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今昔觀 | |
| |
胡培兆 發布時間: 2006-04-25 06:00 來源:光明日報 | |
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都曾強調說老祖宗不能丟。這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所必需的,但如何做到這一點,值得深思。無疑,只有發揚光大,才能使老祖宗與日同輝。如果只會復述和套用100多年前的本本,就必定 古典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紀創立的,真正付諸實踐卻是后人在20世紀開始的。建設社會主義當然要由馬克思主義來指導,但馬克思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不是教義,它的全部生命力都在變化著的實踐中。事實上,無論哪一個國家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真正處于指導地位的都是經過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而不是馬克思、恩格斯寫在本本上的那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當代,沒有和各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沒有經過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是無法在實際中運用的。因為“我們現在所干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鄧小平語)。因此,可以將馬克思主義劃分為古典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二者既有一脈相承的聯系,又有各具特色的區分。 這樣劃分,既符合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本質,又可更加明確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和由此決定的理論本質、服務方向,與古典馬克思主義是完全一致的,又能繼往開來,更貼近當代實際,能審時度勢、因時因地制宜地將社會主義置于現實的基礎上,恰到好處地進行成功實踐,達到利國利民的近期目的和遠期目標。可見,當代馬克思主義具有零距離的時代性、現實性和實踐性,直接負有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有古典和當代的馬克思主義之分,對研究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分別淵源與發展、明確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因此,作這樣的劃分是必要的。 當然,這里有個古典馬克思主義和當代馬克思主義如何界定的問題。我主張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為古典馬克思主義;20世紀以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有重大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為當代馬克思主義。現在,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常在同一文獻中并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也只能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創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古典馬克思列寧主義,在這之后的為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否有更科學的劃分,可以眾議求同。 古典馬克思主義的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 馬克思主義是歷史科學,其本質是唯物的、辯證的、革命的、開放的,與保守、教條不相容。對古典馬克思主義具體原理有個繼承和發展問題。只是重復前人的話,不能叫堅持,只能叫堅持本本。在當代,只有發展才能堅持,發展本身已包含堅持,否則只能叫離經叛道。古典馬克思主義學說之所以存在堅持問題,原因就在理論上沒有發展好。人的認識本性是實事求是。馬克思說得好:“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0頁)。 古典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原理包括某些重要原理,如勞動價值理論、無產階級絕對貧困化理論、生產無政府狀態理論、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理論、所有制理論等,在馬克思時代都是處在科學頂峰的絕對真理,因為都有充分的事實根據。但在今天,這些原理的真理相對性就顯示出來了,不能不加發展地照搬應用。如公有制理論。生產社會化要求占有關系也社會化,這是馬克思的一個重大發現和貢獻。鑒于當時資本主義私有制惡源彰著,得出只有消滅私有制實行公有制才能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結論是必然的??墒呛髞砩鐣髁x的實踐和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占有社會化可以有多種形式,主要有公有制和股份制。多數資本主義國家以股份制形式實現生產資料占有的社會化。社會主義的公有制有個實現形式問題,資本主義私有制也有個實現形式問題。就是社會主義國家通過剝奪和贖買把資本家的私有資產收回以后,有條件的可以實行公有制,沒有條件的可以實行股份制。或者公有制、股份制、私有制并存,將來有條件時再實行公有制。今天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股份制,也是一種私有制的實現形式,其財產實際上是記在私人名下的社會財產。我國有的學者把這種股份制也叫做“公有制”是不對的。 馬克思說:“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瘪R克思是偉大的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者和歷史唯物主義者,如果他活著,一定會對今天的資本主義作出新的研究和新的解釋。 彼資本主義與此資本主義 古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中,最讓人不可理解,也最遭人嘲笑的一個理論,就是資本主義將要滅亡這個結論性理論。實際上該嘲笑的不是馬克思,而是嘲笑者自己。如果不是以教條主義的眼光來看待馬克思的這個結論,那么就應該懂得彼資本主義與此資本主義的區別,知道這個結論是完全正確的,而且已經實現。馬克思說將要滅亡的那個資本主義,是《資本論》里所描繪的那個資本主義。那個血淋淋的慘無人道的資本主義,今天還存在嗎?誰看到過今天西方還有四、五歲的童工?誰聽到過倫敦少年不知道倫敦在英國?