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筆記(二十五):美國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列強入侵論"歷史觀
--讀柯文《在中國發現歷史》(四)
歲月之書2006年6月5日星期一22:50
一點小說明:"列強入侵論"這一派別主要研究西方對中國的消極影響,柯文在文中稱之為"帝國主義"觀點,我前兩天一直以為同我們傳統的列寧主義的帝國主義理論類似,仔細閱讀之后,發現有較大的不同,為了加以區別,我給改成了"列強入侵論"的名字。在這系列的前幾篇文章之中,由于這種誤會而使用的詞語影響文意不大,不再修改。
下面是正文:
在上一節近代化歷史觀中,我們已經了解到它與"帝國主義壓迫論"史觀是一對相互對抗的意識形態工具,與帝國主義壓迫論有相同之處的列強入侵論也是在對近代化論的批判中在美國興起的,這種理論的代表人物是佩克,他認為西方對中國的作用是"兩面派"的,一方面認為沒有西方的入侵,中國1949年的革命不可能發生,西方給中國帶來了逾越的環境與條件;但另一方面認為西方對中國的剝削與壓迫產生消極影響,有了西方,中國的日子也不會變得更好過。
與佩克反對的近代化史觀相同的是,他們都認為是西方給中國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認為影響的方向是"近代化"改良路線,另一個認為影響的方向是"革命"),從而使他們都忽略了對中國內部因素的研究。
列強入侵論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莫爾德,她著有《日本、中國及近代世界經濟》,在這部研究中她發現:日本對近代化的適應比較成功,原因在于,日本的經濟體系相對獨立,而中國的經濟體系早已經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這種觀點與流行的"日本有更好的社會文化"論調截然不同。
(中日近代化的比較,我以后會有專門文章更為詳細的介紹,我太關心這段時間東亞地緣政治的變化了,現代化的速度決定了各個大國的力量變化,而各個大國的力量變化又最終表現在地緣政治的形勢上,中國和日本都是產生這種政治變化的決定性國家之一)。
莫爾德這個派別主要研究帝國主義所帶來的對經濟的摧毀性的影響,這種觀點由游學西方的中國學者首先提出,認為西方對中國經濟的破壞性作用主要表現在:a、在西方與中方的貿易與投資中,毀滅了手工業,破壞了農業,原來的經濟體系被打亂;b、由于長期逆差和西方投資收益匯回本國,中國財富大量外流;c、外資優惠條件太多,競爭力太強,中資企業很難發展。(這個問題直接關系到對"改革開放"以來諸多經濟政策的評價,原來有些政策有主張"現在帝國主義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的傾向,現在的主流經濟學家和非主流正在激烈PK,幾經回合,未分勝負,呵呵)。
柯文對莫爾德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認為莫爾德的結論過于草率,西方對中國經濟影響范圍有限,而且有好的影響,莫爾德有新馬克思主義政治態度的傾向,同時也忽略了中國的內部力量因素,是一種西方中心論的表現。
其實在柯文認為的這三種西方中心論中我最欣賞"西方入侵論"這個派別,柯文則認為"帝國主義"除了造成中國在政治領域的一些影響之外,對經濟沒有太大的作用,這與他自己承認的"中國人民雖然沒最終淪落為殖民地,但比殖民地的人民生活更苦"自相矛盾。莫爾德等人的西方經濟負面影響研究,可能存在一些柯文說的瑕疵毛病,但總的來說應該是瑕不掩玉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