。1958年發電量達到275.31億千瓦·時,比1957年增加近82億千瓦·時,增長42.39%;1959年達到422.89億千瓦·時,又比1958年增加147.58億千瓦·時,增長53.61%;1960年達到594.24億千瓦·時,又比1959年增長40.52%。3年發電量年平均增長率是46%。發電設備容量1958年達到628.81萬千瓦,比1957年增加165.31萬千瓦,增長35.7%;1959年達到953.67萬千瓦,又比1958年增長51.66%;1960年達到1191.83萬千瓦,上了“1千萬”的新臺階,比1959年又增長24.97%。3年發電設備容量年平均增長率是37%。據統計,火電工程有48項200多萬千瓦因盲目上馬而被迫停緩建;其中最典型的是清河電廠,原來位于清河水庫大壩下游的廠址被廢棄,使工程損失達1000萬元,還推遲了建設工期。水電工程更為突出,有33項建設規模857萬千瓦因盲目上馬而被迫停緩建,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26億元。“二五”期間電力工業的綜合情況來看,5年的年發電量平均增長率為22.5%,發電設備容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4.3%,都高于“一五”計劃時期的增長率。電力工業技術裝備的現代化有了很大提高,國產2.5萬千瓦、5萬千瓦汽輪發電機組和7.25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已投運,基建與生產基本走上了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全國10萬千瓦以上的電網已由1957年7個增加到1962年的22個,最大電網(東北的南部電網)的設備容量已達到317萬千瓦。
(1963-1965年):
至1965年末,全國擁有發電設備容量1507.63萬千瓦,年發電量676.04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為1205.67萬千瓦,571.90億千瓦·時,水電為301.96萬千瓦,104.14億千瓦·時。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發電標準煤耗率477克/千瓦·時,供電標準煤耗率518克/千瓦·時,廠用電率6.98%(其中水電0.207%,火電7.48%),線損率7.31%,設備年利用小時4920小時(其中水電3728小時,火電5217小時)。電力工業的地區分布有了初步改變,內地(即三線地區)的年發電量1952年為全國的4.3%,1965年提高到12.8%;發電設備容量1952年為全國的5.6%(約11萬千瓦),1965年提高到15.3%(約230萬千瓦)。
在六十年代末前后,已開始利用煤矸石發電的研究和使用了。七十年代已有投入使用。
【六】:
毛澤東年代的新中國成就錄
C;毛澤東時代高科技技術與工業的發展:
高科技技術與工業是連貫性的,這里不分大躍進時期和文革時期,放在一起論述。
C 1;1950-1976年毛時代航空工業工業革命的成就
1,成都飛機制造廠。 1957年:創建成都飛機制造廠。
1964年:成都飛機制造廠全面建成(保密代號132)。 是我國研制、生產殲擊機的重要基地(現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1961年:高亞音速全天候殲擊機殲5甲型飛機和殲教5型飛機的試生產。 1966年:試制超音速殲7型飛機成功。 1970年:超音速殲7I型飛機成功。1975年:超音速殲7II型飛機設計定型 , 1978年:經過整整10年的研制,超音速殲7I型飛機的改進型殲7II型飛機終于成功飛上了藍天。
2,西安飛機制造廠;1958年:建成西安飛機制造廠。 是我國轟炸機和軍用運輸機的的重要基地(現屬于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 1956年:首次試飛運-8(Y-8)中型四發渦輪螺槳中程多用途運輸機。 1958年:運-8(Y-8)運輸機投入批生產并交付使用。 1959年:開始研制轟-6戰略轟炸機。 1968年:經過近十年的研制,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國產渦噴-8發動機的戰略轟炸機,轟-6首飛成功。 該機到現在還是中國唯一的戰略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 1970年:運-7飛機(有50個座位),首飛成功,后投入中國民航使用。截至1997年,運-7飛機交付120架。 3,上海飛機制造廠;(原保密編號 5703) 1950年:建立上海飛機制造廠(原屬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現隸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是我國大型民航民用飛機的制造基地。 該廠最主要的成就是于70-80年代成功第研制了中國第一架大型噴氣式民航飛機運十(最多有179個座位)。四發動機噴氣式運輸機,是中國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 與當時的歐州空中客車處在一個水平上。 由于該機研制在文革期間,因敏感的政治的原因,該機生產線于80年代中期,被下令人為地撤散和毀掉。 1970年:運-10研制工作下達任務后開始。 1972年:審查通過飛機總體設計方案。 1975年:完成全部設計圖紙。 1976年:制造出第一架運-10用于靜力試驗。 1980年:9月26日運-10首次試飛成功,之后進行研制試飛和轉場試飛。先后飛抵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鄭州、合肥、廣州、昆明、成都等國內主要城市,并七次飛抵拉薩。試飛證明運-10飛機性能符合設計要求。 基本性能: 最大起飛重量 110噸 , 最大商載 25噸 ,最大載油量 51噸 ,最大商載航程3150公里,15噸商載航程可達6400公里;5噸商載航程可達8300公里, 發動機:四臺WS-8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推力8,650kgf(19,000lb) 最大巡航速度 974公里/小時 ,巡航高度 11000m 實用升限 12000米,客艙按混合級布置124座,頭等艙16座,排距1.05米(41.34"),經濟艙108座,排距0.88米(34.65")。按全經濟級布置149座,排距0.88米(34.65");按高密度布置(排距0.7366米/ 29.00")可達179座。
