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記者招待會》
《客似云來賓至如歸》
《毛澤東的兒女們》
《赤子之心——“叔叔,好”》
《人民公社真相》
《目力更生及其實例》
【本刊訊】澳門《華僑報》連續刊載該報社長趙斑爛訪問大陸觀感的文章,現摘要如下:(文內小標題是原來的)
《記者招待會》
港澳非親共的報紙,素以擁護新聞自由為號召,以中共封鎖新聞為理由,對于中國內情的報道,每基于道聽途說,風氣一長,流弊滋生,從歪曲與無知,衍成誣蔑與惡意,在所不免。作為群眾耳目的報紙,如此做法,對于一個認真做事的政權,未免有欠公平,而對于讀者更有虧其信賴。倘若一張報紙,不單是為反 共而反 共或者由于尚有其他顧忌,如不愿放過這一個良好的采訪機會,迨無可以非議之處。
十六年來,由于國民黨政府繼續據守臺灣,國共之爭未已,加以過去一段期間,大陸對僑鄉之措施失當而造成了華僑里面所謂“紅”“藍”的界線,雖并不深刻,但他們之間,說不上志同道合,而帽子亂飛,人們每以不談政治為潔身自愛的第一守則,但他們深心之中,是渴望著看到客觀的和忠實的報道。作為滿足此種要求的中立報紙,亦即致力于僑胞與祖國國家和人民利益互相結合的愛國報紙,更應該盡量利用這個機會,作一次以第一手資料為基礎的報道。
中共通過李宗仁記者招待會而邀請了港澳中外記者到紅色中國訪問,其動機的純潔,是無可否認。他們誠心誠意去做好這件工作,雖然應邀記者的廣泛性,同他們的理想仍有相當的距離,但他們卻已獲得超乎預期的成功。
他們對我們這班客人的照顧,簡直無微不至,住食行固然是第一級招待,至于在每一次招待會或參觀訪問中,都不厭求詳地答復我們一切問題。除了陳毅關于原子彈問題外,記者們未逢過一次的推擋答復。攝影機,望遠鏡任便施用,許多干部人員更破例地讓記者們拍照。實際上如果記者提得問題太少,或者不夠刺激,他們反而有點失望,因此之故,每一個以探訪為目的的記者,特別是外國記者,無不“滿載而歸”認為不虛此行。如果中國大陸竹幕曾存在的話,它便初次掀開了。
《客似云來賓至如歸》
中國政府對待客人,無微不至,給他們留下一個良好和深刻的印象。
記者團此次作客的時間共二十五天,旅程總達一萬多公里。僅在北京便留了八天,用余下來的時間去訪問六個城市,當然非常忙迫,看到的也不夠深刻,但一般來說,收獲仍然是非常滿意。
有人會提出,我們作客的是否會被暗中監視問題。我的回答是,如果我有可疑之處,而被人跟蹤,暗中監視,本亦為事理之常。不然的話,一個國家任令特務縱橫,怎可以稱為有組織?但一個人,既不打算窺人隱秘,又沒有為非作歹之心,對這問題的關懷,簡直就是多余的了。不僅記者個人如此,在其他同行者來說,我覺得他們的行動也是自由的。
《毛澤東的兒女們》
在中國大陸,能夠看見毛主席真面貌,是人生一件大事。
這種現象的解釋,不難找到。毛澤東是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的唯一的、真正的領袖,是年青一代的父親。“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是目前中國人民立身處世的守則。事實上他們都把在工業,農業,科學以及一切方面的成就,作為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結果。
十六年來,毛澤東領導著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從一窮二白到了現在的“強大了一些”,得來絕非容易,共產黨的領導人,深知創業固難,守成更不容易。“中國還要二、三十年的建設,才能真正強大。”這個責任就要寄望在接班人的身上。
