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摸著石頭革命看摸著石頭改革
1.從歷史運動的一般過程,總結歷史運動的一般規則,就能基本看清楚未來會如何。
無論是革命,還是改革,都存在一個認識規律的問題,那就是革命的規律是什么?改革的規律又是什么?而且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時期的歷史階段,革命或改革的具體規律又有具體的不同。而人們對事物規律的認識,是不可能企望從天上掉下來餡餅的,而要靠正確的認識論的指導下,經過不斷的實踐的探索,經過不斷地科學分析,才能使自己的主觀認識逐漸地接近吻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地認識,并在新的認識下繼續不斷地實踐,來檢驗自己的認識,并不斷發展自己的認識,這是人們認識真理的一般過程。
2.在中國革命早期,共產黨對革命的認識就有一個從認識不十分清楚深刻到認識逐漸清楚深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共產黨逐漸認識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武裝斗爭、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并最終奪取城市等等科學道理。但僅僅懂得了理論道理還是不夠的,還有一個如何把理論轉變成現實的策略、政策、計劃、方案、方法、手段等等很多細致的具體的技術工作要做。
可以說,僅僅有革命的熱情,懂得一些革命的大道理還是不夠的,如果理論不能與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不能轉化為有效的物質力量,那么,革命不僅難以成功,反而會遇到各種挫折,甚至導致革命徹底失敗的結果。當然了,革命失敗了,就只好等待機會重頭再來了。
正是在革命探索過程中,經歷了各種機會主義造成的危害和教訓后,共產黨人才在多方面的現實和經驗面前重新有了新的認識,才真正逐漸理解到毛澤東思想的真理性所在,并作出新的選擇。1942年經過普遍地整風運動后,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明白了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動力和性質后,無論在抗日戰爭中,還是解放戰爭中,正確運用毛澤東思想都是革命成功的重要思想保障。
在這里人們還應該看到,不能夠簡單地說,搞機會主義的人就是主觀上想搞垮革命的,這樣的說法是不客觀的。一般地說,這些人也是要搞革命的,但是他們受經驗主義或教條主義的影響,而制定執行了錯誤的政策路線,進而在客觀上造成了革命的損失。對于這樣的問題,應該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進行思想教育,只要是思想能夠轉過彎來,而不是堅持錯誤頑固不化,那就還是好同志,還是可以繼續革命的嘛。反之,如果一味地堅持錯誤的思想而頑固不化的話,那就很可能會走到革命的反面。
歷史證明,在糾正克服了共產黨內機會主義的錯誤,而制定了正確的路線后,革命形勢也就煥然一新,總的來說就是在革命道路上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直到新中國成立。
3.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要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完成了三大重要的革命任務。
在政治上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憲法上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地位。在經濟上,完成了所有制改造,實現了工業化。在文化上進行批判私有觀念,而樹立公有觀點的文化思想改造群眾運動。
經過這三大社會改造運動后,中國的社會主義底盤才算基本上打穩了。有了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強大的國防力量做盾牌,中國就能夠爭取到一個基本和平的國內國際環境,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對經濟建設領域的改革探索中去了。
4.改革的規律是什么?這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夠知道的,所以需要摸著石頭進行探索。
雖然改革規定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但是,至于如何具體地落實這些方針,實現這些目標,一開始也是沒有具體的方法的,也是需要在實踐中探索的。
5.從已過去的歷史來看,可將上世紀末二十年的改革摸索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其特征就是首先在農村搞包產承包運動,這是在以小農經濟思想的經驗主義指導下進行的改革探索。很快,承包風就刮到了城市工商業改革領域。但結果卻逐漸將國企一步步地推向了各種死胡同。
總結這個時期的改革經驗就是,在小農經濟思想的經驗主義指導下,以個人單干模式為主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顯然是與社會化的大工業生產模式的要求背道而馳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改革開放是在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基本完備的工業體系基礎上進行了,而小農思想的單干模式則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大工業生產所要求的社會分工協調的必然條件,這就對中國的工業發展造成了不小的破壞。
采取承包的經營方式,短期內的確促進了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涉及到自負盈虧的吃飯問題了,不積極還能怎么樣?),但從長期來看,由于此舉違背了工業發展的一般規律,因而實際上造成了中國工業技術開始停滯不前的后果,很快這種不良的后果就以國企陷入各種困境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二是進入九十年代后,開始了一段以教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改革探索的時期。
在這一時期,盲目地開放直接造成了對自有工業體系的巨大沖擊,不少國企開始紛紛陷入到破產的境地。
另一方面受新自由主義的誤導,盲目私有化,照搬所謂的一些西方制度。結果就是大量國企改制,國有資產流失,更重要的就是公有制的經濟基礎遭到了嚴重的沖擊。
這一時期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的核心技術空心化了,而極度依賴國外的機器裝備。中國已經掉進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圈套中去了,前途頓時變得不明朗了。
6.這二十年的改革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人試圖達到什么目的時,其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稱心如意的。
在當年的革命中,一些人對革命勝利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希望革命越早成功越好,而越是急功近利,反而革命越是遭受重大的挫折,反而離革命成功更遠了,反而拖累了革命的步伐。
而在改革中,越是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于是就越是大力購買國外的先進設備,但買進來之后,又不消化吸收技術,于是自己的技術力就被擱置了,停滯不前了,結果就是陷入到不斷買國外設備材料的被動中去了,經濟的依附性也就越來越重了。長期來看,中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受制于人,繼續下去,中國的經濟反而會受到重大的傷害。
這兩個例子的共性就是,如果只有主觀上搞好革命,搞好改革的愿望,但卻缺乏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的話,或者就算政策沒有大的問題,但在具體落實時卻變形了,那么,很顯然,最終的客觀結果就一定會背離主觀愿望而去。
動機與手段是否能夠統一起來,將是革命,或改革,能否最終成功的原則。
7.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這是新世紀新時期,中央提出的新的改革指導思想。這同時也說明,中央開始總結改革經驗,要從過去比較盲目的摸索中跳出來,而更加強調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那就是深刻總結改革中的經驗教訓,找出其中有規律性的東西,作為指導經濟建設的思想。
從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來看,很多提法都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比如關于以人為本、自主創新、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諧理念,等等。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出社會主義道德觀等等都是如此。
8.所以說,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重要的是從過去的摸索中總結經驗教訓,而不是一味地陷入到對歷史的指責中去,因為那樣反而是耽誤時間,于事無補的。
從摸著石頭革命,到毛澤東思想地位的確立;從摸著石頭改革,到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尤其是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可以預見,中國今后的改革將走上更加穩健的道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