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元清時期中國兩次亡國” 有種觀點,認為元朝清朝是中國的兩次亡國。有著名學者也這么說。據《收藏界》雜志2005年11期,著名學者,被有些人捧為“國學大師”的文懷沙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他認為宋朝以后中國有兩次亡國,一次亡于成吉思汗的子孫,一次亡于奴爾哈赤的子孫。 學術研究要講邏輯。按邏輯規則,討論問題首先要明確概念。中國的概念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現代多民族國家的概念,就是現行憲法上規定的概念。按這個概念,你當然不能認為少數民族王朝取代漢族王朝是所謂中國亡國。還有一個概念是古代儒家華夷觀中的中國概念。這個中國概念并非現代主權國家意義上的概念。它只是一個地區概念。這個地區與別的地區的差別就在于它文明的優越性。由于這種文明上的優越性,所以古人把中國看成人類文明的中心,可作為人類世界的象征,即天下的代表。就如同一個國家的首都可作為一個國家的代表。一個統治者,只要有能力統治中國,成為中國之主,那他就同時具有天下共主的資格,可公開合法理直氣壯地使用“皇帝”“天子”的稱號,處在萬王之王的地位上號令四方。就好比北洋軍閥時期,某派軍閥打進當時的首都北京,控制北京政府,那他就可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自居號令地方。原理完全一樣。 在中國古代,中原漢族地區長時間在文化經濟上領先于周邊地區,所以古人把中原漢族地區稱為中國或華夏,而把周邊地區稱做夷或番。這種華夷的區分,只是文化發展水平上的區分,類似現代所謂先進落后,并非現代主權國家意義上的區分,這一點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否則很容易被敵對勢力鉆空子,為他們分裂中國的圖謀提供口實。 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者無論他在老家情況如何,只要他入主中原,就都使用皇帝的稱號,以天下共主自居,就說明他已經承認了古代儒家認為的中國具有天下中心的優越地位,而他入主中原的目的,是為了與漢族王朝爭奪天下共主的地位。其性質屬于傳統意義上的“打天下”性質,與現代意義上一個主權國家侵略另一個主權國家完全是兩碼事,倒與《三國演義》中三國爭雄,東周列國的列國爭霸本質上完全一樣。說元清時期中國兩次亡國,只表明某些人對歷史的無知! 或者有半瓶醋儒生問我:出身于四夷的統治者也有資格統治中國嗎?我認為,雖然四夷的文明水平低于華夏,但不等于那里就不能出一個德才超群的領袖能入主中原為天下共主。例如一般而言,農村的整體文化水平低于城市,但不等于農村就不能出一個才智超群的人能進城做城里人的領導。以清朝為例。如果有儒生因為清朝統治者的民族出身認為他是夷,沒有資格統治中國。那我站在正統儒家立場上,可以這樣為清朝辯護。我說:明朝后期君臣失德,已墮落為夷狄,因而喪失統治中國的資格為上天所拋棄,清朝的祖先雖出于東夷,但能自新其德進于華夏,因此受天命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為天下共主。這樣講,大道理上完全說得通。 有人把清朝取代明朝比做現代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這極其錯誤,也極其惡劣!清朝取代明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清朝統治者承認古代儒家認為的中國具有天下中心的優越地位,他入主中原的目的是為了取代明朝天下共主的地位。而近代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已“脫亞入歐”西化了。他已不承認中國具有天下中心的優越地位,他侵略中國的性質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要把一個地大物博的落后國家作為自己的殖民地,以傾銷商品,掠奪資源,與明清改朝換代的性質完全不同。把清朝取代明朝比做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如果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 有個成語叫“問鼎中原”。講的是東周時楚莊王進軍中原要圖謀周朝的天下。當時周朝的一個大夫王孫滿勸退了楚軍。事見《左傳,宣公三年》,《古文觀止》上也有。當時人眼里,中國或華夏的范圍僅限于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的楚國吳國越國等都被視為夷狄。就性質類比,周朝就相當于明朝,楚國就相當于未入關前的清朝。現在請某些人看相關原文,看王孫滿勸退楚軍的講話中是否包含這樣的意思:認為楚國問鼎中原是對周朝和中國的領土主權的侵犯,是一種侵略殖民行為?讀書重在義理,評論歷史要了解古人的觀念,不要拿現代人的觀念去生搬硬套! 文懷沙是著名學者,目前在學術界地位很高,被有些人稱做“國學大師”。但我對他的學識不看好。他在《隋唐文明》首發式的講話里批評清朝統治者打壓漢民族的民族英雄,論據是四庫提要對岳飛生平事跡未做詳細介紹,僅有一句“具《宋史》本傳”。但仔細看四庫總目提要,對岳飛這樣知名度高的人或事不多做介紹實際上是四庫提要編纂的一個體例。四庫總目提要是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著作,也是專業文史工作者的常用工具書。文懷沙作為研究傳統文化的老資格學者,居然連四庫總目提要的體例都不清楚,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當然,普通群眾就算了。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zhugelan