不存在了,那個資本主義已滅亡,馬克思的預言實現了。今天的資本主義是馬克思沒有看到過的資本主義,是已有重大變化、生產力還能繼續發展的資本主義。這樣的資本主義還不到滅亡的時候。把此資本主義和馬克思時代的彼資本主義等同起來,說它將要滅亡,是教條主義者的觀點。馬克思是徹底地歷史唯物主義者,他總是從生產力是否發展的角度來判斷一個社會形態存亡的客觀性,反對以主觀意識為依據。他說:“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現存沖突中去解釋。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們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9頁)。在我們判斷今天的資本主義是否已到了必然滅亡的時候,特別是引用《資本論》說喪鐘將要敲響的時候,要考察一下,今天的資本主義所容納的全部生產力是否已發揮殆盡,再實事求是地作結論。 當然,后資本主義最終也是要滅亡的。萬物有生有滅,這是辯證法的規律。1949年,毛澤東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28周年的時候曾說:“一九四九年的七月一日這一個日子表示,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二十八年了。像一個人一樣,有他的幼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中國共產黨已經不是小孩子,也不是十幾歲的年青小伙子,而是一個大人了。人到老年就要死亡,黨也是這樣。階級消滅了,作為階級斗爭的工具的一切東西,政黨和國家機器,將因其喪失作用,沒有需要,逐步地衰亡下去,完結自己的歷史使命,而走到更高級的人類社會。我們和資產階級政黨相反。他們怕說階級的消滅,國家權力的消滅和黨的消滅。我們則公開聲明,恰是為著促使這些東西的消滅而創設條件,而努力奮斗。共產黨的領導和人民專政的國家權力,就是這樣的條件。不承認這一條真理,就不是共產主義者。沒有讀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剛才進黨的青年同志們,也許還不懂得這一條真理。他們必須懂得這一條真理,才有正確的宇宙觀?!?《論人民民主專政》)。這里講的是辯證法,宇宙觀,是萬物皆有生也有滅的普遍規律。但是否因此我們就要處處事事去講滅亡論呢?沒有現實時效性的就沒有必要去作過多的引申。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 自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種主義以來,二者就一直尖銳地互相對立和對抗著。社會主義要取代資本主義曾表現為當代不可避免的必然趨勢,就連社會主義的絕對反對者熊彼特在晚年也無可奈何地斷定“大步進入社會主義”的大趨勢面前,資本主義不可能再存在下去。他在20世紀40年代寫的《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中說:“資本主義能存在下去嗎?不,我不認為它能存在下去?!彼J為“馬克思斷定資本主義崩潰的方式是錯誤的”,但他肯定馬克思“預言資本主義最終必將崩潰并沒有錯。” 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各以自己的理由與優勢長期并存于同一世界的現實,充分顯示了多極化發展是當代世界帶有規律性的一大特點。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都是人類創造的制度資源,彼此可根據各自需要,在一些方面互相借鑒、互相吸取,在和平發展的主題下多謀合作。在今天世界兩種制度并存的格局下,資本主義國家離不開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國家離不開資本主義。戰后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對資本主義世界是種制度威懾和挑戰,逼得資產階級不得不考慮馬克思的話,在可能的范圍內緩和勞資關系。社會主義國家一般都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和資本主義國家合作,利用它們的資本、市場、技術和管理。中國政府在鄧小平的“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的理論指導下,致力于國內建設和諧社會的同時,也致力于與各國合作共同建設和諧世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12月發布的《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一文中說:“中國認為,和諧世界應該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薄案鲊鴳鹬乇舜俗灾鬟x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使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振興和發展。應該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慮和隔閡,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應維護文明的多樣性和發展模式的多樣化,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諧世界”(《人民日報》2005年12月23日)。因此,國與國之間應存主義與制度之異,求和平與發展之同。毛澤東晚年就不以社會制度來劃分世界,而是以生產力發展程度將全球劃分為三個世界。鄧小平提出判斷姓“資”還是姓“社”的三條標準即三個“有利于”,也同樣體現了時代特征。當然,“亡我之心”引發的斗爭還會延續著,有時還會很尖銳。但只要我們自己堅持發展經濟,就會使任何“亡我”之圖成泡影。 今天不論在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兩種制度兼容的雜交優勢,特別在經濟和分配方面。100多年前在《資本論》里有過血腥記錄的資本主義母國英國,今天在福利和社會保障方面也有不俗表現。這對確立亞當·斯密講的“秩序、好政府以及個人的自由安全”的社會局面是有作用的。這些普惠全民的社會福利方面的保障舉措,實際是不叫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因素。兩種不同主義和不同制度的國家,有由過去完全對抗逐步轉向互相兼容、互相合作的趨勢。資本主義國家吸納一些不叫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因素,社會主義國家吸納一些不叫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因素,悄悄地趨向保留各自特色的同化,使世界趨向和諧。 可見,當代世界不同主義、不同制度的國家都能從原來對立的對方受益?,F代西方經濟學有“混合經濟”、“社會市場經濟”等的提法。說資本主義政府和私人企業都有一定的計劃控制和社會目標的管理。不過目前這種混合還是小“混合經濟”,估計將來很可能會在世界范圍內無聲地逐步擴大為兼容并包各種制度長處的大混合經濟。 (作者系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