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中的歷史觀
作者:雷達
雷達在《文藝報》2003年10月21日的撰文中指出,上世紀90年代至今,歷史觀的大變革有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強調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和“圣君賢相”們共同創造的——對后者的作用尤其強調。第二,不少作品由單一的政治視角轉化為經濟視角、文明視角,以至更為寬闊的文化眼光。第三個方面是,眾多作品的主題幾乎都由原先階級斗爭史轉換為政治經濟的變革史,無不貫穿“敬天法祖”還是革故鼎新的矛盾。第四方面,突出了人性內涵,更注重歷史中的個人命運和心靈變化的歷史;擺脫了簡單的政治視角的配合、影射、比附的功利主義歷史觀,開始走向了一種更為深沉的思考。這一切無疑給創作帶來了大變化。如唐浩明的《曾國藩》、二月河的《雍正皇帝》都屬“正說”之列。新近受到好評的熊召政的《張居正》,選擇一個聚訟紛紜的改革家為主角,本身就體現了一種歷史眼光。與以前朱東潤的《張居正大傳》的共鳴之處在于,它們都不是要比附什么,而是尋求歷史發展的內在精神。
文學界的歷史題材創作要比影視嚴肅許多,但對帝王將相的描寫依然存在值得審視的問題,如對某些皇帝重臣的美化過度,形成對皇權文化的頂禮膜拜,有悖于現代民主法制精神。對于農民起義,如何看待太平天國,義和團等等,史學界和創作界中不少人也存有質疑的態度和重新評價的欲求,并將之稱為游民文化。如張笑天的《太平天國》,本是一部比較嚴肅有力的作品,但是電視劇幾乎播不下去,以至對書的評價也大受影響,其實這乃是歷史觀大動蕩中的必然犧牲,“非戰之罪也。”事實上,當前歷史題材創作已呈現多樣化格局,大致劃分,有以“正說為主”的現實主義的一路,還有以“解構”為主的消費歷史的一路。
轉載本站文章請自覺注明:“轉引自文化研究網(http://www.culstudies.com)”
匿名 發表時間:2004-9-17 17:54:37 IP地址:221.3.101.*
不少學者反對英雄史觀,而又有人認為只有像周文姬發,周公姬旦,文圣墨翟,漢武劉徹,光武劉秀,武侯孔明,大帝孫權,漢壽亭侯關羽,太宗世民,太祖努爾哈赤,圣祖康熙以及孫中山,宋教仁,鄧鏗,鄧演達,李大釗,李立三,或華盛頓,林肯,列寧,斯巴達克這些杰出人物才能推動歷史的發展。
[原貼]
〈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說岳〉.〈東周列國志〉.〈東漢十二帝演義〉.〈西漢演義〉.〈五代殘唐〉.〈隋唐演義〉.〈南明演義〉.〈英烈傳〉之所以流傳千古,在于它們宣揚了愛國思想,盡管也有缺點。而且它們總體給人們一種歷史的真實感與恢弘感,而不是隨意編造。突出了關羽的忠義,趙云.張遼的智勇兼備,顧全大局,劉秀的深藏不露,秦瓊的忠勇,單雄信.王伯當的義氣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為。 近代的〈洪秀全演義〉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反清與反帝國主義,全書仍有傳統說部的特點。
回復本貼 回復數:0
匿名 發表時間:2004-9-16 1:17:36 IP地址:221.3.41.*
〈東周列國志〉對晉文公的百折不撓,藺相如的智謀與大度,晏子的審時度勢,申胥的不畏困難,句踐的臥薪嘗膽,徐圖復國都有所表現。 對于革命戰爭年代黃埔生,參加過國民革命,曾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留在國民革命軍中工作,最后或起義或回祖國內地的抗日將領(有的還參加過工人武裝起義和南昌起義),如廖運澤,廖運周,廖運升,覃異之,曾澤生,侯鏡如 等等,就應有文學作品加以表現。
[原貼]
〈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說岳〉.〈東周列國志〉.〈東漢十二帝演義〉.〈西漢演義〉.〈五代殘唐〉.〈隋唐演義〉.〈南明演義〉.〈英烈傳〉之所以流傳千古,在于它們宣揚了愛國思想,盡管也有缺點。而且它們總體給人們一種歷史的真實感與恢弘感,而不是隨意編造。突出了關羽的忠義,趙云.張遼的智勇兼備,顧全大局,劉秀的深藏不露,秦瓊的忠勇,單雄信.王伯當的義氣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為。 近代的〈洪秀全演義〉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反清與反帝國主義,全書仍有傳統說部的特點。
回復本貼 回復數:0
匿名 發表時間:2004-9-16 0:37:12 IP地址:221.3.41.*
〈三國志演義〉.〈水滸全傳〉.〈說岳〉.〈東周列國志〉.〈東漢十二帝演義〉.〈西漢演義〉.〈五代殘唐〉.〈隋唐演義〉.〈南明演義〉.〈英烈傳〉之所以流傳千古,在于它們宣揚了愛國思想,盡管也有缺點。而且它們總體給人們一種歷史的真實感與恢弘感,而不是隨意編造。突出了關羽的忠義,趙云.張遼的智勇兼備,顧全大局,劉秀的深藏不露,秦瓊的忠勇,單雄信.王伯當的義氣深重,徐懋功的年青有為。 近代的〈洪秀全演義〉肯定了太平天國運動的反清與反帝國主義,全書仍有傳統說部的特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