4,沈陽飛機制造廠 ; 1955年:建成沈陽飛機制造廠。是我國研制、生產噴氣式殲擊機的重要基地(現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1958年:MAO澤東主席視察工廠,觀看中國制造的噴氣式殲擊機。 1956年: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飛機首飛成功。 1958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Ⅰ首飛成功。 1959年:中國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殲6飛機首飛成功。 1963年:中國第一枚地對空導彈--“紅旗-1號”試制成功。 1966年:中國第一架雙倍音速飛機--殲7飛機首飛成功。 1969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飛機首飛成功。1971年:中國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教練機-殲教6試飛成功。 1975年:中國第一架高、中低空偵察機--殲偵6試飛成功。 5;哈爾濱飛機制造廠(原保密編號122):1952年:成立122廠(哈爾濱飛機制造廠)。(現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1953年:國家批準122廠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方案,即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建成為大型轟炸機工廠。1955年:亞洲第一大的廠房---18號總裝工房開始興建,經過7個月施工,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1957年:工廠隆重舉行建廠總交工驗收慶祝大會。標志著我廠已具備了大型飛機工廠的規模。 1958年:正式開始研制直5直升機。 1958年:12月16日,中國第一架直升機--直5 機首飛成功。 1959年:中國第一架中型噴氣轟炸機--轟6飛機首飛成功。當年12月交付部隊。1965年:中國第一架參與投放原子彈的飛機——轟6飛機在中國西部上空成功地實現了新中國第一次用飛機進行運載、投放原子彈的試驗。 1966年:中國第一架輕型噴氣轟炸機——轟5飛機首飛成功。 1969年:直6直升機02架試飛成功。 1970年:轟教5首飛成功。 1975年:運11飛機首飛成功。1976年: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大型水上反潛轟炸機———水轟5飛機首飛成功。 1978年:9月1日,部明確122廠為對外開放工廠,轟5、直5、運11為對外開放機種,對外廠名為:哈爾濱飛機制造廠。
6,南昌洪都飛機制造廠; 1951年:建立洪都飛機制造廠。(現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已經成為我國教練飛機、強擊機、農林飛機制造基地。1954年:航空工業的創建者們在這里將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初教五飛機送上了萬里藍天。MAO澤東主席十分高興地簽署了致全體職工的嘉勉信,成為洪都一代又一代職工前進的不竭動力。 1965年:強五飛機是新中國的第一代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首飛成功。它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的一項重要空白,成為空軍的一支重要打擊力量,為空軍戰斗力的增長和保衛國防做出了重要貢獻。 強五飛機現在還是中國空軍最主力的超音速噴氣式強擊機。參加過國慶50周年。
以上是毛時代建的航空工業的6大飛機制造廠。由于保密的關系。毛時代在西南、西北、中南等省建立的許多航空工業的基地。就不列入了。
到七十年代末,中國空軍的戰機三四千架,坦克近萬輛,這是那時成年人均眾所周知。
C 2;1950-1976年毛時代航天工業革命的成就;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半年后,美國的人造衛星上天。就在美、蘇兩大陣營進行太空爭霸戰時,中國人也悄悄地開始描繪自己的航天藍圖。1956年:在新中國建立后的第7年,主席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指出:“我國人民應該有一個遠大的規劃,要在幾十年內,努力改變我國在經濟上和科技上的落后狀況,迅速達到世界上的先進水平。”1956年:制定《1956~1967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強調要在12年內使我國火箭和噴氣技術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向黨中央、MAO澤東主席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提出了發展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規劃設想。 