在紅色中國初中以下的兒童,都出生于解放之后,工、農和知識青年們也是在新社會培養長大的。他們都是下一代的接班人,是此后二、三十年建國大業中的骨干,其中不少且已站在重要的工作崗位上面。
異于一些港澳人士所想象的,他們絕不囂張,都謙遜有禮,尤以在廣東以外所遇到的為然。年青的人們,似乎都為著前途的美好境界而生存,他們少有想及個人,但作為整體的一部而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則感覺莫大的光榮和快慰。
中共領導者對他們的接班人有什么要求?據記者體會所得,最重要當然是思想正確。其次則知識與健康,列為同樣重要。
記者沒有機會獲知學生在那一個階段起接受思想灌輸。
可是,生長在今日中國里面的人,是很難逃過洗腦的。這方面工作,中共做得非常徹底,所有足以反映不適于新時代思想的事事物物,均被擯除,人們耳濡目染的,都是引到社會主義道路的指標。
中國以往的所謂讀書人,永遠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鉆在牛角尖里,脫離了現實的可憐蟲。中國新社會是要人人讀書,但不要讀書人成為一個階級。從小學起,男女孩子都被鼓勵參加義務勞動,最顯著是幫助城市清潔工作,在各大城市我都看見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先鋒隊隊員驕傲地和快樂地洗刷地方,清除垃圾。
中共政權對于客人,不論他來自那個社會制度的國家和地區,都是誠懇款待,熱烈歡迎。我們所到的地方,無論是在走路還是坐在車上,青年人和孩子們見了,一定主動地鼓掌,一唱百合。孩子們的喜客不只城市如此,鄉間也如此。生長在純潔的家庭,安全的社會環境里面的孩子們,精神健全是自然的結果,但仍有賴于不斷的和平教育,才能養成喜客的品性。在中國的下一代里面,猜疑仇恨的心理,似乎難以存在。
來自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如云的客人們,自然都有賓至如歸之感。
《赤子之心——“叔叔,好”》
在此次旅行中,最使記者們難忘的,相信是訪問上海少年宮的那個下午。
也許我們參觀的太多了,到處都是負責人員招待,先來一次介紹,然后由記者發問的。在少年宮,招待我們不是成年人而是少年人,男的、女的年齡都不超過十三、四歲。
我們到達時,立即溶解在熱烈的不斷的掌聲里。男孩子一律穿了白襯衫和短褲,女孩子們都穿短裙子,有的是連上裝的,有的是和上裝分開的,顏色是花花綠綠,大家都精神飽滿,多數都結有紅領巾,那是少先隊員,紅色接班人的標志。
在掌聲中記者團拾級而上,轉過頭來,發覺前面的英國女行家手上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不久,各人先后都把孩子拉著,起初是一個,后來兩個。招呼我的是兩個男孩子,一個十歲,一個九歲。十歲的一個裝成十分莊重,九歲的較活潑,兩孩子煞有介事的給我引路,首先是參觀各個室,其后又同我一起到草坪上去。時近黃昏,上海那天又有點秋意,我為便于同孩子們一同活動,脫了外衣,過了不久,那大的孩子竟關心我覺不覺冷。
當我們告別回到車上,孩子們階前相送,我們每一個人就引領凝神,找尋自己的小朋友,不想錯過可能多見的一面。
除了兒童宮,我們在杭州的西湖風景區里,在廣州登白云山的道上,也看見休假的旅行的學童,如果我說“盈千累萬”,實在一點沒有夸張。
我們由北至南,碰上的都是熱情,有禮貌和志氣昂揚的孩子,學童在路上走,是列隊的,那怕只是兩個人,也是一先一后,上學時,路上相遇,行列便續漸加長了。回家時也是一隊一隊的走,不用教師引路。在鞍山那天,就遇了好幾隊男孩子,看樣子不滿九歲,背上負著書包,朝著我們走來,他們不鼓掌歡迎,卻舉手作羅馬式的敬禮,絕不含糊的說聲:“叔叔,好!”
這是我們突如其來的遭遇,在此之前,我們遇見的都是節目中的孩子,他們只是向客人鼓掌,招手,現遇見的卻是一本正經學童,他們已在準備肩起國家的重任了。
《人民公社真相》
中國大陸的人民公社,在大多數港澳同胞的心目中是一個謎。西方報紙時常把它渲染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失敗的象征。此種報道的出發點,一半是基于無知而幸災樂禍,另一半則含有惡意。
老實說,在此次集體訪問之前,記者對于人民公社的批判,始終未敢也無法下一定論。原因非常簡單:若從一般報道討資料,說壞的未必真,說好的也未必可信,非親自觀察更在觀察中加入一定程度的客觀與保留,結論就不會接近事實。
因此,訪問人民公社便成了哄動中西記者的重大節目。從主人開列的名單中記者選了上海市郊的上海縣七一人民公社,在杭州時又參觀了一個生產大隊。
杭州西湖人民公社的梅家塢茶葉生產大隊的長成,值得自豪,大隊長盧鎮豪是它的一個縮影。
盧鎮豪今年三十三歲,是本地人,父母都是茶農。九歲時候,父親在工作中摔死,到十四歲,母親被富農打傷,不治也死去。從此,他不只負起了家庭重擔,還要養活三個弟妹。解放后,他跟著翻了身,到現在他是生產大隊長,結了婚,有兒女四人,都進了學校,他一個妹妹是優秀社員。盧鎮豪自認學習之后,現在只有初中程度,但看他對答如流,句法文雅,常識豐富,和充滿信心,文化水平問題,大概不會存在。
記者遇到的人,雖然比較想象者謙遜得多,但我看到的,都是“干勁”的表現。例如除了農牧生產之外,他們所辦社內之事,文教和衛生,都非常認真。最感意外的是幾個主要利用勞動力的工廠,如農具廠,拖拉機站,修車廠(自行車),木工家具廠,竹織等廠。商業方面,有糧食,縫紉,百貨等合作社。究竟在人民公社發展的目前階段中,把力量分散到如此廣泛面,是否適宜,當然是一問題,但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人民公社的基礎已經生了根,此后的工作,只在栽培。
由于這是世界上破天荒的行政制度,它的成功,在人類的歷史上,將劃出一條新界線。
《自力更生及其實例》
以政治思想戰勝科學困難的理論,在我們看來,確實有點莫名其妙,不過事實還是事實,他們敢于公開地說,并沒有任何國家專家的協助,也沒有向世界任何國家買過資料,萬噸水壓機是放在上海重型機器廠里面,在記者們眾目睽睽下,執行著它的艱重的任務,誰能否定它的存在,誰又能對自力更生的方針和理論提出疑問?
在中國來說,“自力更生”是對美帝國主義的經濟封鎖,是對蘇修背信棄義的嚴正回答,是教他們十分丟臉的回答。而萬噸水壓機的制成,也不過是自力更生一個實例。
《翹首北望》
中共執政以來,新舊交替之余,繼以反復清斗,雖說是為著樹立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百年大業的基礎,勢所難免,可是下級干部的矯枉過正,是造成了僑鄉多少不必要的不幸事件的主因。這類消息,由于缺乏報道,不少人因此而陷入了情感的圈套,對于中共所作所為,都采取了敵視的態度。對于任何有利中共的消息都認作夸大甚至是違心之言,誰為為之?孰令致之?一部分華僑人心之游離,中共當然責無旁貸。
記者此次入國訪問,目的就在一觀實況。因此事事客觀,留心細察,希望能作出一個公正的批評。不容否認,我們此次訪問的節目,大部分是主人安排,雖然各具代表性,但一般地是強調他們自力更生的成就。
北京政府之專心一志大公無私地進行國家建設,是一件千真萬確不容污蔑的事。中共政權,有辦法在蘇修撤退,天災相乘之后屹立不移,更足以證明它的基礎,實已非常鞏固。而他們于危難之秋猶能驅億萬人民于大躍進,就更可見其組織力之強。不容否認,以中國面積之大,人口之眾,目前的成就,不過是局限性的成就。這一點中共領導人是承認的。中共報紙,近已摒棄了過去一個時期的夸大狂,我們在國內認識的人,也普遍虛心謙遜,這一種轉變,對他們的進步,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積弱百年,而自清室覆亡,半世紀以來,能統一南北號令四方的中央政府就只有今天的北京政府。一個象中國那樣具有深長文化歷史的優秀民族,在良好和有力的領導下而不強大起來是沒有理由的。不少憧憬西方所謂自由優美生活的人,喜歡以“極權”為中共詬病。這是一個理解的問題和看法的問題。理解力程度不同或對一件事情觀點的不同,所作的判斷自然相去萬里。
有些人寧愿茍安,過一輩子洋奴的生活,也有些人寧愿犧牲一點,做一個給人看得起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因此國內“精神生活”是怎樣的,對于一個熱愛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個不會存在的問題。又有一些人,由于久居資本主義制度社會,飽受片面宣傳,對于共產黨永遠懷著戒懼之心,以記者在國內所得的印象來判斷,這種戒懼也是不必要。因為中共目前基礎已經穩定,自信心亦加強,對港澳同胞了解亦較深,即使發生了問題,相信都能夠合理解決。
在此次作客途中,主人情厚,友道拳拳,歸來既久,而故國河山,猶縈夢寐,翹首北望,難禁依依!(完)
原載《參考消息》,出版日期:1966.03.11~1966.03.1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