1956年:在主席的關心下,成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中國的航天事業搖藍。由美國回來的錢學森博士任院長。開始了中國的航天事業偉大而光輝的歷程。錢學森就迅速聚集了郭永懷、林鴻蓀、趙九章、任新民、屠守鍔、梁守 、莊逢甘、閔桂榮、陸元九、楊嘉墀、屠善澄等一大批優秀科學家。錢學森身著軍裝,帶領著從全國各地抽調的三十多位技術專家和剛出校門的一百多名大學畢業生,開始了中國航天事業的艱苦創業。下設了導彈總體、空氣動力、發動機、彈體結構、推進劑、控制系統、控制組件、無線電、計算機、技術物理10個研究室。 中國及時地。有戰略眼光的抓住了這個最前沿的機會。1957年:9月7日中國政府代表團前往蘇聯,就尋求導彈援助等問題同蘇方協商。1957年:12月,蘇聯的兩枚P—2近程導彈和一套地面設備秘密運達北京。1957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決定以總體設計、空氣動力、彈體結構、發動機和推進劑5個研究室為基礎,組成一分院,負責導彈總體設計和彈體、發動機研制。也就是后來的航天第一研究院(也叫運載火箭研究院)。 1957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決定以以電子科學研究院為基礎,合并控制系統、控制組件、無線電、計算機、技術物理5個研究室組成二分院,負責導彈控制系統的設計工作。也就是后來的航天第二研究院。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發出號召:“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58年:確定酒泉東北弱水河畔的額濟納旗地區建設綜合導彈試驗靶場。東風航天城。1958年:建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59年:成立運載火箭的總裝廠。1959年:組建空氣動力研究所。1959年:我國防空導彈部隊用紅旗一號地空導彈擊落入侵的一架RB--57D高空偵察機。1960年:我國中國第一枚地對地導彈在酒泉基地首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60年:以KM2為代表的空間環境模擬器設備研制工程開始。1961年:成立了三分院,從事飛航式導彈系統的研究設計。也就是后來的航天第二研究院。1962年:上海火箭研制基地劃歸國防部五院領導。1963年:中央就國防工業建設作出指示,把“兩彈為主,導彈第一,努力發展電子技術”作為研制導彈、原子彈及其配套產品的長遠方針。1963年:第一發“543”地空導彈模型彈發射成功 ,964年:成立了四分院,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研制。 1964年:中近程地地導彈東風2號,在酒泉基地進行發射試驗獲得成功。1964年: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1965年:在一分院、二分院、三分院、四分院等研究院的基礎上,陸續在三線地區(貴州、四川、陜西、湖北等偏遠地區),建設了061(二院)、062(一院)、063、064、066、067等航天科研生產基地。1965年: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也就是后來的航天工業部),從此中國的航天工業,進入了規模化。 1965年:我國導彈部隊使用七機部改進的“543”地空導彈,在華北地區擊落一架美制U-2高偵察飛機。1965年:在北京地區開展了中程、中遠程液體燃料火箭的研制工作,洲際火箭也開始了方案設計。 1965年:紅旗二號戰斗彈首次打靶成功。1965年:組建衛星設計院,開始進行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方案的制定工作。 1966年:中國第一次導彈核武器試驗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試驗成功。1966年:東風2號甲地地導彈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為“兩彈結合”試驗奠定了基礎。1966年:七機部確定反導系統稱號為“640工程”。類似于美國今天的“愛國者" 導彈防御系統。 1966年:“海鷹一號”反艦導彈導彈率先設計完成。 1967年:紅旗2號導彈發射成功。1967年:用國產紅旗二號地空導彈擊落竄擾華東地區的一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1967年:東風3號中程導彈進行第三次飛行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1967年:海鷹一號艦艦導彈首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67年:建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1967年:建設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建設初期完成了中國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和第二顆人造地球衛星(1971)的跟蹤、測量任務以及初期中國試驗通信衛星的變軌、定點的跟蹤、遙測、遙控任務。 1968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正式成立,錢學森兼任院長。 1968年:新成立的第五研究院建制。1968年:我國一枚T-7A高空氣象火箭發射成功。 1968年:第一枚中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1968年: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1968年:完成了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 1969年:海鷹2號岸艦導彈轉入定型試驗。 1969年:開始研制“鷹擊八號”C801高亞音速反艦導彈。 也就是后來被外國人驚訝地稱為“中國飛魚”的反艦導彈。 1970年:建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它是以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的航天發射基地,擔負通信、廣播、氣象衛星等試驗發射和應用發射任務。1970年:海鷹二號高亞音速岸艦反艦導彈完成定型飛行試驗。射程達100公里的“海鷹二號”七發六中,通過了定型試驗,并裝備部隊。它就是后來被西方人稱為“蠶式導彈”的我國第一代岸艦導彈。西方國家(包括美國)當時還沒有反艦導彈。令西方震憾! 1970年:4月24日 中國成功地,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這是一個偉大的日子,從此,中國的火箭和衛星一次次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制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令人矚目,也使中國成為真正的航天大國。這次飛行成功,開創了我國航天事業的新紀元。 1970年:開始研制“東方紅二號”通訊衛星。(1984年首次發射成功)。是中國二十世紀末用于遠距電視傳輸的主要衛星。該衛星采用地球同步軌道,分別定位于東經87.5度、東經110.5度和東徑98度等處,能覆蓋中國全境及周圍一些地區。 1970年:東風-4號(DF-4)遠程地地戰略導彈試射成功。中國研制的第一代遠程地地戰略導彈。1970年1月30日試射成功,1980年服役。導彈全長27.5米,彈徑2.4米,起飛重量82噸,采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機動發射,最大射程4000公里、7000公里(東風-4A)。可攜帶1枚2200公斤的威力為100-300萬噸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或3枚分導熱核彈頭(東風-4A),命中精度1370米。1971年:中國用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實踐一號科學技術試驗衛星,衛星在太空正常運行8年多,遠遠超過要求的壽命,這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研制的衛星中是少有的。
1971年:我國遠程導彈首次進行飛行試驗獲得基本成功。 1971年:開始研制“海鷹”-3型超音速岸艦導彈。 1972年:巨浪一號核潛艇潛射型彈道戰略導彈全尺寸模型彈首次水面發射試驗成功。 1972年:啟動研制遠洋測量船的718工程。這就是后來的中國遠洋航天測控船。建造以“遠望”號為主的三型6艘航天綜合測量船、海洋調查船、遠洋打撈救生船等特種工程船隊,并成功地配合執行通訊衛星、遠程導彈發射試驗和南極考察等任務。 1973年:開始研制“上游”-2 的超音速反艦導彈。1974年:七機部組建450工程總體組,集中研制航天遙控、遙測、跟蹤等微波統一測量系統。 1974年:紅旗3號地空導彈進行攔截試驗獲得成功。1974年: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試驗。1974年:開始研制東風-5號(DF-5)中國研制的第一代洲際地地戰略導彈。 導彈全長32.6米,彈徑3.35米,起飛重量183噸,采用二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發射井發射,最大射程12000公里、15000公里(東風-5A),可攜帶1枚3000公斤的威力為300-40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4-5枚分導核彈頭(東風-5A),命中精度500米。1975年:東風3號中程地地導彈武器定型。 1975年: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返回式遙感衛星首次獲得成功。1975年:確定選用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方案。確定了運載火箭、通信衛星、測控系統的研制分工與安排 。 1975年: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地發射了1975年11月26日成功發射并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76年:制定出戰術導彈五年規劃。1976年: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的設計。1976年:海鷹一號艦艦導彈設計定型。1976年: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把一顆返回式衛星送上太空,運行3天后返回地面,發射與回收均獲成功。1977年:紅旗二號甲地空導彈首次靶場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測控站、4艘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以及連接它們的通信網組成,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